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进驻西藏阿里新兵的卫勤保障体会

罗勇军;王福领;王锐军;刘福玉;高钰琪

关键词:阿里, 新兵, 卫勤保障
摘要: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6%,目前阿里军分区的新兵均乘汽车奔赴防区,承担守防任务.近两年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与阿里军分区医疗站配合,参与了2次新兵进藏的卫勤保障,通过进入阿里前的体检和高原病知识宣教、严格的途中卫勤保障、积极地急性高原病防治等措施,大大降低了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我军流动口腔卫勤服务队发展历程与未来建设方向

    流动口腔卫生勤务服务队作为军队平战时口腔医疗的重要力量,很早就已经受到我军的广泛重视.流动口腔卫生勤务服务队具有机动性强,服务范围广,环境适应力强等特点,可以在就近及时给与口腔紧急保健和治疗.本文参考了国内流动口腔卫生勤务服务队的文献,对我军流动口腔卫生勤务服务队的发展建设进行了研究.

    作者:王军;李广文;齐志远;张燕;李卉;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使用艾克孚输注泵持续输注氟脲嘧啶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护理

    目的 总结持续型输注泵持续泵入5-fu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5月~2011年3月100例使用持续型输注泵输注氟脲嘧啶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使用持续型输注泵的100例患者均圆满完成化疗,且化疗副反应小,效果满意.结论 使用持续型输注泵的给药方法可以使氟脲嘧啶匀速精确的进入体内,使血药浓度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大限度的杀死肿瘤细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了床位周转,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作者:张娅;王永华;杨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急性期、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帮助护理人员发现及满足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各种需求,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方法 对37例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后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进行有重点的护理.结果 患者的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提高了整体护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了病人各种不同的需要,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论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将心肌梗死患者的不同需要进行划分,使护理工作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全面而有效.

    作者:袁梅;邓春红;李世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2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均行钻孔引流术,术后临床症状改善24例,1例长期植物生存,1例死亡;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气颅22例,术后钻孔侧脑挫裂伤2例,钻孔侧硬膜外血肿1例,钻孔侧硬膜下积液4例.结论 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但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游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他奠昔芬治疗

    CYP2D6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中的一种重要的药物代谢酶,CYP2D6基因的遗传变异可导致CYP2D6酶活性的不同,从而影响他莫昔芬的代谢,使携带不同基因型的乳腺癌病人对他莫昔芬的治疗反应不同.本文从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他莫昔芬代谢、疗效及预后、副反应的关系,CYP2D6抑制剂对他莫昔芬代谢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作者:杨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种新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POCT检测仪器的临床应用评估

    目的 评估一种新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POCT(即时检验)检测仪器在内分泌科临床应用的前景.方法 2011年5月~2011年8月,随机抽取我院糖尿病门诊患者60例,即时采取手指末梢血,使用新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POCT检测仪(澳菲领AfinionTM,挪威Axis-Shield公司)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同时,每例患者抽取静脉血,使用传统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TOSOH G8,日本一公司)检测HbA1c值作为对照;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做相关性评估.结果 所有检测结果用线性回归曲线做相关性分析,两种方法的R2=0.9834.结论 这种新型POCT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可靠,与传统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相关性良好,可以满足内分泌临床科室自行检测HbAlc的需要,在临床科室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虞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妇科阴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加强对阴式全子宫切除病人的护理,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67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加强心理护理,做好阴道准备、肠道准备、皮肤准备,术后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会阴护理、导尿管护理,饮食、活动、出院指导.同时对患者进行系统地、连续地、主动地、积极地整体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提高了阴式子宫手术的成功率.结论 围手术期适当的护理,对保障术后恢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花;刘娅;刘春丽;徐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更昔洛韦凝胶在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更昔洛韦凝胶在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视力、角膜以及虹膜.两组患者均口服消炎痛25mmg,2次/d,无环鸟苷0.2g,3次/d,静脉滴注200g/L甘露醇500ml,有虹膜睫状体炎者加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剂散瞳.上述基础上观察组采用0.15%的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湖北科益药业股份公司生产)局部滴患眼,每天4次.对照组采用0.1%更昔洛韦滴眼液(武汉天天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局部滴患眼,每天6次.疗程14d,随防12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眼部刺激症状、球结膜睫状充血程度、角膜改善情况.结果 56例经药物治疗14d后,观察组治愈18例,占64.29%,总有效率96.4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畏光流泪眼睛疼痛、眼睛干涩不适、虹膜睫状体炎消失时间和角膜损伤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能明显缩短病程,且使用方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丙帕他莫对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帕他莫对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影响.方法 120倒拟行开胸手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和Ⅱ组(丙帕他莫组).Ⅱ组在术毕前30min给予丙帕他莫1g(生理盐水稀释为50ml).Ⅰ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PCA配方为舒芬太尼100μg+布托啡诺5mg+格拉斯琼10.5mmg,负荷量为舒芬太尼5μg+格拉斯琼1.5mmg.置PCA泵后记录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镇静程度、各项生命体征;PCA按压次数、追加舒芬太尼剂量及副作用.结果Ⅰ组1、2hVAS评分、PCA总按压次数、追加药物显著高于Ⅱ组(P<0.05).两组其余时间VAS评分、镇静程度以及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A初期,丙帕他莫可减少开胸手术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

    作者:陈文丁;欧册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 将8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银杏迭莫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率(N)、α1酸性糖蛋白(α-AG)、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肺功能(FEV1%和FEV1/FVC)、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有效率为77.5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所有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姚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螺旋CT在诊断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螺旋CT扫描结果及鼻内镜术中表现、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单侧上颌窦腔内不均匀的密度增高影,影像诊断考虑为上颌窦真菌球(FB);16例患者双侧上颌窦、筛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充填(以单侧上颌窦为主),影像诊断考虑为变应性真菌性上颌窦炎(AFRS);3例患者鼻窦CT未见明显的钙化点、斑及骨质吸收破坏,术前考虑为慢性鼻窦炎(双侧),31例均经鼻内镜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证实为真菌病.结论 CT扫描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方伟;张世胜;陈首名;罗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康复外科与临床路径整合用于阑尾手术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用于阑尾手术患者,观察阑尾手术患者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6例应用加速康复护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对照组56例按传统手术方法.分析研究两组患者术后离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组比对照组术后离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P<0.05),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且并未增加并发症.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用于阑尾手术患者,是安全、经济、有效和可靠的.

    作者:赵琼梅;胡梦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痿的护理体会

    骨痿相当于现代医学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列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代谢障碍的疾病.骨质疏松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我们于2011年01月调查了我科老年入骨质疏松症病人42例,并实施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翠玲;黄德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院信息挖掘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信息挖掘的概念、功能及一般步骤,在阐述医学信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具有的广泛应用性,为支持医院管理者的分析决策作出积极探索.

    作者:段雪莲;张侃怀;臧国华;康伯峰;程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诊断与早期临床康复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亦称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WD的发病率约为3/10 000,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病为主,是常见的遗传性肝病之一.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ATP7B基因突变导致机体铜代谢异常,即过量的铜沉积在肝脏和脑等组织中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l].WD常引起多个系统损害,且症状多样,临床上极易误诊,其预后与确诊早、晚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使临床前期患者不出现症状,临床期患者获得长期症状缓解,这样可使大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寿命明显延长[2].若不予以治疗,患者会因病情进行性发展而致残或致死[3].

    作者:魏苗;胥方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各种原因引起剖宫产术中出血的16例患者(缩宫素注射、米索前列醇含化、按摩子宫、局部缝扎等治疗无效)行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从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治疗效果及产后恢复情况等方面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保留子宫,产后42天复查子宫复旧好,产后6 ~12个月无后遗症及远期并发症.结论 改良背带式缝合术是处理剖宫产术中出血,特别是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四维;李彦曦;江琳;王薇;黄英;彭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醋柳黄酮及其单体对心肌肥厚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醋柳黄酮及其单体是一种来源广泛,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的纯中药提取物.持续的心肌肥厚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信号,故预防和逆转心肌肥厚也就成为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有学者在醋柳黄酮及其单体槲皮素对心肌肥厚抑制作用方面有相关研究,本文就这方面的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宋鑫;刘应才;余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锁钉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锁钉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7月~2010年7月采用股骨锁钉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32例,改良Evans分型,Ⅰ 48例,Ⅱ35例,Ⅲ23例,Ⅳ15例,V 11例,年龄35 ~ 89岁,平均63岁.随访记录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1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月,平均9月,骨折愈合时间6~ 10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04例,良2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8.4%.结论 股骨锁钉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予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理想的方法.

    作者:吴青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例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术致穿孔及纵隔皮下气肿的治疗体会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1 dissection,ESD)是微创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新技术,其优点是创伤小、疗效好,但由于ESD操作的局限性,在术中术后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其中危急的是穿孔.下面介绍1例早期食管癌ESD治疗中穿孔的救治体会.

    作者:甘茂相;陈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105例隐裂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隐裂牙的临床效果 方法 105例117颗隐裂牙采用带环固定后使用Cortisomol 糊剂进行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术后1周复诊无症状全冠修复,随访6~12个月通过临床及x线片检查疗效.结果 成功109颗(93.16%);失败8颗(6.84%).失败的8颗中有4颗原有的根分叉病变扩大,2颗出现根分叉病变,1颗出现牙根纵裂,1颗因异常咬牙合导致松动而拔除.术后有99例轻度疼痛,有16例中度疼痛,2例有重度疼痛,1周左右疼痛消失.结论 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隐裂牙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广峰;齐静;马慧平;王李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