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氧化氮和硫化氢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马东明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硫化氢
摘要:近来,人们对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和硫化氢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它们与AS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NO及H2S与AS关系的临床、基础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红药膏治疗创疡40例的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表明:改进和促进烧伤创疡创面的生长和愈合过程,不仅需要防止感染和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创面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微环境(Microenviroment or Microclimate):它包括适当的酸碱度(pH值)、湿度和适当的氧供.,此外,还需要有一个能扭转创面及其四周病理组织的血液循环为丰富、良好的“微循环”[1,9,5].

    作者:吴风云;朱佳芹;丁冬琴;王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6例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由专门护士对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出现肠造口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正确护理造口能力、正常社会适应能力和规律排便)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减少肠造口的并发症,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性护理对策.方法 自制表格,对无偿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资料进行填写,自采血开始观察献血者血压、心率、意识、面容等至采血结束30min后.对出现不良反应者立即中止采血并对症处理.结果 发生不良反应201例(201/11 732),不良反应发生率1.71%;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面色苍白占84.58%;不良反应与献血者性别、献血次数、餐前餐后和季节性及职业有关(P<0.01).结论 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面色苍白,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献血者性别、献血次数、身体和季节性因素等相关,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及预防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牟文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髁突运动中心的研究进展

    髁突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动轨迹对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颌骨的运动是包含一系列滑动与转动的复杂运动,运动记录参考点的选择对髁突运动轨迹的记录结果影响极大,因此,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参考点,以得到较为稳定且重复性高的髁突运动轨迹.本文就其中一个使用较为广泛的参考点-运动中心作一综述.

    作者:蒲琳;王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卒中中的作用

    自从1976年第一个以降血脂为主要目的的他汀类药物美伐他汀(mevastatin)问世以来,他汀类药物不断发展,且它的功能也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降脂作用,本文就第三代他汀类药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急性脑卒中方面作一简述.

    作者:孙星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卤米松三氯生软膏和复方氟米松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卤米松三氯生软膏和复方氟米松软膏在治疗慢性湿疹中的疗效,为临床慢性湿疹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湿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卤米松三氯生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氟米松治疗,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三月进行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综合评价卤米松三氯生软膏和复方氟米松在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三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1%,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是治疗慢性湿疹的有效药物,其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卤米松三氯生软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多守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能高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同时还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管及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等临床多效性.本文就阿托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汪接根;刘应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家族与骨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骨关节炎是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且女性多于男性.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而临床治疗也大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很难阻止OA的进程.目前认为细胞因子在OA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是关键性因子之一,而以白细胞介素作为研究对象也是近些年针对OA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以了解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

    作者:熊林波;张弛;谢羽婕;胥方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龄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护理预防

    老年危重病人由于年龄偏高,多数存在意识模糊、进食困难,同时应激状态引起机体高代谢、高分解极易发生营养不良[1],进而使病情加重;尽早施行肠内营养可确保营养的补充,有效的维持患者的能量供应.在老年病房内应用极广的肠内营养的方法是经鼻胃管一次投入营养素,我科从2007年2月~2010年12月收入危重病人需鼻饲患者共86例,在临床行胃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分别出现以下并发症:喂养管堵塞、压迫性损伤、呼吸道误吸、微生物污染、腹泻及代谢紊乱.针对该观察组病人所发生并发症的有效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爱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例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术致穿孔及纵隔皮下气肿的治疗体会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1 dissection,ESD)是微创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新技术,其优点是创伤小、疗效好,但由于ESD操作的局限性,在术中术后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其中危急的是穿孔.下面介绍1例早期食管癌ESD治疗中穿孔的救治体会.

    作者:甘茂相;陈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限水钠摄入、饮食控制、休息等一般治疗.同时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等药物,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纠正心律失常,合并感染给予抗感染.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呋塞米起始按1 mg/kg静脉注射,必要时每隔2h追加1mg/kg.大剂量可迭每日6mg/kg.新生儿应延长用药间隔.多巴胺静脉输注0.5~2.0μg?1g-1?min-1.持续应用3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3d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心功能改善等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EDD均有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呋塞米同时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能更好地发挥利尿作用,减轻心脏负荷且没有发现对血压和心率的负面影响,疗效满意,副作用较少.

    作者:吴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服用溴敌隆自杀所致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溴敌隆中毒所致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2005年6月~2011年5月收治服用溴敌隆自杀的36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出血症状均在48h内停止,局部血肿在2~3周内吸收,维持治疗6个月后停药,均未再次出血.结论 溴敌隆中毒患者的护理包括出血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

    作者:程贤敏;刘晓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女性乳腺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乳腺密度(mammographic density,MD)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与乳腺癌的其他影响因素密切相关[1].MD除了与乳腺组织中胶原蛋白、上皮细胞及脂肪含量有关以外,还会受到女性年龄、遗传、绝经状态、内外源性激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对女性MD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以后乳腺癌的预防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张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眼部给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由于眼部存在诸多给药屏障,使得许多药物对眼部疾病的防治效果欠佳.为了使药物更好地发挥药效,许多新的给药方法和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眼部给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巫传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康复外科与临床路径整合用于阑尾手术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用于阑尾手术患者,观察阑尾手术患者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6例应用加速康复护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对照组56例按传统手术方法.分析研究两组患者术后离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组比对照组术后离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P<0.05),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且并未增加并发症.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用于阑尾手术患者,是安全、经济、有效和可靠的.

    作者:赵琼梅;胡梦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妇科阴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加强对阴式全子宫切除病人的护理,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67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加强心理护理,做好阴道准备、肠道准备、皮肤准备,术后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会阴护理、导尿管护理,饮食、活动、出院指导.同时对患者进行系统地、连续地、主动地、积极地整体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提高了阴式子宫手术的成功率.结论 围手术期适当的护理,对保障术后恢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花;刘娅;刘春丽;徐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控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对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控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对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全麻手术患者20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5~65岁,体重16~80kg,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套囊压力测定组(CPM组),记录手术时间和带管时间.拔出气管导管后24小时内随访咳嗽、痰中带血及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手术时间及带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CPM组患者咳嗽、痰中带血及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监测并控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可以减少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辉;刘永军;覃方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肌松药监测的临床进展

    全身麻醉是目前临床麻醉中普遍应用的麻醉方法.肌松药是骨骼肌松弛药的简称,可选择性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暂时干扰正常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从而使得肌肉松弛.在临床上肌松药监测的应用日趋增多,周围神经刺激器是监测神经肌肉阻滞程度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肌松药监测评定方法及常用刺激模式.

    作者:朱少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2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均行钻孔引流术,术后临床症状改善24例,1例长期植物生存,1例死亡;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气颅22例,术后钻孔侧脑挫裂伤2例,钻孔侧硬膜外血肿1例,钻孔侧硬膜下积液4例.结论 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但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游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BL教学法在手术室规范化培训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护士入科后的基础培训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应用于16名手术室规范化护士培训的基础教学.结果 PBL教学法能发挥规培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临床轮转良性循环,通过正规培训,与传统培训比较各方面能力有很大提高.结论 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拓展了知识广度和深度,提高了思维能力.

    作者:蒋静;张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