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翼;李春梅;马黎明;杨洪文;王光琳;赵晶;黄昊
目的 分析当前青年军人癔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时间、发病原因和性格特点,研究心理护理对本病采取暗示治疗过程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22例青年军人癔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暗示治疗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面掌握青年军人癔症患者的病因及性格特点,巧妙运用积极暗示,灵活运用心理护理方法,是治疗青年军人癔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兰玮;马银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医疗护理纠纷正日益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不少医疗纠纷是医患双方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护患双方权益问题、道德和法律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特点,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梅;段敏;邢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长期以来,人们在行静脉穿刺操作时,针头都是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同时以针头处出现回血为穿刺成功的标志.由于我科面对的护理对象是军队离休老干部,平均年龄在72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
作者:吴艳;何晓英;黎佰莲;马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维生素C是一种抗菌氧化剂,具有保护细胞膜及亚细胞器,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全面组织修复的炎性趋化作用.所有伤口在环境污染和理化作用下都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使毛细胞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受伤区邻近组织的缺血、水肿、缺氧,造成更广泛的细胞死亡和组织溶解等一系列继发损伤.维生素C能参与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改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不仅能促进新鲜组织生成,减少渗出,而且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因此,维生素C在治疗伤口愈合作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王仙凤;梁楠;张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结合电针治疗对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2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结合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NCSE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定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组间的NCSE和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评分的变化均数比较显示治疗组的ADL和认知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结合针刺治疗不仅能改善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能促经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作者:杨坤;张安仁;万满意;王文春;班立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脏损伤治疗方式的选择和肝损伤积血回输的可行性.方法 对46例肝脏损伤的治疗方式和14例肝脏损伤积血回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非手术治疗9例全部治愈,手术治疗37例,治愈34例,死亡3例.肝损伤积血回输14例共17400ml,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1)对部分肝损伤行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2)在肝脏损伤的手术治疗中,方便、快捷、对病情干扰小和副损伤少是手术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3)对于闭合性和污染轻的开放性损伤腹腔积血回输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维江;宋文玖;廖培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本文阐述了严格控制血糖对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作用,论述了使用三环化合物、抗惊厥药物、利多卡因和慢心律、辣椒素及神经节苷脂等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疼痛症状,并介绍了在防治该病的神经病变方面可试用血管扩张剂、必需脂肪酸、抗氧化剂、甲基维生素B12及神经生长因子等.
作者:张蜀平;游志清;宋晓峰;黄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Leep刀及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疾患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宫颈炎患者140例,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Leep刀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并进行疗效和副作用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70例(100%),其中13例为宫颈重度糜烂伴肥大,5例为CIN Ⅰ~Ⅱ期,采用宫颈锥形切除术,对照组治愈45例(63%),治疗组治疗时间(1.33±2.43)s,宫颈锥形切除时间长3.55s,对照组(7.02±3.57)s;治疗组治愈时间(3.45±7.23)d,对照组(14.22±7.55)d,治疗组术中出血量(1.5±0.5)ml,对照组(5.6±2.5)ml;治疗组术后出血量(10.0±5.4)ml,对照组(50.8±6.3)ml.结论 Leep刀手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治疗时间及治愈时间均优于微波治疗,且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彻底的治疗手段,并为宫颈癌前病变保留子宫的有效措施.
作者:潘丽;赵锦秀;吴玲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患者男性,33岁,因左肾挫伤、左肾周巨大血肿急诊入院,拟行左肾切除,肾周血肿清除术.术前BP120/68mmHg,P 92次/分,R 16次/分,一般情况较好,皮肤粘膜苍白,心、肺、肝等器官检查无异常体征,血常规、心电图结果均正常.
作者:朱涤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每年接收大中专实习护生约800人,从2004年开始在实习护生带教中实行教学秘书负责制,负责实习生的全面带教,并指导其他各级带教老师的临床带教.这种带教模式充分激发了临床各级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实习护生创造了良好的实习条件.实习护生无论在基础操作方面还是在各种处理问题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乔世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 SF)亦称疲劳性骨折,是军事训练、运动员训练中的常见损伤.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同,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发病率为2.9%,以色列新兵高达31%[1].国内报道新兵应力性骨折发病率为9.5%~16.9%,个别报道甚至高达32.5%[2].
作者:陈翼;李春梅;马黎明;杨洪文;王光琳;赵晶;黄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3岁,农民,因阴道大量流血5小时,晕倒1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夜间因外阴瘙痒难耐将1粒较米粒稍小的高锰酸钾颗粒直接纳入阴道内,于晨起时出现阴道大量出血,伴头昏、乏力、晕倒1次,家人立即送到当地镇医院,行急诊清宫术,术后症状无缓解,遂由120送来我院.
作者:王立;杨柳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科自2003年9月~2005年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3例,昏迷时间14~55天.由于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机体呈高度分解代谢状态,增加了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因此,预防营养失调是促进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的重要措施.我们用营养支持疗法,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经治疗,23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7岁,患者2004年10月9日21时乘坐他人摩托车不慎摔倒在路旁,被木棍刺入左侧颈部,当时疼痛,流血量不多,四肢无运动障碍.伤后4小时急送我院,门诊以左侧颈部木棍异物存留急诊收入我科.
作者:耿美香;王桂芳;徐春光;黄观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爆震性聋与耳蜗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及扫描电镜进行研究.结果 豚鼠爆震后即刻出现听阈的提高,与爆震前相比,DPOAEs幅值于1kHz处开始出现非常显著的减低(P<0.05),在8kHz处两者的差值更大(P<0.05),DPOAEs幅值随频率升高而逐渐下降,以高频段更为严重.爆震后20天DPOAEs幅值在0.5、0.7、1kHz处基本恢复至爆震前水平,在1.5~8kHz处较爆震后即刻明显提高,但仍低于爆震前水平(各频率均P<0.05).爆震后40天DPOAEs幅值与爆震后20天无明显改变(各频率均P>0.05).扫描电镜下见豚鼠爆震后即刻出现IHC纤毛排列紊乱,第一排OHC形态基本正常,第二排OHC部分纤毛扭曲或倒伏,尚可看到鸟翼状结构,第三排OHC倒伏、分散,部分折断;20天组IHC纤毛排列仍然紊乱,第一排OHC纤毛基本正常,第二、第三排OHC纤毛排列极度扭曲,以第三排更为严重,少数OHC溶解变性,空位由支持细胞取代;40天组与20天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爆震性聋出现耳蜗HC结构改变及功能减退,提示耳蜗损伤与爆震性聋紧密相关.
作者:王进;柯振武;杨伟炎;王荣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医嘱单是病人住院过程中医疗、护理、治疗用药的重要凭据以及病人出院时医疗费用计算的重要依据,也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凭证,由此可见确保医嘱单的真实性及准确性至关重要.
作者:阳红;商艳霞;曹翠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休克期静肪给气治疗烧伤的疗效,探索人体给氧的新途径.方法 大综合冶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静脉给氧,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创面愈合、副作用等情况,并与对照组相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线PaO2明显提高、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创面加深和感染机会减少.结论 静脉给氧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兼,安全有效等特点,是人体供氧的新途径.
作者:宋晓霓;李燕华;陈茂霞;邹亚宏;敬红平;杨绍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系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生殖器部位的疣状赘生物,可经性接触、间接接触、垂直传播感染,好发于外生殖器.我科经治1例位于外耳道的尖锐湿疣,鉴于外耳道尖锐湿疣者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娟;文清泽;邓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发展迅速,常同时伴有合并伤、多发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伤势严重,如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均可导致病人死亡[1].因此,加强对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尤为重要,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64例,我们对其密切观察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病人康复,提高了救治率,减少了死亡率,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万世艳;旷龙云;许发发;吴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牵引和手术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颅骨或枕颌带牵引,头颈胸石膏外固定治疗Ⅰ型8例,Ⅱ型2例,Ⅲ型5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Ⅱ型2例,Ⅲ型1例.结果 随访1.5~3.0年,骨折全部愈合,均无复发和颈椎不稳表现.结论 头面部有创伤,颈痛伴活动受限,应注意检查颈椎有无损伤,对伤后无明显严重的颈脊髓损伤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颈椎齿状突骨折病人急时牵引或手术治疗,远近期疗效好.
作者:张捷;曾绍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