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蒋明德;徐辉;秦建平;沈才飞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3岁.因骑摩托车摔倒致枯树枝插入双眼6小时,于2009年5月12日凌晨1:40急诊入住我院五官科.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前额眉间至鼻梁及双眼内眦部见一巨大树枝存留.异物主体位于前额眉间,成3个分支,前额部分支仅在皮肤外,右侧分支刚刺入右眼内眦眼睑结膜表面,左侧分支由内眦部向下进入左眼眶.眼眶CT轴位及冠状位扫描检查异物由上而下楔形刺入左侧眼眶、筛窦、上颌窦;筛窦外侧壁、上颌窦上壁不完全骨折.三维重建可见眼球完整无穿孔,视神经受压,颅内未见异常.眼球受压变形.异物行经处无大血管.
作者:高微;施明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用高值耗材是相对于普通低值耗材而言的,分属于专科使用,一般指种植、埋藏和固定于机体受损或病变部位,支持、修复和替代其功能的一类特殊医用消耗性材料.包括人工关节、人工晶体、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血管或腔道内导管支架、介入性治疗导管器材和其他金属或高分子植入性器材等[1].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用高值耗材的用量每年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占有医院流动资金以及在医院毛收入当中的比重也在逐年攀升,加强其管理已成为医院医用材料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经营效益,同时也涉及到老百姓看病能否得到实惠的问题.为此,完善和建立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高值耗材管理模式值得同行摸索和思考.
作者:张云宏;陆灿明;王彩霞;王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性护理对策.方法 自制表格,对无偿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资料进行填写,自采血开始观察献血者血压、心率、意识、面容等至采血结束30min后.对出现不良反应者立即中止采血并对症处理.结果 发生不良反应201例(201/11 732),不良反应发生率1.71%;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面色苍白占84.58%;不良反应与献血者性别、献血次数、餐前餐后和季节性及职业有关(P<0.01).结论 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面色苍白,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献血者性别、献血次数、身体和季节性因素等相关,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及预防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牟文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针刀治疗患者186例,术前术中术后施以正确周密及时的护理措施,并指导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预防复发的方法.结果 186例患者术后近远期效果均佳,优良率75%,有效率92%;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应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切实以病人为中心,结合全方位护理,收效良好.
作者:袁丽;王文春;董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照研究,探讨大黄、芒硝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大黄、芒硝治疗.观察两组病例入院后7天、14天血淀粉酶、WBC、CRP、Balthazar CT积分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7d时,治疗组外周血淀粉酶、WBC、CR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治疗14d时,治疗组外周WBC、CRP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而外周血淀粉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及14d时两组Balthazar CT积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 大黄、芒硝可有效的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缩短病程.
作者:杨建;罗静;魏以召;杨拯;罗良德;周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16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进行基本护理、心理护理和俯卧位训练,术中术后给予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并进行康复锻炼指导等护理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出院时均恢复行走,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对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 围手术期对患者整体的身心护理保障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顺利进行,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曹芳;李春丽;王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老年危重病人由于年龄偏高,多数存在意识模糊、进食困难,同时应激状态引起机体高代谢、高分解极易发生营养不良[1],进而使病情加重;尽早施行肠内营养可确保营养的补充,有效的维持患者的能量供应.在老年病房内应用极广的肠内营养的方法是经鼻胃管一次投入营养素,我科从2007年2月~2010年12月收入危重病人需鼻饲患者共86例,在临床行胃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分别出现以下并发症:喂养管堵塞、压迫性损伤、呼吸道误吸、微生物污染、腹泻及代谢紊乱.针对该观察组病人所发生并发症的有效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爱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4月于本院进行烧伤瘢痕整形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各种并发症率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并且提出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关节挛缩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有效的减少围手术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使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得到一个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云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对我队2006年4月~2011年4月就诊的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中医辩证施治.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9.09%,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按照中医分型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辩证施治,治愈率高,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董重阳;刘强利;杨春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护士入科后的基础培训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应用于16名手术室规范化护士培训的基础教学.结果 PBL教学法能发挥规培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临床轮转良性循环,通过正规培训,与传统培训比较各方面能力有很大提高.结论 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拓展了知识广度和深度,提高了思维能力.
作者:蒋静;张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阿托伐他汀能高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同时还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管及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等临床多效性.本文就阿托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汪接根;刘应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文职人员是按照规定的编制聘用到军队工作,履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同类岗位相应职责的非现役人员.按照《文职人员条例》有关规定,文职人员实行聘用制度,即聘用期间依据聘用合同进行管理,人员与单位之间是平等自愿的契约关系,而非军队传统的行政依附关系,合同解除后这种关系即行终止.这种人员与单位关系的变化,一方面有利于增强队伍活力;另一方面,随着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降低离职率,将流动率控制在合理范围,稳定优秀人才,成为一个新的课题[1].我院于2006年底共聘用了35名文职护士,分别在疗养院、478疗区工作.为了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文职护士的综合素质、护理技能能力,护理部采取疗养院与疗区文职护士轮转交流学习方式进行培训,学习期间,住宿由护理部统一安排,奖金及相关待遇由原科室按照本科文职护士同等待遇下发.
作者:杨翠;张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方式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87例四肢骨折的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交锁髓内固定组(A组)45例,外固定支架组(B组)42倒.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随访观察,对两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B组患者术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为88.89% (40/45),B组为73.81% (31/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的愈合时间为( 105.3±2.4)d,B组愈合时间为(116.6±3.5)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外固定支架组比较,交锁髓内钉治疗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同时交锁髓内钉术固定牢靠,愈合率较高,术后愈合时间较短,能显著性的提高固定的稳定性,对促进骨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董泽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2000年日本学者Imagawa等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归类于1B型.日本及我国H1初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以酮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约占10%~20%.我科2010年12月收治了1例极高血糖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现将相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琳;刘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措施,改善其预后.方法 对符合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总有效率为68%.结论 早期透析,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抗凝以及配合改善微循环药物,丛要时配合血浆置换,重视综合治疗措施可改善本病的预后.
作者:卿燕;陈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亦称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WD的发病率约为3/10 000,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病为主,是常见的遗传性肝病之一.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ATP7B基因突变导致机体铜代谢异常,即过量的铜沉积在肝脏和脑等组织中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l].WD常引起多个系统损害,且症状多样,临床上极易误诊,其预后与确诊早、晚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使临床前期患者不出现症状,临床期患者获得长期症状缓解,这样可使大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寿命明显延长[2].若不予以治疗,患者会因病情进行性发展而致残或致死[3].
作者:魏苗;胥方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溴敌隆中毒所致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2005年6月~2011年5月收治服用溴敌隆自杀的36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出血症状均在48h内停止,局部血肿在2~3周内吸收,维持治疗6个月后停药,均未再次出血.结论 溴敌隆中毒患者的护理包括出血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
作者:程贤敏;刘晓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的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年龄60岁以上的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结果 67例老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9天,GOS分级评估:良好38例,中残11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7例.结论 老年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致残率、病死率高,预后不佳,临床上应早期观察、早期治疗,注意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陈宏刚;唐运涛;刘伦波;冯爱平;黄启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加强对阴式全子宫切除病人的护理,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67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加强心理护理,做好阴道准备、肠道准备、皮肤准备,术后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会阴护理、导尿管护理,饮食、活动、出院指导.同时对患者进行系统地、连续地、主动地、积极地整体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提高了阴式子宫手术的成功率.结论 围手术期适当的护理,对保障术后恢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花;刘娅;刘春丽;徐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40例(A组),负荷剂量0.125%罗哌卡因加1mg布托啡诺,泵入镇痛液为0.125%罗哌卡因加0.002%布托啡诺;对照组40例(B组),负荷剂量0.125%罗哌卡因,泵入镇痛液为0.125%罗哌卡因.待产妇第一产程开始进入活跃期开始实施分娩镇痛,穿刺成功后经导管注入负荷剂量,间隔30min后连接微量泵持续泵入镇痛液.记录两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镇静程度.结果 A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产妇镇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负荷剂量加1mg布托啡诺,泵入液为0.002%酒石酸布托啡诺和0.125%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起效时间短,效果确切,产妇满意度高.
作者:陈步钢;杨黎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