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细胞因子SOX2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脑胶质母细胞瘤发生中的机制研究

吴伟;李鹏;薛平

关键词:脑胶质母细胞瘤, 肿瘤干细胞, SOX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脑胶质母细胞瘤(GBM)组织中干细胞因子SOX2及-Catenin蛋白的表达,探讨SOX2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GBM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脑立体定向仪定向注射C6细胞至70只SD大鼠脑尾状核建立GBM动物模型,处死大鼠取脑肿瘤组织分离、鉴定GBM干细胞将其传代培养,20只正常SD大鼠脑组织作为对照,应用SP免疫法检测模型组GBM干细胞组织和正常组脑组织大鼠SOX2、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 GBM干细胞组织中SOX2和β-Catenin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二者在GBM干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2,P<0.05).结论 干细胞因子SOX2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GB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针对GBM干细胞治疗该病提供了新靶点.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凉山虫草与冬虫夏草中多糖的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凉山虫草与冬虫夏草在多糖含量上的差异,为凉山虫草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测定凉山虫草与冬虫夏草中多糖含量.结果 凉山虫草样品多糖含量分别为1.30%、1.44A,冬虫夏草样品多糖含量分别为2.02%、2.27%.结论 凉山虫草中含有丰富的多糖成分,含量低于冬虫夏草.

    作者:陈璐;万德光;陈斌儒;赵那;国锦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对晚期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研究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方案对多种晚期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11月-2010年10月本科收治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实验室检查、治疗周期、治疗方案、疗效评价、随访资料,比较联合恩度组与单用化疗组患者之间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与单用化疗组(C组)相比,恩度联合组(EC组)提高了临床获益率,改善了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生存时间,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获益率,同时没有明显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施媛;王玫;王必莲;门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41例发生漏误诊的骨科医疗事故案例分析

    应用RCA方法对某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存档的41例骨科存在漏诊误诊的医疗事故报告书进行分析处理.对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医疗事故在各级医院的分布、医疗事故的责任人职称分布、致伤原因、漏误诊损伤部位分布和医疗事故中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统计结果,并针对结果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作者:江扬;周琳;许苹;梁庆宇;吴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评估危重患者限制性输血的临床结果

    目的 评估危重患者限制性输血的临床结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于本院ICU病房治疗成年患者167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于ICU病房停留时间超过3 d;排除标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出血、既往输血史和孕妇病例.限制性输血适应症指血红蛋白含量≤7 g/d的病例.结果 APACHE II评分为28.9±6.5,基线血红蛋白含量(10.6±2.2)g/dl.进入ICU第28 d,血红蛋白含量为(8.2±1.3)g/dl,较进入前显著降低(P<0.001).59例予输血治疗,接受输血患者病死率(61.1%)显著高于未接受输血患者(48.6%)(P=0.03).对于危重患者,输血是一个独立的死亡危险因子(P=0.011;OR:2.67;95%CI:1.25-5.69).输血组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较非输血组延长(20 d比8d,P<0.001;24 d比14d,P=0.002).结论 危重患者血红蛋白减少会延长重症监护时间,输血可以导致预后更差.

    作者:徐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强化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支持在肝癌肝切除术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给予含谷氨酰胺(Gin)的肠外营养(PN)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2例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不含Gin的PN,研究组接受含Gln的PN.术后第1d开始进行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共7d.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进行APACHEⅡ评分,观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第8dIgG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的免疫状况,减轻术后炎性反应.

    作者:田银生;李毅;周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因素与对症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因素与对症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并成功接受溶栓治疗的60例患者,详细记录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后住院期间和60 d随访期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为8.3%,随访60 d的MACE发生率为33,3%.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性别、左室射血分数及糖尿病病史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术后60 d MACE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发生MACE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左室射血分数及糖尿病病史,护士要熟悉MACE形成的相关因素,落实好各项护理措施,做好健康指导.

    作者:木小红;郑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癌在中国的治疗和研究现状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5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肿瘤致死原因的第3位,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患有肝癌,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国[1].在中国,慢性乙肝感染仍然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2];此外,丙型肝炎感染、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食物、酗酒、吸烟等也是重要原因[3,4].1992年始,乙肝疫苗在中国人群中的全面应用,而在2000年后中国政府宣布了对新生儿进行免费接种乙肝疫苗,预计中国人群的乙肝发病率会得到有效控制,而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率下降趋势也会在此后的20年内得到显现[5].

    作者:吴孟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国外骨科医疗风险管理现状及其借鉴意义

    目的 介绍美加英澳四国骨科医疗风险管理的现状,包括管理机构、相关法律、上报系统以及分析方法,以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CNKI数据库,搜索2001~2011年的美加英澳四国骨科医疗风险管理现状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研究.结果 归纳文献所研究的骨科风险管理方法,并总结其值得借鉴的意义.结论 美加英澳四国骨科医疗风险管理较国内系统完善,其国家重视系统的建立并逐渐地完善.政府主导骨科医疗风险管理机构,并通过法律来支持整个系统.

    作者:张锦奇;周琳;吴宏;梁庆宇;许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及治疗和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于头颈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头颈部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鼻腔和鼻窦29例为常见的发病部位,其次为扁桃体14例,其它12例.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NK/T细胞淋巴瘤33例,其次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IBCL)15例,其它7例.结论 原发于头颈部的NH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其在发病年龄、原发部位、组织学类型、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特征.

    作者:邹胜琴;古庆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常见妇科疾病居家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见妇科疾病居家护理方案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160例常见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积极的居家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社区护理.结果 治疗组的抑郁与生存质量评分在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护理前后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常见妇科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5.0%,对照组为7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家护理方案的应用有利于常见妇科疾病生存质量的改善,同时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缓解抑郁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卓;侯延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体育心理调控方法在5.12地震灾区心理重建中的运用研究

    地震灾害给灾区人民的心理造成巨大创伤,通过了解灾区心理创伤者的心理特点,针对灾区心理患者不同群体特点,结合体育心理调控的功能和作用,尝试构建体育心理调控模式,提出体育心理调控的4种具体方法和运用注意事项,以达到缓解灾区不同群体心理压力和治愈他们的心理刨伤的目的.

    作者:李献青;彭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常规化疗进行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病理确诊、行根治性手术的NSCLC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予恩度分别联合GP、TP、NP方案治疗;对照组予单用GP或TP或NP方案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4周开始治疗,3周为1个周期,4个周期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21-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第4周期时治疗组CEC、NSE、CYFR21-1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有效率(RR)及临床受益率(CBR)均高于对照组,CB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联合常规化疗对NSCLC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用化疗,并可显著降低CEC、CEA、NSE、CYFR21-1水乎,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彭大勇;李俊;文亢;赵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抗抑郁药物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与肠道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与肠道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都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黛力新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体疗效(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只有疼痛频率的有效率与治疗组相当,治疗组其他各单症状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大便紧迫感与腹胀方面(P<0.01).结论 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提高总体疗效,其中对疼痛时间、大便形状、大便紧迫感和腹胀等肠道敏感性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选;曹德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复合乳酸菌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合乳酸菌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6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均给予支链氨基酸、门冬氨酸鸟氨酸、乳果糖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口服,每次2粒,每天3次.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氨水平(62.50±15.85)umol/1,对照组血氨水平(71.27±13.25)umo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乳酸菌可增加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维敏;陈焰;谢春生;郭健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与防控医院感染的思路与探讨

    目的 加强护理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从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人手,加强护理感染控制的组织结构建设,规范护理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护理人员无菌操作技术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强化多重耐药菌病人的管理,推进院感信息化实时监测.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由2008年的4.9%下降至2011年2.1%;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上升,由2008年73.5%上升至98.7%;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由2008年14.3%上升至2011年39.7%;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下降,由2008年3.2‰下降至2.4%.结论 加强护理管理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殷瑾;张群;陆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度子痫前期胎盘血管铸形特点和改善灌注功能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重度子痫前期胎盘血管铸形特点,了解胎盘血管的结构和药物改善灌注功能的作用.方法 6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其中34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29例联合应用硝苯地平和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比较两组胎儿的基本情况,同时对63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进行血管铸形,选择同期正常妊娠的胎盘进行铸形,作为对照.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动静脉血管容量为(104.9±43.1)ml,小于正常妊娠组(151.7±51.6)ml,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的1、2、3级脐静脉直径分别为(5.6±1.2)mm、(2.9±1.0)mm、(1.2±0.4)mm,与正常妊娠组(9.0±2.3)mm、(4.3±1.1)mm、(3.5±0.9)mm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硝苯地平组出现死胎率达到8.82%,与两联组的0例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硝苯地平组的IUGR占26.47%,高于两联组的6.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盘血管铸形能够在胎盘功能的研究上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联合使用硝苯地平和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也能够改善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的灌注功能.

    作者:陈晓燕;李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渗透树脂对早期龋齿的渗透研究

    目的 探讨渗透树脂对早期釉质龋的渗透能力.方法 将制备的人工釉标本随机分为实验组(渗透树脂组)、对照A组(窝沟封闭剂组)和对照B组(流动树脂组)3组,分别使用渗透树脂、窝沟封闭剂和流动树脂涂抹表面,对3组的渗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渗透树脂组的渗透深度明显高于窝沟封闭组和流动树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窝沟封闭组和流动树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渗透树脂在预防早期龋齿方面可能具显著优势.

    作者:刘建华;胡征;韩继双;叶慧娟;宋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株具有低营养抗逆特性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

    目的 分离和鉴定贮留在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的YI08菌株.方法 从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活化、分离和纯化得到YL08分离株,接种于LB培养基和PBS缓冲液中,鉴定YL08分离株的形态和营养抗逆特性,通过16S rDNA的序列测定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鉴定YL08分离株的种属.结果 镜检显示YL08分离株呈短小杆状,革兰染色阴性;YL08分离株具有较强的低营养抗逆特性,在无营养的PBS缓冲液中可以生存6个月以上;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证实YL08分离株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rtrophomonas maltophilia),同源性≥99%.结论 从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低营养抗逆特性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YL08株,为流式细胞仪的消毒维护及YL08分离株的低营养抗逆保护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杨菌;杨淑霞;邹强;刘阳;梁红;袁杰;沈小旭;吴永琴;张杰;李敏惠;LI Min-hui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51例性腺外畸胎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性腺外畸胎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参照2003年WHO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组织学分型对51例手术切除性腺外畸胎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性腺外畸胎瘤患者发生部位多见于人体中线两旁,频率依次为纵隔、骶尾部、腹腔、盆腔、腹膜后、肺、颅内等.51例中4例为恶性,恶变率为7.8%;其中3例为成熟性畸胎瘤伴腺癌或鳞癌,1例为未成熟畸胎瘤Ⅱ级.结论 性腺外畸胎瘤好发于年轻患者,多见于中线两旁,有较高的恶性率,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及压迫症状,非体表部位畸胎瘤可合并感染,容易误诊.

    作者:殷秀;蹇顺海;文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44例骨科医疗纠纷案例分析

    骨科医疗纠纷逐年增多,给患者及其家属和临床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文章根据近年文献和案例,从骨科门急诊特点、患者年龄、手术类型、术后护理角度分析了影响骨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因素,试图找出产生纠纷的原因,旨在提高医疗质量与防范医疗纠纷发生,为骨科医疗提供管理思路与参考.

    作者:傅威;李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成都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