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俞霖;王细生;杨轶凡;彭乃雄;赖柄旺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增生(AMH)的临床特点,提高肾上腺髓质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1999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7例AMH 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例术前诊断疑为AMH,3 例倾向为嗜铬细胞瘤.6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4例痊愈,2例病情改善;1例先行增生显著侧肾上腺全切除,观察1 月后再行对侧2/3切除,术后痊愈.结论 AMH 确诊依靠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应特别注意和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
作者:杨璐;范天勇;鲜鹏;崔晓波;魏强;李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制订的<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是由美国专家团队根据各种肿瘤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的新进展共同制定,并适时进行更新,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成为全球肿瘤临床实践中应用为广泛的指南.
作者:马建辉;田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睾丸间质细胞瘤比较罕见.2008年9月北京垂杨柳医院收治1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佳;谷现恩;闫志安;张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4月,对48例输尿管良性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硬镜扩张或联合钬激光行内切开术治疗,术后留置1根6F~8F双J支架管,1~3个月后拔管.拔管后3~6个月进行超声、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 48例患者中,2例发生输尿管穿孔,2例狭窄段输尿管黏膜撕脱,均中转开放手术.44例手术成功患者中,硬性扩张成功10例,钬激光治疗成功34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血尿,1例术后发生感染,经抗炎治疗治愈,术后1~3个月拔除双J管.4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有效34例(85.0%),好转4例(10.0%),无效2例(5.0%).结论 输尿管镜直视下扩张术及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郭建斌;徐素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辅助生殖技术,特别是卵泡浆内精子注射技术应用于治疗男性不育,对难治性男性不育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对于每一男性不育个体选择治疗时,仍应关注传统诊疗方法.对男性生殖相关的遗传学研究和干细胞工程研究受到重视.
作者:王益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对我国南方地区3911例等候肾脏移植的患者进行HLA-A,B,DRB1基因表达的回顾性研究,以探讨在因肾脏疾病导致患者终并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 进程中的HLA免疫遗传易感性及其相对风险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CR-SSP)技术进行HLA-A,B,DR基因分型,应用SPPS13.0软件包统计分析ESRD患者中HLA抗原频率、基因频率、HLA-A,B,DR三个位点的单倍型频率(HF)、连锁不平衡参数、相对危险度(RR)及优势比(OR).结果 ESRD患者中表达出HLA-A抗原19个,HLA-B抗原40个,HLA-DR抗原14个;其中呈现抗原频率显著增高(PC<0.0001,PC 值即P值乘以所检测的某一位点的抗原数)的是HLA-B75(RR=1.222,OR=1.479)、DR4(RR=1.146,OR=1.294),DR17(RR=1.541,OR=2.639);呈现出抗原频率显著降低(PC<0.0001)的是HLA-DR8(RR=0.812,OR=0.697)、DR9(RR=0.878,OR=0.793);ESRD患者中具有显著连锁不平衡单倍型(HF>0.5%)10条,分别为A1-B37-DR10,A2-B7-DR17,A29-B7-DR10,A30-B13-DR7,A33-B13-DR17,A33-B44-DR17,A33-B46-DR17,A33-B58-DR17,A33-B60-DR17和A33-B75-DR17,其中A33-B75-DR17、A33-B58-DR17频率高达7.93%和11.74%.结论 研究发现HLA-B75、DR4和DR17可能对南方地区肾脏疾病患者终并发ESRD具有独立易感关联,而表达HLA-DR8、DR9的肾脏病患者将可能不易并发ESRD;单倍型A33-B75-DR17高频率出现说明HLA-B75,DR17不仅具有独立易感作用还可能对肾脏病患者终并发ESRD具有集合易感作用.这个发现对于等候肾脏移植患者选择合适供体以提高移植后患者生存时间和远期移植效果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韩志明;肖露露;于立新;罗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纤维蛋白胶有止血、组织粘合、封闭缺损、促进愈合的作用,在泌尿外科中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应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复杂重建手术、肿瘤手术及泌尿系损伤治疗的过程.作者主要叙述在泌尿生殖系统的手术中纤维蛋白胶的不同应用.
作者:李晶;王志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肾孤立性纤维瘤的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 对1例肾脏孤立性纤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病理诊断为肾脏孤立性纤维瘤.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肾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手术切除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需长期随访.
作者:肖迪;向阳;孙永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测定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合并感染的输尿管结石过程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改变,比较两种术式对机体的创伤程度,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4至12月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合并感染的输尿管结石患者76例,根据手术适应症分组,36例接受MPCNL,40例接受URL.分别于术前24h,手术后2、24、72h测定血清CRP含量,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及术前24h、术后72h CR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2、24h两组间CRP含量MPCNL组低于URL组(P>0.05);结论对于合并感染的输尿管结石的治疗,MPCNL对机体全身的创伤小于URL.
作者:丁新民;王炜;蒋国华;温洪波;甄旭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卡介苗(BCG)对体外培养膀胱癌细胞生长情况及相关基因(cyclinD1、Fa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BCG(0.15、0.3、0.6、1.2mg/mL)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BCG处理后膀胱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及对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G作用BIU-87细胞后cyclinD1、Fas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BCG体外能明显抑制BIU-87细胞的生长,且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性(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示处理后膀胱癌细胞阻滞于G0~G1期,RT-PCR结果示BCG处理能显著诱导FasmRNA的表达和显著抑制cyclinD1mRNA的表达(P<0.05).结论 TSA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使细胞阻滞于G1期而发挥体外抗膀胱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相关基因(cyclinD1、Fas)表达的调控.
作者:田雨冬;潘铁军;叶章群;李功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再次TURP患者前列腺组织VEGF、AR的表达,探讨其在再次TURP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有再次TURP手术史(再次TURP组)和仅有一次手术史(对照组)的BPH患者各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CD34、VEGF、AR的表达,计算MVD值及VEGF、AR指数, 并对再次TURP组首次标本和对照组标本、再次TURP组两次手术标本分别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再次TURP组首次标本、再次标本及对照组中MVD值分别为: 35.83±20.92、32.16±16.65、20.56±6.99;VEGF指数分别为:7.55±2.72、7.06±2.36、4.28±2.62;AR指数分别为:6.17±1.86、6.99±2.44、4.16±1.34.再次TURP组首次标本MVD值、AR、VEGF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次TURP组前后两次手术标本间各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AR指数和VEGF指数、VEGF指数和MVD值、AR指数和MVD值之间均存在正相关.结论 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高MVD值及AR、VEGF的高表达是导致其TURP术后复发及再次手术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作为判断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的指标.
作者:孙庆增;管同郁;戚景光;曹敬毅;吴刚;杨宁;承征宇;卓士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与附睾精液囊肿之间的关系及两种治疗方法对附睾精液囊肿的疗效.方法 163例患者均行超选择性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同时6例行精液囊肿切除术,64例行囊肿穿刺抽液后注入硬化剂.结果 接受精液囊肿切除术治疗患者中1例复发,接受精液囊肿穿刺术的64例均复发.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与附睾精液囊肿的产生有一定关系,无症状的10mm以下精液囊肿无需治疗,囊肿穿刺抽液后注入硬化剂易复发.10mm以上的囊肿可考虑手术切除.
作者:闵立贵;贾宏亮;南玉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治疗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215例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治疗.结果 215例均手术成功,无膀胱穿孔及术后继发出血等并发症,随访1~5年,复发11例,无癌变发生.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治疗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占学;岳霄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特发性血尿在临床上较少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因肾血管畸形致特发性血尿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飞;张仁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肥胖可能导致高级别前列腺癌发病率增加,肥胖会降低正常男性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水平,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会出现类似代谢综合征的代谢改变.作者就肥胖、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的病因、筛查、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王伟;何家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Ⅰ期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与多期多通道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6年9月~2009年2月行69例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资料.Ⅰ期多通道碎石患者为A组,共31例、35个复杂性结石,其中两通道12例,三通道17例,四通道6例;多期多通道碎石患者为B组,共38例、45个复杂性结石,其中两通道者13例,三通道碎石21例,四通道碎石9例,五通道碎石2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输血百分比、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间、住院费用、结石清除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A组31例患者的35个复杂性肾结石共穿刺99条通道,平均2.83条;B组38例患者的45个复杂性肾结石共穿刺135条通道,平均3条.A、B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138±12)min、平均住院时间(6.7±1.5)d、平均住院费用(9309±328) 元,明显低于B组的(225±19)min、(11.3±2.1)d、(14827±51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期微创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且与多期多通道碎石相比,具有取石速度快、结石清除率高、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项平;诸禹平;朱劲松;苏红;吴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长段病变的疗效.方法 采用膀胱肌瓣输尿管吻合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长段狭窄或缺损 17 例 , 16例为医源性损伤,其中8例为妇产科手术、3例为普外科手术、2例为腔内泌尿外科手术、2例为输尿管下段开放取石术后、1例为输尿管吻合术后吻合口断裂;另外1例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所有患者行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吻合成功, 13例患者术后随访3月~1年,全部尿路梗阻消除,未发生新的再狭窄,1例重度膀胱输尿管返流.结论 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长段损伤效果较满意.
作者:肖宁;赵晓昆;钟朝晖;张磊;蒋宏毅;徐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脊髓圆锥损伤性神经膀胱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4例合并脊髓圆锥损伤性神经膀胱的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术后均能在腹部加压下顺利排尿,随访4~24月,尿流率从术前0~3.4mL/s升至术后17.2~33.7mL/s,剩余尿从220~400mL降至40~60mL.结论 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脊髓圆锥损伤性神经膀胱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胡巍;龚旻;陈楚红;祝凤明;顾建军;伊庆同;田斌强;郭建华;王华;陈长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无肾盂积水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结合利尿法,对反复肾绞痛、血尿、超声检查无肾盂积水的58例患者的各段输尿管进行多角度、多体位的追踪检查.结果 58例患者中,结石位于膀胱壁内段狭窄部48例,腹段4例,盆段1例,诊断符合率91.4%.结论 结合利尿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无肾盂积水型输尿管结石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沈萍;龚兆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用Hem-o-lok结扎锁处理肾蒂的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 应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肾切除30例,均用Hem-o-lok结扎锁处理肾蒂血管,其中肾动脉近端用L号(13mm)Hem-o-lok结扎锁2枚结扎,远端用1枚结扎后剪断,肾静脉用XL号(16mm)Hem-o-lok结扎锁近端2枚、远端1枚结扎后剪断.结果 3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转为开放手术.术中术后无肾血管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90~240min,平均130min;出血量30~300mL,平均85mL;术后住院7~10d,平均8d.结论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应用Hem-o-lok结扎肾蒂血管安全可行,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光旭;李文林;胡海华;许崇伟;丁瑞志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