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蛋白酶抑制剂在门奇断流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研究

宋朝阳

关键词:乌司他丁, 门奇断流术,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在门奇断流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60名围手术期门奇断流术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实验组采用300000U/d乌司他丁加5%葡萄糖液静滴.结果 胰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于门奇断流术患者围手术期具有很好的疗效,可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肌酐、及尿中α1-微球蛋白,增加尿量.治疗组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门奇断流术患者围手术期具有安全显著的疗效,可运用于临床.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杂志相关文献
  • 胰蛋白酶抑制剂在门奇断流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在门奇断流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60名围手术期门奇断流术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实验组采用300000U/d乌司他丁加5%葡萄糖液静滴.结果 胰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于门奇断流术患者围手术期具有很好的疗效,可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肌酐、及尿中α1-微球蛋白,增加尿量.治疗组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门奇断流术患者围手术期具有安全显著的疗效,可运用于临床.

    作者:宋朝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时机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发病6h内进行手术,对照组在发病6h以后手术,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注射用头孢拉宗钠的高分子聚合物检查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目的 建立对头孢拉宗钠中高分子聚合物进行分离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凝胶色谱法,色谱柱为Sephadex G10,流动相A为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流动相B为水;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200μL,自身对照外标法定量.结果 验证了头孢拉宗钠高分子聚合物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3批样品中聚合物含量进行检测的结果均为0.01%.结论 该方法能够较好的分离头孢拉宗钠和聚合物,可用于注射用头孢拉宗钠中高分子聚合物的检验.

    作者:施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农村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自我护理能力和HIV/AIDS QOL-46各维度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和HIV/AIDS QOL-46各维度评分较护理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AIDS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仕萍;陈建英;郑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清洁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持续改进

    目的 探索清洁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的合理性在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可行性,促进外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利用医院2012年7-12月出院的清洁切口手术患者241例作为干预前组,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合理现象进行原因分析;2013年7-12月住院的清洁切口手术患者271例作为干预组,制订干预计划、检查、总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加强监督检查、反馈及责任追究.结果 运用PDCA循环后,清洁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从69.7%降至35.8%(P<0.05),一代头孢药物使用率为58.3%升至75.3% (P<0.05),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73%和2.95% (P>0.05),抗菌药使用天数为3.52d和3.15d,持续改进达到预期目标.结论 我们采取的管理策略行之有效,为医院拓展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管理探索了有益的管理经验,对促进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向秀梅;邓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戊酸雌二醇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戊酸雌二醇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人工流产术,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比较二者宫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痛持续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宫腔粘连轻度1例、中度1例,对照组患者轻度3例、中度2例、重度2例,观察组患者宫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可以有效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绍芬;江崇惠;蒋福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患者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产生的相应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呈报的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应用加替沙星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严重.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引出的临床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异常及变态反应为普遍.结论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应用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在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谨慎用药.

    作者:符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40例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术中出血量(10.73±1.38) mL、手术时间(78.26±8.14) min,术后住院时间(3.52±0.47)d,术后4周总清石率为90.00% (36/40).术后2h血清Scr水平开始上升,术后24h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术后72h基本降至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可导致短暂肾功能可逆性受损,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知春;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阑尾炎切除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96例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为四步消毒法护理+心理疏导.观察两组患者切口局部改变、细菌感染和感染率发生情况及术后患者恢复时间;对比两组术后一般状态及治疗全过程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 实验组细菌感染情况、感染率较对照组相对低,切口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 0.05.结论 四步消毒法护理+心理疏导能降低阑尾炎术后感染率的发生,促进患者刀口愈合,减少了术后患者恢复时间,达到了患者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苏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发现与发展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目前全球对其研究的热度依然不减.本文通过查阅和节选有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方面的大量文献,简述了其历史、基本结构、作用机制,药物设计以及耐药性、药物发展及研究展望.

    作者:孙样;王宇驰;张春然;唐克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色谱法测定β-内酰胺抗生素中高分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抗生素中的高分子杂质是引发抗生素速发型过敏反应的过敏原,研究高分子杂质是抗生素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高分子杂质的分离分析方法主要是色谱法,分离模式有凝胶过滤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等,其中凝胶过滤色谱法为常用分析法.

    作者:徐明琴;张静霞;张春然;王宇驰;李喆宇;唐克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治疗多药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一线药物—多黏菌素的复兴

    多黏菌素(Polymyxin)是多肽类抗生素,它能够与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结合导致细菌细胞膜的损伤而杀死细菌.多黏菌素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副作用限制了其使用.然而,近十年以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大量出现使多黏菌素又重新回到了临床实践中.本文就多黏菌素的历史和新的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多黏菌素的抗菌作用、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不同的给药途径等多方面信息.着重介绍了天然的经典的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以及天然的非经典的多黏菌素M、多.黏菌素S和多黏菌素T.新型的多黏菌素化学结构衍生可能在未来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例如NAB739,NAB740,NAB741和NAB7061.

    作者:周忠新;赵英杰;徐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喉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对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喉癌围手术期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喉癌围手术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常规组患者74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联合组患者76例,进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措施,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联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比例、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护理干预导致严重不适症状或是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针对喉癌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安全性较高,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自信心,为科学理想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陈小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联合护理结合红芪多糖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联合护理措施结合红芪多糖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加强体温护理、体位护理、喂养管理.实验组给予口服红芪多糖免疫调节剂;对照组服用温纯净水,时间为7d.比较在给药前、后24h、48h、96h、168h早产儿血清IL-2、IFN-γ浓度和粪便中SIgA浓度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早产儿血清中IL-2和IFN-γ的浓度及粪便SIgA浓度均有明显上升态势,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护理结合口服红芪多糖免疫调节剂可以改善早产儿的免疫功能.

    作者:姚秋香;苗慧;冯淑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MOS-SF 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6个月两组患者MOS-SF 36各维度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P<0.05),但是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英;唐仕平;魏文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NSCLC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观察组加用吉非替尼,比较二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性反应类型、发生率及分级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癌症状量表(LCS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患者LC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NSCLC临床疗效显著,不增加毒副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90例疗效观察

    目的 为了探究手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所收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加心理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中,观察组因加强心理护理疼痛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更容易接受,康复出院时间更短.结论 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应更加细致,经常使用心理护理更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莉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香菇多糖对肝癌小鼠相关因子的研究

    目的 研究香菇多糖对肝癌小鼠血清中IL-6和VEGF含量及肿瘤组织中CD44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株的种植瘤模型,通过不同给药剂量的香菇多糖作用于小鼠体内肿瘤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肝癌小鼠模型外周血血清中IL-6和VEGF含量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瘤组织中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 香菇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均对肝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能够提高肝癌小鼠外周血血清中IL-6及减少VEGF的含量,抑制瘤组织中CD44的表达,以中剂量为佳.结论 香菇多糖对肝癌小鼠模型癌细胞增殖和扩散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肖阳;张景阳;刘洁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海藻多糖对脑出血大鼠出血部位周边组织NO及血清IL-8和IL-10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海藻多糖对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及血清IL-8、IL-10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1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在(4h、8h、16h、ld、3d、5d、7d)7个时间点分别测定出血周边组织NO含量、血清IL-8、IL-10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在海藻多糖药物的干预下7个时间点对应的NO含量、血清IL-8和IL-10含量均比对照组有下降趋势,所得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藻多糖能够降低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NO含量及血清IL-8和IL-10的含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梁绍栋;李洪哲;李金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精神患者猝死的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患者猝死临床医疗措施.方法 对住院猝死的14例病案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 27年间我院猝死病例共14例,占精神科住院患者总数的1.5‰,入院不足5d者5例,占35.71%.猝死多发生于凌晨到上午,年龄集中在30~50岁.结论 选择合理用药,并关注患者饮食和精神状态,可有效减少猝死的发生.

    作者:张丽丽;杨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杂志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