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吴海霞
目的 分离和鉴定贮留在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的YI08菌株.方法 从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活化、分离和纯化得到YL08分离株,接种于LB培养基和PBS缓冲液中,鉴定YL08分离株的形态和营养抗逆特性,通过16S rDNA的序列测定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鉴定YL08分离株的种属.结果 镜检显示YL08分离株呈短小杆状,革兰染色阴性;YL08分离株具有较强的低营养抗逆特性,在无营养的PBS缓冲液中可以生存6个月以上;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证实YL08分离株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rtrophomonas maltophilia),同源性≥99%.结论 从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低营养抗逆特性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YL08株,为流式细胞仪的消毒维护及YL08分离株的低营养抗逆保护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杨菌;杨淑霞;邹强;刘阳;梁红;袁杰;沈小旭;吴永琴;张杰;李敏惠;LI Min-hui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胃癌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胃癌患者80例纳入研究组,同期体检的健康成年人80例纳入对照组.血清癌胚抗原(CEA)、IL-6和糖类抗原(CA19-9)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比较两组之间CEA、IL-6、CA19-9和CRP差异.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CEA、IL-6、CRP和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CEA、IL-6和CA19-9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而CRP与肿瘤分期、胃壁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IL-6诊断胃癌的敏感性高于CRP、CEA和CA19-9.此外,IL-6与CRP和CEA三者联合的敏感性显著增高.IL-6的ROC曲线下面积比CEA、CRP和CA19-9高.结论 血清CEA和CA19-9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但IL-6、CEA、CRP及CA19-9不是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IL-6与CRP结合诊断胃癌优于CEA和CA19-9.
作者:付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D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的关系.方法 45例诊断明确的哮喘患者(轻度19例,中度26例)和45例健康患者纳入研究.分别对研究对象采集病史、体检,依据GINA指南评估哮喘,并行呼吸功能测试(RFT)、ACT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测量.依据ACT评分将哮喘患者分为两组.结果 哮喘患者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水平(P=0.003).中度哮喘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哮喘者的水平(P=0.03).ACT< 20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ACT≥20组的水平(P=0.01).hs-CRP水平与ACT评分(R=-0.81,P<0.001)和哮喘的严重程度(R=0.32,P<0.05)呈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hs-CRP水平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和ACT评分相关,hs-CRP可以作为一个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和哮喘控制的敏感指标.
作者:余雷;资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EB病毒(epstein-hart virus,EBV)抗体EB-VCA-IgA(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EB-EA-IgA(EB病毒早期抗原抗体)及血浆中EBV-DNA(EB病毒DNA)水平在监测鼻咽癌放疗后疗效、预后判断及复发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鼻咽癌患者76例,放疗前检测EB-VCA-IgA,EB-EA-IgA及EBV DNA.放疗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并与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76例中,EB-VCA-IgA放疗前阳性71例,阴性5例;放疗后阳性69例,阴性7例.EB-EA-IgA放疗前阳性68例,阴性8例;放疗后阳性者64例,阴性12例.EBV-DNA放疗前检测阳性60例,阴性16例;放疗后阳性11例,阴性65例.其中,11例检出阳性者中2例证实为远处转移,8例为临床复发,故其肿瘤进展阳性预测值为90.9%.在65例阴性患者中,共有3例远处转移,8例复发,故阴性预测值为83.1%.64例患者血浆EBV-DNA水平与临床结果相符,故准确率为84.2%.结论 血浆EBV-DNA水平的检测是监测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转移、复发的有效指标.而EB-VCA-IgA,EB-EA-IgA尚无法证明其是判断临床分期、疗效及复发的可靠指标.
作者:陈瑜萍;阮辉;肖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在全身静脉麻醉的维持中应用依托咪酯的效果,探讨更安全的麻醉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85例,将手术患者分为Eto组和Pro组,两组麻醉诱导方案均为咪达唑仑+罗库溴铵+舒芬太尼,Eto组41例患者手术中采用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维持全身麻醉,Pro组44例患者手术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全身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后、插管后3 min,切皮时、拔管后3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中出现的血流动力学高值、术后苏醒时间及围手术期的血皮质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MAP、HR无显著差异,P>0.05;Eto组患者术中的血皮质醇显著低于Pro组,P<0.01;Eto组和Pro组患者术后苏醒的时间分别为(12.9±4.0)min、(8.3±3.6)min,t=5.58,P<0.01;Eto组患者术后1~2d的血皮质醇显著高于Pro组,P<0.01.结论 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静脉麻醉患者的术中维持,具有安全可行性.
作者:袁春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80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各4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时间、尿管保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输卵管通畅率腹腔镜组也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随访2年,腹腔镜组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开腹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再次输卵管妊娠率、不孕率分别为12.5%、10.0%,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2.5%、22.5%,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可作为输卵管妊娠治疗的首选方式.
作者:王义梅;王慧;马江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94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吸氧、止咳、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160 μg/福莫特罗4.5μtg),1吸/次,2次/d,治疗周期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PaO2、PaCO2等血气指标及FVC、FEVI、FEVl/FVC%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PaO2(84.56±8.55)mmHg、PaCO2(30.25±3.26)mmHg及FVC(2.91±0.35)L、FEVI(2.02±0.24)L、FEVl/FVC%(72.14±7.41)%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必可都保可有效缓解中重度稳定期COPD病情,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及血气各项指标.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介绍美加英澳四国骨科医疗风险管理的现状,包括管理机构、相关法律、上报系统以及分析方法,以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CNKI数据库,搜索2001~2011年的美加英澳四国骨科医疗风险管理现状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研究.结果 归纳文献所研究的骨科风险管理方法,并总结其值得借鉴的意义.结论 美加英澳四国骨科医疗风险管理较国内系统完善,其国家重视系统的建立并逐渐地完善.政府主导骨科医疗风险管理机构,并通过法律来支持整个系统.
作者:张锦奇;周琳;吴宏;梁庆宇;许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应用RCA方法对某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存档的41例骨科存在漏诊误诊的医疗事故报告书进行分析处理.对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医疗事故在各级医院的分布、医疗事故的责任人职称分布、致伤原因、漏误诊损伤部位分布和医疗事故中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统计结果,并针对结果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作者:江扬;周琳;许苹;梁庆宇;吴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尿酸与肌酐比值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158例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的COPD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分组,同时以计算的尿酸与肌酐比值中位数值6.7为界限,即尿酸与肌酐比值>6.7和≤6.7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两种分组情况下血清尿酸与肌酐比值、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差异,分析血清尿酸与肌酐比值与FVC和FEV1的相关性.结果 尿酸与肌酐比值>6.7和≤6.7患者的FVC%分别为(66±18)%和(75±16)%;尿酸与肌酐比值>6.7和≤6.7患者的FEVl%分别为(46±19)%和(56±17)%.两组同FVC%和FEV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分级越高,FVC%及FEVl%值越低,尿酸与肌酐比值越高.血清尿酸与肌酐比值与FVC%(R=-0.27,P=0.03)及FEVl%(R=-0.31,P=0.01)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尿酸与肌酐比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OPD患者肺功能受损情况.
作者:易星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多继发于骨折,发病原因至今未明.FES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很高.长期以来,机械阻塞学说和生化学说试图解释FES的发病机制,但这两种学说均不能满意的解释所有临床现象.近年来研究发现,FES与快速发展的急性肺内炎性反应(APIR)有较强的相关性,该领域成为FES研究的焦点.同时还发现许多脂肪栓子对患者的隐性损害.本文就此作一综述,以期为探明本病的病因及其防治作出提示.
作者:张少轼;赖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之间的关系.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回顾性研究37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 h内确诊.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溶栓治疗的患者被排除本研究.收集与CRP和END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出现END.年龄、性别、发病到抵达医院的时间、血清CRP水平、血细胞比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颈内动脉闭塞与END之间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水平、颈内动脉闭塞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独立的变量.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CRP水平与END显著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内动脉闭塞也与END显著相关.
作者:罗传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凉山虫草与冬虫夏草在多糖含量上的差异,为凉山虫草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测定凉山虫草与冬虫夏草中多糖含量.结果 凉山虫草样品多糖含量分别为1.30%、1.44A,冬虫夏草样品多糖含量分别为2.02%、2.27%.结论 凉山虫草中含有丰富的多糖成分,含量低于冬虫夏草.
作者:陈璐;万德光;陈斌儒;赵那;国锦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过度补液的正负临床效应.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8月我科收治的烧伤总面积≥70%Ⅱ度、Ⅲ度≥50%TBSA的患者39例行液体复苏,总结患者伤后24、48、72 h的补液量对患者的影响,同时观察记录这一时间段患者各项临床指征的变化.结果 28例重度烧伤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6例患者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同时高血压患者2例,凝血功能障碍(VK1↓)1例,腹腔间隙综合征2例.结论 把控好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杜绝过度补液,为保证烧伤休克期顺利、安全、有效的补液提供借鉴.
作者:白倩;李瑞华;赵林霞;唐世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动物模型分析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进展性脑卒中的变化.方法 Wistar雄性小鼠30只,以随机设计法分为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5只,观察组建立进展性脑卒中模型,观察两组饲料喂养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周期变化,同时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观察组第4周及第8周末的血浆Hey水平明显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1),8周末观察组小鼠的病理检查呈现明显的血管与动脉损害情况.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是造成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一个新的致病危险因素.
作者:李永鸿;巫碧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1年3月,32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恩度联合FOLFOX4方案(恩度7.5 mg/m2 dl~7,草酸铂85mg/m2,静滴2h,dl;醛氢叶酸200 mg/m2,dl,d2;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推,d1,d2;5-Fu 600 mg/m2,静滴22 h,dl,d2.2周重复,至少4周期.结果 32例中31例可评估疗效:2例获完全缓解(CR),15例获部分缓解(PR).11例获病情稳定(SD),总有效率为54.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4个月,中位生存期13个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1.6%、16.1%,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69.7%),恶心、呕吐(56.2%),神经毒性(69.7%),以1~2级为主.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徐建忠;徐珍;凌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中MT-3基因mRNA的表达与含量差异性,为阐明食管癌发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食管癌手术就诊者30例,取肿瘤中心及距肿瘤边缘至少5 cm的食管切缘组织进行RT-PCR检测分析,检测对象为MT-3基因.结果 MT-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同时不同病理分期与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织中MT-3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分期越低,分化程度越好,其表达量越高.结论 食管癌中MT-3基因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织表达存在差异,同时其表达受到病理分化程度与分期的影响.
作者:李勇强;王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渗透树脂对早期釉质龋的渗透能力.方法 将制备的人工釉标本随机分为实验组(渗透树脂组)、对照A组(窝沟封闭剂组)和对照B组(流动树脂组)3组,分别使用渗透树脂、窝沟封闭剂和流动树脂涂抹表面,对3组的渗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渗透树脂组的渗透深度明显高于窝沟封闭组和流动树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窝沟封闭组和流动树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渗透树脂在预防早期龋齿方面可能具显著优势.
作者:刘建华;胡征;韩继双;叶慧娟;宋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颈动脉狭窄患者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0例和治疗组4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与支架成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IMT和斑块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都有显著下降,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组的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下降幅度都比对照组大(P<0.05).对照组在随访期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应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治疗中能有效减少狭窄程度,减少病死率,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降脂作用有关.
作者:张维;吴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3-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3-mercaptopyruvate sulfurtransferase,3-MST)mRNA在正常、急性缺氧及急性缺氧加外源性H2S条件下的表达情况.方法 21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缺氧组和急性缺氧+ Na HS(H2S供体)组.建立大鼠急性缺氧模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延髓3-MS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大鼠延髓有3-MST mRNA表达;给予急性缺氧刺激后,大鼠延髓3-MST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急性缺氧+NaHS组3-MST mRNA表达量比急性缺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3-MST mRNA存在于正常成年大鼠延髓组织中,急性缺氧可上调其表达,外源性H2S可抑制由缺氧所引起的3-MST mRNA表达的增加,提示3-MST-H2S途径可能参与急性缺氧大鼠延髓呼吸中枢缺氧损伤保护作用及节律性呼吸的中枢性调节.
作者:聂政;李慧;侯雪飞;周华;唐玉红;陈丽;郑煜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