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媛;李健;郭芳芳;彭涛
随着护理伦理学的不断发展,临终关怀中的护理伦理也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浅析临终关怀的各项内容及其护理伦理应用于其中的体会,对目前临终关怀中护理人员面临的伦理冲突进行了思索.认为护理人员应运用护理伦理学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同时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伦理冲突将对促进临终关怀进一步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谢姗利;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先天性无阴道疾病是胚胎在发育时期副中肾管尾端发育停滞而未向下延伸所致,属妇科少见的先天性疾病.患者青春期前无明显症状,直至青春期后无月经来潮且伴有逐渐加重的周期性下腹疼痛或因婚后性交困难而被确诊.该类患者年龄小、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弱易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因此实施该类患者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我科对14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的精神痛苦和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花;赵菊芬;韩天民;徐艳萍;刘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现察心理护理在慢性疼痛病人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的慢性疼痛病人68例作为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系统应用心理护理,并与常规护理组对照,观察效果.结果 心理护理组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疼痛明显改善,与常规护理组对照有明显差异.结论 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慢性疼痛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可明显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高月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有效补救措施,妇科门诊都已广泛开展.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人流术中如何减少受术者痛苦,以及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等问题.根据我院2010年07月~2010年12月门诊收治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健康初孕妇患者240例,其中80例应用丙泊酚+卡前列甲酯,术中发型患者无痛感,宫颈软化好,出血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雯;徐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方式的可行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孕产妇女及产儿的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自2009年8月-2010年6月收治的56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患者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与54例非疤痕子宫分娩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6例阴道试产分娩的成功率为89.29% (50/56),分娩过程中未出现子宫破裂等并发症,产时出血量、患者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与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对照组相比较,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分娩方式主要是以手术为主,在符合临床试产条件下,在严密的监护下,对患者实施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黄利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替卡松干粉(商品名:舒利迭)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商品名:爱全乐)吸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经常规抗感染、化痰、吸氧等治疗,治疗组予沙美特罗丙酸替卡松干粉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吸入;对照组予沙美特罗丙酸替卡松干粉.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观察组高,再住院例数减少,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也低于观察组.结论 舒利迭联合爱全乐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适合长期控制用药.
作者:谭斌;刘芳;邓贤明;郭琼;马丽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综合运动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入选6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单纯的持续被动运动训练,而研究组在持续被动运动的基础上再综合其它的运动训练以及超短波和超声波治疗.治疗随访6周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在膝关节的功能、活动度、稳定度、疼痛、肌力及屈曲畸形等方面的HSS评分明显改善(P<0.05).同时,通过统计发现,对照组的优良率为53.13%,而研究组的优良率为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运动训练的康复治疗方式可以很好的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其预后.
作者:段勇将;唐教波;王华祥;杜全;孙彪;徐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 GSK3)于1980年被鉴定出来后,一度被认为仅仅是一个调节糖原代谢的蛋白激酶.其后,研究证实GSK3在多种细胞功能活动的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调节细胞的结构、细胞内的信号传导、细胞的分裂、凋亡、微管运动,甚至还参与决定胚胎发育过程.
作者:伍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老年性肺炎常发生在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上,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容易误诊及漏诊,诊断主要在于提高警惕与重视患者一般状态变化,胸部X线检查仍为诊断的重要手段,治疗上除应用抗生素外,必须加强全身支持等综合治疗.本文对我院近4年来60岁以上85例以肺炎为主要诊断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忠敏;王刚华;吴尚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膀胱内灌注治疗高龄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18例,男14例,女4例,平均年龄94.7岁,肿瘤单发15例,多发3例,病理分级为TaGI7例,TIG1 11例,肿瘤直径0.5-4cm.结果 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10-3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 20m1,无膀胱穿孔、尿路感染以及术后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创面基底及创缘病理检查无残余肿瘤,术后均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16例随访3-20个月,平均9.5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11%.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高龄浅表性膀胱肿瘤是安全、理想的方法.
作者:程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临床五官科病人护理各环节易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地加强护士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对策.方法 对可预见性的护理安全问题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完善及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有效控制与减少了护理不安全因素.结论 完善的制度职责、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提出护理管理者要重视细节管理,落实安全预警制度,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消除隐患,能把不安全的护理事件及时扼杀在摇篮之中,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作者:陈启凤;庄付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卫星发射参试人员屈光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对678名卫星参试人员进行视力、裂陈灯检查,了解屈光状态的情况,并对屈光不正者给予验光矫正.结果 与结论 长期在各类现测仪器旁进行繁重的注视性工作,较易产生屈光不正,应对卫星发射参试人员加强预防.
作者:秦东利;党森涛;刘明江;敬红平;公丕安;邹亚宏;李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利多卡因软膏涂擦局部麻醉后行静脉穿刺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穿刺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穿刺时的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可以有效的减轻超高龄老年患者穿刺疼痛,提高穿刺时的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湘;张汝;李洁;何莎;张莹;王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鼠眼眶后静脉丛真空采血管连续采血法的可行性.方法 将60只GK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分别使用三种不同采血法,比较它们的成功率.眼眶后静脉丛的采血法:垂直插入内眦并向眼底方向转动以便切开静脉丛.腹主动脉采血法:在腹主动脉分叉处向心端1-3 mm处为佳穿刺点.尾尖采血方法:手术剪剪去尾尖5-10mm,三种方法各采血80次.结果 成功率分别为:眼眶后静脉丛采血100%;腹主动脉采血95%;尾部采血100%.结论 眼眶后静脉丛真空采血管采血法具有取血量大,不易溶血,不损伤器官且可反复多次采集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作者:邹洪;闫洪涛;李军;伍松;唐均成;汤礼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中文名称,英文缩写为PET.近年来,PET以飞快的速度崛起,成为分子影像的代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肿瘤、神经系统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的诊断.目前,我国已有近200家医院引入该项技术服务于临床.
作者:孙伟张;周克;向艳;杨勤;郭正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多层共挤膜输液袋俗称软袋,是继玻璃瓶,塑料瓶后输液产品体系中更为理想的包装.密封性好,储运便捷,用后处理环保,易剪断.现在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输液液体多采用三层或多层共挤膜输液袋,用后即丢弃.针对这种输液袋密封好、数量多的特点,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需要,可将这些软袋回收利用,即经济方便,又节约资源.
作者:赵静;何芸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立足于医院的发展特点,从图书馆可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水平和专业人力资源这三方面,分别探讨了如何提高军队医院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舒林;王梅;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心脏病学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及恢复血流的重要技术和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心脏介入手术技术的成熟,介入手术已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但心脏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由其是老年患者)、疾病反复发作与发作时的严重窒息感等导致患者常伴随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术前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同时由于手术后长时间神志清醒时的绝对卧床、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等也可导致患者烦躁等产生血流动力学急剧变化加重再灌注后心脏负荷,甚至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则可导致住院天数增加,医疗费用增加,有的并发症加大患者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王利莎;彭丽鲜;于丹丹;张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心脏的节律性活动依赖起搏细胞,其起搏特性是由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流形成,这就是目前称为超极化激活环化核苷酸门控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 channel, HCN)电流,也称之为起搏电流(funny current,If).HCN2作为HCN基因家族亚型,被认为是心脏起搏细胞产生自律性的重要基础,其中If是心脏起搏细胞产生自动节律的关键,If电流的形成离不开HCN家族基因,因HCN2与心脏起搏的形成和调节关系非常密切,故被称之为起搏基因.近年来对此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与生物心脏起搏的关系研究成为热点,就其研究进展本文做一综述.
作者:贾建博;廖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众多.目前,中国约有9300万人感染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罹患慢性乙肝后如果不进行规范治疗,就有可能发展成肝硬化、肝癌,严重威胁到患者的健康.目前认为抗病毒疗法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抗病毒治疗疗程长,费用高,且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病情反复、病毒发生变异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可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加强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和延缓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宏;兰云;刘利敏;邓代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