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文君
目的 观察控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对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全麻手术患者20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5~65岁,体重16~80kg,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套囊压力测定组(CPM组),记录手术时间和带管时间.拔出气管导管后24小时内随访咳嗽、痰中带血及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手术时间及带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CPM组患者咳嗽、痰中带血及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监测并控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可以减少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辉;刘永军;覃方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6例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由专门护士对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出现肠造口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正确护理造口能力、正常社会适应能力和规律排便)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减少肠造口的并发症,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针刀治疗患者186例,术前术中术后施以正确周密及时的护理措施,并指导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预防复发的方法.结果 186例患者术后近远期效果均佳,优良率75%,有效率92%;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应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切实以病人为中心,结合全方位护理,收效良好.
作者:袁丽;王文春;董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同时取官内节育环(简称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要求人流术中同时取环的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的宫口无尾丝的带环受孕妇53例,按取环在人流术的前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先取环组(A组)28例,后取环组(B组)25例,比较两组此次手术宫内节育环取出情况.结果 取环成功率分别为A组100%、B组8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取环时间分别为A组平均为(2.25±0.97)min,B组平均为(3.24±0.89) 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A组平均为(20±6.67)ml,B组平均为(21.43±6.55)m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人流术中同时取环,先取环与后取环相比,对此次取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先取环可缩短取环时间,不增加术中出血量.
作者:陈桂华;刘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持续型输注泵持续泵入5-fu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5月~2011年3月100例使用持续型输注泵输注氟脲嘧啶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使用持续型输注泵的100例患者均圆满完成化疗,且化疗副反应小,效果满意.结论 使用持续型输注泵的给药方法可以使氟脲嘧啶匀速精确的进入体内,使血药浓度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大限度的杀死肿瘤细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了床位周转,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作者:张娅;王永华;杨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6%,目前阿里军分区的新兵均乘汽车奔赴防区,承担守防任务.近两年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与阿里军分区医疗站配合,参与了2次新兵进藏的卫勤保障,通过进入阿里前的体检和高原病知识宣教、严格的途中卫勤保障、积极地急性高原病防治等措施,大大降低了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
作者:罗勇军;王福领;王锐军;刘福玉;高钰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SMAS蒂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12例各种原因造成的面部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SMAS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72h内,皮辩可能出现局部皮下淤血、轻度水肿等轻度静脉回流障碍,1周内均可自行恢复.所有病例皮瓣成活良好,修复后功能及外形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 只要设计合理,供区条件良好,SMAS蒂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效果优良、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李健;孟英堂;左璐;龙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6岁,三级军士长,因右上腹隐痛不适、皮肤瘙痒、厌油厌食、乏力、精神差15d入院.入院前因头发稀疏,就诊于地方某医院,给予“养血生发胶囊”(1日2次,1次4粒)连续服用2个月.入院时体检:T 36.9℃,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TBIL:26.2umol/L,DBIL:14.0 umol/L,IBIL:20.6 umol/L,ALT:1437 u/1,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为阴性,初步诊断为药物性肝炎.嘱患者立即停服“养血生发胶囊”,卧床休息,给予静滴葡萄糖、维生素C和中药茵栀黄维持电解质平衡、退黄降酶,并口服五酯滴丸、水飞蓟宾胶囊降酶护肝.15d黄疸消退,30d肝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作者:刘怡;陈文珏;赵宇乾;向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噻托溴铵(思利华)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荆(舒利迭50/500)治疗重度至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3名确诊为稳定期的重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分别使用思利华+舒利迭(50/500)及思利华+舒利迭(50/250)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月、6月后行肺功能检测;同期采用6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COPD患者经治疗后肺功能、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思利华及舒利迭(50/500)联合治疗其改善作用更为显著(P<0.01).其次,在减少加重病例、延缓病情发展的比较中,思利华+舒利迭( 50/500)治疗明显优于思利华+舒利迭(50/250)治疗(P<0.01).结论重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使用思利华+舒利迭(50/500)综合治疗效果要优于思利华+舒利迭(50/250),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由多种效应细胞及炎症介质介导的瀑布样炎症性疾病,各种肺内外因素引起肺内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引发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失衡导致肺内过度、失控的炎性反应,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机体损伤.骨桥蛋白( 0steopontin,OPN)是由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SMC)、T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分泌的一种酸性糖蛋白,被称为早期T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对细胞趋化和粘附、细胞因子的表达、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等有重要调节作用,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调节细胞之间的平衡.现就OPN与肺损伤细胞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邓莉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Roy适应模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1例患者进行一级、二级评估,找出各种刺激因素,帮助患者进行适应性反应.结果 患者两周后好转出院.结论 Roy适应模式容易理解、掌握,对临床护理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作者:高灿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5S护理服务模式在普外科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7月于本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5S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的治疗积极性、依从性、SCL-90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SCL-90评分各项目均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5S护理服务模式在普外科中的综合应用效果好,对于促进患者痊愈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镇痛、镇静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中药“健脑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种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厚志;童永斌;毕运华;李德;何吉福;冯崇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早孕妇女人工流产术的价值.方法 186例瘢痕子宫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n=96)和对照组(n=90),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试验组术前2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75mg qd,手术当天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待阴道流血后开始手术,对照组直接行人工流产术.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子宫穿孔和人流不全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早孕人工流产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子宫穿孔及人流不全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敏;李文玲;陈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来,人们对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和硫化氢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它们与AS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NO及H2S与AS关系的临床、基础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马东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限水钠摄入、饮食控制、休息等一般治疗.同时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等药物,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纠正心律失常,合并感染给予抗感染.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呋塞米起始按1 mg/kg静脉注射,必要时每隔2h追加1mg/kg.大剂量可迭每日6mg/kg.新生儿应延长用药间隔.多巴胺静脉输注0.5~2.0μg?1g-1?min-1.持续应用3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3d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心功能改善等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EDD均有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呋塞米同时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能更好地发挥利尿作用,减轻心脏负荷且没有发现对血压和心率的负面影响,疗效满意,副作用较少.
作者:吴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质量的满意程度.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发放至每位手术医生,收回调查表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出工作质量满意率.对满意率低于95%的项目进行分析和改进.结果 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不是很高,其中有四项(服务态度、巡回在位、传递器械、术中闲谈)满意度低于95%.结论 通过满意度调查,促使护士长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可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简要介绍信息挖掘的概念、功能及一般步骤,在阐述医学信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具有的广泛应用性,为支持医院管理者的分析决策作出积极探索.
作者:段雪莲;张侃怀;臧国华;康伯峰;程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2000年日本学者Imagawa等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归类于1B型.日本及我国H1初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以酮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约占10%~20%.我科2010年12月收治了1例极高血糖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现将相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琳;刘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所谓“血荒”,指的是血液偏型或告急现象[1].血荒现象国内早已有之,2005年以前血荒偶尔在个别地区出现;2006~2008年在全国多个省市出现季节性血荒;2009年以来血荒逐步严重,在春秋季节亦频繁出现;2010年,青岛、威海、昆明、南京、成都等地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程度血库告急,有的城市甚至启动二级预警,造成全国范围“血荒”.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血荒严重程度发达地区重于欠发达地区,大城市重于中等城市,主要是因为大城市集中了半数以上的医疗资源.作为军队医疗机构,我们在依托自身血站供血的基础上,通过控制临床不合理用血、积极开展自体输血业务、促进输血科规范化管理等“开源节流”的措施和办法,努力做到“血荒不慌”.
作者:戎正;韩宇平;吴凡;李明;董疆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