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明宇;安艳君;边冬林;邢庆蓉
目的 探究交锁髓内钉在四肢长管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9例)予以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而研究组(69例)给以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结果 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骨性愈合率显著增高(P<0.05),同时延迟愈合率、畸形愈合率及不愈合率也较低(P<0.05).两组患者在固定松动和固定钉断裂方面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可以明显提高骨性愈合率,还显著降低延迟愈合率、畸形愈合率及不愈合率.
作者:王华祥;唐教波;段勇将;唐志勇;徐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和脂肪肝的发病率及相关机理.方法 对853名体检者资料进行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31.6%,男性患病率为37.2%,女性患病率为6.8%;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6.5%.结论 高原地区由于高寒缺氧,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导致的高尿酸血症和脂肪肝患病率的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
作者:陶成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效果.方法 采用强脉冲光治疗仪对106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患者进行治疗,一般4-6次一疗程,每次间隔时间3-4周.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见效快、疗效好、操作便捷、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芳芳;李健;杨媛;彭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痔的疗效及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7年2月~2010年5月期间对25例环状痔应用PPH治疗的疗效.结果 25例手术均一次性吻合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2min,平均术后住院5.2d,术后出血1例,全组无肛周感染、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术后肛门疼痛4例,占16%.结论 PPH手术治疗环状痔具有疗效显著,手术简单,术后痛苦少,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近期效果肯定等特点.
作者:林大东;刘云钊;杨和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损伤的原因及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发生胆道损伤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胆漏,1例胆道梗阻;7例开腹行胆管修补,1例行钛夹松解治疗.结果 均痊愈出院.随访6月~2年,无胆道梗阻及胆道感染症状.结论 LC操作者应加强基础训练,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一旦发生胆道损伤应果断中转开腹手术,以避免胆道损伤.
作者:杨永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意识障碍用传统方法胃管置入困难的病人,在气管导管引导下经口腔置入胃管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我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随机对136例意识障碍用传统方法胃管置入困难的病人,在麻醉诱导下,采用气管导管引导经口腔进行胃管置入.结果 136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胃管置入耗时、一次成功率、胃管置入困难人数、胃管置入失败人数、胃管误入气管人数,与同期139例用传统胃管胃入法作统计学分析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ICU病区中对意识障碍传统方法胃管置入困难的病人,在麻醉医师的协助下采用气管导管引导经口腔胃管置入法是一种一次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在手术室和ICU病区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雅卫;谢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综合运动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入选6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单纯的持续被动运动训练,而研究组在持续被动运动的基础上再综合其它的运动训练以及超短波和超声波治疗.治疗随访6周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在膝关节的功能、活动度、稳定度、疼痛、肌力及屈曲畸形等方面的HSS评分明显改善(P<0.05).同时,通过统计发现,对照组的优良率为53.13%,而研究组的优良率为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运动训练的康复治疗方式可以很好的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其预后.
作者:段勇将;唐教波;王华祥;杜全;孙彪;徐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锁边缝合在翼状胬肉摘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65例翼状胬肉患者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行锁边缝合进行治疗.术后随访5月~1年.结果 65例中63例治愈,2眼复发.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行锁边缝合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作者:陈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有效补救措施,妇科门诊都已广泛开展.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人流术中如何减少受术者痛苦,以及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等问题.根据我院2010年07月~2010年12月门诊收治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健康初孕妇患者240例,其中80例应用丙泊酚+卡前列甲酯,术中发型患者无痛感,宫颈软化好,出血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雯;徐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营养学教授David Jenkins博士首先提出了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英文是glycemic index,简称GI.血糖生成指数指的是人体食用一定量食物后会引起多大的血搪反应,即含50g碳水化合物试验食物的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与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的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之比.GI是描述食物生理学属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GI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得到广泛研究.本文概述了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及其在慢性疾病方面的应用.
作者:冉明宇;安艳君;边冬林;邢庆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立足于医院的发展特点,从图书馆可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水平和专业人力资源这三方面,分别探讨了如何提高军队医院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舒林;王梅;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尤其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重症.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MI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我所离休干部发病情况统计,自199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共发生AMI 5例,占总人数的5%,发病年龄大的79岁,小的70岁.AMI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ECG典型的AMI特征.典型的AMI患者表现为剧烈的持续的胸骨后和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有窒息感、压迫感,疼痛范围广,常常整个心前区,痛可放射到左肩、左臂、左手尺侧.可发生颈部、咽部、下领、下牙痛.口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多数患者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精神紧张、恶心呕吐等症状.
作者:荣翠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9例股骨头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不同时期的CT表现.结果 螺旋CT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螺旋CT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合理分期及争取选择治疗方案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 GSK3)于1980年被鉴定出来后,一度被认为仅仅是一个调节糖原代谢的蛋白激酶.其后,研究证实GSK3在多种细胞功能活动的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调节细胞的结构、细胞内的信号传导、细胞的分裂、凋亡、微管运动,甚至还参与决定胚胎发育过程.
作者:伍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从入院对断指病人身心情况初步评估,到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护理计划并全面实施,后对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护理提高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及促进患者再植肢体功能恢复.结论 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护理大大降低了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了再植手指存活率,减轻了病人心理和生理的痛苦.
作者:吴翠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西藏地区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病因中的自然因素,以提高慢性肾衰的及时诊断和原发病的及早治疗,延缓其发展.方法 将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5月收治的375例CRF患者按是否需要透析治疗分成透析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收集自然因素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主要从自然因素方面对病因进行探讨.结果 与结论 加强肾脏病知识宣传,提高患者认知力及治疗疾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健康重视程度,才能达到慢性肾衰的及时诊断和原发病的及早治疗,延缓其发展.
作者:龚运兵;邓永明;李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医院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杭菌药物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查某院2010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00例,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使用率100%,两联用药比例为9.7%,术后用药大于3d者高达62.3%.结论 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指针把握不严、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种类选择欠妥及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应进一步规范化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胡婷婷;雍小兰;史惠卿;刘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鼠眼眶后静脉丛真空采血管连续采血法的可行性.方法 将60只GK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分别使用三种不同采血法,比较它们的成功率.眼眶后静脉丛的采血法:垂直插入内眦并向眼底方向转动以便切开静脉丛.腹主动脉采血法:在腹主动脉分叉处向心端1-3 mm处为佳穿刺点.尾尖采血方法:手术剪剪去尾尖5-10mm,三种方法各采血80次.结果 成功率分别为:眼眶后静脉丛采血100%;腹主动脉采血95%;尾部采血100%.结论 眼眶后静脉丛真空采血管采血法具有取血量大,不易溶血,不损伤器官且可反复多次采集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作者:邹洪;闫洪涛;李军;伍松;唐均成;汤礼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多层共挤膜输液袋俗称软袋,是继玻璃瓶,塑料瓶后输液产品体系中更为理想的包装.密封性好,储运便捷,用后处理环保,易剪断.现在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输液液体多采用三层或多层共挤膜输液袋,用后即丢弃.针对这种输液袋密封好、数量多的特点,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需要,可将这些软袋回收利用,即经济方便,又节约资源.
作者:赵静;何芸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平原人在进入高原地区后睡眠结构紊乱在很早以前就被发现.且常伴随有周期性呼吸(periodic breathing, PB )的出现.因此探讨高原睡眠障碍对个体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学上将海拔高度在3000m以上的地域称为高原,在这个海拔高度上常常有高原反应及高原特发病的发生,高原缺氧和睡眠紊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在高原自然环境中睡眠呼吸紊乱及睡眠呼吸紊乱对机体的影响.
作者:李爽;兰德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