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蓉;苏扬
我们于2006年3月以来应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树兵;任建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华南战区精神病患者护送人员的配置现状.方法 抽取广州战区各兵种单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送人员共385名,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每护送组人数为2~6人,结构配置为行政干部、军医、战友和家属.护送途中意外发生率为27.4%,影响护送安全的主要因素有用药情况、约束保护、家属陪护和军医陪护.结论 部队精神疾病患者护送人员的配置,建议以每组3人为宜,其构成应为行政干部、军医、战友,家属不宜参加护送.
作者:罗维肖;孙治国;李逸鸿;梁芝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老年患者由于各组织、器官的衰老,导致血管的脆性、通透性增加;心功能的下降,导致肢体末梢循环不充盈、血管细、偏,增加了穿刺难度.我科病人平均年龄80岁,患者多为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癌症晚期、急性心肌梗死等.病情危重,穿刺难度大,在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有效快速的建立静脉通道,影响抢救用药.
作者:王婷;孟艳秋;李坪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n-HA/PA66义眼台植入术后钻孔及栓钉置入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18只新西兰兔分成A1、A2、A3、B1、B2、B3六组,A组行眼球内容物剜除加义眼台植入术,B组行眼球摘除加义眼台植入术,均植入n-HA/PA66义眼台,术后3mm行义眼台钻孔及栓钉植入术,1组钻孔深度7mm,2组9mm,3组11mm,现察6mm.结果 B3组1只眼术后发生感染,经治疗后痊愈,其余17只动物均顺利完成义眼台钻孔、安置栓钉.结论 n-HA/PA66义眼台可以顺利完成钻孔、安置栓钉.
作者:韩非;蒋炜;段烈英;吴燕;邱敏;任意明;罗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传染病管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是传染病管理工作的基础.长期以来,传染病管理工作伴随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经历着创立、成长、改革和发展的各种阶段,不断地进行着观念、模式、制度等方面的相应调整,也给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者:陈黔;上官静;任福祥;张彦;严毓芬;吕宇杰;石敏;江幕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白血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细胞的异常增生,并进人外周血液同时广泛浸润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组织器官浸润症状.患者发病到确诊,心理都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恐俱、悲观、焦虑、抑郁、绝望等.加之白血病的基础治疗目前主要以化疗为主,这些药物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使患者身心极度痛苦,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职业、经历和心理需求等有效地展开心理护理.以下是针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
作者:吴艳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两种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96例患者分别进行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CISH)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E),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体温升高情况,肛门排气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差异.LTH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较CISH组延长,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都是安全可行的,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作者:刘露;何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创伤引起疼痛伴有失血、失液、低血容量的一系列症候群.常见于车祸、刀伤、机器绞伤、高空施工摔伤等.创伤性休克一旦发生,病情危重、复杂、来势凶猛,抢救是否及时有效关系着患者的存亡.
作者:赵青;田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急、重症胰腺炎(SAP)病程长,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在疾病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存在着严重的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症和胃肠道功能障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肠麻痹、胃蠕动迟缓和十二指肠淤滞.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支持(EN).
作者:李洁廉;陈怡;刘文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为提高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技术在抢救重症中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重症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体内有毒物质,本组病例有54例治愈,2例因时间过长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性重症中毒的快速而有效的重要治疗方法.
作者:廖竹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遭受重创,伤亡近万人.我们医疗队15名人员于5月12日奉命赶赴该镇参与紧急救援24天.救援分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任务为当地灾民和救援人员提供医疗救援,中后期主要为抗震救灾部队提供卫勤保障.
作者:朱飒飒;王东川;康宁;周建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及DSA影像表现特点,对比不同检查方法,评估治疗和预后,避免CT检查遗漏微小病灶单独手术治疗后短期复发.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及DSA表现.结果 50例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病灶均不同程度显示;再行DSA血管造影,除肿瘤均可见供血血管增多、增粗、迂曲,肿瘤染色,动-静脉短路外.病灶数目较CT检查增多、巨块型肝细胞癌伴子灶较CT检查增多.结论 不同影像检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CT增强扫描检查显示在动脉期病灶较正常肝实质明显强化,实质期病灶密度迅速减低且低于正常肝实质密度;DSA显示肿瘤血管增多、增粗、肿瘤染色、是否有无动-静脉漏和微小子灶形成等一系列征象.
作者:罗军德;张晓;张云平;邓亚;万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炮兵由于其作业特点(负荷重、用力猛、动作要求快速、准确而协调等)的影响,腰腿痛症候群发生率高,是炮兵部队的常见病、多发病.2008年10月我们对炮兵某部2586名官兵进行腰腿痛病情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德军;吕罗荣;颜厚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自体CIK细胞治疗.结果 26例部分缓解,近期有效率56.60%,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结论 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启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胸腹联合伤合并休克病人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例胸腹联合伤合并休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治愈,其中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溶栓治疗后痊愈.2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 胸腹联合伤合并休克病人在休克期应尽可能简化手术操作,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治疗性手术.
作者:苏令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肝硬化是因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2].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其常见病因为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等.而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更为凶险.
作者:王琼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常用途径,是护士治疗基本又多的操作,在临床工作中,少数较长时间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易发生瘀血,为总结经验,预防穿刺部位拔针后淤血,我们把近两年来遇到的部分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认为,造成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原因与年龄较大,血管脆性增加,慢性病,长时间反复静脉穿刺损伤血管多,长时间应用活血化淤及抗凝药,拔针时压迫部位不当,压迫时间不够及凝血机制有关.
作者:陈国喜;傅荣;丁永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褥期合并麻疹患者的护理对策,保障母婴健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产褥期合并麻疹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措施并进行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无不良后果.结论 对产褥期合并麻疹的患者,必须高度重视其临床护理,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陈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56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治疗经验,探讨药物促进母乳性黄疸消退的疗效.方法 母乳性黄疸7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给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照组23例继续给予母乳喂养,适当增加哺乳次数,未予特殊治疗.结果 治疗组56例患儿均有效,平均起效时间1~3d,黄疸消退时间5~10d.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56.5%.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可促进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消退,减少停喂母乳对乳母及乳儿的不利影响,配合停喂母乳可加速黄疸的消退.
作者:吕清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了确保部队尽快的适应高原,提高执勤处突能力,科学地缩短基层官兵在高原的过渡适应期,我们于2008年8月对高原武警某部官兵进行了全面体格检查,现对五官方面健康状况报告如下.
作者:黎志强;周建丽;康宁;李俊;郭晓莉;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