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病房常见的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陈苗;余玲波

关键词:老年, 护理风险, 对策
摘要:通过对老年病房常见风险因素的评估,根据老年疾病的特点,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有效的规避和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112例

    目的 探讨在外科手术治疗慢性脓胸中,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适应症、方法及手术技巧,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112例慢性脓胸患者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在本组病人中的治愈率为97.3%,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率为1.8%,再次复发率为0.9%,死亡率为0%.结论 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手术方式治疗慢性脓胸,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

    作者:郑慧禹;戴天阳;詹福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外科手术患者手术中用血量的不断增加,输同种异体血感染传染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笔者2006年开始,在外科手术患者中采用选择性手术前采血,术中回输,有效减少了同种异体输血的用量,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斌;赖晓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地震伤员合理用血的体会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大量群众被埋压.地震后有30多万伤员急需救治,我院在此次抗震救灾中接诊伤员4000余名,收治住院1095名.地震伤主要有开放性上下肢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挤压综合症、颅脑外伤及复合外伤、内脏破裂等,所有伤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血,重伤员还有失血性休克,抗失血性休克、手术及坏死组织清创等治疗都需要大量血液输注.

    作者:于丽君;李翠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微创介入治疗鼻泪管阻塞50例效果分析

    慢性结膜炎症引起的泪囊炎及下鼻甲肥大所致的鼻泪管不畅均可导致鼻泪管阻塞,因而出现溢泪、溢脓、泪囊区肿痛等症状.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冲洗、探通、泪囊摘除、鼻腔泪囊吻合、泪道激光、穿线、置管等.治疗效果不理想,易复发,由于手术治愈率低且不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肖远亮;曾圆圆;陈曦;杨洁;肖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应用进展

    本文综合近五年国内外关于肺减容术治疗慢阻肺方面的文献资料,资料显示肺减容术是目前治疗慢阻肺的有效手段,有多种方法且逐渐向微创手术发展,特别是纤支镜肺减容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月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

    无创通气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面罩或鼻罩等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它主要是起辅助呼吸功能,从而减轻呼吸肌的疲劳[1].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中应用越来越普遍,目前越来越广泛地被临床使用.

    作者:李莉;黄慧俐;代伟;兰平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窝沟封闭剂在儿童防龋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我科应用光固化含氟窝沟封闭剂(贺利氏公司)对80例平均年龄4.2岁的学龄前儿童298颗乳磨牙和160例平均年龄9.5岁的儿童612颗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项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以及将来一段时间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右心导管、左室造影、心内电生理等检查方式对一些疑似冠心病的病人做出明确诊断或为心脏搭桥术以及瓣膜置换术提供冠状动脉等大血管的情况[1].我科自1993年6月至2007年10月对1050例心脏病患者施行心脏介入手术,通过加强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使患者能以稳定的情绪接受手术、术中能积极配合以及术后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使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谭晓红;古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新兵训练对女兵月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兵训练对女性月经的影响.方法 参加新兵入伍训练的82名女兵,分别记录其训练前、训练中、训练结束后1年内的月经状况,同时进行心理评估,并与20名未参加训练的新兵进行比较.结果 参训新兵的月经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且经期参加日常训练的女兵异常率更高(P<0.05).训练结束后月经异常率能够明显降低(P<0.01).训练期间部分女兵出现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率亦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新兵训练对女性月经有影响,其影响是功能性的、可逆性的,且原因是多方面的.

    作者:刘军庆;陈海燕;潘瑞高;郑建华;付杏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硬膜外及硬膜外联合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40例剖宫产ASAⅠ-Ⅱ级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组(CEA)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观察两组病人麻醉效果、阻滞平面、起效时间及术后头痛发生情况.结果 和CEA组比,CSEA组麻醉起效快(P<0.05).麻醉效果好两组术后均无头痛发生.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慧明;李文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胸骨后甲状腺肿18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病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一过性手足抽搐2例.结论 胸骨后甲状腺肿一般可经颈部切除,不需做胸骨切开,其预后效果满意.

    作者:刘志强;吕金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部队执行维稳处突任务时卫勤保障的特点、难点及对策

    部队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在社会上突然发生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大影响,危害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破坏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扰乱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事件.做好部队在执行维稳处突任务中的卫勤保障工作是新时期部队卫生工作的重点,本文就部队参与维稳处突任务时卫勤保障工作的特点、重点及对策做一浅显探讨.

    作者:陈刘生;张波;刘云河;段华芳;王琪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结合西药口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3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连梅汤灌肠结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将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口服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结果 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连梅汤配合口服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叶敏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帐篷手术室操作分步流程的建立与应用

    帐篷手术室的建立是医疗队建设的重点环节.但由于部队医院常常面临转业、换岗等情况,造成人员流动较大不固定,因此每年训练时都要重复施训,速度慢,延误时间,质量受限.为了在建立帐篷手术室时能快速高效的发挥战斗力,制定一个标准的操作流程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李淑萍;杨运旗;张吉虎;龙丛杰;邱庆明;田维勇;谭;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71例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1],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玉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大灾害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2008年5月14日至7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赴四川绵竹地震重灾区,我院五官科医生随队参加,于5月14日到6月4日驻扎在绵竹市体育馆,6月4日后随所保障部队进驻绵竹市九龙镇.执行的主要任务为:负责驻渝某红军师官兵的医疗保障;收治地震灾区伤病员;出外巡诊、转运伤员及消杀防疫.现针对耳鼻咽喉科疾病在重灾后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收集相关的信息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总结经验,为今后灾后救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耿勇;杨振祥;陶学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临终护理中护士的角色行为及伦理道德要求

    社会卫生保健体系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部分,即预防、治疗、临终护理[1].无病则防,有病则治,治不好则临终护理.通常一个临终病人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而后接触次数多的人是护士.在护理临终病人的过程中,护士的角色行为是很有价值的,临终护理中应遵循什么样的伦理道德要求,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临终护理护士角色和医学伦理要求进行初浅探讨.

    作者:熊碧君;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治疗首选方法是肿瘤切除术,主要有经颅和经碟两种入路,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更新,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种一简单、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1].我院近两年应用比较广泛.2008年新引进的德国蔡司OPMI NEURO显微镜与手术多媒体工作站一体化设备,使器械护士能够在显微镜录像显示屏上了解手术步骤,更好地配合手术,作者于2008年4月~12月共配合完成10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手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全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破裂出血死亡率较高,需要早期诊断与治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操作简便,快速,经济,无创,准确性、敏感性高,能够准确地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状、大小,瘤颈与颅底骨结构、载瘤动脉的关系等,可作为临床诊断动脉瘤首选方法和术前确定手术方案重要参考.

    作者:陈建刚;詹书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经皮穿刺化疗药物注射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 回顾分析中晚期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经皮穿刺碘油化疗药物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于灌注化疗后4周后行经皮穿刺碘油化疗药物注射,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线摄片、CT扫描复查示病灶明显缩小或变化不明显.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经皮穿刺碘油化疗药物注射治疗中晚期肺癌较之单一灌注化疗可显著缓解病情、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李彦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