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及腹膜后包虫病的B型超声及CT诊断

肖榕;段建国;崔定一

关键词:棘球蚴病, 腹腔, 腹膜后, CT, 超声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及腹膜后包虫病的B型超声及CT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 回顾分析38例包虫病(29例手术病理证实,38例Casoni试验阳性)的B型超声及CT表现.结果: CT检查24例,表现为单发10例,多发14例;单囊型16例, 多囊型8例.B型超声检查35例,表现为单发15例,多发20例;单囊型21例,多囊型14例.B型超声和CT对本病的确诊率分别为71.4%和100%.结论: B型超声和CT检查能准确地显示腹腔包虫囊肿的部位和形态特征,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脉冲反向谐波超声造影诊断肾动脉狭窄的初步观察

    目的: 探讨脉冲反向谐波声造影诊断肾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对31例临床疑诊为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经静脉脉冲反向谐波声造影,并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对比.结果: 22例肾动脉正常,管腔呈条带状强回声,宽度均匀;9例肾动脉起始段有充盈缺损,其中单侧6例,双侧3例,充盈缺损范围0.5~1.3cm,管腔狭窄程度50%~98%,与X线血管造影相符.结论: 脉冲反向谐波声造影能清楚显示肾动脉,将有可能成为诊断肾动脉狭窄、闭塞的方法之一.

    作者:王春美;吴凤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胸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X线球囊导管检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经胸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动脉导管未闭31例,于封堵术前行常规经胸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降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异常通道和彩色多普勒分流血流束,测量动脉导管内径.在封堵术中用球囊导管探测动脉导管内径.将经胸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球囊导管的测值进行对照.结果: 经胸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测值与球囊导管测值均呈高度正相关,分别为r= 0.84(P<0.01)和r= 0.93(P<0.01).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测值更接近于球囊导管的测值,二维图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更为清晰.结论: 对于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受限的成人动脉导管未闭,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较好的补充诊断方法,并可为封堵治疗提供更多的定量诊断信息.

    作者:施红;徐爱芬;张宏;余秀华;李黎;任森根;康康;吴丹宁;韩飞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放射性检测仪在同日法肺通气/肺灌注(V/Q)显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放射性检测仪准确控制患者通气过程中吸入Technegas(锝气体)剂量,提高同日法肺V/Q显像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 124例临床可疑肺栓塞(PE)患者行同日法肺V/Q显像,其中46例患者在通气过程中采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吸入Technegas的剂量.78例未使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使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吸入Technegas剂量的同日法肺V/Q显像成功率97.8%.78例对照组的成功率73.1%.结论: 采用手提式放射性监测仪监测患者吸入的Technegas剂量,能准确控制肺V显像的计数率,有效提高同日法肺V/Q显像的成功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巴建涛;景红丽;吴桂华;王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99mTc-DTPA-DG肿瘤显像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99mTc-DTPA-DG(二乙三胺五乙酸-脱氧葡萄糖)探测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荷MCF-7乳腺癌裸鼠和金葡萄球菌炎症小鼠注射3.7MBq 99mTc-DTPA-DG 0.1mL 后,行动物体内分布及体外显像研究.结果: 静脉注射3.7MBq 99mTc-DTPA-DG后 2小时分布实验显示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摄取值为2.10±0.02,肿瘤/肌肉放射性摄取率比值为5.01±1.02,金葡萄球菌炎症小鼠炎症组织的放射性摄取值为0.81±0.03,炎症/肌肉放射性摄取率比值为1.2±0.08.静脉注射99mTc-DTPA-DG后 2小时显像荷瘤裸鼠的肿瘤/本底比值3.8±0.95明显高于炎症小鼠的炎症/本底比值1.2±0.62 (P<0.05).结论: 99mTc-DTPA-DG显示较好肿瘤靶向性,能清晰显示肿瘤组织.

    作者:陈跃;熊青峰;杨西群;何菱;黄占文;郑时龙;李举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甲综合征1例

    黄甲综合征(yellow nails syndrome,YNS)是一种以指甲营养不良和变黄、原发性淋巴水肿和胸膜肺部疾病三联征为表现的少见病.目前所见全世界有100多例报道[1-3],我国只有10例.现总结分析我院诊断黄甲综合征1例(图1,2).

    作者:武新英;李林法;赵葵;程维荷;沈文华;闻世凤;朱阳军;罗旭光;刘宁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及CTA诊断小肠间质瘤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血管造影三维重建(3D-CTA)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及3D-CTA表现. 结果: 11例中,恶性8例、交界性2例和良性1例;肿瘤起源于空肠3例、回肠7例和十二指肠1例.CT平扫示良性间质瘤密度较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动脉期示肿瘤均呈明显增强,良性者较均匀,恶性者不均匀,静脉期示肿瘤仍有明显增强;3D-CTA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结论: 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3D-CTA能清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并有利于肿瘤定位.

    作者:田萍;祝跃明;金中高;吴晓;何剑;孙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阴道超声鉴别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经道超声对绝经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区别于其它囊肿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超声检查发现卵巢囊性肿块273个,均经病理证实,评估经阴道超声诊断其中104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经阴道超声鉴别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准确性为95.6%,敏感性、特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95.8%、93.4%、97.0%.结论: 经阴道超声鉴别绝经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有较高价值,准确性为95.6%.

    作者:胡香英;赵梅;姚维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分析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特征.材料和方法: 对36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急性动脉栓塞表现为病变段远侧动脉内血流频谱消失或出现静脉样血流频谱;动脉硬化闭塞症表现为病变段远侧动脉内舒张期血流频谱消失或出现全舒张期正向血流频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表现为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舒张期血流频谱消失或出现全舒张期正向血流频谱,病情严重者上述血流频谱改变可上延至腘动脉.结论: 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异常改变是鉴别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一项值得重视的指标.

    作者:张蒂荣;鲁树坤;王双双;张三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部实质脏器创伤性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目的: 探讨腹部实质脏器创伤性出血的介入栓塞方法和效果.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介入栓塞治疗腹部实质脏器创伤性出血,及其栓塞方法、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结果: 21例经介入栓塞治疗后出血立即停止,1例用明胶海绵栓塞后发生再出血,用钢圈/明胶海绵栓塞的病例均无再出血.结论: 介入栓塞术是治疗腹部实质脏器创伤性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薛玉富;何泽清;罗勇;张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受检者69例,用GE公司Discovery Ultra 16层螺旋CT扫描仪按颅脑血管成像参数扫描,然后将所采集的参数送入ADW4.1高级后处理工作站,行VR、MIP、MPR进行重建.结果: 69例中,脑血管无异常18例,检出脑血管动脉瘤29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15例、脑动脉狭窄或中断6例和烟雾病1例;VR、MIP、MPR都能清楚显示颅内血管情况,VR色彩鲜艳,层次丰富;MIP、MPR色彩单调,但对诊断价值较大.结论: 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术是一种无创伤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定性、定位明确,确诊率高,可部分替代DSA.

    作者:钱根年;陈自谦;李天然;赵春雷;张小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77例体检者行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肺部扫描后再行低剂量扫描,对照分析其质量.结果: 77例受检者中,两种检查方法均发现异常35例,无异常42例,对病变征象和正常结构的显示率均为45%和55%,图像质量均为优.低剂量扫描较常规剂量扫描的X线剂量少.结论: 肺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提供与常规剂量扫描相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信息,适用于大规模体检及高危人群普查.

    作者:贺丽英;麻增林;曹保信;刘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口及其弓降部畸形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口及其弓、降部畸形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 对24例主动脉口及其弓降部畸形的患者彩色多谱勒超声与手术/心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主动脉口及其弓降部畸形除1例因主动脉瓣发育不良而只表现单纯的关闭不全而不致狭窄外,其余23例均表现以狭窄为主致使左心阻力负荷增加,超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左室壁向心性肥厚,或合并左室径增大,在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时,增厚的左室壁运动呈代偿性增强.23例做了心脏手术(5例心血管造影),1例只做了心血管造影,与手术/心血管造影相符合的23例,准确性96%(23/24).结论: 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主动脉口及其弓降部畸形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江华;甘书芬;杨谦;李彦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疗效.材料和方法: 对27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1例、基底动脉狭窄1例和椎动脉颅内段狭窄7处.结果: 27例中,支架成形术成功26例(96.3%),狭窄程度从术前76.3±10.1%降至术后8.2±6.9%.其中1例因颈内动脉虹吸段过度迂曲导致支架植入失败,2例术后24h内发生颅内出血,1例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再形成,无手术死亡.22例随访0.5~1a(平均7.5个月),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及一定的安全性,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作者:张晓东;何国厚;李慎茂;罗国君;艾志兵;黎华;滕敬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

    目的: 分析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其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结果: 12例中,CT平扫示肿瘤边界较光整,肿物中央可见低密度区9例.增强扫描肿物CT值增加15~46HU,均匀增强3例,不均匀增强9例,其间可见增强的血管.结论: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典型病例可做术前诊断,CT后处理重建对病变的显示及诊断可提供很大的帮助.

    作者:姚洪祥;张金山;白友贤;田锦林;邢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诊断

    目的: 研究肾上腺少见和罕见肿瘤的CT表现特征和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少见及罕见肿瘤15例的CT表现特征.结果: 15例中,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肾上腺囊肿、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各3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肾上腺畸胎瘤各2例,肾上腺脂肪瘤、肾上腺错构瘤各1例.CT表现各具特征,术前确诊12例(12/15).结论: 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大多数肾上腺少见和罕见肿瘤CT能准确诊断.

    作者:张继军;地利木热提;段建国;邱晓丽;张晓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诊断肝转移瘤的价值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全肝动态增强扫描,评价其诊断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30例肝转移瘤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全肝动态增强扫描,统计各期检出率,观察各期病灶的CT表现.结果: 30例患者共发现病灶218个,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48/218(67.9%)、142/218(65.1%)、212/218(97.3%).结论: 双期螺旋CT在一定程度上利于肝转移瘤的检出和显示其特征,反映病灶的血供,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杨丽;时高峰;许茜;李如迅;杜煜;王亚宁;李月考;刘辉;彰俊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创伤晚期颈髓囊变的MRI表现与神经功能关系

    目的: 评价创伤晚期颈髓囊变的大小与创伤后神经功能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患者伤后距MRI检查时间为7个月~13年.回顾性分析27例创伤晚期颈髓的MRI及临床表现.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学会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1992年修订的Frankel分级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将患者分为完全损伤组((Frankel A 组,19 例)和不完全组(Frankel B-D组,8例).结果: 完全损伤组的囊变长度、横截面大于不完全损伤组,而体积、ASIA评分小于不完全损伤组(P<0.05).不完全损伤组的囊变横截面与ASIA评分间呈负相关(r=-0.72).结论: 创伤晚期颈髓囊变多发生在C5~C6水平,不完全损伤组囊变横截面的大小与神经功能改变有关.

    作者:闵小红;李荧;顾华;翟仁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早产婴肺的X线诊断

    目的: 研究早产婴肺的X线表现,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临床证实的早产婴肺的X线表现.结果: 早产婴肺10例中,早产婴肺并发吸入性肺炎1例和早产婴肺并发肺透明膜病2例.早产婴肺的X线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肺野内弥漫性颗粒状影和下肺野淡片状影伴肺门区索条状影,但无支气管充气征.结论: X线平片结合临床可诊断早产婴肺.

    作者:吴小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岛津HD-125L X线机旋转阳极启动器故障1例

    1 故障现象X线管旋转阳极不启动. 2 故障分析本机采用的阳极启动器是岛津公司生产的通用型普通转速的STARTER-3型旋转阳极启动装置(图1).其启动电路为: AC125v经过11A→F-11A→K1→D1→K3→X→Y→R2--→F-1A→1A→到AC0V.

    作者:王力;周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静息状态下精神分裂症患者SPECT脑血流影像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SPECT脑血流灌注影像的特点.材料和方法: 对2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静息状态局部脑血流(rCBF)图像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像主要表现为额叶低灌注,以左侧为著,部分患者颞叶亦灌注减低,精分组与对照组相比,额叶减低为明显,其中又以左额叶为著;其次为颞叶、顶叶、枕叶.结论: SPECT脑rCBF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对该病的研究能够提供依据.

    作者:彭静;郭勇;杨自更;周颖;蔡冰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