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向军;包小红;邹丽;周娟
目的:采用CONSORT和STRICTA标准对针刺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中文和英文为语种限制,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OVID、Med-line、EBSCO、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共10个数据库,手工检索所有中文针灸杂志、中医药核心期刊及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筛选出的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和报告针刺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国际标准(STRICTA)进行报告质量的评价.结果:根据CONSORT条目,在纳入的针刺治疗偏头痛的95篇报告中,53篇(55.8%)描述了各组的基线情况和临床特征;34篇(35.8%)提及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仅有11篇(11.6%)分配方案隐藏充分;15篇(15.8%)采用盲法的文献中只有7篇采用双盲;13篇(13.7%)提及样本含量的计算.根据STRICTA条目,在95篇文献中有41篇(43.2%)报道了针刺深度,49篇(51.6%)报道了针刺反应,69篇(72.6%)报道了刺激方式,79篇(83.2%)报道了留针时间,但只有4篇(4.2%)报道了用针数目.总共只有4篇(4.2%)文献提及治疗师的专业技能,但有33篇表述了操作者的职称.结论:目前针刺治疗偏头痛的RCT研究报告质量普遍不高.今后应提倡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对针刺疗法的RCT研究进行规范报告.
作者:卢圣锋;陈勤;吴曦;尹海燕;唐勇;梁繁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血管性痴呆病机多以肾精亏虚为本,血瘀、痰浊雍盛为标,据此确立补肾活血化痰法为治疗血管性痴呆基本治法.根椐补肾活血化痰法自拟方药对证治疗,多年运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对于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值得深入探讨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英强;任培清;魏锦慧;杨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测定北五味子在不同土壤营养条件下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pherisorb 10 ODS1 (4.6 mm×250 mm,10 μm),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线性范围0.1-O.5 μm,相关系数为0.9990.平均回收率为100.4%和101.6%.RSD =0.9%和2.9%(n=5).五味子甲素和乙素在不同土壤营养条件下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76%,0.125%.0.072%,0.068%,0.063%,0.083%,和0.114%,0.126%,0.142%,0.129%,0.112%,0.149%.结论: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北五味子栽培中内在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作者:魏东华;陈淑欣;徐东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中药、促通技术综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药内服、按 Brunnstrom 分期采用不同的针刺与促通技术治疗.采用Fugl-Meyer 评分法(FMA) 及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法(MBI)对患者治疗前后运动总分、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参照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结论:综合治疗脑卒中软瘫期诱发肌力产生,痉挛期抑制痉挛,后期促进肌力恢复和动作灵活性,能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斌;张红星;张唐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生物医药领域在近几十年中发展迅猛.由于自身的发展特点,迫切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技术预见是近年来技术创新和管理的研究热点,对生物医药领域的相关产业而言正是很好的科学管理工具.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着重对日本和英国开展的技术预见进行了描述、对比,这对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很有借鉴意义.
作者:谢元昊;王一涛;谭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以2007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及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载文的数量、栏目的设置、论文发表的时滞、5年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作者合作度及其地区和系统分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刊的发展情况及学术影响.
作者:马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的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作者:粟明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虚、实证型患者血小板功能变化情况.方法: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124例代谢综合征 (MS)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辨证分为虚证组53例,实证组71例,以6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测定血浆6一酮-前列腺F1α、血栓素B2的水平.结果:3组之间的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组与健康对照组、虚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且实证组与虚证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3组之间的TXB2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组与健康对照组、虚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实证组与虚证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S患者虚实证型的区别同时体现在血小板聚积作用增强、抑制血小板聚积作用减弱两方面.
作者:陈建鸿;张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确定甘松水溶性粗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哪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多糖得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料液比;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提取2次,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甘松粗多糖的得率为2.83%.结论:本文首次报导了甘松水溶性粗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为甘松多糖的水提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陈胡兰;蒋开年;刘霞;崔志斌;韩泳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心元胶囊中2,3,5,4'一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结果:HPLC测定心元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一葡萄糖苷的含量,二苯乙烯苷在0.192-4.8μg的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43%.结论: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
作者:高向军;包小红;邹丽;周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对窦汉卿相关史籍文献的考查,在<元故少中大夫吉州路总管刘侯墓志铭>和<有元故潜斋先生许仲和墓志>中发现刘执中和许衙二人可能为窦氏针灸学术传人.
作者:李宝金;李桃花;刘清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老年期生理特点是阴阳渐虚,气血渐亏,脏腑渐衰,功能渐减,形体渐弱;先天温煦无力,后天运化呆顿,生机由日益消索而渐趋绝灭.从阴阳的总体发展趋势看,是有降无升,有减无增,当属纯阴之体.
作者:宋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以本身经历(中药鉴定学的创建人之一)对西医药院校开设的生药学和中医药院校开设的中药鉴定学的概念混乱问题提出了见解.指出这两门学科从头兴起到现今,教材的主要差异是所依据的医学理论体系、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内容要求的不同;提出两个学科概念不清将对学科定位、研究生专业设置、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国际学术交流等都会带来影响;认为两个学科在21世纪可能先是独立发展,后具较大的分化、归并,甚至因完成历史使命而消失.
作者:贾敏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甘松不同提取部位组合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完全随机分成阿托品阴性对照组、甘松水提物高剂量组(简称Ⅰ组)、甘松水提物高剂量加挥发油高剂量组(简称Ⅱ组)、甘松水提物高剂量加挥发油低剂量组(简称Ⅲ组)、甘松水提物低剂量加挥发油低剂量组(简称Ⅳ组)及西沙必利阳性对照组,一次性灌胃给药,观察不同药物组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Ⅰ组、Ⅱ组、Ⅲ组、Ⅳ组药物的小肠推进作用优于阴性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药物的小肠推进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甘松不同提取部位组合灌胃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何跃;杨松涛;唐建军;胡红涛;董小鹏;王力;胡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以建中法为治则,用建中汤治疗脾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脾气虚证的50例FD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以建中汤加减;对照组予以吗丁啉,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做出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两组积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O1.症状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体倦乏力、食少纳呆症状改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舌质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中法治疗脾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谭漪;潘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哮喘平冲剂对哮喘豚鼠模型肺组织的形态学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哮喘豚鼠模型,观察实验过程中哮喘豚鼠的一般情况及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各治疗组豚鼠的一般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且经哮喘平冲剂治疗后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细胞明显减少;支气管平滑肌未肥厚;哮喘平冲剂能明显改善支气管上皮损伤,粘液腺增生等病理改变.结论:哮喘平冲剂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与改善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有关.
作者:张念志;郭晶晶;杨洋;师董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活血益肾法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血栓素B:、6-酮-前列腺素F1α、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阿斯匹林100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冠脉通瘀汤,两组疗程均为30 d.结果:治疗组血浆血栓素B2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6-酮-前列腺素F1α高于治疗前(P<0.01);P-选择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采用活血益肾法所用冠脉通瘀汤具有改善血小板功能的作用,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作者:陈潮;陈云凤;卢伟花;扈晓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交泰丸对链脲佐菌素(STZ)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和视网膜血管中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交泰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理.方法:Wistar 大鼠以2%STZ 51 mg/kg腹腔注射后空腹血糖≥16.7 mmol/L者视为 DM 大鼠.3月后,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羟苯磺酸钙组、交泰丸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给药3月后,行右眼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左眼眼球壁石蜡切片,均行NF-κB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光密度值.结果:切片: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视网膜中NF-κB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同羟苯磺酸钙组比较,交泰丸各组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铺片: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羟苯磺酸钙组大鼠视网膜血管中NF-κB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交泰丸各组无显著升高(P>0.05).结论:抑制STZ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及视网膜血管周细胞中NF-κB的激活,保护周细胞免于凋亡,可能是交泰丸避免或延缓STZ性糖尿病大鼠出现无细胞毛细血管等病理改变,从而对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发挥防治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作者:罗旭昇;高健生;潘琳;张淑春;吴星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对34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用醒脑静和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组有效率为82.35%(28/34),对照组为60.00%(18/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张良;王金伟;成友军;林建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同时测定大鼠肠循环液中盐酸小檗碱和酚红的浓度.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welchrom-C18 (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三乙胺(30:70:0.2:0.1),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方法精密度及线性关系良好,盐酸小檗碱和酚红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9.66% (RSD=0.49%)、99.26%(RSD=0.68%)、99.69%(RSD=0.62%);99.85%(RSD=0.70%)、99.44%(RSD=0.86%)、99.72%(RSD=1.32%).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胡慧玲;王战国;刘芳;杜青青;何瑶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