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营养因子在治疗脊髓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陈果;梁楠;张剑;卢秋阳;张晓;徐艳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损伤
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gors,NTFs)的发现为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e,SCI)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神经营养因子进行综述.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注重培养检验科实习生与临床沟通的能力

    通过分析检验科由于缺少与临床沟通带来的同题,探讨培养检验实习生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的必要性及为提高学生与临床沟通的能力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作者:项贵明;蒲晓允;姚磊;董解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7例平时火器伤截肢患者的护理

    火器伤具有伤情复杂,常合并多发伤,致残率高等特点.护理中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严密现察生命体征,现察伤口出血情况,早期预防和发现感染,及时处理疼痛,做好残肢功能锻炼,大程度地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阳娟;刘雁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原心脏病心衰116例护理体会

    我院驻地平均海拔3900m,高原心脏瘸是我科常见病,由于大气压及大气氧分压均只有海平面的60%左右,因此高原心脏病心力衰竭并发症多,常伴有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红细胞增多症等多脏器损害,预后差,死亡率高,预防及对症护理就曼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自2000年以来收治的116例高原心脏病心衰患者的护理经验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文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5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加己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54例PHN患者口服加巴喷丁胶囊,剂量自300mg/d起,每天逐渐增加剂量,直至患者疼痛的缓解以此来维持剂量,疗程月.结果 服药后,VAS评分均降低、24 h疼痛持续时间减少.结论 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确切,见效快,治疗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好,患者易于耐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缓解PHN患者的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任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药物流产、人工流产致未产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影像及临床分析

    随着选择药物流产与人工产的女性越来越多,导致继发性不孕率不断增加.我们收集了我院与贵阳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10月至2007年11月来两家医院3678例未产女性患者的影像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作者:严杰;杨慧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用药不合理的现状与改进措施探讨

    本文对目前激素澄用的现状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应用的原则.目此,建议医院应加强医务人更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合理用药知识的普及宣传.

    作者:李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症肺炎模型定量病理学研究

    目的 用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SD(Sprague Dawley)大鼠细菌性重症肺炎模型病理的三维形态结构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为3小组,首两组每小组8只,对照组每小组4只).其中,模型组和观察组分别接种相同浓度不同剂量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液,对照组接种与模型姐剂量相同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接种后的第2、4、6天分批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标本,HE染色,每张切片随机取3~4个视野,用Imsge-Pro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测试肺实质红细胞体积密度、支气管残余管腔体积密度、肺泡体积密度.结果 随着接种时闻的延长,模型组、观察组的肺实质红细胞体积密度的变异系数逐渐增大,尤以模型组增大明显;模型组、观察组的支气管残余管腔体积密度变异系数逐渐减小,尤以模型姐明显;模型组、观察组肺泡体积密度的变异系数逐渐变小,尤以模型组明显.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模型组、观察组病变逐渐加重,尤以模型组更为明显.在病理体视学上表现为:红细胞在整个肺组织中的体积增加;支气管残余管腔与原始管腔的比积减小;肺泡腔与整个肺实质体积比减小.

    作者:陈业民;侯铜川;柏争鸣;申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原地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54例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是一种内科常见病,而在高原地区(海拔>3000 m)由于低分压、低氧分压、低温等环境因素,居住人群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用药常识,人群中又有嗜饮酒的习惯等,导致该地区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1].特别是老年人的发病特点因会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其特殊性.现将我院2002~2007年以来治疗的54例消化性溃疡俄一分析讨论.

    作者:张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支气管扩张试验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利用潮气呼吸法进行要幼儿的支气管扩张试验,根据喘息性疾病在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指导临床进行诊断及治疗.方法 ≤3岁的住院患儿60例.分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组30例,急性支气管炎组30例均用沙丁胺醇作为支气管扩张药物.用潮气呼吸法分析评价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吸入两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率为72.2%.急性支气管炎组的阳性率为16%.结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组的患儿存在气道高反应,其气道阻塞主要是由于气遗出现过度痉挛,粘膜肿胀导致气道阻塞.因此气道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能较好地扩张,迭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EF/VE)改善明显.据此可指导临床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孟宪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从抗震救灾看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工作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救灾难度大的一次地震.这是对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一次考验,更是对卫勤保障的一次检验.关键时刻,数万名医护人员闻令而动,截止2008年6月10日,全军医疗队伍和医院累计救治伤病员393541例次,其中收治61797例次,手术16202例次,创造了成功抢救被埋196小时危重伤员的奇迹,向世人诠释了人民军医这支队伍的深刻内涵,展示了人民军医这支队伍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强大卫勤保障能力,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阶段性卫勤保障任务.本文就结合抗震救灾的实践,对如何做好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陈刘生;张波;段华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慢性宫颈炎利普刀与微波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宫颈炎是由于急性宫颈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或非特异性化脓性细菌等病原菌潜伏于宫颈粘膜所致.

    作者:谢佳;李宗恒;刘华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找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对48例患者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井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48例患者急性左心衰竭均得到控制.结论 以上护理方法可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利于延长患者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卞顺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长期住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消极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消极影响.方法 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连续住院6个月的社会功能进行测评.结果 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为100%,其严重程度主要与住院环境,住院时间相关,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其社会功能总体水平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 长期住院不利于志者全面康复及日后回归社会,应加强非住院治疗及家庭教育等社区康复工作.

    作者:尤玉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关节镜微创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下选择性、有限化微创清理术.手术内容包括刨削或射频汽化增生的交性滑膜组织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oss Ligment)磨损、游离体取出、软骨打磨成形、增生髁间棘切除、部分骨赘切除、半月板部分切除、髁间窝成形.结果 随诊45例,平均18个月(6~24月),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关节功能改善.结论 关节镜微创清理术可有效缓解OA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邓少林;权毅;潘显明;刘金标;屈波;梁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癌症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病人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都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生活饮食指导及合理的锻炼.在病人入院8周后,采用生活质量指教评定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一些常见不良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入8周后,治疗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给,不良症状有明显改善,盖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对癌症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利群;冉建瑜;赵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量持续静脉泵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101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继续采用传统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注治疗量的硝普钠和多巴胺,疗程10~15 d.结果 显效71例(70.73%),有效30例(29.27%),总有效率100%.用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大充盈速度(E)与舒张晚期重大充盈速度(A)的比值(E/A)均明显增加(P<0.01),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改善.结论 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注硝普钠、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邓建平;刘海燕;陈勇;王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DSA法与数字胃肠机下X线法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数字减影法(DSA)、数字胃肠机下X线摄影法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影像学表现,探诗DSA法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对囊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美国CE-TH600及意大利SIRS DSA中型C臂机对380例需做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患者进行检查,将3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2组(即比较组、对照组).造影剂为76%复方泛影葡胺.比较组在DSA机检查,用6帧/秒,采集30~50幅DSA图像,选取6~12幅图像保留于一张胶片上,对照组在GE~TH600数字胃肠机透视下实时摄影6~12幅图像保留于一张胶片上.结果 比较组与对照组在子宫腔、宫腔用围静脉回流、淋巴逆流显影及翰卵管间质部阻塞、峡部阻塞的王示方面没有显著性区别,而在输卵管间质部狭窄、溃疡,壶腹部阻塞、憩室及伞部阻塞、子宫内膜炎症、子宫角粘连等显影方面,比较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为重要的是DSA法比X线摄影法灵活,无痛苦、元创伤,可多角度、多体位动态观察,对患者及医护人员辐射剂量少,是患者及医护人员都愿意接受的检查.结论 应用DSA法比数字胃肠机X线摄影法子宫榆卵管造影检查更具优越性及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严杰;杨慧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地震后医院垃圾的危害及处理

    目的 探讨地震后医院垃圾的处理.寻求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佳垃圾处理方法,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我院垃圾处理的具体分析,总结我院震后垃圾处理的方法.结果 我院震后垃圾处理及时、得当,避免了灾后传染病的发生.结论 做好重大灾害后的垃圾处理,可以避免灾后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赖华;米兴义;苟俊昌;刘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导致妇女死亡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显然,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与生命的严重疾病.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心理护理已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就123例乳腺癌病人的心理护理作如下分析.

    作者:曾颖;杨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FCIDs)是一组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它是指存在消化道症状,但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占消化专科门诊的1/3以上[1],是近年来导致消化病谱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由简单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FCIDs在消化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张琴;彭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