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植物人无褥疮的护理体会

耿玲

关键词:植物人, 褥疮, 左侧肢体, 基底节区脑出血, 肢体活动障碍, 痉挛性瘫痪, 肌力恢复, 治疗, 突发, 头颅, 扫描, 男性, 患者, 病历
摘要: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79岁,于1999年1月12日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入院,头颅CT扫描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经治疗3月后,遗有左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肌力恢复至Ⅲ级左右)出院.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石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均由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确诊,其中通过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出结石5例,再次手术取石1例.结论 通过应用ERCP和EST,不仅提高了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水平 ,尤其为胆总管残留结石找到了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途径,并为相关的护理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陈永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U盘致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

    患者男,50岁,因嘴唇突然水肿伴喉头梗阻感1小时入院.入院后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在家装电脑,将U盘插入电脑上的USB接口,插上后发现U盘出现了股异味,考虑系U盘可能被烧,将其取下用鼻子闻,有一股糊臭味,未在意,然后将U盘盖子盖上.

    作者:王云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1例分析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相对少见,我院1996年5月~2005年12月共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江涛;罗霄;崇恩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 探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151例CSA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推拿治疗组和单针灸对照组,治疗前后采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量化评估,并对该量表在本次中医临床中的效度及信度进行初步检验.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检验,该量表也有可以接受的准则效度(r在0.8-0.9之间,p<0.01)和再测信度(r在0.6-0.9之间,p<0.01).结论 针灸推拿结合治疗CSA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CSA中医临床中具有可信性、有效性.

    作者:王文春;张安仁;卢家春;王梅;赵娟妮;班立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对157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在术中行鼻肠管留置或行空肠造瘘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给予瑞素营养治疗.结果 所有食管、贲门癌术中均顺利留置鼻肠管或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胸腔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常规补液组明显减少,无1例死亡发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肠内营养支持简便、经济、无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手术后简便、安全、有效地营养补给方法.

    作者:姜建青;刘宝玉;张秀雄;周凯;郑轶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36例

    鼻内窥镜已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科临床,不仅在成人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儿童慢性鼻窦炎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1,2],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熊建;魏珍莲;蔡华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病治疗仪治疗高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WGLY-801型电脑肝病治疗仪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4例,分为治疗组6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病治疗仪;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三疗程共45天(每疗程15天),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的动态变化,并对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较前均有好转,但治疗组起效快,疗程明显缩短,疗效好,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肝病治疗仪,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付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清葡萄糖测定的溶血干扰及结果校正

    葡萄糖测定的己糖激酶法是临床上为数不多的用于常规化验的参考方法.一般认为对于轻度溶血,脂血、黄疸等因素不会受干扰.

    作者:李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61例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疾病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幸福感指数、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161例肺心病、脑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3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幸福感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努力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碧兰;周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部队医院参与地方医保信誉等级评审的几点体会

    我院驻地贵州省率先推行定点医院信誉等级评审,目的是调动定点医疗机构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积极性,以期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水平,规范收费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针对评审标准,部队医院如何面对,我们根据多年参与地方医保工作的经验,要取得好的信誉登记医院资格,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玲;吕长秋;郑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000年12月-2006年5月我队36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服用中药1疗程(10天)后,显效率95.90%,有效率100%,随访3月至1年,疗效满意.结论 用我们自拟的中药配方内服治疗,疗效极佳,值得推广.

    作者:杨富坤;黄铭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医疗卫生印象

    2006年10月4日~10月14日,笔者有幸参加云南省护理学会组织的考察团一行20人,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考察.

    作者:杨顺秋;宋健华;李晓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基层医疗保健单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就要求对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本文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3个方面,对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应当在社会大力支持、学校正确导向和学生积极配合的基础上,提高医学生工作能力、基本能力和求职能力,并调整其就业心态,从而解决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作者:江凌凌;童燕;刘晓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60例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因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明确,也越来越人性化,人们不仅认识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爱护病人是心理护理的关键环节,更是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外又兴起了术前诊视制度,这些都说明术前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可有效沟通护患关系,减少因手术产生的强烈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因此,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已成为外科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不可忽视的特征.本文对术前术后的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孙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做好野外驻训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体会

    目的 总结野外驻训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方法和经验,探索卫生防病工作规律,确保官兵身心健康.方法 深入驻训部队,掌握情况,认真分析,加强指导,归纳总结.结果 总结出野外驻训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4点体会:(1)充分做好驻训前防病准备;(2)改善驻训地生活环境卫生;(3)普及卫生防病知识;(4)提高卫生防病综合保障能力.结论 通过实践总结的做法和体会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对其他驻训部队的卫生防病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尹文友;尹晓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分析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 通过双语教学的实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并且着力提高教学双方的专业英文应用能力.方法 对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的分析化学实验进行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结果 学生普遍反应在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以及英语水平提高方面是有成效的. 结论 对双语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不断探索,建立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以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作者:邓晶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64例沙门氏菌血培养分离株中各型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沙门氏感染病人血培养分离株中各型分布及药敏情况,找出其主要流行趋势并结合药敏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VITEKⅡ微生物自动培养系统进行血培养;转种阳性报警者到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37℃,5%CO218-24h培养;对可疑菌落进行克氏双糖铁和沙门氏菌诊断血清凝集试验,对凝集者进行NCCLS推荐K-B法药敏试验,数据由WHONET5.3统计得出.结果 甲型副伤寒58例,伤寒6例,其它0例;64株菌对头孢他啶(CAZ)、氨苄青(AMP)、阿莫西林/棒酸(AMC)、氯霉素(CHL)的敏感率在95%以上.结论 本组沙门氏菌的感染流行主要以甲型副伤寒为主(占90.7%),95%以上的菌株对CAZ、AMP、AMC、CHL四种药敏感.

    作者:罗成富;杜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对老年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几点体会

    把人性化护理落实到老年性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是社会文明进步、医学模式转变、医疗服务更趋完善的一项护理实践,是护理工作落实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蒋超;郭浩;师禾颖;朱加艳;张慧;徐雯;角东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因病史较长,易出现左心室肥厚,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杨凌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将63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康复训练组进行药物治疗基础上的12周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应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成人韦氏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在入组时和12周末评定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12周末两组患者MMSE、WM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ADL评分康复训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治疗前后MMSE、WMS、ADL评分改善程度康复训练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延缓病情发展.提示对血管性痴呆应采取综合康复措施.

    作者:王怀静;徐运田;王相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