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兰;周惠
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及检查方法、技术的发展,发展肺炎支原体(Mycoplosma Pneumonia,MP)是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且发病年龄有小年龄趋势,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
作者:陆国琴;刘文彬;贺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重型颅脑伤合并胸腹伤的患者,伤情重,休克和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作者:马厚志;李德;陈志波;何吉福;段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18F-FDG PET/CT显著的临床价值以及临床医生对18F-FDG PET/CT检查的认可,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选择了18F-FDG PET/CT检查.
作者:宋武战;池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基层医疗保健单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就要求对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本文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3个方面,对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应当在社会大力支持、学校正确导向和学生积极配合的基础上,提高医学生工作能力、基本能力和求职能力,并调整其就业心态,从而解决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作者:江凌凌;童燕;刘晓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寻找如何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对1070例剖宫产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社会因素为指征在剖宫产率中占首位,是我院剖宫产率高的重要原因.结论 降低剖宫产率不仅依赖于产科医生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及社会的支持.
作者:潘瑞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因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明确,也越来越人性化,人们不仅认识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爱护病人是心理护理的关键环节,更是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外又兴起了术前诊视制度,这些都说明术前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可有效沟通护患关系,减少因手术产生的强烈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因此,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已成为外科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不可忽视的特征.本文对术前术后的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孙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对甲氨喋呤(MTX)单枪肌肉注射与米非司酮配伍MTX保守治疗非破裂性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符合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条件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20例,将MTX50mg单枪肌肉注射7天后,对未转阴者再追加给药一次;乙组20例,采用MTX联合米非司酮连续6日用药保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疗程结束后复查尿HCG转阴率,甲组75%,乙组90%.复查B超:甲组除5例手术外,5例治疗后包块消失,10例略有缩小,乙组除2例手术外,8例治疗后包块消失,10例包块略有缩小.症状缓解情况:甲组症状消失时间5-11天,乙组症状消失时间5-9天.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保守治疗非破裂性异位妊娠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碧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B超下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 例SAP中,腹腔置管灌洗23例,经皮肝胆管(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CD)11例,腹膜后积液(脓肿)穿刺置管引流7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2例,配合常规内科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果 4例爆发型SAP死于多脏器衰竭(MOF),其余32例痊愈.结论 B超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轻微,在SAP治疗中有较大的辅助价值,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
作者:张理玲;陈万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改良式俯卧位上肢支持架,是在原平战两用俯卧位上肢支持架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改进的更能满足临床需要的手术体位支架.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病变的发病特点、形态学分类以及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及鉴别诊断. 方法 (1)观察本室157例乳腺增生性病变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其病理形态改变.(2)观察37例乳腺癌标本中癌旁不典型增生病灶与癌灶的关系. 结果 乳腺普通型增生病变发生年龄组为15-55岁,不典型增生发生年龄组为40-61岁,癌旁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为63.2%. 结论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包括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其中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刘艳莉;吴凤迎;赵明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命质量的重视,使人们对健康的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患者对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作者:杨丽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几所中专学校组合起来的,其中的医学系就是原来的铜仁卫校.
作者:朱克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PET/CT具有早期、特异性诊断肿瘤并能够监测肿瘤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已经成为目前热门的临床医学影像设备,并且近三年来已经在我国得到大幅度增长.
作者:宋武战;池君;汪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烧伤创面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对烧伤病房453例次阳性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革兰氏阴性(G-)杆菌占 55.2%,革兰氏阳性(G+)球菌占40.2%,真菌占3.9%.(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G+球菌的65.3%,其中耐药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分离率为44.5%;铜绿假单胞菌占G-菌的39.2%.(3)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耐药率有明显增加.(4)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对MRSA无l例耐药. 结论 本院烧伤病房细菌感染仍以G-杆菌为主,G+球菌次之.第三代头孢菌素是目前的常用抗生素,但耐药率增加的问题不容忽视.MRSA分离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应作为首选用药.
作者:夏成德;赵耀华;牛希华;狄海萍;田社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控释栓剂(普贝生)对单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38例患者随机分普贝生观察组(19例),对照组(19例)使用催产素.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89.47%,对照组有效率36.8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有引产特征的孕妇使用普贝生可以提高引产成功率.
作者:廖晓焰;陈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夜间突发事件的原因与对策,提高临床护士对病情的预见性、判断力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激能力.方法 回顾2006年1月至12月20起骨科夜间突发事件,分析原因,探讨对策.结果 夜间陪护减少,医疗监护存在盲区,20例突发事件中,主要为本专科急症.结论 夜间护理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必须从管理和教育入手,制定专科护理风险抢救预案及提高夜班护士对突发事件的预见性、判断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激能力.
作者:杜晶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麦墨通抽吸旋切系统取得乳腺增生症进行的病理资料,分析比较该组病变组织学与超声声像图的相应关系,并发现早期癌变倾向,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Aucson公司 Sequoia 512型彩超诊断仪,发现可疑病变,在超声引导下应用麦默通旋切系统活检.结果 术前超声揭示乳腺腺瘤的32例,乳腺增生症的41例,囊肿4例,导管扩张的5例病人.病理结果如下:纤维腺瘤27例伴非典型增生的4例;各型乳腺腺病48例,伴不同程度非典型产生的9例;腺瘤伴导管渚留3例;导管扩张症3例;乳瘤2例.结论 超声引导麦默通抽吸旋切系统对小病灶穿刺准确、创伤小、操作安全等优点,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地显示乳腺小病灶,并且对其二维声像并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及血流参数的分析有利于乳腺病变的定位和分辨病灶细微差别,从而多角度分析声像图与组织学的相应关系.
作者:李志艳;徐龙江;李德树;杨玲;龙海;苏锡雄;杨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和重视亚健康人群的检测、诊断.方法 采用人体周围微量血液,制成活血片和干血片,在临床布康超倍生物显微系统高效放大2~5万倍,经计算机信息综合判断处理.结果 检测人群756人,亚健康状态者559人(占73.94%);疾病者35人(占4.63%);健康者162人(占21.43%).结论 临床布康超倍生物显微系统检测亚健康,具有高效放大、高清晰度及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是检测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可为亚健康人群的早期检测、诊断、医疗保健,提供评估的依据,提出通过生活和锻炼,以及防治调控,使亚健康状态达到完全健康,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都具有实际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钟世煌;卢海涛;钟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症早产儿营养支持及持续监护的重要性.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所有早产儿进行连续病情监护、保暖、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高压氧治疗,预防感染等等,结果 86例患儿抢救成功73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8例.结论 加强早产儿监护及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减轻或降低危重早产儿的后遗症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春秋;李红梅;郑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性,40岁,缘于入院2周前右足趾不慎被石头砸伤,疼痛明显,流出鲜红色血液,伤口被被瘀泥覆盖,未到医院清洗及注射破伤风疫苗;近3天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抽搐、气急,于2006年5月25日14时10分急诊入科.
作者:涂伟;龙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