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穿刺注射治疗精囊囊肿23例临床观察

曹安贵;焦勇;辜福贤;何大鹏;唐宏

关键词:经皮穿刺, 注射治疗, 精囊囊肿, 附睾头, 注射器抽吸, 现报告如下, 急性附睾炎, 多普勒彩色, 对象与方法, 症状反复, 阴囊皮肤, 液性暗区, 体格检查, 生育, 临床资料, 检查报告, 患者, 成熟形态, 表面光滑, 尿道炎
摘要:我院从1986年-2003年共在门诊经皮穿刺注射治疗精液囊囊肿2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婚后已有生育而不再生育者共23例,年龄31-46平均38.4岁.病程6月-3年.囊肿直径1.0-2.8cm,左侧9例,右侧14例均为单侧.患者主要感患侧阴囊内酸胀、钝痛、不适,症状反复时而加重.体格检查:可在附睾头部或尾部触及半圆形肿物,表面光滑,略压痛,与阴囊皮肤无粘连,多数伴有尿道炎病史或急性附睾炎病史.多普勒彩色B超检查报告:肿物位于附睾头或尾部,腔内边界清内呈低回声液性暗区.用注射器抽吸囊液镜检:为成熟形态精子.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呼吸暂停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对早产儿PDA合并AOP的治疗机理,评价疗效.方法选择监护病房入院临床资料完整,平均日龄3.6±1.8天,平均胎龄33.2±3.2周的25例早产患儿,同时符合早产儿PDA诊断标准、早产儿呼吸暂停诊断标准的25例患儿,分别观察记录应用NCPAP治疗前6小时,治疗后6小时、12小时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监护参数、动脉血气及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功能变化,进行自身前瞻性对比分析.结果与应用NCPAP治疗前比较,患儿一般状况显著改善,喂养困难,青紫、气促、呻吟、吸气性三凹征逐渐减轻至消失.(1)呼吸暂停发作明显减轻.发作频率由治疗前(11±2)次/小时分别降至(7±3)把小时和(3±2)次/小时(P均<0.01);呼吸暂停发作时SpO2下降程度由(60±8)%分别升至(74±10)%和(87±5)%(P均<0.01).(2)呼吸衰竭得以改善.呼吸频率由(85±7)次/min分别降至(74±12)次/min和(60±5)次/min(P均<0.001);血气分析PH值由(7.225±0.017)分别升至(7.283±0.047)和(7.377±0.053)(P<0.01),PsO2由(44.3±4.6)mmHg分别升至(49.8±6.9)mmHg和(58.6±4.7)mmHg(P=0.01),PaCO2由(60.7±3.9)mmHg分别降至(52.6±5.6)mmHg和(44.8±3.4)mmHg(P均<0.01);(3)心功能不全得以纠正,左心室泵血功能有所提高.心率由(182±7)次/min分别降至(167±12)次/min和(149±7)次/min(P均<0.001);平均动脉压由(33.3±2.7)mmHg分别升至(39.2±3.9)mmHg和(48.1±2.9)mmHg(P均<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由(35.2±4.0)%分别升至(42.0±5.2)%和(53.0±4.4)%(P均<0.01).结论 NCPAPP能在整个呼吸周期提供适当水平正压,减少上气道梗阻,改善肺通气及氧合;同时直接减少PDA分流并通过降低左心室后负荷、改善左心室舒张顺应性,从而提高左心室泵血功能.作为无创通气,它不仅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肯定,而且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并发呼吸、心功能不全提供有效支持.

    作者:叶飘;刘敬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南充市成分输血现状调查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都推动着输血医学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临床输血也不例外.其进展主要表现在从输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替补性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异体输血发展到自体输血.随着成分输血临床经验的日益丰富,各种血液成分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南充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成立于1993年,我市自1995年升始实施成分输血,笔者对本市2001年~2003年成分输血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为进一步在我市更好地开展成分输血提供合理化建议.

    作者:李晓碧;陈绍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T在脊柱骨髓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在早期诊断脊柱骨髓瘤中的影像价值.方法搜集27例临床检查可疑脊柱骨髓瘤的患者,应用GE-SYTEC1600C型CT机平扫.结果骨质疏松11例,13例诊断为骨髓瘤,3例诊断为转移性骨肿瘤.结论 CT平扫对脊柱骨髓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脊柱骨髓瘤的影像诊断更具优势.

    作者:廖朝德;甘良芬;王军;刘延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40%-45%有高血压,其中一半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而后者是心血管病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高血压一部分是由老年前期高血压演进而来,大部分是由于大动脉弹性减退而产生,往往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老年人高血压有以下特点:(1)随着年龄增大,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较多,降压治疗难以调节至理想水平.(2)因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调节血压能力减退,致使血压波动大,常出现相对性低血压,如夜间低,清晨高;空腹高,饭后下降;卧位高,直立位低.(3)容易发生心衰.(4)常合并肝肾功能减退,以及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其它合并症,使病情更为复杂,造成治疗难度增大.老年高血压包括ISH是老年人心血管病致死、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且与痴呆和脑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而控制老年人高血压十分重要.老年人的降压目标是140/90 mmHg以下,尤其应重视降低收缩压.

    作者:申学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结核性腹膜炎110例超声显像诊断探讨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腹膜的炎症渗出、粘连及干酪样坏死.超声表现复杂多样,但有一定特点.现就我院2004年3月至2004年5月用超声显像仪观察110例结核腹膜炎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奇虎;陈国萍;陈淑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例宫颈妊娠的诊治体会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主要临床特征之一是停经后无痛性阴道出血,甚至发生休克、感染、贫血.一旦发生,则病情危重,处理也较为困难,易引起误诊误治.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宫颈妊娠报告如下:

    作者:秦晓红;慕安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基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近年来,随着妇幼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孕产妇的保健已受到全社会的重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关注重点,尤其对于农村及贫困地区.本文对我市2002年1月-2002年12月孕产妇保健状况及38例死亡病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开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我院用药情况分析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年门诊处方6万余张,住院处方2万余张,药品500余种,本文试图通过我院用药分析,探讨我院用药特点,为更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蒲明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B超对少量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在临床上,胸腔积液较多量时经常规X线检查即可确诊,但少量积液及某些特殊病例或临床症状不典型者,X线检查却易漏诊、误诊,而B超对此有其特殊的临床诊断价值.我科从1998年至2003年10月对92例少量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了X线检查,同时进行了B型超声检查,并对典型病例作了记录其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以便比较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心脏外伤的救治体会

    心脏外伤是胸外科的危急重症,近年来发生率不断提高,但在基层医院病例较少.我院1988年至2003年期间,共收治心脏外伤病人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吉林;陈跃国;王强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电动态监测在急性毒鼠强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毒鼠强属神经毒杀鼠剂,由于该药毒性剧烈,我国已明令禁止使用此杀鼠药,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鼠药市场管理非常混乱,误食、蓄意投毒引起的人畜伤亡事件在国内时有发生.本组病例为蓄意投毒引起.

    作者:钱德才;钟洪智;王孝明;黄明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发热的酒精性肝病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2岁,因反复乏力、纳差、身黄10月,加重伴发热1月入院.10月前患者开始出现乏力,食欲下降,反复出现黄疸,B超发现肝脾肿大,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阴性,休息或口服保肝药物后缓解.

    作者:刘凤君;曾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氯硝西泮控制躁狂状态临床对照观察

    将68例躁狂、轻躁狂和混合性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分成氯硝西泮组和氯丙嗪组,治疗6周,评定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提示氯硝西泮组成效果优于氯丙嗪组,能迅速有效的控制躁狂状态.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洪;李中元;朱军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胃镜插入技巧探析

    从1973年我国上海医用光学仪器厂第一代国产XW-Ⅰ型纤维胃镜问世,到1983年美国雅伦(Welch Allyn)公司推出电子内镜(TV-Ednoscope)并很快引入我国至今,仅仅30年时间,胃镜以它独有的特点和生命力已普及到我国县乡一级医院,为消化道疾病的确诊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以来,人们对胃镜检查与治疗的恐惧心理余忧未尽.就其原因,笔者从十几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如下,愿与同道探讨.

    作者:杨广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T诊断的新进展及合理应用各种影像检查技术

    CT诊断水平的提高与检查领域的拓宽总是同CT设备与技术的更新密切相关,而更新则主要是围绕缩短成像时间和增加图像的信息量,以便能准确地显示感兴趣器官和检出病变为目标的.

    作者:李捷;张晓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表面麻醉下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青光眼滤过手术传统的麻醉方式为球后麻醉,由于其麻醉效果好,被广大的眼科医师所接受.但是球后麻醉的一系列并发症,如球后出血、视神经损伤、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已见报道.鉴于此我们于1999年采用表面麻醉对55例71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娣;肖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格拉司琼地塞米松联合防治芬太尼术后镇痛并发症恶心呕吐

    研究证明,地塞米松、格拉司琼单独应用对手术后阿片类药物病人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有一定的防治作用[1][2].将格拉司琼、地塞米松两药合用于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芬太尼镇痛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李大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X线透视下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1例

    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资料:男,59岁,因脑外伤昏迷,经鼻植入胃管行鼻饲治疗,反复出现胃内容物返流并发吸入性肺炎.X线透视下经鼻植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每次鼻饲100-150ml,间隔时间不小于30分钟,使用三个月中成功的避免胃内容物返流及吸入性肺炎发生.

    作者:李金生;王德荣;魏朝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结核病误诊28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13~78岁,平均31岁,均为2000~2003年住院病例.误诊时间:短5天,长2年零1个月.以上误诊病例经X线胸片、抗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淋巴活检、结肠镜、腹腔镜、CT或MRI及其他辅助检查以及术后病理诊断得以验证确诊.

    作者:廖朝明;李清艳;义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13例心脏病死因及并发症分析

    1993年1月到2003年1月,我院心内科因心脏病死亡113例病人.本文分析我科10年间心脏疾病死亡113例病人的死因及并发症,以期从中得到启发.

    作者:何运昉;杨平;冷建红;王巧丽;喻明书;王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