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长松;李静伟;隋向梅;赵玉华;杜晓华
患者男,35岁.咳嗽、咳痰、胸闷、哮喘16个月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CT平扫于前上纵隔可见一软组织肿块影,形态不规则,肿块内可见点状钙化.肿块与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间的脂肪间隙消失.肿块左侧可见一圆形小肿块影,主动脉弓旁、气管前、腔静脉后方有肿大的淋巴结(图1).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及左上叶尖后段可见圆形结节影(图2).诊断:恶性胸腺瘤伴纵隔淋巴结及肺转移.
作者:李涛;周卫华;陈巨坤 刊期: 1998年第12期
目的:为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静脉瓣返流的准确性.方法:40条正常和30条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CVI)下肢进行了CDFI检查,将下肢静脉分为股总静脉(CFV)、股浅静脉(SFV)、腘静脉(PPV)、胫后静脉(PTV)和隐股连接部(SFJ)五个节段.结果:正常下肢480个静脉节段的生理性返流时间95%正常参考值上限为0.5s.以静脉造影为对照,患肢异常节段较正常节段返流时间显著延长(P<0.01),以返流时间>0.5s做为静脉瓣病理返流的标准,立位乏氏法和挤压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1.6%、85.7%,特异性100%、90.9%和准确性85.0%、86.7%.结论:本文提示CDFI是无创性评价静脉瓣功能不全敏感且准确的方法.
作者:查长松;李静伟;隋向梅;赵玉华;杜晓华 刊期: 1998年第12期
本文将我院1995年11月~1997年10月收治的112例宫外孕病人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价.
作者:杨晓;刘正岚;钱梅梅;郑铧;吴玮 刊期: 1998年第12期
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在各级医院已广泛开展,但穿刺时所用耦合剂的消毒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急诊穿刺时耦合剂不能进行及时消毒.进口的已消毒的小包装耦合剂使用方便,但价格昂贵,国内货源也极少.目前多数采用高压蒸气消毒或钴60辐照消毒.前者不能及时进行,后者在基层难以普及.近年来我们对超声耦合剂采用微波进行消毒,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颖;孙勤 刊期: 1998年第12期
1材料与方法本文97例,男52例,女45例,年龄33~89岁.全部病例经临床确诊或CT扫描证实为脑实质出血.MR检查用ASP-015T扫描仪,场强0.15T.常规作轴位成像,成像矩阵255×256.扫描参数:SET1加权:TR/TE=500ms/30ms,T2加权TR/TE=3000ms/120ms.层厚10mm,间隔0.2mm. 方法:按发病时间先后依次阅片,将血肿按核心
作者:谢琦;陈少琼;郑浩;刘月香;方昆豪 刊期: 1998年第12期
目的:用客观准确的定量分析方法取代医学科研和临床中传统的主观、不稳定的定性描述方法.方法:对多处骨肿瘤X光片进行准确的形态参数测量,与临床跟踪随访结果对照.结果:不同程度的骨肿瘤形态参数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对形态参数的定量分析可以为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作者:吴朝霞;陈少卿;程敬之 刊期: 1998年第12期
本文总结30例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资料,进一步探讨超声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健;迟建峰 刊期: 1998年第12期
本文报告我院使用经皮穿刺腔内血管形成术(PTA),治疗30例柏-查综合征(BCS),现初步总结如下.
作者:李成朗;曹建民;陈君坤;尹革平 刊期: 1998年第12期
目的:颅内皮样囊肿是罕见肿瘤.作者报告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颅内皮样囊肿.并对其影像表现,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9例因突发性头痛,呕吐收入院.6例MRI、3例CT、1例CT和MRI检查.结果:鞍旁4例,鞍上3例,三室后,前颅窝底和后颅窝各1例.10例MRI表现为脂肪信号,CT表现为脂肪密度影.其中9例CT和MRI在蛛网膜下腔脑沟内和双侧脑室内散布有脂肪滴.结论:颅内皮样囊肿破裂后有影像学和临床特征性表现.MRI优于CT诊断.
作者:尚京伟;戴建平;高培毅;罗峰;詹炯;刘翔;宁欣;张明宇 刊期: 1998年第12期
本文对经临床证实的57例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征象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认识.
作者:刘永斌 刊期: 1998年第12期
患者女,36岁.一年前开始感觉左胸隐痛,并时有胸闷.近期左上胸部疼痛加重.查体: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血沉35mm/h.胸透示左上胸呈大片致密阴影,紧贴前胸壁,边缘光整且清楚.CT平扫左上见9cm×7cm×6cm软组织密度肿块影,与前胸壁关系密切,边界清楚光整,其内见环形不规则低密度区及中心略高密度影呈“孤岛“征(见图1).
作者:陈春田;田洪德;张飞雪;李建芬 刊期: 1998年第12期
1资科和方法本组资料为1989年2月至1993年8月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5例,腹腔占位16例,腹腔淋巴结肿大12例,肾脏占位4例,胆囊占位2例,胰腺占位3例,脾脏占位1例.其中女14例,男29例,年龄11~70岁,平均46岁.
作者:张聪健 刊期: 1998年第12期
患者男,24岁,主诉:肝外伤修补术后9年,间断腹胀1年.1996年DSA诊为“肝动-静脉瘘“,并行肝动-静脉瘘钢丝圈栓塞术,术后症状稍有缓解.1997年4月再次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而来院行“肝动-静脉瘘“栓塞术及缝扎术,术后症状仍旧存在,而再次入院.
作者:李玉华;王向东 刊期: 1998年第12期
1资料与方法我院自1995年1月至12月间共发现腹部肿大淋巴结102例,有56例确诊为良性肿大淋巴结,占54.9%.其中17例经手术证实,8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证实,41例经CT,X线,胃镜及检验等辅助检查排除各脏器的占位性病变,并经2年的追踪观察,确诊为良性肿大淋巴结.
作者:欧志红;郑丽;穆义 刊期: 1998年第12期
本文回顾了我院近几年来20例胎盘早剥病例,其中声像图表现以胎盘呈团状增厚为主要特征的病例18例,占总数的90%.说明胎盘呈团状增厚是诊断胎盘早剥的重要声像图特点,以下是20例胎盘早剥病例的回顾性探讨.
作者:张敏;杨兰翊;林毅萍 刊期: 1998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在静脉输入胆道造影剂Biliscopin后,42个病人进行了上腹部螺旋CT扫描,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胆道系统正常、正常变异及部分病变进行分析研究,并将其结果与两天之内进行的ERCP进行比较.结果: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准确地诊断胆道系统所有的正常、正常变异及所有的胆道梗阻、胆道结石,但在胆道结石的定量诊断方面有2(2/6)个病人的结石数量被低估;一个病人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仅诊断出胆总管结石而未能诊断出胆囊癌,但轴位图象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胆囊癌.模拟内窥镜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病变.结论: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可以作为一种准确而无创性的胆道系统检查方法.
作者:洪楠;梁皓;洪小妮;王立军;杜湘珂;罗德馨 刊期: 1998年第12期
本文收集134例鼻咽及颅底等MR检查病例,旨在探讨STIR技术在鼻咽癌(NPC)检查中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
作者:赵应满 刊期: 1998年第12期
患者,男.45岁.主因进食不利3个月余,呈进行性加重.曾在当地以咽喉部炎症,予已抗菌素治疗.效果欠佳而来我院就诊.
作者:生玉现 刊期: 1998年第12期
青春期女性官腔阴道内积血,往往是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所引起.有关本病CT诊断,报道不多.我们收集5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王英久;纪国忠;杨旭华;竭向伟;杨晓晶 刊期: 1998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29例脑肿瘤,评价在TCCS检查的基础上运用能量多普勒对脑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颞窗和枕窗对29例脑肿瘤患者进行TCCS检查,采用能量多普勒显示肿瘤病灶外周及内部血流分布状况,将血流信号分级进行半定量评价.结果:TCCS共检出脑肿瘤28例,漏诊1例.12例Ⅲ-Ⅳ级胶质瘤均呈强回声,6例(50%)内部可见明显低回声区;其余16例Ⅰ-Ⅱ级胶质瘤、脑膜瘤和垂体瘤中13例呈强回声,回声均匀.肿瘤内血流信号能量多普勒显示分级:12例恶性胶质瘤中10例(83.3%)3级,2例2级;16例分化较好的脑肿瘤中3例2级,13例0-1级.12例恶性胶质瘤Vmnx=21.70±9.29cm/s,PI=0.68±0.25.结论:在TCCS检查基础上采用能量多普勒能较好显示脑肿瘤内血运情况,提高良、恶性脑肿瘤的鉴别诊断率.
作者:庄磊;段云友;曹铁生 刊期: 199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