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因素与对症护理

木小红;郑燕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发生因素,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因素与对症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并成功接受溶栓治疗的60例患者,详细记录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后住院期间和60 d随访期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为8.3%,随访60 d的MACE发生率为33,3%.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性别、左室射血分数及糖尿病病史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术后60 d MACE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发生MACE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左室射血分数及糖尿病病史,护士要熟悉MACE形成的相关因素,落实好各项护理措施,做好健康指导.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51例性腺外畸胎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性腺外畸胎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参照2003年WHO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组织学分型对51例手术切除性腺外畸胎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性腺外畸胎瘤患者发生部位多见于人体中线两旁,频率依次为纵隔、骶尾部、腹腔、盆腔、腹膜后、肺、颅内等.51例中4例为恶性,恶变率为7.8%;其中3例为成熟性畸胎瘤伴腺癌或鳞癌,1例为未成熟畸胎瘤Ⅱ级.结论 性腺外畸胎瘤好发于年轻患者,多见于中线两旁,有较高的恶性率,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及压迫症状,非体表部位畸胎瘤可合并感染,容易误诊.

    作者:殷秀;蹇顺海;文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云南蕊木的研究进展

    云南蕊木是傣族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主要含有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单萜吲哚生物碱.本文从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3个方面综述云南蕊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云南蕊木的更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赖维春;李丽梅;邹强;龙姣;刘阳;李敏惠;阳泰;杨淑霞;郑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体育心理调控方法在5.12地震灾区心理重建中的运用研究

    地震灾害给灾区人民的心理造成巨大创伤,通过了解灾区心理创伤者的心理特点,针对灾区心理患者不同群体特点,结合体育心理调控的功能和作用,尝试构建体育心理调控模式,提出体育心理调控的4种具体方法和运用注意事项,以达到缓解灾区不同群体心理压力和治愈他们的心理刨伤的目的.

    作者:李献青;彭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依托咪酯用于全身麻醉静脉维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在全身静脉麻醉的维持中应用依托咪酯的效果,探讨更安全的麻醉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85例,将手术患者分为Eto组和Pro组,两组麻醉诱导方案均为咪达唑仑+罗库溴铵+舒芬太尼,Eto组41例患者手术中采用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维持全身麻醉,Pro组44例患者手术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全身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后、插管后3 min,切皮时、拔管后3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中出现的血流动力学高值、术后苏醒时间及围手术期的血皮质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MAP、HR无显著差异,P>0.05;Eto组患者术中的血皮质醇显著低于Pro组,P<0.01;Eto组和Pro组患者术后苏醒的时间分别为(12.9±4.0)min、(8.3±3.6)min,t=5.58,P<0.01;Eto组患者术后1~2d的血皮质醇显著高于Pro组,P<0.01.结论 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静脉麻醉患者的术中维持,具有安全可行性.

    作者:袁春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株具有低营养抗逆特性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

    目的 分离和鉴定贮留在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的YI08菌株.方法 从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活化、分离和纯化得到YL08分离株,接种于LB培养基和PBS缓冲液中,鉴定YL08分离株的形态和营养抗逆特性,通过16S rDNA的序列测定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鉴定YL08分离株的种属.结果 镜检显示YL08分离株呈短小杆状,革兰染色阴性;YL08分离株具有较强的低营养抗逆特性,在无营养的PBS缓冲液中可以生存6个月以上;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证实YL08分离株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rtrophomonas maltophilia),同源性≥99%.结论 从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低营养抗逆特性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YL08株,为流式细胞仪的消毒维护及YL08分离株的低营养抗逆保护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杨菌;杨淑霞;邹强;刘阳;梁红;袁杰;沈小旭;吴永琴;张杰;李敏惠;LI Min-hui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Caspase-3、ADAM10在肺癌中表达与生物学意义

    目的 探讨Caspase-3和ADAM10在肺癌中表达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选择肺癌石蜡包埋标本80例与同期正常肺组织20例,分别进行免疫染色检验,一抗分别为兔抗人多克隆抗体ADAM10和Caspase-3.结果 ADAM10和Caspase-3在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和50 %.经过调查显示,ADAM10和Caspase-3在腺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鳞癌和小细胞癌低,同时在转移的肺癌表达水平也比较低.结论 Caspase-3、ADAM10在肺癌中表达都受到抑制,阳性率降低,可能与患者肿瘤的病理特点与转移情况有关,可作为预测肺癌发生发展的指标之一.

    作者:景瑞军;李勇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1年3月,32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恩度联合FOLFOX4方案(恩度7.5 mg/m2 dl~7,草酸铂85mg/m2,静滴2h,dl;醛氢叶酸200 mg/m2,dl,d2;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推,d1,d2;5-Fu 600 mg/m2,静滴22 h,dl,d2.2周重复,至少4周期.结果 32例中31例可评估疗效:2例获完全缓解(CR),15例获部分缓解(PR).11例获病情稳定(SD),总有效率为54.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4个月,中位生存期13个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1.6%、16.1%,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69.7%),恶心、呕吐(56.2%),神经毒性(69.7%),以1~2级为主.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徐建忠;徐珍;凌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纳入178例(男115例,女63例)在我院确诊为十二指肠或胃溃疡的患者,诊断采用上消化道内镜.所有患者进行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或乙酰水杨酸(ASA)治疗,冠状动脉疾病(CAD)、年龄及性别等危险因素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评估.结果 47例患者为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平均年龄为(65.7±12.5)岁,无出血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8±15.0)岁.出血患者中ASA的使用比NSAID更常见(NSAIDn=18例;ASA n=26例,P=0.036).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出血的比例女性为20%,男性为28%(P=0.056).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有CAD(OR:24.66,95%CI=1.7-95.8,P=0.002),ASA的使用(OR:9.67,95%CI=2.2-36.6,P=0.022),NSAIDs的使用(OR:4.63 95%CI=1.2-15.6,P=0.033),年龄(OR=11.50,95%CI=2.8-11.2,P=0.002),男性(OR:2.47,95%CI=0.9-8.7,P=0.053).结论 高龄、动脉粥样硬化、男性和非甾体抗炎药和乙酰水杨酸的使用是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乙酰水杨酸的使用导致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高.

    作者:彭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国外骨科医疗风险管理现状及其借鉴意义

    目的 介绍美加英澳四国骨科医疗风险管理的现状,包括管理机构、相关法律、上报系统以及分析方法,以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CNKI数据库,搜索2001~2011年的美加英澳四国骨科医疗风险管理现状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研究.结果 归纳文献所研究的骨科风险管理方法,并总结其值得借鉴的意义.结论 美加英澳四国骨科医疗风险管理较国内系统完善,其国家重视系统的建立并逐渐地完善.政府主导骨科医疗风险管理机构,并通过法律来支持整个系统.

    作者:张锦奇;周琳;吴宏;梁庆宇;许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41例发生漏误诊的骨科医疗事故案例分析

    应用RCA方法对某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存档的41例骨科存在漏诊误诊的医疗事故报告书进行分析处理.对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医疗事故在各级医院的分布、医疗事故的责任人职称分布、致伤原因、漏误诊损伤部位分布和医疗事故中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统计结果,并针对结果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作者:江扬;周琳;许苹;梁庆宇;吴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科大学生科学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医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素质教育.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835名医科大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等进行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1690份,其中52.1%同学能正确回答科学研究的含义,52.9%的人认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但仅25.6%的医学生常去科技展览类场馆,高达65.7%的人对科学新发现不太了解;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只占15.8%.结论 医科大学生具备较好的科学素质,但其现状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亟需加强.

    作者:陈耀辉;高晓凤;游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直结肠癌术后并发症预防与治疗

    直肠癌(carcinoma of rectum)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在我国肿瘤发病率已经位列第3位(前两位是肺癌及胃癌),有超过肺癌及胃癌的发病率位列第1的趋势,因而直肠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已成为研究的重点.随着手术器械和材料的不断更新,直结肠吻合技术发展较快,保肛问题已经有完美的术式,如何有效降低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成为临床主攻方向.现将我院收治直肠癌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病例进行分类整理如下:1直肠癌病因与病理及其对预后的影响1.1病因目前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尚在研究中,统计学上半数以上来自腺瘤癌变,病理形态学上多为增生、腺瘤及癌变各阶段以及相应的染色体改变.

    作者:龙兴敬;邓泽虎;蒋玉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抗抑郁药物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与肠道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与肠道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都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黛力新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体疗效(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只有疼痛频率的有效率与治疗组相当,治疗组其他各单症状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大便紧迫感与腹胀方面(P<0.01).结论 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提高总体疗效,其中对疼痛时间、大便形状、大便紧迫感和腹胀等肠道敏感性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选;曹德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及治疗和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于头颈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头颈部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鼻腔和鼻窦29例为常见的发病部位,其次为扁桃体14例,其它12例.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NK/T细胞淋巴瘤33例,其次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IBCL)15例,其它7例.结论 原发于头颈部的NH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其在发病年龄、原发部位、组织学类型、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特征.

    作者:邹胜琴;古庆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 探讨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CHD老年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氟伐他汀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烟酸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IMT有明显缩小(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hsCRP与HCY值都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能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下降,疗效比单独使用氟伐他汀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买合菲热提·吾米提;徐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在胃癌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胃癌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胃癌患者80例纳入研究组,同期体检的健康成年人80例纳入对照组.血清癌胚抗原(CEA)、IL-6和糖类抗原(CA19-9)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比较两组之间CEA、IL-6、CA19-9和CRP差异.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CEA、IL-6、CRP和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CEA、IL-6和CA19-9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而CRP与肿瘤分期、胃壁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IL-6诊断胃癌的敏感性高于CRP、CEA和CA19-9.此外,IL-6与CRP和CEA三者联合的敏感性显著增高.IL-6的ROC曲线下面积比CEA、CRP和CA19-9高.结论 血清CEA和CA19-9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但IL-6、CEA、CRP及CA19-9不是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IL-6与CRP结合诊断胃癌优于CEA和CA19-9.

    作者:付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对晚期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研究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方案对多种晚期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11月-2010年10月本科收治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实验室检查、治疗周期、治疗方案、疗效评价、随访资料,比较联合恩度组与单用化疗组患者之间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与单用化疗组(C组)相比,恩度联合组(EC组)提高了临床获益率,改善了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生存时间,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获益率,同时没有明显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施媛;王玫;王必莲;门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癌在中国的治疗和研究现状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5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肿瘤致死原因的第3位,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患有肝癌,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国[1].在中国,慢性乙肝感染仍然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2];此外,丙型肝炎感染、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食物、酗酒、吸烟等也是重要原因[3,4].1992年始,乙肝疫苗在中国人群中的全面应用,而在2000年后中国政府宣布了对新生儿进行免费接种乙肝疫苗,预计中国人群的乙肝发病率会得到有效控制,而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率下降趋势也会在此后的20年内得到显现[5].

    作者:吴孟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探讨复方滴眼剂治疗眼部细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0.5%莫西沙星和0.1%地塞米松组成的复方滴眼剂与0.5%莫西沙星和0.1%地塞米松滴眼液的使用效果,评价复方莫西沙星滴眼液治疗眼部细菌感染和炎症(睑缘炎、角膜炎、结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年龄18岁以上诊断为睑缘炎、角膜炎或结膜炎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试验.根据患者不同的给药方式分为复方药物组和对照组,评价药物的临床效果、体征、症状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药物的临床效果以及抗微生物疗效都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眼睛症状和体征随着时间好转,治疗7d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复方药物组患者眼睑红斑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94),眼睑蜕皮结痂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337).两种给药方法安全且耐受性好.结论 0.5%莫西沙星、0.1%地塞米松组成的复方药物与分开同时使用在疗效和耐受性等效.

    作者:蒋大义;谢守霞;马惠莱;杨宏图;孙业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表皮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研究

    目的 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对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的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对黑素细胞增值的影响,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生成量,流式细胞仪检测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α对黑素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增殖能力降低,黑素合成减少,增加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a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生成都有抑制作用,这为临床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色素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林新瑜;王芳;林鸿刚;段西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成都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