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林波;张弛;谢羽婕;胥方元
醋柳黄酮及其单体是一种来源广泛,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的纯中药提取物.持续的心肌肥厚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信号,故预防和逆转心肌肥厚也就成为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有学者在醋柳黄酮及其单体槲皮素对心肌肥厚抑制作用方面有相关研究,本文就这方面的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宋鑫;刘应才;余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tography ERCP)和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ectomy EST)在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比较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34例经ERCP/EST检查治疗的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和10例经保守治疗的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4例患者全部插管成功,均接受EST治疗.10例患者给予严格的抗胰腺炎治疗,两组患者在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肝功能好转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治疗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ERCP/EST组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ERCP检查是必要的,且早期进行EST治疗安全、有效,对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宇廷;秦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腰硬阻滞麻醉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方法 ASA Ⅰ-Ⅱ级35~70岁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单纯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n=40)和全麻复合腰硬阻滞麻醉组(B组n=40),监测SBP、DBP、HR及术中患者疼痛、躁动,术后恢复情况及术者对麻醉满意度情况,局麻药用量,辅助药用量.结果 B组SBP、DBP、HR波动低于A组,血流动力学稳定,局麻药及辅助药用量少于A组,术中术者对肌松及手术术野满意度高于A组,术后恢复期情况优于A组.结论 全麻复合腰硬阻滞麻醉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是安全的、可行的、有益的,较之单纯全麻是更为实用.
作者:王朝红;孙红梅;李金先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16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进行基本护理、心理护理和俯卧位训练,术中术后给予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并进行康复锻炼指导等护理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出院时均恢复行走,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对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 围手术期对患者整体的身心护理保障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顺利进行,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曹芳;李春丽;王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40例(A组),负荷剂量0.125%罗哌卡因加1mg布托啡诺,泵入镇痛液为0.125%罗哌卡因加0.002%布托啡诺;对照组40例(B组),负荷剂量0.125%罗哌卡因,泵入镇痛液为0.125%罗哌卡因.待产妇第一产程开始进入活跃期开始实施分娩镇痛,穿刺成功后经导管注入负荷剂量,间隔30min后连接微量泵持续泵入镇痛液.记录两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镇静程度.结果 A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产妇镇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负荷剂量加1mg布托啡诺,泵入液为0.002%酒石酸布托啡诺和0.125%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起效时间短,效果确切,产妇满意度高.
作者:陈步钢;杨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复发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青少年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仔细鼻内镜检查,在鼻内镜下分别采取电凝烧灼、鼻中隔粘膜剥离划痕、鼻中隔成型术.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青少年复发性鼻出血不同的临床特征,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付发祥;赵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新型护理干预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作用,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临床入选8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及腹部抚触等综合的新型护理方法.观察与分析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儿在护理干预前的平均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体重和每天增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在第1次排黄便时间分布与血清胆红素峰浓度例数分布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肠道营养时间方面,两组患儿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该种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儿体重,明显改善患儿的胃肠道功能,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符春茹;陈遭环;占这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控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对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全麻手术患者20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5~65岁,体重16~80kg,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套囊压力测定组(CPM组),记录手术时间和带管时间.拔出气管导管后24小时内随访咳嗽、痰中带血及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手术时间及带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CPM组患者咳嗽、痰中带血及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监测并控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可以减少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辉;刘永军;覃方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来,人们对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和硫化氢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它们与AS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NO及H2S与AS关系的临床、基础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马东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所谓“血荒”,指的是血液偏型或告急现象[1].血荒现象国内早已有之,2005年以前血荒偶尔在个别地区出现;2006~2008年在全国多个省市出现季节性血荒;2009年以来血荒逐步严重,在春秋季节亦频繁出现;2010年,青岛、威海、昆明、南京、成都等地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程度血库告急,有的城市甚至启动二级预警,造成全国范围“血荒”.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血荒严重程度发达地区重于欠发达地区,大城市重于中等城市,主要是因为大城市集中了半数以上的医疗资源.作为军队医疗机构,我们在依托自身血站供血的基础上,通过控制临床不合理用血、积极开展自体输血业务、促进输血科规范化管理等“开源节流”的措施和办法,努力做到“血荒不慌”.
作者:戎正;韩宇平;吴凡;李明;董疆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拟对医院执行力情况进行调查.方法 本文抽取了成都市某军队三甲医院500名医务人员,运用美国GE公司提供的“医院运营管理系统”模型对进行医院执行力认可度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医院人员对医院执行力认可度较满意,但中层管理者对执行力认可度较低,存在脱节现象.医院一些工作流程需要改善.结论 不断改善的组织行为、高效的工作流程、合理的人员配置以绩效体制以及执行文化正确影响和引导才会产生高效执行力.
作者:孙进;孙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用高值耗材是相对于普通低值耗材而言的,分属于专科使用,一般指种植、埋藏和固定于机体受损或病变部位,支持、修复和替代其功能的一类特殊医用消耗性材料.包括人工关节、人工晶体、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血管或腔道内导管支架、介入性治疗导管器材和其他金属或高分子植入性器材等[1].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用高值耗材的用量每年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占有医院流动资金以及在医院毛收入当中的比重也在逐年攀升,加强其管理已成为医院医用材料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经营效益,同时也涉及到老百姓看病能否得到实惠的问题.为此,完善和建立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高值耗材管理模式值得同行摸索和思考.
作者:张云宏;陆灿明;王彩霞;王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由多种效应细胞及炎症介质介导的瀑布样炎症性疾病,各种肺内外因素引起肺内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引发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失衡导致肺内过度、失控的炎性反应,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机体损伤.骨桥蛋白( 0steopontin,OPN)是由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SMC)、T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分泌的一种酸性糖蛋白,被称为早期T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对细胞趋化和粘附、细胞因子的表达、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等有重要调节作用,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调节细胞之间的平衡.现就OPN与肺损伤细胞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邓莉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对我队2006年4月~2011年4月就诊的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中医辩证施治.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9.09%,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按照中医分型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辩证施治,治愈率高,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董重阳;刘强利;杨春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同时取官内节育环(简称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要求人流术中同时取环的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的宫口无尾丝的带环受孕妇53例,按取环在人流术的前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先取环组(A组)28例,后取环组(B组)25例,比较两组此次手术宫内节育环取出情况.结果 取环成功率分别为A组100%、B组8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取环时间分别为A组平均为(2.25±0.97)min,B组平均为(3.24±0.89) 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A组平均为(20±6.67)ml,B组平均为(21.43±6.55)m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人流术中同时取环,先取环与后取环相比,对此次取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先取环可缩短取环时间,不增加术中出血量.
作者:陈桂华;刘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方式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87例四肢骨折的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交锁髓内固定组(A组)45例,外固定支架组(B组)42倒.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随访观察,对两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B组患者术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为88.89% (40/45),B组为73.81% (31/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的愈合时间为( 105.3±2.4)d,B组愈合时间为(116.6±3.5)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外固定支架组比较,交锁髓内钉治疗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同时交锁髓内钉术固定牢靠,愈合率较高,术后愈合时间较短,能显著性的提高固定的稳定性,对促进骨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董泽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PDT)具有简单、快速、损伤小的特点,术中出血、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少.因此,患者病情危急需行气管切开时,选择快速的经皮气管切开术技术很有必要.我们采用PDT技术对87例危重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全部成功,8min内完成且无并发症,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延林;朱雪霞;阿不力克木;郑刚;熊明;努尔阿依木;吕艳兰;易绍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康复指导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采用Gamma钉和PFN治疗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例,女7例;年龄52 ~79岁,平均65.6岁.AO分型:31-A1型2例,31-A2型5例,31-A3型2例.6例选用Gamma钉内固钉,3例选用PFN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防,随防时间5个月~2年.骨折愈合后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系统):96 ~78分,平均89分.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性骨折,在病人条件允许情况下以手术内固定为首选,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行走功能的恢复.
作者:苏令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消化性溃疡治疗是否合理及其不合理的原因,提出改进办法.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患者治疗方案、服药依从性、不遵医嘱的原因等.结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案合理性约占72.7%,专科医师的方案优于非专科医师的方案;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约66.5%,随着文化程度越高依从性也越高;影响依从性的原因有药费贵、交通不便、医学知识不足、忘记服药、医师交待不清、社会心理因素等.结论 造成溃疡治疗不合理的原因有治疗方案不合理、服药依从性低等,医务人员应制定合理方案,加强健康教育,跟踪干预治疗,保证合理治疗方案的落实.
作者:陈瑞红;彭汉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重症肝炎(肝衰竭),主要症状为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黄疸进行性加重及肝功能异常,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良好细致的护理工作,及时早期发现病情,积极采取相应处理是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科于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重型肝炎45例,现将资料完整45例患者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李学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