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轶辉
目的 检测49例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患者TNF-α、IL-6、IL-2的水平,分析这些细胞因子在钩体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钩体病患者血清TNF-α、IL-6、IL-2的水平,统计分析3种类型钩体病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3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钩体病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钩体病3种临床类型相比,肺出血型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流感伤寒型及黄疸出血型 (P<0.05);IL-6在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也明显高于流感伤寒型 (P<0.01);钩体病患者血清IL-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钩体病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明显增高,可能与钩体病发生发展及器官损伤有关.
作者:王贵霞;曾跃;张廷君;林家福;孟黄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家族性乳腺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采用焦虑量表(SAS)及状态-特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SBP、DBP、HR、SAS、S-AI及T-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AI及T-A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SAS、S-AI及T-AI值显著高于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AI及T-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家族性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有利于身体康复.
作者:孔孟琼;郑守华;严雨珍;颜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在无痛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组;B组为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组;C组为气管插管下行无痛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组.3组均先予2%利多卡因5 mL雾化吸入行表面麻醉,建立静脉通道,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呼吸、心率及指氧饱和度.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术前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6 mg/kg和芬太尼1 μg/kg.C组在B组基础上以支气管镜引导经口腔置入气管插管,然后经气管插管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3组患者皆测定术前及术中的血压、心率,然后计算其差值.观察患者体动、短暂呼吸抑制情况及术后感受、反应.结果 B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下降,C组血压波动值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心率皆有所上升,但C组与A组心率波动值要高于B组(P<0.05),C组与A组心率波动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体动情况及术后痛苦记忆与B组相似,要优于A组(P<0.05).3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气管插管下无痛支气管镜操作安全性与常规支气管检查相似,但其术中反应及术后痛苦记忆明显优于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晓斌;赵勇;贺蓉;何正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85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均给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改良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各领域积分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日常生活和焦虑心理两个领域的积分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通气功能,对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和心理状态的优化具有积极作用,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P504S、VEGF和MVD在肾细胞癌(R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DP法,检测P504S、VEGF和MVD在RCC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观察RCC的P504S、VEGF的表达和MVD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三者与肿瘤分级、分期、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504S的表达水平与VEGF的表达和MVD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三者均与RC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预后显著相关(P<0.01).结论 P504S、VEGF和MVD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RCC的生物学行为,联合检测3项指标可以评估RCC恶性程度,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转移及患者的预后.
作者:廖勇;黄建林;阎洪涛;董丹丹;蒋建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失血量,提高对其隐性失血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0年12月~2013年5月,采取治疗的6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压积(Hct)变化,计算围手术期失血量.结果 65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未输血的44例,男17例,女27例;平均年龄76.1岁,平均手术时间73.9 min,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172.0 mL,术前血红蛋白(Hb)平均118.6 g/L,术后93.7 g/L,降低了24.9 g/L;术前Hct平均33.1,术后25.2,降低了7.9;采取输血支持的21例,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81.5岁,平均手术时间72.4 min,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179.8 mL,平均输血量624 mL,术前Hb平均98.1 g/L,术后94.5 g/L,降低了3.5 g/L;术前Hct平均30.1,术后28.1,降低了2.0.按方程计算,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分别为877 mL和884 mL,其中隐性失血分别占80.2%和81.2%.结论 隐性失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围手术期应特别注意补充血容量.对隐性失血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
作者:韩天宇;周大鹏;田竞;项良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滋膵降糖方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中药滋膵降糖方干预,1剂/d,分2次口服;对照组60例予以吡格列酮15 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8 w.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糖、胰岛素、李氏β细胞功能指数(MBC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1 h PG)、餐后2 h血糖(2 h P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ISI及MBCI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1 h PG、2 h PG及MBCI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 对于初发T2DM患者,滋膵降糖方和吡格列酮均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及控制血糖的作用,但滋膵降糖方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效果优于吡格列酮.
作者:严军;张艺;胡春平;周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中前哨淋巴结(SLN)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4例可切除的NSCLC患者,手术切除SLN,并行系统的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所有切除的淋巴结送常规HE染色检查,联合免疫组化角蛋白染色方法检测是否有微转移.结果 24例NSCLC患者的SLN检出率为100%,共找到SLN 50个,非前哨淋巴结(NSLN)143个,HE检测发现50个SLN中有31个癌转移,143个NSLN中有27个癌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和根治性纵隔淋巴清扫术切除阳性淋巴结的可能性分别为62%和30.1%.CK19作为单抗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常规HE染色SLN阴性病人的4枚前哨淋巴结2枚有转移,从而使SLNB预测区域淋巴结状态的敏感性从95.45%提高到100%;准确率从95.83%提高到100%;假阴性率从4.55%降为0%.结论 SLN可以用于预测NSCLC肺门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
作者:纪波;王启飞;张志辉;穆玉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洗必泰口腔冲洗对预防气管插管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作用.方法 将32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60例,对照组160例.试验组采用0.12%洗必泰30 mL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棉球擦拭口腔护理法.比较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0.12%洗必泰在降低VAP的发生率等方面明显减少(P<0.05),效果优于生理盐水.结论 0.12%洗必泰口腔护理液冲洗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
作者:唐怀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液标本的病理检查方法及免疫组化在其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观察148例体液离心沉淀细胞块的常规HE染色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体液离心沉淀细胞块的病理特点.结果 148例体液离心沉淀物标本中,镜下形态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诊断为恶性的病例有65例,能明确组织来源的病例60例,其中肺癌45例,卵巢癌6例,胃肠道癌3例,其余11例;体液离心沉淀细胞块诊断与手术切除标本诊断符合率为95.5%.结论 结合临床病史及HE形态选择恰当的免疫标记有助于肿瘤的诊断,确定组织来源,对无手术指征的肿瘤患者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吴才良;龙琼先;刘欣雅;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探讨哮喘患儿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与白细胞介素-10浓度(interleukin-10,IL-10)及肺功能的关系,为治疗哮喘患儿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 设36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92例确诊为哮喘的患儿为哮喘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间歇状态(12例)、轻度持续(18例)、中度持续(33例)、重度持续(29例)4个级别;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1,25(OH)2D3和 IL-10的含量;哮喘组肺功能的评价指标为呼气峰流速(PEF)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 哮喘组血清中1,25(OH)2D3和 IL-10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除间歇状态级与轻度持续级患儿在1,25(OH)2D3、IL-10和PEF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1,25(OH)2D3、IL-10和PEF、FEV1在不同程度的哮喘(轻度持续、中度持续、重度持续)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OH)2D3与IL-10、PEF和FEV1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1,25(OH)2D3和IL-10水平较健康儿童低,1,25(OH)2D3可以促进IL-10水平提高,改善肺功能.
作者:张玉彩;费艳;张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夏天是一个适合户外活动、娱乐消遣、旅行的季节,然而,它也是一个创伤多发的季节.意外伤害对健康有显著影响,是导致1~44岁年龄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所有年龄人群死亡的第5个原因[1].另外,在美国每天约有11 000人由于娱乐休闲、锻炼等导致的创伤寻求医疗帮助.事故、车祸、坠落伤、挤压伤等可使全身各系统受到影响,特别是骨骼肌肉系统.骨折一旦引起大量出血或影响气道和呼吸,将会危及生命.
作者:时倩;柳云恩;侯明晓;高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以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为对象,观察超声对拓扑替康(TPT)热化疗作用的影响.方法 计算TPT对CNE-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后设单纯超声组、单纯TPT组、单纯热疗组、热疗+TPT组、超声+TPT热化疗组;记录各组数据得到生长抑制率,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亚细结构变化.结果 TPT对CNE-2的IC50为0.396 μg/mL;热疗联合TPT对细胞的杀伤效应明显强于单纯TPT组,超声联合后抑制效应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射电镜显示超声+TPT热化疗组的细胞损伤严重,细胞器毁损特征明显.结论 热疗对TPT有增效作用,超声增强了TPT热化疗的杀伤效应.
作者:林盛;饶明月;吴敬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pH值PBS缓冲液对蔗糖酯-泊洛沙姆声学造影剂制备的影响.方法 将蔗糖酯SE-5和泊洛沙姆188按1∶1质量比,先后混溶于不同pH值的PBS缓冲液中.对不同pH值溶液均以400 w声振功率及60 s声振时间进行声振处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声振后溶液内生成微泡的浓度及粒径大小.结果 微泡数量随PBS缓冲液pH值增大而增多,微泡粒径随pH值增大而减小,pH值7.6时为微泡较佳生成条件.结论 pH值对蔗糖酯类声学造影剂微泡数量及粒径整体有显著影响,以pH值7.6为较佳制备条件.
作者:朱小虎;苏红;黄杨;周成香;高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静脉及口服给药方式对炎症性肠病(IBD)合并缺铁性贫血(IDA)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IBD合并ID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IBD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静脉组给予右旋糖酐铁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 w后贫血指标、铁缺乏指标、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上升20 g/L所需的平均时间,并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8 w后,静脉组贫血指标及铁缺乏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口服组;静脉组患者Hb上升20 g/L所需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仅静脉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上升,两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口服给药相比,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治疗IBD合并IDA患者对贫血及铁缺乏的改善作用更好,且对胃肠道影响小,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口服铁剂不能耐受者.
作者:纪程程;高翔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患者Th17细胞(CD3、CD4、IL-17T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Tr)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结核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40例自愿参与研究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0、3、6个月等时段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受试者血液中Th17/Tr,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采用r-干扰素、IL-6、IL-1β、IL-12对Th17细胞进行分化,以了解Th17/Tr在肺结核患者失衡的机制.结果 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Tr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Th17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单用IL-6、IL-1β或2者联合治疗能促使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而用r-干扰素、IL-12则能抑制IL-6、IL-1β对Th17细胞的分化作用.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Tr细胞及Th17细胞失衡的重要原因,细胞因子IL-6、IL-1β可促进结核患者Th17细胞分化,逐渐恢复Th17/Tr平衡状态.
作者:余元华;王永慧;熊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TNBC)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情况.方法 40例TNBC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吉西他滨1 g/m2 静脉滴注,d1、8;卡培他滨1 g/m2 口服,2次/d,d1~d14.以上治疗方案3 w为1个周期.化疗前给予地塞米松、格拉司琼止吐,化疗4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本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14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RR)为45.0%.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2年12月,失访3例,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6.1个月.主要毒性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次要毒性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口腔炎、发热和脱发.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TNBC近期效果满意,毒性反应可耐受.
作者:郭维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方法.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得到骨髓单个核细胞,并结合差时贴壁法,收集24 h后未贴壁细胞,然后用添加有多种细胞因子的内皮细胞基础培养基(endothelial basal medium,EBM-2)诱导培养获取EPCs.通过形态学观察、CD133和VEGFR-2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并结合FITC-UEA-1和Dil-ac-LDL的摄取功能来对EPCs进行鉴定分析,同时通过体外管样结构形成能力对EPCs进行功能性评价.结果 在EBM-2培养基中诱导培养7 d后,出现类似于血岛样的细胞集落,集落中央的细胞呈圆形,周边的细胞呈放射状;80%以上的细胞都是CD133+/VEGFR-2+细胞,并且这些细胞同时能够摄取Dil-ac-LDL和结合FITC-UEA-1;EPCs在基质胶表面形成管腔样结构.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差时贴壁法从骨髓中分离获得的单个核细胞,然后经EBM-2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可获得较高纯度的EPCs.
作者:戴小珍;王兰;潘克俭;何浪;李红;姜鹤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每日1 次,10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O、CI、LVEF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CI及LVEF与治疗前相比,亦有显著改善(P<0.05).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心功能参数指标,除HR外,其余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PaO2、PaCO2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有效矫正肺心病患者心肺功能,保护心肌,改善血气分析指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抗感染、祛痰、平喘治疗基础上加以辅助使用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罗先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实施效果.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5).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管理.观察记录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6±0.6)d,短于对照组(10.4±0.7)d;优良率为51例,高于对照组45例;患者满意度为(98.8±2.2)%,高于对照组(91.0±6.3)%;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57.1±8.5)分,高于对照组(50.1±9.4)分;而并发症发生为0例,低于对照组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侯晓倩;吴清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