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高登发;佟云;张羽;程瑞敏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5岁.发现右侧臀部肿块10年就诊.起初肿块乒乓球大小,逐渐增大到足球样大小,近两年并出现间歇性右下肢烧灼样疼痛,伴活动轻度受限.
作者:项尖尖;蒋天安;郑哲岚;赵君康;陈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良、恶性门静脉栓子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细胞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其中1例合并血栓)和3例经CT、实验室检查及抗凝治疗证实的门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13例门静脉瘤栓患者,超声造影动脉期见瘤栓呈线条状或点状快速增强,门静脉期管腔呈充盈性缺损.1例瘤栓合并血栓形成患者,动脉期栓子部分快速增强,部分始终未见增强,门静脉期管腔呈充盈性缺损.3例门静脉血栓患者,动脉期未见栓子增强,门静脉期管腔呈充盈性缺损.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良、恶性门静脉栓子的鉴别诊断.
作者:项东英;何文;宁彬;邬冬芳;张红霞;颜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对多发硬化MRI减影伪影进行定义和分类.材料和方法:在31例MS患者MRI减影图像中,盲法对10例MS扫描和再扫描的(扫描间隔30min)321个病灶进行分析,对MRI减影伪影进行定义.根据图像像素移动方向,对比原始图像和再排列图像进行MRI减影伪影分类.结果:MRI减影伪影是在MRI减影图像上,病灶边缘出现的一种局限的、亮暗对称的异常信号区,可分为1类(12个,占15.1%)、2类(4个,占5.1%)、3类(42个,占53.2%)和4类(21个,占26.6%).在321个病灶中,79个MS病灶有MRI减影伪影,占总病灶的24.6%.结论:对MRI减影伪影识别有较好的重复性,正确鉴别MRI减影伪影有利于提高探测多发硬化斑块的变化.
作者:段阳;杨本强;范国光;郭启勇;吴振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体应力变形与轻度压缩骨折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胸、腰椎体轻度楔形变形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38例诊断为椎体应力变形,X线平片显示患椎轻度匀称楔形变形,并可见患椎及邻近椎体退行性改变;CT显示患椎骨小梁呈层板样;MRI示患椎无急性创伤出血和水肿表现.14例诊断为轻度压缩骨折,X线平片显示患椎上缘皮质不整,或患椎非对称性轻度楔形改变;CT显示患椎中前部骨皮质断裂、骨小梁致密;MRI示患椎急性挫裂水肿表现.结论:X线平片可显示椎体应力变形特征性表现,CT和MRI对椎体应力变形与椎体急性轻度压缩骨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曾晓华;李国雄;刘忠;陈信坚;金德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8岁,因上腹部肿物伴腹痛1年余,2006年1月行B型超声及MRI检查,示左上腹后腹膜巨大肿块收入我院.病史中无发热、腹泻.查体:体温36.4℃,P84次/min,R20次/min,血压1.58~1.02kPa(116/75mmHg).
作者:许华新;任晓苏;成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功能性胰岛素瘤DSA、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对23例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行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和胰腺动脉DSA检查,分析CT、DSA具体表现,并与手术、穿刺病理对照.结果:23例患者中手术病理诊断为良性胰岛素瘤22例,共检出肿瘤结节26个,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恶性胰岛素瘤1例,肿瘤结节CT和DSA检查与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57.7%(15/26)和88.5%(23/26).选择性DSA检查主要表现为肿瘤供血动脉增粗,血管增多和肿瘤染色.结论:选择性DSA检查对功能性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率高于CT,同时可提供肿瘤血供情况,对手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樊庆胜;王茂强;刘风永;段峰;王志军;宋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男性盆腔原发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盆腔肿瘤的CT与MRI表现.结果:原发于盆壁的肿瘤3例,原发于盆腔脏器的肿瘤5例,原发于盆腔脏器外的肿瘤12例.CT扫描19例,术前准确定位17例(89.5%),准确判断良恶性18例(94.7%),准确判断病理组织类型10例(52.6%).MRI检查5例,术前均准确定位及判断良恶性,准确判断病理组织类型3例.结论:CT是诊断男性盆腔肿瘤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明确肿瘤范围以及肿瘤与周同组织的关系,大多数病例可明确诊断,MRI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作者:王煜晅;金航;周梅玲;杜海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正常肝脏质子MRS(1HMRS)表现,评价其诊断肝脏肿瘤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应用3.0T磁共振仪单体素PRESS序列采集46个正常肝脏和25个肝脏肿瘤波谱.根据MR化学位移成像将正常肝脏分为无脂肪肝组(33个)和脂肪肝组(13个),分析正常肝脏胆碱(Choline,Cho)含量和肝脂肪变性的关系;以自身相对正常肝区为参照,比较肿瘤Cho、脂肪(Lipid,Lip)和水(Water,W)含量的变化.结果:正常肝脏中,脂肪肝组中8%的肝脏出现Cho峰,无脂肪肝组中85%的肝脏出现Cho峰;以自身相对正常肝区作为参照,14个肝细胞癌(HCC)中有10例病变区Cho增多;5例非HCC恶性肿瘤中1例病变区Cho增多;6例良性肿瘤中3例病变区Cho增多;14例HCC病变区和自身相对正常肝区的Cho/Lip分别为0.34±0.54和0.22±0.40,6例良性肿瘤病变区和自身相对正常肝区的Cho/Lip分别为0.13±0.12和0.32±0.60.结论:活体肝质子MRS可以定量分析Water、Lip及Cho含量,肝脂肪变性影响Cho峰的显示;出现Cho峰及Cho含量增多并非肝脏恶性肿瘤的特异表现.以自身相对正常肝区为参照,多数HCC病变区Cho含量增多,HCC的Cho/Lip相对增高,良性肿瘤Cho/Lip相对降低.
作者:张静;刘铁芳;叶慧义;蔡幼铨;马林;孙非;吴坚;郭行高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病历简介患儿,女,4岁.因发现左肩背部肿物9d就诊.查体:患儿左肩背部偏腋后线可见局限性隆起,表面皮肤无红肿、溃破、凹陷,扪及一皮下肿物,约3.0cm×2.0cm×2.0cm,质软,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触痛,可移动.超声扫查:患者左肩背部距皮0.5cm处探及实性占位性病变,形态欠规则,局部呈分叶状,边界尚清,约2.8cm×2.2cm×1.8cm,其内部以不均质弱回声为主,夹杂着条状强回声(图1).CDFI:占位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可探及低阻性动脉频谱.行手术摘除术.
作者:刘红梅;王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早期Ⅱ型糖尿病骨关节病的x线及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8例病史1~5年的Ⅱ型糖尿病骨关节病进行X线、CT检查,其中13例追踪观察2~3年,分析其X线、CT影像表现.结果:X线片和CT显示骨质增生20例,表现为骨密度增高、新骨形成、骨肥厚.骨质疏松12例,其中4例与骨质增生并存.骨质破坏2例,表现为局部骨质融解吸收、边缘模糊不清,无骨膜反应.骨折、骨缺血坏死4例,骨性关节炎13例,表现为关节面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囊积液.局部软组织肿胀16例,伴软组织内钙化2例.结论:早期Ⅱ型糖尿病骨关节病的X线片和CT表现主要为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及周围软组织肿胀,但亦可有骨质疏松,无特异性,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作者:肖新华;徐泽兰;王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常见的临床类型.2002年美国胸科协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协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将IIP分为以下7种[1]:(1)普通型间质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inia,UIP)/特发性肺纤维化(IPF);(2)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3)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sing pneumonia,COP);(4)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neumonia,AIP);(5)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BILD);(6)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DIP);(7)淋巴样间质性肺炎(Lymphoid interstitial pneumonia,LIP).
作者:蔡后荣;易祥华;侯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血管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的MSCT肺血管造影表现.结果:确诊为肺动脉栓塞17例,209处肺动脉及分支受累.其中第2级肺动脉受累9例11支,第3级肺叶动脉受累13例31支,第4级肺段动脉受累116支和亚段肺动脉受累51支.MSCTA显示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内的不规则充盈缺损及完全阻塞,其中栓塞表现为中央型充盈缺损4例、偏心性充盈缺损12例、附壁血栓4例及完全阻塞5例;间接征象有肺门动脉增宽、肺梗死、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胸腔积液、右心室肥大等.结论:MSCT肺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无创、快捷、有效、敏感性高,可作为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潘锋;祝跃明;吴晓;卞颖飞;金中高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多巴胺转运蛋白(11C-β-CYF)PET成像技术在判别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22只成功的PD大鼠模型分别进行11C-β-CFT PET显像,ROI方法测量模型大鼠两侧纹状体/小脑比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侧有无显著性差异.正常与模型大鼠分别进行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模型大鼠毁损侧纹状体放射性明显下降(P=0.000).同时模型大鼠TH染色黑质处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结论:PET多巴胺转运蛋白成像可结合行为学观察作为证实模型成功的检验方法之一,为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PD提供了一种分子成像工具.
作者:王瑞民;王庆胜;郭喆;张锦明;尚爱加;姚树林;田嘉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病历简介孕妇,33岁,停经42周.因超期妊娠,胎动减少减弱,人院.曾于2000年、2001年经阴道产畸形胎儿2名,均未存活.本次孕期无不适,坚持定期检查.1个月前胎心监护显示胎儿宫内窘迫,住院治疗7天好转出院.
作者:归云荣;芦苇;归俊;梁桂玲;唐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R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22例患者同时行CR与普通X线屏/胶平片摄影检查,分析两种摄影成像质量及对骨折分辨力的差别.结果:CR诊断隐匿性骨折阳性率(98.4%,120/122)明显高于X线屏/胶平片阳性率(22.9%,28/122).结论: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CR明显优于普通X线摄影,能更清晰地显示隐匿性骨折.
作者:王芝文;吕文涛;毛泽庆;邱瑞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评估螺旋CT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右下腹疼痛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病理证实的急性右下腹疼痛病变的CT表现.结果:18例阑尾炎中,CT表现阑尾增粗,壁增厚,周围脂肪索条8例,含粪石4例、含气体3例;并发阑尾周围脓肿10例,CT表现回盲部轮廓不清的类圆形或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影,中心呈低密度,脓肿壁呈环状或蜂窝状增强.阑尾粘液囊肿2例,CT均表现为盲肠阑尾区类椭圆形囊状低密度影,CT值为3~8Hu,边缘清晰锐利,壁较薄,局部弧线样钙化,无增强.盲结肠憩室炎1例,CT表现盲结肠增粗,肠壁增厚,边缘模糊,小气泡,分层增强.盲、结肠克隆病1例,CT表现盲肠及升结肠不对称性、节段性肠壁增厚,CT值23 Hu,肠腔轻度狭窄,肠壁增强.盲、升结肠癌10例,CT平扫表现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呈不均匀增强,肠壁不规则增厚,肠腔不规则狭窄,壁结节.卵巢平滑肌瘤1例,CT表现右下腹一卵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46~58Hu,轻度增强;卵巢纤维瘤2例(右侧1例,左侧扭转到右侧1例),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33~50Hu,伴点弧形状钙化,无明显增强.结论:螺旋CT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右下腹疼痛病变具有较高价值,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荣冰水;陈巨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结果:MRI阳性表现4例,CT、MRI均未见异常2例.4例MRI显示第三、四脑室及中脑导水管周围斑片状长T2异常信号,T2 Flair及DWI均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增强.其中伴乳头体受累2例,T2WI信号增高,增强明显1例,萎缩1例.结论: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有其特异性,结合临床能早期诊断.
作者:徐贤;马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108例宫颈癌的髂总、髂内、髂外组、闭孔组、腹主动脉旁组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1%、85.6%;诊断各个解剖部位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髂内组,87.5%、55.9%;髂外组,76.4%、60.9%;髂总组,89.8%、68.8%;闭孔组,64.3%、92.5%;腹主动脉旁,40.0%、96.9%.髂内组、髂外组、髂总组的淋巴结数目,阳性组多于阴性组(P<0.05).结论:综合分析淋巴结大小、数目、密度对诊断淋巴结转移非常有帮助,出现淋巴结坏死高度可疑为淋巴结转移.
作者:李相生;周纯武;戴景蕊;赵心明;蒋力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对小儿肝母细胞瘤(HB)CT、MRI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B,行CT/MRI检查并分析其表现.结果:CT表现:29例表现为单发类圆形低密度肿块、26例边界清、16例包膜完整、7例可见钙化和瘤内出血6例,增强扫描不均匀增强.MRI表现:20例表现为光滑类圆形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5例瘤内出血,T1WI、T2WI均为高信号.结论:小儿 HB的CT、MRI表现有特征性,对其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宏伟;林爱军;丁长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71岁.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黄疸,来我院就诊.腹部B型超声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收入我院.
作者:荣冰水;陈巨坤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