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喹诺酮类药物动力学与临床应用的关系

李勇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 药物动力学, 临床药动学,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喹诺酮类药物, 感染性疾病, 临床应用, 药物品种, 药物滥用, 文献综述, 合理用药, 耐药性, 治疗, 广谱, 低毒
摘要:自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问世以来,因其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服用方便、耐药性少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已成为临床上继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又一重要药物.该类药物品种繁多,各药之间在药动学方面有较大差异 .为了减少临床药物滥用,做到合理用药,现就有关的临床药动学与临床应用的关系从以下 4方面将相关的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脑水肿是神经内科常见且急需处理的问题,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的因素,脑出血血肿本身增加了颅腔内的容积,而血肿周围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可引起严重的脑水肿颅内高压,严重的脑水肿常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脱水剂有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和白蛋白,由于甘露醇易造成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速尿的脱水作用有限,而白蛋白价格昂贵,因此,我们采用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并减少甘露醇用量治疗64例,单独使用甘露醇治疗50例,对照研究了二者的疗效和副作用.

    作者:江承平;吴碧华;吴功柱;龙存国;王小明;许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13例报告

    头颈部遭受外伤后引起颈椎骨折脱位和脊髓损伤临床较常见.经X线检查未见骨折脱位,但有明确的脊髓损伤这类情况并不少见.1990年以来我院收治这类损伤病人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小军;骆旭东;宫开桓;韩建华;董革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超急性脑梗塞的CT诊断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超急性脑梗塞中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超急性脑梗塞CT改变;结果:脑组织密度减低30例,一侧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5例 ,局部脑组织肿胀5例;结论:CT检查是超急性脑梗塞的重要(主要)检查手段.

    作者:翟昭华;唐显映;张小明;赵宗文;廖朝德;甘良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预后的探讨

    新生儿出生体重(NBW)≥4000g称为巨大胎儿、NBW≥4500g称为特大胎儿属高危妊娠.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巨大胎儿发生率有逐年增高趋势[1].巨大胎儿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病死率明显增加.现对我院住院分娩的80例巨大胎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的外科治疗

    统计我院自1984-2001年共收治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共17例,其中残胃癌7例,残胃再发癌10例.全部病例均经过胃镜及病理证实,现分析如下:

    作者:杨洲;杨绍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体液离心沉淀物行组织切片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的细胞学检查方法很多,如脱落细胞学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及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1-2]等.

    作者:吴才良;王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气管内肿瘤切除术麻醉1例报告

    男性患者,56岁,反复咳嗽痰血,进行性呼吸困难4月入院.呼吸道阻塞症状不明显,吸气时无三凹征,能平卧,ASAⅡ.纤支镜、CT提示:肿瘤距声门下约4.0cm,大小约1.2×1.0cm,并侵犯管腔外.气管直径约2.0cm,长度约12.0cm.

    作者:涂发平;冯昌盛;曹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吗啡依赖性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吗啡依赖性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模型,用纳洛酮催促戒断,戒断症状按柳田知司评分法给予评分.结果:吗啡组戒断症状分值为19.63±3.46:生理盐水对照组的戒断分值为6.2±1.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吗啡依赖性大鼠模型.

    作者:杨晓红;杨健;吴功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护理程序在保留导尿中的应用

    保留导尿在外科手术前准备中应用广泛,通过临床多年的观察,功能性保留导尿还存在一些缺陷,我们将护理程序运用于保留导尿治疗中,使病人能主动配合, 减少了重置尿管的次数,使病人的满意度增加,对改善护患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锦秀;雷英;朱小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危重病人护嘱计划一体化在临床中的应用

    我院从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多数护嘱是以口头形式表现或由专业组长在护嘱单上下护嘱(包括基础护理、技术护理、专科护理),辅助护士执行后签名,实施结果在护理记录上体现.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所下护嘱95%具有共性特点,仅5-3%具有个性或特殊性.且护嘱单仅保存三个月至半年,不归档,护理病历无护嘱记录,不能体现专业护士的责任.99年开始,我院改用含护嘱、计划一体化的危重病人护理计划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莉萍;李龙珍;胡定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31例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近年来发展很快,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我科自1999年1月-2001年6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3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兴爱;李永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黄疸影响白细胞计数探讨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用CD-1700作白细胞计数时,有时会出现一种异常的白细胞直方图( 见图1),涂片镜检发现白细胞的数量与仪器检测值有明显差异,待血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 发现这类病人的血标本中胆红素明显升高.为弄清原因,我们对40例黄疸病人进行两种仪器测定并用手工法检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晖;刘素兰;霍亚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0例脑脓肿误诊原因分析

    脓肿是儿童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其临床表现多样,常不典型,易发生误诊.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1995年至2000年收治的28例脑脓肿中,院外误诊20例,误诊率占71.4%.现将20例误诊病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庆菊;郭智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系统在腰椎滑脱的应用

    腰椎滑脱是引起下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数有临床症状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即可,而部分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加重的患者则须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方式以椎管减压植骨融合为主,其疗效欠佳.随着近年对其的进一步认识和脊柱内固定器械及技术的提高,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得到很大发展.我科于2000年9月以来,采用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23例,效果满意.

    作者:张志明;蔚抖;蒋成;吴青;赵吕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细胞凋亡和肝脏疾病

    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依赖于自身特定基因调控的主动的细胞死亡,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一种机制.肝细胞凋亡发生在正常肝脏发育和成年肝的肝细胞更新过程中,但在多种病毒性、免疫性、药物诱发性及恶性肝脏疾病中,也常有肝细胞凋亡发生,并参与肝脏损伤.本文拟对细胞凋亡和肝脏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李敬东;李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胸腰椎损伤的影像学评价

    准确诊断和完整评价胸腰椎损伤是正确治疗的关键.放射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其损伤范围,骨折移位程度及椎管受累情况作出明确的判断,也是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基础.如果漏诊,创伤性脊柱不稳可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后遗症.由于脊柱解剖结构复杂,且相互重叠,给常规X线检查带来一些困难.随着CT、MR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胸腰椎骨折及脊髓损伤的检出率,使大部分病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1-4).

    作者:董国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34例复治肺结核病人的护理

    随着结核耐药率的增多,流动人口的增加等原因使结核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不正规治疗及经济原因导致初治失败,使临床复治结核的病人增加,我们针对34例复治结核病人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崔素芬;卢元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慢性贫血个体化输血指征探讨

    为节约血源、减少不必要输血,我院对慢性贫血采用个体化输血指征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尚伦;李进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26例原发性肝癌血清AFP检测的临床分析

    我们收集了1985-2000年我院126例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资料,发现不同病因,不同大小癌病理结节以及不同乙肝两对半出现模式,其血清AFP水平相差显著,与相关文献资料报道一致.结合近年其它肝癌血清标记物的检测,提出在高危人群进行血清AFP和其它一至二项肝癌血清标记物的检测以及超声联合检查,可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权;李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干扰素治疗流行型乙性脑炎的护理体会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对治疗及护理要求高.我院近年来采用干扰素加综合对症治疗,及细心的整体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卢元惠;崔素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