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国;陶榕;王晓;刘泉;王小钊;魏郭平
目的 探讨洗必泰液牙龈下冲洗对牙龈下菌斑的影响.方法 冲洗前用无菌探针深入牙周袋底部取牙龈下菌斑,进行染色及萤光判读;将5ml空针针头去掉前端夹锐部分并磨平滑,在离前端10mm处弯成60度角,在3,6.9mm处以红笔作记号,然后把装满洗必泰液的针筒深入比原牙周袋少1mm处,以慢速但持续之方式冲洗1分针.30分针后再次取样判读.取样完后马上进行菌斑染色,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观察显示冲洗后30分钟平均活菌率除低30%.结论 洗必泰液牙龈下冲洗后活菌比例下降明显,可为牙周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环境.
作者:骆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文以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条例为指导,结合普通高等学校现行学籍管理工作,探讨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新理念.
作者:彭成静;叶顺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宫颈炎是由于急性宫颈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或非特异性化脓性细菌等病原菌潜伏于宫颈粘膜所致.
作者:谢佳;李宗恒;刘华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腹腔疾病再手术的的机率较其它专科疾患为高.因腹壁和腹腔内脏器间的解剖关系特殊,再次手术时对入路的选择至关重要,再次手术入路选择恰当是手术顺利与成功的重要条件,作者结合实践体会进行探讨.
作者:杨承周;朱福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osis,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漫润、反复出血,以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生长为特征.
作者:彭俊;李宗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潮气呼吸法进行要幼儿的支气管扩张试验,根据喘息性疾病在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指导临床进行诊断及治疗.方法 ≤3岁的住院患儿60例.分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组30例,急性支气管炎组30例均用沙丁胺醇作为支气管扩张药物.用潮气呼吸法分析评价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吸入两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率为72.2%.急性支气管炎组的阳性率为16%.结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组的患儿存在气道高反应,其气道阻塞主要是由于气遗出现过度痉挛,粘膜肿胀导致气道阻塞.因此气道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能较好地扩张,迭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EF/VE)改善明显.据此可指导临床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孟宪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老年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在袁院心脏中心住院年龄≥60岁的行起搏器植入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争心理干预组,对照组给于常规的心理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在起搏嚣植入手术前后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性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及患者之间互相治疗.并进行两组间一般情况比较,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焦虑、抑郁白评量表进行了同卷调查.抑郁焦虑诊断均符合中国神经痰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的构成比以及合并其它心血管疾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AS和SDS的症状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障碍(SAS 28.09±5.12,SDS 26.35±4.91)较对照组(SAS 37.60±5.53,SDS 34.62±5.72)明量改善(P<0.05).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老年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
作者:李彩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蒋某,男性,4岁,患儿因发现心脏杂音4年入院.4年前因病到医院检查,发现心脏杂音,当时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缺损.近一年来患儿剧烈活动后常出现口唇轻度紫绀,要求行封堵治疗而入我院.
作者:王宝文;马志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口底癌手术破坏性大,手术范围广泛,常需行上颌骨或下颌膏切除术,术后可产生语言不清、漉埏、进食困难、感染麻木和影响容貌等.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成功护理20例口底癌患者总结出以下护理要点:术首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后重视口腔、呼吸道、移植皮辩、饮食的护理,并观察效果;加强出院指导.
作者:吴达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文介绍了影响肠适口夫妻性生活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方面的新进辰.
作者:程贤琴;唐樱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肿瘸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胃6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2例,小肠系膜1例.12例CIST中,良性占4例,肿瘤直径<5.0cm,边界清楚,密度多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恶性GIST共计8例,其中7例肿瘤直径>5.0cm,边界多不清楚,密度不均匀,边缘有分叶,强化不均匀,5例与邻近结构有明显的粘连或直接侵犯周围组织.结论 CT对GIS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弥补常规消化道造影的局限,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琪放;朱向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在肥厚性鼻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确诊患者在局麻下行低温等离子鼻甲消融术.结果 主观症状明置改善,有效率迭100%.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鼻甲消融术可以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明芬;李建平;张秀元;肖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初发脑卒中患者离院后恢复情况中男女盖异的成因,提出治疗和预防措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对1998~2006年8年间笔者随访的345例初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结论脑卒中患者,女性在出院后1年内的恢复情况明王优于男性,初发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女性的生活方式(弥散性刺激运动疗法)优于单一的运动治疗.
作者:赵伟礼;赵新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肠套叠是指肠管部分及其相应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1岁以内肥胖婴儿.临床上以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便及腹部包块为其典型症状,如不及时诊治,将发生肠缺血、坏死,导致穿孔,直接威胁患儿生命.我科从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128例小儿肠套叠,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患儿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翠凤;李玲;王海红;杨龙娟;夏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9岁,已婚.自诉2年前无明显原因下腹疼痛,近来突然消瘦,体重下降16Kg,疼痛加重,呈阵发性.外院治疗无效而于2004年9月2日到我院就诊.B超检查:腹腔混合性包块.查体:上腹部剑突下可触及20cm×15cm、3.Ocm×2.0cm包块各1个,脐下触及23cm×16cm大小包块1个.
作者:张滇新;汪兆亮;魏永敬;张双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痛高热的护理特点.方法 对32例艾滋痛高热采取高热护理、基础护理、注重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病倒体温正常出院22例(69%);体温不降、经济困难而自动出院8例(25%);死亡2倒(6%).结论 有效的降温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关键.
作者:卢国彩;韦彤;李露莎;罗明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共收治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89例,均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世明;孟庆刚;康晓可;刘延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来,因医源性感染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和病人的重视.而随着消化内镜检查与治疗在我国广泛应用,不少中小型医院也配备了多种消化内窥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的仪器,消化内镜由于其形状特殊,结构精细复杂,管腔和清洗死角多,价格昂贵而数量少,对高温消毒和低温消毒受材质、设备、周转期长等因素影响.中小型医院仪器配备少,使用频率高,清洗不够彻底,消毒时间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加之多分科不细,对消化内镜的使用和管理专业化程度不够,管理难度较大,极易导致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失败,引发交叉感染的发生.因此在中小型医院加强对消化内镜的消毒与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源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尹细英;杨瑾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通过分析检验科由于缺少与临床沟通带来的同题,探讨培养检验实习生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的必要性及为提高学生与临床沟通的能力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作者:项贵明;蒲晓允;姚磊;董解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消极影响.方法 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连续住院6个月的社会功能进行测评.结果 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为100%,其严重程度主要与住院环境,住院时间相关,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其社会功能总体水平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 长期住院不利于志者全面康复及日后回归社会,应加强非住院治疗及家庭教育等社区康复工作.
作者:尤玉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