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桥蛋白与急性肺损伤

邓莉萍

关键词:骨桥蛋白, 肺损伤, 细胞因子
摘要: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由多种效应细胞及炎症介质介导的瀑布样炎症性疾病,各种肺内外因素引起肺内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引发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失衡导致肺内过度、失控的炎性反应,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机体损伤.骨桥蛋白( 0steopontin,OPN)是由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SMC)、T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分泌的一种酸性糖蛋白,被称为早期T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对细胞趋化和粘附、细胞因子的表达、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等有重要调节作用,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调节细胞之间的平衡.现就OPN与肺损伤细胞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新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POCT检测仪器的临床应用评估

    目的 评估一种新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POCT(即时检验)检测仪器在内分泌科临床应用的前景.方法 2011年5月~2011年8月,随机抽取我院糖尿病门诊患者60例,即时采取手指末梢血,使用新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POCT检测仪(澳菲领AfinionTM,挪威Axis-Shield公司)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同时,每例患者抽取静脉血,使用传统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TOSOH G8,日本一公司)检测HbA1c值作为对照;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做相关性评估.结果 所有检测结果用线性回归曲线做相关性分析,两种方法的R2=0.9834.结论 这种新型POCT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可靠,与传统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相关性良好,可以满足内分泌临床科室自行检测HbAlc的需要,在临床科室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虞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 将8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银杏迭莫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率(N)、α1酸性糖蛋白(α-AG)、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肺功能(FEV1%和FEV1/FVC)、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有效率为77.5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所有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姚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青藏地区某军队医院为兵服务实践

    为兵服务是军队医院的宗旨,在新时期新阶段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如何确保为兵服务质量水平是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青藏线实际,着眼军队医院任务特点,从筑牢服务思想、健全服务制度、完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构筑服务医院五个方面总结了医院为兵服务实践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拓宽为兵服务渠道、提高为兵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林;孙胜;王云兵;王谦;周俊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病历环节质量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

    病历是患者医疗过程的客观记录,是医疗质量的充分体现,也是医疗安全的保证.卫生部在医院管理年方案中提出:“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做到人人知晓,落实到位.其中,对病历的管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1].2005年卫生部在全国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其中措施之一就是对病历的质控方式从“终末病案质控”向“环节质控”转变,通过病案质控部门对运行病历实行质量监管,对于及时发现病历质量问题,保证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具有特殊意义.

    作者:廖磊;封宗超;孙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做好民族地区医院妇产科门诊导医的几点体会

    目的 阐述导医护士在妇产科门诊起到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导医护士有次序有条理的为门诊病人安排就诊顺序,协助坐诊医生就诊.结果 通过门诊导医的合理安排,有效指引,提高了妇产科门诊看病率,降低了看病时插队的现象,协助医生工作,在减轻医生工作量的同时又能及时服务于患者,整体提高了门诊护理质量.结论 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合理安排看诊.

    作者:郭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黄、芒硝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对照研究,探讨大黄、芒硝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大黄、芒硝治疗.观察两组病例入院后7天、14天血淀粉酶、WBC、CRP、Balthazar CT积分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7d时,治疗组外周血淀粉酶、WBC、CR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治疗14d时,治疗组外周WBC、CRP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而外周血淀粉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及14d时两组Balthazar CT积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 大黄、芒硝可有效的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缩短病程.

    作者:杨建;罗静;魏以召;杨拯;罗良德;周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SMAS蒂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SMAS蒂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12例各种原因造成的面部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SMAS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72h内,皮辩可能出现局部皮下淤血、轻度水肿等轻度静脉回流障碍,1周内均可自行恢复.所有病例皮瓣成活良好,修复后功能及外形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 只要设计合理,供区条件良好,SMAS蒂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效果优良、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李健;孟英堂;左璐;龙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例极高血糖-暴发性糖尿病的护理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2000年日本学者Imagawa等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归类于1B型.日本及我国H1初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以酮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约占10%~20%.我科2010年12月收治了1例极高血糖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现将相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琳;刘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对我队2006年4月~2011年4月就诊的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中医辩证施治.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9.09%,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按照中医分型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辩证施治,治愈率高,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董重阳;刘强利;杨春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我军流动口腔卫勤服务队发展历程与未来建设方向

    流动口腔卫生勤务服务队作为军队平战时口腔医疗的重要力量,很早就已经受到我军的广泛重视.流动口腔卫生勤务服务队具有机动性强,服务范围广,环境适应力强等特点,可以在就近及时给与口腔紧急保健和治疗.本文参考了国内流动口腔卫生勤务服务队的文献,对我军流动口腔卫生勤务服务队的发展建设进行了研究.

    作者:王军;李广文;齐志远;张燕;李卉;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学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思考

    医学教育的现状、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纠纷上升是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然要求.人文课程的设置应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本文对增加医学相关人文课程的设置、人文教育融入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烨;殷泽登;欧小毅;祝琳;吴跃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2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均行钻孔引流术,术后临床症状改善24例,1例长期植物生存,1例死亡;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气颅22例,术后钻孔侧脑挫裂伤2例,钻孔侧硬膜外血肿1例,钻孔侧硬膜下积液4例.结论 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但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游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基层部队卫生防病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讨

    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基层部队的卫生防病工作,是贯彻新世纪“人人享有健康权”,确保基层官兵身体健康,提高和维护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工作.通过近几年的基层卫生管理工作体会,本文就当前基层部队卫生防病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作者:陈刘生;张波;周志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术后胆道镜下柱状气囊扩张治疗胆管炎性狭窄

    目的 探讨术后胆道镜下柱状气囊扩张治疗胆管炎性狭窄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先明确胆管狭窄的部位和类型,在胆道镜直视下通过T管窦道循导丝将柱状气囊定位于狭窄部进行扩张并观察疗效.结果 37例病人共56处狭窄,38处膜状狭窄,气囊单次扩张后狭窄即消失;15处管状狭窄,留置气囊渐进扩张两周后解除狭窄;3处吻合口狭窄2处经单次扩张l处经留置气囊渐进扩张后狭窄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柱状气囊扩张是术后胆道镜下治疗胆管炎性狭窄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对于膜状狭窄,气囊单次扩张效果满意;对于管状狭窄,建议留置气囊渐进扩张.

    作者:庞勇;张炳印;田伏洲;汤礼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镇痛、镇静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中药“健脑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种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厚志;童永斌;毕运华;李德;何吉福;冯崇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我科自1999年开始行导管消融治疗的80例房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术(SPVA) 20例和肺静脉环形消融术(CPVA) 60例两组的操作相关指标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结果 显示80例病例中两组的基线资料和平均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PVA组的平均X线透视时间长(P<0.05),平均操作时间相似(P>0.05).术后随访6~12月时,总成功率73.3%,消融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急性心包填塞)1例,经抢救存活.结论 在条件成熟的导管室,经导管消融阵发性房颤是可行的,对大部分患者有效.

    作者:尹昵;光雪峰;左明鲜;盖起明;邓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家族与骨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骨关节炎是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且女性多于男性.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而临床治疗也大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很难阻止OA的进程.目前认为细胞因子在OA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是关键性因子之一,而以白细胞介素作为研究对象也是近些年针对OA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以了解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

    作者:熊林波;张弛;谢羽婕;胥方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氧化氮和硫化氢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近来,人们对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和硫化氢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它们与AS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NO及H2S与AS关系的临床、基础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马东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控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对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控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对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全麻手术患者20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5~65岁,体重16~80kg,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套囊压力测定组(CPM组),记录手术时间和带管时间.拔出气管导管后24小时内随访咳嗽、痰中带血及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手术时间及带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CPM组患者咳嗽、痰中带血及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监测并控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可以减少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辉;刘永军;覃方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锁钉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锁钉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7月~2010年7月采用股骨锁钉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32例,改良Evans分型,Ⅰ 48例,Ⅱ35例,Ⅲ23例,Ⅳ15例,V 11例,年龄35 ~ 89岁,平均63岁.随访记录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1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月,平均9月,骨折愈合时间6~ 10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04例,良2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8.4%.结论 股骨锁钉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予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理想的方法.

    作者:吴青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