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术致穿孔及纵隔皮下气肿的治疗体会

甘茂相;陈强

关键词: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术, 并发症
摘要: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1 dissection,ESD)是微创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新技术,其优点是创伤小、疗效好,但由于ESD操作的局限性,在术中术后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其中危急的是穿孔.下面介绍1例早期食管癌ESD治疗中穿孔的救治体会.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肌松药监测的临床进展

    全身麻醉是目前临床麻醉中普遍应用的麻醉方法.肌松药是骨骼肌松弛药的简称,可选择性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暂时干扰正常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从而使得肌肉松弛.在临床上肌松药监测的应用日趋增多,周围神经刺激器是监测神经肌肉阻滞程度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肌松药监测评定方法及常用刺激模式.

    作者:朱少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妇科阴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加强对阴式全子宫切除病人的护理,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67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加强心理护理,做好阴道准备、肠道准备、皮肤准备,术后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会阴护理、导尿管护理,饮食、活动、出院指导.同时对患者进行系统地、连续地、主动地、积极地整体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提高了阴式子宫手术的成功率.结论 围手术期适当的护理,对保障术后恢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花;刘娅;刘春丽;徐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深化内涵、改善服务,促进护理工作“三贴近”,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改革排班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根据护理人员结构优化组合、弹性排班,做好五个抓,即抓“新人培养”,抓“流程再造”,抓“重点人群”,抓“简化书写”,抓“现场质控”.切实落实基础护理,创建温馨病房.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以来,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健康宣教知晓率普遍提高,护患关系进一步密切,红灯数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3.06%,提升到98.88%,无自请护工或月嫂,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患者和群众的普遍认可.结论护士工作由管“事”转变为管“人”,从本质上改变了流水线式的以护士为中心的分工护理模式,成为向心式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增强了护士心中有“人”的责任感,优质护理服务使责任制护理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的本质转变.

    作者:周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4例小儿眼部狗咬伤的护理体会

    狗咬伤有别于其它外伤,因狂犬病毒主要是在动物的唾液里,含量高、毒性强.导致中枢神经衰竭,病死率高.我科于2007~2010年5月共收治4例眼部狗咬伤的患儿,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恒;段烈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 了解消化性溃疡治疗是否合理及其不合理的原因,提出改进办法.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患者治疗方案、服药依从性、不遵医嘱的原因等.结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案合理性约占72.7%,专科医师的方案优于非专科医师的方案;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约66.5%,随着文化程度越高依从性也越高;影响依从性的原因有药费贵、交通不便、医学知识不足、忘记服药、医师交待不清、社会心理因素等.结论 造成溃疡治疗不合理的原因有治疗方案不合理、服药依从性低等,医务人员应制定合理方案,加强健康教育,跟踪干预治疗,保证合理治疗方案的落实.

    作者:陈瑞红;彭汉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类似椎管肿瘤的巨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临床分析

    1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银行职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无双下肢放射痛,经休息后可缓解,未引起重视,之后症状反复发作并伴左下肢放射性痛,1个月前出现双侧小腿疼痛,夜间疼痛明显,伴双下肢麻木,严重时行走困难,在院外行推拿、按摩、小针刀、封闭等治疗效果不佳.5天前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大便困难,小便不能自解.于2010年11月18日以“1.腰椎管肿瘤?2.腰椎间盘突出症3.马尾综合症”收入院.查体:腰椎生理弯曲平直,屈伸活动受限,腰4、5棘突压痛不明显,椎旁叩痛,鞍区及会阴区感觉减退,提睾反射存在,肛周反射未引出,双侧坐骨神经行径区压痛,股神经牵拉实验可疑,髋关节活动可,双侧直腿抬高实验30.阳性,左侧股四头肌肌力3级,左小腿伸趾、屈趾肌力1-级;右侧股四头肌肌力4级,右小腿伸趾、屈趾肌力3-级;双膝以下感觉减退,以小腿外侧及足背为甚,左侧较右侧重.双侧膝反射、跟腱反射未引出,霍夫曼征及巴彬斯基征阴性.X片示腰椎生理弯曲变直,椎间隙未见明显狭窄.院外CT示腰4~5椎间盘突出,椎体下缘见骨质破坏.腰段MRI示:腰4~5椎体后缘低信号突出影,硬膜囊受压,侧隐窝狭窄,腰4、5椎体后缘椎管内见条形等T1等,T2信号影,边界不清.初步诊断:1.腰4~5椎间盘突出症(游离型)2.腰椎管肿瘤待排?3.马尾综合症.因患者腰椎管受压,有明显的神经损害体征,椎管内占位性质不能确定,手术探查指征明确,于2010年11月20日在全麻下行后路腰5半椎板切除减压、探查、肿物清除,腰4~5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作者:李辉;周进林;罗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康复外科与临床路径整合用于阑尾手术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用于阑尾手术患者,观察阑尾手术患者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6例应用加速康复护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对照组56例按传统手术方法.分析研究两组患者术后离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组比对照组术后离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P<0.05),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且并未增加并发症.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用于阑尾手术患者,是安全、经济、有效和可靠的.

    作者:赵琼梅;胡梦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关于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模式转变的探讨

    医用高值耗材是相对于普通低值耗材而言的,分属于专科使用,一般指种植、埋藏和固定于机体受损或病变部位,支持、修复和替代其功能的一类特殊医用消耗性材料.包括人工关节、人工晶体、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血管或腔道内导管支架、介入性治疗导管器材和其他金属或高分子植入性器材等[1].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用高值耗材的用量每年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占有医院流动资金以及在医院毛收入当中的比重也在逐年攀升,加强其管理已成为医院医用材料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经营效益,同时也涉及到老百姓看病能否得到实惠的问题.为此,完善和建立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高值耗材管理模式值得同行摸索和思考.

    作者:张云宏;陆灿明;王彩霞;王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原气候条件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

    高原气候条件下机体处于低温、缺氧、低气压等环境中,本文主要对这种情况下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并探讨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作者:程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痿的护理体会

    骨痿相当于现代医学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列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代谢障碍的疾病.骨质疏松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我们于2011年01月调查了我科老年入骨质疏松症病人42例,并实施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翠玲;黄德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龄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护理预防

    老年危重病人由于年龄偏高,多数存在意识模糊、进食困难,同时应激状态引起机体高代谢、高分解极易发生营养不良[1],进而使病情加重;尽早施行肠内营养可确保营养的补充,有效的维持患者的能量供应.在老年病房内应用极广的肠内营养的方法是经鼻胃管一次投入营养素,我科从2007年2月~2010年12月收入危重病人需鼻饲患者共86例,在临床行胃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分别出现以下并发症:喂养管堵塞、压迫性损伤、呼吸道误吸、微生物污染、腹泻及代谢紊乱.针对该观察组病人所发生并发症的有效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爱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在普外科应用5S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5S护理服务模式在普外科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7月于本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5S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的治疗积极性、依从性、SCL-90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SCL-90评分各项目均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5S护理服务模式在普外科中的综合应用效果好,对于促进患者痊愈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疗养院文职护士轮转学习的做法与成效

    文职人员是按照规定的编制聘用到军队工作,履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同类岗位相应职责的非现役人员.按照《文职人员条例》有关规定,文职人员实行聘用制度,即聘用期间依据聘用合同进行管理,人员与单位之间是平等自愿的契约关系,而非军队传统的行政依附关系,合同解除后这种关系即行终止.这种人员与单位关系的变化,一方面有利于增强队伍活力;另一方面,随着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降低离职率,将流动率控制在合理范围,稳定优秀人才,成为一个新的课题[1].我院于2006年底共聘用了35名文职护士,分别在疗养院、478疗区工作.为了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文职护士的综合素质、护理技能能力,护理部采取疗养院与疗区文职护士轮转交流学习方式进行培训,学习期间,住宿由护理部统一安排,奖金及相关待遇由原科室按照本科文职护士同等待遇下发.

    作者:杨翠;张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肝肾综合征12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肝肾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并发症、临床指标变化以及住院病死率等,以提高对该疾病的整体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HRS住院患者共126例(其中,Ⅰ型24例,Ⅱ型102例),分别分析Ⅰ型、Ⅱ型HRS患者的病因、并发症、肝肾功能、MELD评分、尿量以及住院病死率等.结果 HRS主要发生于失代偿期肝硬化和重症肝炎患者,易出现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消化道出血以及肝性脑病等并发症.Ⅰ型HRS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肌酐以及MEL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尿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HRS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肌酐以及MELD评分降低,尿量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Ⅰ型HRS患者住院病死率为87.50%,MELD评分<30与MELD评分≥30患者之间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4,P>0.05);102例Ⅱ型HRS患者住院病死率为23.53%,MELD评分<30与MELD评分≥30患者之间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5,P<0.05).结论 HRS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特别是Ⅰ型HRS患者,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来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唐文;蒋明德;徐辉;秦建平;沈才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基层部队卫生防病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讨

    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基层部队的卫生防病工作,是贯彻新世纪“人人享有健康权”,确保基层官兵身体健康,提高和维护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工作.通过近几年的基层卫生管理工作体会,本文就当前基层部队卫生防病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作者:陈刘生;张波;周志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针刀治疗患者186例,术前术中术后施以正确周密及时的护理措施,并指导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预防复发的方法.结果 186例患者术后近远期效果均佳,优良率75%,有效率92%;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应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切实以病人为中心,结合全方位护理,收效良好.

    作者:袁丽;王文春;董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镇痛、镇静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中药“健脑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种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厚志;童永斌;毕运华;李德;何吉福;冯崇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腰硬阻滞麻醉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方法 ASA Ⅰ-Ⅱ级35~70岁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单纯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n=40)和全麻复合腰硬阻滞麻醉组(B组n=40),监测SBP、DBP、HR及术中患者疼痛、躁动,术后恢复情况及术者对麻醉满意度情况,局麻药用量,辅助药用量.结果 B组SBP、DBP、HR波动低于A组,血流动力学稳定,局麻药及辅助药用量少于A组,术中术者对肌松及手术术野满意度高于A组,术后恢复期情况优于A组.结论 全麻复合腰硬阻滞麻醉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是安全的、可行的、有益的,较之单纯全麻是更为实用.

    作者:王朝红;孙红梅;李金先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内皮祖细胞与MAPK信号传导通路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尤其是骨髓来源的EPCs在心脏修复、临床肢体缺血的治疗、冠状动脉痰病的治疗、脑中风治疗、改善血管移植物通畅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形成能力、作为基因治疗导向栽体和靶细胞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细胞因子、炎症因子、激素以及药物等可以通过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影响EPCs的迁移、分化、增值和凋亡,其中丝裂原活化蛋白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就EPCs的生物功能与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尹华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各种原因引起剖宫产术中出血的16例患者(缩宫素注射、米索前列醇含化、按摩子宫、局部缝扎等治疗无效)行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从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治疗效果及产后恢复情况等方面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保留子宫,产后42天复查子宫复旧好,产后6 ~12个月无后遗症及远期并发症.结论 改良背带式缝合术是处理剖宫产术中出血,特别是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四维;李彦曦;江琳;王薇;黄英;彭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