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冲击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卿燕;陈良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 急性肾功能衰竭, 甲基强的松龙, 环磷酰胺
摘要: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措施,改善其预后.方法 对符合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总有效率为68%.结论 早期透析,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抗凝以及配合改善微循环药物,丛要时配合血浆置换,重视综合治疗措施可改善本病的预后.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大联勤后我院对空勤医疗保障的研究与实践

    我军实行联勤保障后,如何搞好特勤人员的医疗保障是总部及军兵种高度关注的问题,总部将此方面工作列为全军“十一五”卫生工作改革的重点之一[1].近年来,我院根据使命任务,在空勤科的建设、空勤医疗保障、航空医学的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对大联勤后如何搞好空勤医疗保障探索了一些规律,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我们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岑跃进;易晓阳;董贵安;蔡定海;李银喜;王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他奠昔芬治疗

    CYP2D6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中的一种重要的药物代谢酶,CYP2D6基因的遗传变异可导致CYP2D6酶活性的不同,从而影响他莫昔芬的代谢,使携带不同基因型的乳腺癌病人对他莫昔芬的治疗反应不同.本文从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他莫昔芬代谢、疗效及预后、副反应的关系,CYP2D6抑制剂对他莫昔芬代谢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作者:杨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服用溴敌隆自杀所致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溴敌隆中毒所致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2005年6月~2011年5月收治服用溴敌隆自杀的36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出血症状均在48h内停止,局部血肿在2~3周内吸收,维持治疗6个月后停药,均未再次出血.结论 溴敌隆中毒患者的护理包括出血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

    作者:程贤敏;刘晓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噻托溴铵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500)治疗重度至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噻托溴铵(思利华)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荆(舒利迭50/500)治疗重度至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3名确诊为稳定期的重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分别使用思利华+舒利迭(50/500)及思利华+舒利迭(50/250)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月、6月后行肺功能检测;同期采用6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COPD患者经治疗后肺功能、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思利华及舒利迭(50/500)联合治疗其改善作用更为显著(P<0.01).其次,在减少加重病例、延缓病情发展的比较中,思利华+舒利迭( 50/500)治疗明显优于思利华+舒利迭(50/250)治疗(P<0.01).结论重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使用思利华+舒利迭(50/500)综合治疗效果要优于思利华+舒利迭(50/250),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舍尼通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舍尼通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 采用单盲、平行对照、开放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通过Stamey试验、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及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筛选出92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60例,脱落36例)和对照组(460例,脱落45例).试验组前4周合用舍尼通和左氧氟沙星,后4周单用舍尼通,服用剂量为舍尼通2次/d,1片/次,左氧氟沙星1次/d,0.5g/次;对照组仅用左氧氟沙星1次/d,0.5g/次,共4周.所有患者均行入组前、治疗第4周和第8周随访并行NIH-CPSI评分、EPS等检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估.结果 治疗后4周和8周,试验组疼痛评分降低,分别为3.4±2.29,5.64±2.38,排尿评分降低,分别为1.80±1.59,2.99±1.65;对照组疼痛评分降低,分别为2.30±2.52,4.2±3.01,排尿评分降低,分别为1.24±1.78,1.91±2.54.两组治疗前后的自身对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差异、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第4周和第8周疼痛和排尿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舍尼通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方案能更有效地缓解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不适症状和排尿症状,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舒增平;徐生涛;欧海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磨牙桩冠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汞合金桩核与铸造金属桩核在磨牙桩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5 ~ 2010年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69颗磨牙,进行桩冠修复.69颗磨牙分为两组:一组为牙体缺损不低于龈缘者,采用汞合金桩核,共39颗;另一组牙体缺损位于龈缘下方者,采用铸造金属桩核,共30颗.全部病例随访3年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桩冠修复3年后,汞合金桩核组成功37颗,失败2例(颗)均为冠脱落,铸造金属桩核组成功29颗,失败1例(颗),根折所致.结论 用汞合金桩核和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缺损磨牙,两者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丽俊;郭玲;程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术同时取宫内节育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同时取官内节育环(简称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要求人流术中同时取环的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的宫口无尾丝的带环受孕妇53例,按取环在人流术的前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先取环组(A组)28例,后取环组(B组)25例,比较两组此次手术宫内节育环取出情况.结果 取环成功率分别为A组100%、B组8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取环时间分别为A组平均为(2.25±0.97)min,B组平均为(3.24±0.89) 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A组平均为(20±6.67)ml,B组平均为(21.43±6.55)m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人流术中同时取环,先取环与后取环相比,对此次取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先取环可缩短取环时间,不增加术中出血量.

    作者:陈桂华;刘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PDT)具有简单、快速、损伤小的特点,术中出血、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少.因此,患者病情危急需行气管切开时,选择快速的经皮气管切开术技术很有必要.我们采用PDT技术对87例危重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全部成功,8min内完成且无并发症,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延林;朱雪霞;阿不力克木;郑刚;熊明;努尔阿依木;吕艳兰;易绍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30例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 总结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 3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予以抗感染、吸氧等基础治疗,加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行积极的护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的动脉血pH、PaO2 、PaCO2 、HR、RR扣SpO2.结果 治疗后动脉血pH、PaO2 、SpO2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上升,而治疗后PaCO2、HR、RR和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护理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丙帕他莫对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帕他莫对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影响.方法 120倒拟行开胸手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和Ⅱ组(丙帕他莫组).Ⅱ组在术毕前30min给予丙帕他莫1g(生理盐水稀释为50ml).Ⅰ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PCA配方为舒芬太尼100μg+布托啡诺5mg+格拉斯琼10.5mmg,负荷量为舒芬太尼5μg+格拉斯琼1.5mmg.置PCA泵后记录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镇静程度、各项生命体征;PCA按压次数、追加舒芬太尼剂量及副作用.结果Ⅰ组1、2hVAS评分、PCA总按压次数、追加药物显著高于Ⅱ组(P<0.05).两组其余时间VAS评分、镇静程度以及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A初期,丙帕他莫可减少开胸手术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

    作者:陈文丁;欧册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病历环节质量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

    病历是患者医疗过程的客观记录,是医疗质量的充分体现,也是医疗安全的保证.卫生部在医院管理年方案中提出:“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做到人人知晓,落实到位.其中,对病历的管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1].2005年卫生部在全国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其中措施之一就是对病历的质控方式从“终末病案质控”向“环节质控”转变,通过病案质控部门对运行病历实行质量监管,对于及时发现病历质量问题,保证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具有特殊意义.

    作者:廖磊;封宗超;孙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应用Roy适应模式对1例截肢、2型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Roy适应模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1例患者进行一级、二级评估,找出各种刺激因素,帮助患者进行适应性反应.结果 患者两周后好转出院.结论 Roy适应模式容易理解、掌握,对临床护理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作者:高灿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闭合式上颌窦内提升的临床研究及评价

    目的 评价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植骨后同期植入种植体修复上磨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以来在我院行上磨牙缺失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牙种植体的28例患者共计54枚种植体进行为期1~4年观察随访.结果 术后3枚种植体在二期修复前松动,观察期内种植体存留率为96.11%,3枚种植体再植均获得得良好的骨整合效果.54枚种植体均在术后6~12个月成功负载,功能行使良好.术中未发生上颌窦穿孔.牙槽嵴骨高度平均提升4.18mm.随访期内未发现种植体或上部结构松动.结论 上颌窦内提升术创伤较小,操作简单,效果肯定,值得在垂直骨量相对不足的上颌后牙区推广.

    作者:贺晓萍;蔡炜;周丽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早期康复指导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康复指导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采用Gamma钉和PFN治疗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例,女7例;年龄52 ~79岁,平均65.6岁.AO分型:31-A1型2例,31-A2型5例,31-A3型2例.6例选用Gamma钉内固钉,3例选用PFN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防,随防时间5个月~2年.骨折愈合后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系统):96 ~78分,平均89分.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性骨折,在病人条件允许情况下以手术内固定为首选,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行走功能的恢复.

    作者:苏令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卤米松三氯生软膏和复方氟米松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卤米松三氯生软膏和复方氟米松软膏在治疗慢性湿疹中的疗效,为临床慢性湿疹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湿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卤米松三氯生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氟米松治疗,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三月进行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综合评价卤米松三氯生软膏和复方氟米松在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三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1%,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是治疗慢性湿疹的有效药物,其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卤米松三氯生软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多守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眼眶副鼻窦内巨大植物性异物1例护理体会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3岁.因骑摩托车摔倒致枯树枝插入双眼6小时,于2009年5月12日凌晨1:40急诊入住我院五官科.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前额眉间至鼻梁及双眼内眦部见一巨大树枝存留.异物主体位于前额眉间,成3个分支,前额部分支仅在皮肤外,右侧分支刚刺入右眼内眦眼睑结膜表面,左侧分支由内眦部向下进入左眼眶.眼眶CT轴位及冠状位扫描检查异物由上而下楔形刺入左侧眼眶、筛窦、上颌窦;筛窦外侧壁、上颌窦上壁不完全骨折.三维重建可见眼球完整无穿孔,视神经受压,颅内未见异常.眼球受压变形.异物行经处无大血管.

    作者:高微;施明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使用艾克孚输注泵持续输注氟脲嘧啶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护理

    目的 总结持续型输注泵持续泵入5-fu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5月~2011年3月100例使用持续型输注泵输注氟脲嘧啶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使用持续型输注泵的100例患者均圆满完成化疗,且化疗副反应小,效果满意.结论 使用持续型输注泵的给药方法可以使氟脲嘧啶匀速精确的进入体内,使血药浓度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大限度的杀死肿瘤细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了床位周转,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作者:张娅;王永华;杨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SMAS蒂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SMAS蒂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12例各种原因造成的面部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SMAS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72h内,皮辩可能出现局部皮下淤血、轻度水肿等轻度静脉回流障碍,1周内均可自行恢复.所有病例皮瓣成活良好,修复后功能及外形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 只要设计合理,供区条件良好,SMAS蒂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效果优良、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李健;孟英堂;左璐;龙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进驻西藏阿里新兵的卫勤保障体会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6%,目前阿里军分区的新兵均乘汽车奔赴防区,承担守防任务.近两年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与阿里军分区医疗站配合,参与了2次新兵进藏的卫勤保障,通过进入阿里前的体检和高原病知识宣教、严格的途中卫勤保障、积极地急性高原病防治等措施,大大降低了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

    作者:罗勇军;王福领;王锐军;刘福玉;高钰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基层部队卫生防病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讨

    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基层部队的卫生防病工作,是贯彻新世纪“人人享有健康权”,确保基层官兵身体健康,提高和维护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工作.通过近几年的基层卫生管理工作体会,本文就当前基层部队卫生防病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作者:陈刘生;张波;周志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