学术投稿

安氏Ⅲ类骨性Ⅲ类与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舌体形态位置及舌骨位置的比较研究

袁小平;朗么磋;王昊

关键词:安氏Ⅲ类, 骨性Ⅲ类, 安氏I类, 舌体, 舌骨
摘要:目的:比较安氏Ⅲ类骨性Ⅲ类与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舌体形态位置及舌骨位置。方法对46例患者(实验组安氏Ⅲ类骨性Ⅲ类26例,对照组安氏I类20例)拍摄头侧位X光片并在舌背涂抹硫酸钡糊剂,选择舌体及舌骨的17个点进行描记,对13个测量值进行分析。结果(1)安氏Ⅲ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比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舌尖位置偏前(O-T1)、舌根位置偏后(O-T7)、舌体中断偏低(O-T2,T3)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安氏Ⅲ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比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舌长更长(ET)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安氏Ⅲ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比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舌骨位置偏前下方(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氏Ⅲ类骨性Ⅲ类与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舌体形态位置及舌骨位置相比舌体形态位置及舌骨位置均有不同,安氏Ⅲ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较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舌长偏长,舌骨位置偏前下方。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汗腺层反转剪除法联合打包固定治疗腋臭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小切口汗腺层反转剪除法联合打包固定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门诊2008年8月~2012年11月的186位腋臭患者采用小切口汗腺层反转剪除法联合打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复发率低(2.6%)、瘢痕不明显、并发症少。结论小切口汗腺层反转剪除法联合打包固定治疗腋臭损伤小、切口愈合时间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腋臭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陈永新;大江;龚建贵;潘文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医疗质量是医院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保证,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基础、直接的管理机构。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对加强医院医疗质量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水平,促进医院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为单元,简要阐述了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医院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医疗质量方面的体会。

    作者:吴庆华;崔冬伟;杨平勋;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外科收治的刚行射频热凝消融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实验组实行健康教育、建立随访制度以及制定详细功能锻炼等延续护理措施,三个月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于已经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提高其术后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颈椎牵引治疗,随访半年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头痛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显效率为76.67%,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显效率为39.28%,总有效率为78.5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一般综合康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白小侠;柯晓华;庞日朝;李蓓;张安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昂丹司琼预防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昂丹司琼预防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全麻下接受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其分为术前用药组36例、术后用药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术前用药组于麻醉前30分钟通过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8 mg、术后用药组麻醉清醒后立即给予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8 mg,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止吐药物。观察至术后48小时,统计各组中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例数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86例患者共有25例发生恶心、呕吐反应。术前用药组、术后用药组和对照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7.8%、12.0%和48.0%。术后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5),说明术后用药可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术前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2.61,P>0.05),说明术前用药不能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25例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给予经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8 mg,有21例患者缓解,缓解率为84.0%,用药过程中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昂丹司琼预防和治疗LC术后恶心、呕吐是安全、有效的,预防性用药佳时机应该为麻醉清醒时。

    作者:谭德明;陈怀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注重军校学兵健康人格的培养

    本文对军校学兵不健康人格的表现进行分析,提出从优化军校文化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行为训练和健全自我意识培养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兵的健康人格。

    作者:王蕾;欧阳维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20例采用中药腰痛散外敷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120例单用电针治疗,治疗10天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9.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腰痛散外敷结合电针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电针刺激法的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明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BL结合LBL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本文介绍了结合PBL与LBL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PBL结合LBL教学法能互补缺点,增强优势,在增强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基本知识掌握的同时,更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胡晓艳;姜梁;向丽;张金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抑郁的新亚型:阈下抑郁

    世界全球化在发展,我国经济在腾飞,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增加,抑郁的发生已经成为一个重大且常见的社会问题。在普通人群中,有很多人出现了抑郁症状却不符合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被称之为阈下抑郁(Subthreshold Depression,SD)。

    作者:袁丽;董超;金荣疆;庞日朝;王倩;刘建成;张如飞;张安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6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n=36例)采用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及TNF-α表达水平,并予以APACHEⅡ评分和记录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pH、PaO2、PaCO2、PaO2/Fi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aO2、PaO2/FiO2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及TNF-α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RDS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治疗和住ICU时间,降低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许一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某院剖腹产率上升的原因分析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的重要方法。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因素的介入,剖腹产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达30%~60%,甚至更高[1]。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剖腹产率及剖腹产指征的变化,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术中低温冲洗降低腔镜甲状腺手术后创面渗出及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术中低温冲洗对腔镜甲状腺手术后创面渗出、颈部肿胀、疼痛、手术时间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8~12℃生理盐水局部冲洗创面。对照组不冲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颈部肿胀程度、疼痛、手术时间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引流量、颈部肿胀程度、疼痛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喉返神经损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低温冲洗可有效控制或减轻腔镜手术后渗液渗血、组织肿胀和伤口疼痛。

    作者:李荣江;邱振雄;张晶锐;黄振华;高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人文素质教育培训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106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在临床带教中加强人文素质培训,将2010年7月~2011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102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在临床带教中未渗透人文素质培训。结果在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培训后,观察组护生的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对本职工作热爱度、带教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带教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训可以提高护生的内在品质,激发护生的工作热情,更好地向护士角色转变。

    作者:吕小静;朱永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脑出血和脑梗死1例

    患者女性,43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四肢关节疼痛2年伴意识及肢体活动障碍1年余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喘息、气促、四肢关节疼痛等症状。继而出现消化不良、全身皮肤反复破溃及肢体功能障碍。近1年来患者反复出现意识障碍,四肢肌力降低,不能下床活动。半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四肢疼痛剧烈,并频繁出现意识障碍,经相应治疗后症状未缓解。入科查体:体温:36.8℃,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5mmHg。患者神志不清,发育正常,营养差,体重35Kg。面部及全身皮肤干燥,呈灰褐色,弹性差。面部、躯干、四肢皮肤广泛分布大小不等斑疹,呈淡红色、灰黑色或白色,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楚。毛发稀疏,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稍迟钝。口腔内可见大小不等溃疡。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左上肢活动正常;左下肢及右上肢肌力Ⅰ级,张力减弱;右下肢肌力0级;所有肢体对疼痛刺激敏感。骶尾部可见1.1cm ×1.3cm皮损,创面呈暗红色,有少量渗液。辅助检查:血液:白细胞7.2×109/L、淋巴细胞:0.50×109/L、葡萄糖10.37mmol/L、血清胆碱酯酶3695U/L、腺苷脱氨酶42 U/L、抗rRNP(+)、抗核抗体:弱阳性;抗-DsD-NA:弱阳性;C30.64g/L,C40.08 g/L,血沉92mm/h;尿常规:尿色淡黄,透明管型(-)、白细胞(++);尿酸碱度测定5.0;隐血(+++)、尿糖(+++)。头颅CT扫描示:(1)右颞枕叶出血;(2)右基底节脑梗死。诊断:(1)系统性红斑狼疮;(2)狼疮性脑病;(3)右颞枕叶出血;(4)右基底节脑梗死;(5)骶尾部压疮;(6)I型糖尿病。

    作者:冯崇义;马厚志;李瑞;童永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椎间盘手术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椎间盘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56例椎间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康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尿路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椎间盘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ICU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3年2月ICU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共325株,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确诊产ESBLs阳性细菌,采用K-B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2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出产ESBLs菌71例(21.8%),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8.9%)、肺炎克雷伯菌(37.7%)、阴沟肠杆菌(33.3%)和产气肠杆菌(20.0%);71例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从痰液(45例)和术后引流液(11例)中分离而来,痰液和术后引流液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株分离率分别为16.2%、13.4%,明显高于尿液、血液及静脉导管的分离率,所致院内感染主要在下呼吸道和外科手术部位;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而对绝大多数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呈耐药性表现。结论产ESBLs所致ICU院内感染现象较为严重,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和外科手术部位,仅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抗生素予以治疗。

    作者:洪文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异常放电与MRI病灶相反定位1例

    患者男性,7岁。患儿出生后43天出现发热,哭闹,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维生素K缺乏、脑出血”,经治疗后仍发育较差,并间断性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障碍6年余。近日患者发作频繁,病情加重,要求入院治疗。入院查体:语言不清晰,理解力、自知力、记忆力、计算力差。查体不合作,左手精细动作尚可,能抓握、对指、指鼻,右侧肌张力高,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尚可,肢体肌力约Ⅵ级,浅反射存在,巴氏征阳性,髌阵挛阳性。长程视频脑电图(long-term videoelectroencephalography,LTVEEG)监测示间歇期左侧半球懒波表现(背景节律缺损,主要被低幅θ、δ活动代替),未见明显痫样波发放,右侧导联可见中-高幅慢波、尖波及尖慢波单个或成串频繁发放。监测中患者临床发作5次,记录到的脑电活动痫样波起源提示均以右侧为著。头部增强MRI扫描,发现左侧幕上大脑半球及右侧额叶少部分软化灶,双侧脑室扩大。DTI显示:左侧大脑半球神经纤维束明显少于右侧大脑半球,且左侧大脑半球纤维束较短,右侧大脑半球FA值(0.402)明显高于左侧大脑半球FA值(0.366)。患者在全麻下行左侧大脑半球软化灶切除术,在皮质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m, ECoG)监测下行癫痫病灶切除术。术中见硬脑膜下软化灶粘连紧密,悬吊硬脑膜,显露软化脑组织,见其下脑脊液流出,颞叶脑组织缺如,顶叶、枕叶脑组织大部分缺如,额叶有部分脑组织残留,术中ECoG发现软化灶各部位均有高幅棘波灶,额叶较明显。探查中颅窝顶,打开侧脑室颞角,向内侧分离暴露海马组织,见海马组织色黄,在切除海马组织及痫样灶后复查ECoG,痫样波消失。病理证实:左侧大脑脑组织结构疏松、水肿,少量慢性炎细胞侵润;其间多灶性血管团呈畸形改变。术后1月复查VEEG:右侧尖波及尖慢复合波等异常放电消失。癫痫发作完全控制,精神状有文献报道[1]外伤、血液循环障碍、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脑组织液化坏死、均可称为脑软化灶。本例患儿于出生后43天有脑出血病史,发育较差,并间断性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障碍6年余,经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后未能控制。VEEG示间歇期右侧导联可见慢波、尖波及尖慢复合波频繁发放,左侧导联可见低幅懒波,并且发作期痫样波起源仍以右半球较活跃。头部增强MRI示左侧幕上大脑半球及右侧额叶少部分软化灶,双侧脑室扩大。本例患者VEEG表现无论间歇期或发作期痫样波提示均在右侧,而MRI软化灶显示主要在左侧,是属于罕见的定位相反病例。继发性癫痫引起的原发灶侧懒波、继发灶侧痫样放电现象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1)棘波的出现,必须是神经细胞还具有一定的传递信息和对各种刺激产生反应的功能,损伤侧皮质由于神经元的破坏和退行性变,血液供应不足,致使神经细胞凋亡、突触变性,导致神经细胞失去其正常功能,故棘波可减弱或消失。(2)头皮脑电图描记到棘波并不是起源于颅内的某一个点,而是神经元群电活动的簇聚,据文献[2]报道,至少6cm2范围的皮质神经元同步放电才能在头皮导联中记录到。故无论是囊肿、外伤、脑萎缩或其他因素引发的癫痫,均可使相当一部分神经元失去其正常的功能,致使病损侧参与簇聚行放电的神经元数目相对减少,均可出现头皮脑电活动减弱波幅低平,在大脑的整合机能下,经过某些特殊的传导通路,例如胼胝体等纤维,点燃对侧的神经元过度兴奋和细胞膜的超极化引起痫样放电。

    作者:王红美;匡永勤;王建珺;党世华;赵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水平变化。方法检测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空腹CysC、Hcy、hs-CRP、TC、LDL-C的浓度水平;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组CysC、Hcy、hs-CRP、TC、LDL-C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ysC、Hcy、hs-CRP、TC、LDL-C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36、1.664、1.484、1.241、1.070)。结论 CysC、Hcy、hs-CRP、TC、LDL-C的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监测并适当干预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谭小林;熊文娟;杜东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葡萄胎患者积极率与自我接纳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葡萄胎患者积极率与自我接纳的关系,为护士加强对患者情绪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05例患者运用《中文版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和《自我接纳量表》进行测试。结果患者积极率为(0.70±0.37)分;自我接纳为(2.01±0.27)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能联合预测自我接纳42.5%的变异量。结论患者积极率和自我接纳均较低;积极率能预测患者自我接纳程度,护士应针对其积极率做对应的健康教育以增加患者自我接纳程度。

    作者:金国娣;郝会;尹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两种保存患牙法治疗牙龈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高频电刀与手术切除加局部烧灼法治疗牙龈瘤的疗效。方法选择牙龈瘤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实验组高频电刀切除牙龈瘤,对照组手术切除加局部烧灼法治疗牙龈瘤。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肿胀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无术后肿胀,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刀切除牙龈瘤省时,操作方便,出血少,术后反应和疼痛感轻,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陈俊良;何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