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是运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和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学科。法医学基于法的需求而产生,随着社会与法律、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法医学也逐步发展和完善,形成拥有诸多分支学科的现代法医学。法医学研究对象包括现场、尸体、活体、物证和文证,主要任务是为刑事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科学证据,为医药卫生立法提供医学科学依据。随着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不断被法医学实践吸收和借鉴,有望能更多地解决案件侦查和审判中涉及的有关司法鉴定的关键技术问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血清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来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差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血清应激相关指标皮质醇( 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多巴胺(DA)以及胰岛素(INS)、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SH)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血清COR、NE、ACTH、DA 和INS、T3水平在围手术期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各项指标均在胆囊分离时就明显升高,术后24 h开始下降(P<0.05);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小于开腹手术,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罗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在亲权鉴定案件中经常可以观察到突变,突变会直接影响到亲权指数( PI)的计算。这里我们观察分析15个STR基因座在山西汉族人群亲子鉴定案件中的突变特点和规律。方法:546例确认亲子关系案件来自于山西汉族人群,包括父-母-子三联体案件383例,二联体案件163例。用含15个STR基因座的PowerPlex ?16 System kit试剂盒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在546例亲子鉴定案件中共有22例出现突变,Penta E,D5S818,D7S820,vWA,D21S115个位点均出现3例突变,突变率高为0.32%;FGA,D8S11792个位点突变均为2例,突变率为0.22%;CSF1PO,D3S1358,D18S513个位点突变均为1例,突变率为0.11%;未观察到其余基因座的基因突变。22例突变全部为一步突变,其中来自父亲的突变10例,来自母亲7例,5例无法确定突变来源。22例突变中增加1个基序的10例,减少1个基序的10例,增加减少不明确的2例。结论:山西汉族人群常染色体STR的突变率在0%~0.32%之间,该数据为计算突变情况下的亲权指数提供了数据支持。
作者:张晓嘉;张更谦;刘晋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来自门诊和住院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腹痛腹胀腹泻等患者共56例。所有患者进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前均行胃镜、肠镜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发现可解释疾病的病因。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检查,56例检出小肠疾病40例(71.4%),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组26例检出小肠疾病23例88.4%(23/26),腹痛腹胀腹泻等组30例检出小肠疾病17例56.6%(17/30)。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率高,操作简单、安全,且价格低、无创伤。可作为小肠疾病的常规筛查手段。
作者:陈丽;向军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南充地区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提高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35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入性疟疾患者主要为外出务工男性,临床表现各异,大多患者除畏寒、发热、热退后出汗外,伴随有乏力、纳差、寒战、头痛、肌肉酸痛,部分患者伴随咳嗽、咳痰、腹痛、腹泻、身黄、尿黄。实验室检测主要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肝肾功、电解质异常。蒿甲醚治疗效果佳,蒿甲醚联合伯氨喹治疗复发病例有效。脑型疟疾预后差。结论:输入性疟疾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能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时抗疟原虫治疗、有效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作者:朱其荣;梅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多乐氟,双氟12,奥敏清三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1例240颗因咬合面重度磨耗所致牙本质敏感磨牙随机分4组,每组60颗牙,分别用多乐氟,双氟12,奥敏清脱敏,0.9%氯化钠液治疗,在统一标准下,即刻、1个月、3个月后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奥敏清组与多乐氟组,双氟12组间即刻疗效,1个月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9%氯化钠液组即刻疗效,1个月疗效,3个月疗效与奥敏清组,多乐氟组,双氟12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种脱敏剂有良好的即刻和1个月短期疗效,但多乐氟和双氟12于3个月后的疗效优于奥敏清。
作者:朱虹倩;喻洁;刘兴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商环包皮切除术治疗男性包皮过长或包茎不同去环时间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商环包皮切除术共4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时疼痛评分、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去环前24 h疼痛评分、去环时疼痛评分、去环后离开疼痛评分、伤口愈合天数、切口裂开发生率。结果: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15(9.99±0.15)]min、[5~10(9.97±0.38)]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手术时疼痛评分分别为0~3(0.99±0.83)、0~2(1.00±0.7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分别为5~9(6.72±1.03)、5~9(6.76±0.9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去环前24小时疼痛评分分别为0~2(1.26±0.71)、0~3(1.12±0.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去环时疼痛评分分别为3~5(3.54±0.47)、3~5(3.57±0.4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去环后离开疼痛评分分别为2~4(2.74±0.74)、2~4(2.72±0.7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 d、10 d 去环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1~17(14.19±1.27)]d、[12~17(13.98±1.29)]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0 d去环患者切口裂开发生率分别为4.4%、3.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商环包皮切除术治疗男性包皮过长7 d去环优于10 d去环。
作者:唐小虎;张伟;丁华;张鹏;赵俊华;卢艺;刘淑滢;唐澜南;方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微循环及氧代谢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加载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肺功能指标、甲襞微循环指标和氧代谢状态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3 d、7 d,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TLC、PIMAX和PEMAX显著高于对照组,而FRC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甲襞微循环指标管襻形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襻周状态积分、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毛细血管流速则显著快于对照组;氧代谢状态指标CaO2、DO2、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O2和Ca-vO2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通过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液黏度,增加肺部血流供应,从而促进肺功能的提高,并表现为氧代谢相关指标的改善。
作者:李慧;罗英琳;李朝锋;吴胜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门静脉炎(Pylephlebitis)是一种感染性血栓性的门静脉炎症[1] 。其是腹腔内化脓性感染的罕见并发症且死亡率高[2 -3] ,多继发于阑尾炎、憩室炎等[4 -5] ,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厌氧菌等。临床工作中通常诊断为化脓性血栓性门静脉炎。而对于临床病因不能明确的,则往往以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作诊断[6] 。门静脉炎具有非特异性表现的特点,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故诊断有一定的困难。现将我科成功收治的1 例厌氧菌败血症致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患者诊治的过程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彭鹏;周仲辉;林家福;牛绍伟;孔祥鸿;余婷;杨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死后尸体变化的发生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其发生发展也有所不同。但在环境条件较一致的情况下,同一尸体各部分形成差别较大的死后变化较为少见,特别是在相对潮湿的西南室内的同一尸体,既形成局部干尸和局部尸蜡等死后变化,也出现角膜尚可透见等死后变化更是罕见,现报告1例。
作者:邹华明;吴松;杨明;张伟;何生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以3D-DSA为参考标准,探讨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对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性能。材料与方法:所有病例经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的144例经过数字减影CTA和3D-DSA检查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所有源图像都发送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大小。以3D-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分别计算数字减影CTA诊断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计算数字减影CTA诊断不同直径(<3 mm,≥3mm且<5 mm,≥5mm且<10 mm,≥10 mm)动脉瘤和前循环与后循环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144例患者中,DSA检查共发现199个动脉瘤,数字减影CTA发现196个动脉瘤。数字减影CTA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5%和100%。<3 m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2%、100%;≥3 mm的分别为100%和100%。结论:64层CTA是颅内动脉瘤检出的可靠方法,可作为诊断动脉瘤性SAH患者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元早;翟昭华;王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构建DYS456,DYS392,DYS439,Y-GATA-H4等4个Y-mini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评价其检测敏感度、数据库兼容性和对降解检材的分型能力。方法:设计4个Y-miniSTR的引物,用FAM、JOE、ROX、TAMRA分别标记其上游引物,构建复合扩增体系。利用本体系的引物扩增稀释过的Y23试剂盒的ladder,制备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比较该体系与Promega PowerPlex ? Y23试剂盒在普通检材、降解检材的分型能力、敏感度和分型结果。结果:同一样本体系分型结果和商业化试剂盒Y23 STR分型结果相同,4个Y-miniSTR复合扩增体系和对降解检材的分型成功率更高,敏感度一致,具有数据库兼容性。结论:本研究中的4个Y-miniSTR复合扩增体系对降解检材的检测具有应用价值,敏感性较好,具有数据库兼容性,可以作为对降解检材分型时商业化试剂盒的补充。
作者:王惠;白小刚;夏昱;李庆庆;何望;梁伟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应用SNaPshot技术建立一个检测6个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mtDNA)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复合检测系统,并利用其对四川地区140名汉族无血缘关系个体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选择mtDNA上709、6455、10398、12705、14569和15043等6个SNP位点进行复合扩增,利用荧光标记单碱基延伸技术( SNaP-shot kit)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SNP进行检测。结果:6个SNP位点均具有遗传多态性,在140名个体中检测到12种单体型,单体型多样性为0.7638。结论:该复合检测系统能快速而准确的对样本进行分型,在法医学实践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杜冰;杜宏;周斌;张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研究发现左房大小和功能是心血管风险的重要标志,左房功能的评估提高了重要的临床病理生理信息。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不断发展,左房大小及功能可以更加准确测量。
作者:郑小艳;顾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南充地区儿科医疗现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南充市具有儿科资质的二级及以上单位进行调查。结果:南充市儿科发展初具规模,但儿科医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设备缺乏,业务水平低下,儿科发展中面临很多问题。结论:南充市儿科医疗现状不容乐观。
作者:刘崇海;皮光环;康迁;赵婧;何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对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管理方法,对两组的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2.50%)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2.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妇产科患者的满意度(92.50%)明显好于对照组妇产科患者的满意度(52.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加强细节护理管理能够极大的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较强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催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胆囊手术相关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其临床预防和鉴定要点。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98年至2014年36例因胆囊手术诱发的医疗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16例,女性20例;以41~60岁年龄组多见(63.89%);二级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多(58.33%);术前诊断以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为主(58.33%);术式以开腹手术为主(72.22%);主要死因为手术并发症(62.5%),其次心血管疾病(18.75%);术后3 d内死亡易诱发医疗纠纷(62.5%)。结论:重视轻症胆囊炎患者的诊治、强化知情告知义务、加强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有利于防范医疗纠纷;及时尸体解剖明确死因对解决医疗纠纷非常重要。
作者:谢英;易旭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KEint2F和KEintR这一对COX-Ⅰ区特异性PCR引物应用于法医学溺死诊断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取12例溺死尸体和5例非水中尸体的肺、肝组织,以及取落水区域水样及双蒸水,通过硝酸消化镜检法(镜检法)和种属特异性PCR检验法( PCR法)两种方法进行硅藻检验,对其硅藻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 PCR法比镜检法具有更高的硅藻检出率。结论: KEint2F和KEintR可作为法医学硅藻检验的特异性PCR引物用于法医学溺死的诊断。
作者:邓建强;刘宝琴;龙仁;梁安文;李文慧;蔡继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脊柱手术患者术前口服可乐定对全麻苏醒的影响。方法:将64例ASAⅠ-Ⅱ级,18~60岁,择期行椎管减压、脊柱融合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口服可乐定组(200μg)和安慰剂组(维生素C 600 mg)。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1~2 mg/kg及维库溴铵0.1 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调整吸入异氟烷浓度维持BIS 40~50,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调整呼吸参数维持ETCO235~40 mmHg。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芬太尼、异丙酚用量、麻醉时间、拔管时间、低血压或高血压发生率。结果:可乐定组患者芬太尼用量少于安慰剂组(2.11±0.87 vs 3.68±0.93,P<0.05),拔管时间早于安慰剂组(9.88±6.12 vs 13.62±9.74,P<0.05),异丙酚用量、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率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手术的患者,术前给于可乐定能减轻麻醉所需麻醉药的用量,加快麻醉后复苏,并且不增加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作者:邓嘉陵;李军祥;杨小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索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 3-MA)对结直肠腺癌细胞Jagged-1蛋白表达及其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3-MA药物组(5 mmol/L),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用Annexin/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Jagged-1蛋白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3-MA作用后,与对照组比较,结直肠腺癌细胞内Jagged-1蛋白的表达显著被抑制( P<0.05);3-MA作用后,结直肠腺癌细胞增殖率为(85.23%±5.61%),与对照组增值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3-MA作用后,结直肠腺癌细胞凋亡率为(11%± 4.3%),与对照组凋亡率(4.5%±2.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MA可能通过抑制结直肠腺癌细胞中Jagged-1蛋白表达和结直肠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生物学作用。
作者:谢杰斌;庞月珊;王崇树;魏寿江;王攀;唐景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