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俊;张德;齐子芳;徐兴平;纪利伟
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CLPD)是一组形态学、免疫学及临床特点各异的恶性疾病,根据其免疫表型大致可分为B细胞性、T细胞性和NK细胞性三类,其中大部分属B细胞性.本病以西方国家多见,占所有成人白血病的25%~38%,而东方国家少见,仅占成人白血病的1.5%~2%[1~3].1989年,FAB协作组提出了关于此类疾病的分型建议[1].按此建议,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84年10月至1996年10月间我院诊治的165例CLPD,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真勤;杨仁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Jean-Luc等报道,根据脲酶水解尿素释放氨引起pH升高,利用邻甲酚酞络合酮随pH改变的颜色变化比色法测定血清中尿素[1].我们经改进和实际应用,认为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重复性好和干扰因素少等优点.测定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瑞生;吴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调查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流行情况,分别采用抗生素敏感谱试验及重复PCR指纹技术对从24名病人分离的28株鲍曼不动杆菌作分型研究.结果发现28株共分成3种抗生素敏感谱模式或5种基因型,以Ⅰ型抗生素敏感谱或基因型A为主,从肺科ICU分离的菌株均为基因型A.结果表明基因型A鲍曼不动杆菌是此次暴发流行的菌株.基因分型较抗生素敏感谱分型更为灵敏、特异,且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的特点.在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中颇具应用价值.
作者:夏云;张玉洪;曹何;黄天禄;陈宏础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其比值在急性胰腺炎病因中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79例急性胰腺炎的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其比值,将患者分为胆源性与非胆源性(包括酒精性与其他)组,分别进行对比.结果:胆源性组的血清脂肪酶较非胆源性组显著增高(P>0.05),胆源性组较酒精性组的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均显著偏高(P<0.01及P<0.05),但有相当多重叠,血清脂肪酶与淀粉酶比值在各组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其比值不能用来区别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作者:涂朝勇;郑建方;李欣华;周新木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73年Gnarpe提出了解脲支原体(UU)的生殖道感染与男性不育有关[1].1984年Jeyedran等报告采用精子尾部低渗肿胀试验(HOS)以评估精子膜完整性.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也分别用UU培养、HOS对精子的功能进行了研究[2].本文用UU、HOS联合测定了23例正常生育男性和24例不育男性的精液,并对其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采用低浓度双缩脲试剂测定脑脊液总蛋白.方法:比色法.结果:灵敏度高,低检出量0.10 g/L,线性范围0~5.0 g/L,与比浊法比较,r=0.9925.该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手工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作者:刘姣;李颖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霍乱是一种流行迅速的传染病,及时发现传染源和尽快确定病原体对于卫生防疫部门控制和扑灭疫情极为重要.为此,笔者参考有关文献[1,2],在简易增凝法的基础上,辅以细菌染色技术,经显微镜观察快速诊断霍乱弧菌,取得满意结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章云;朱晓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生物生长曲线在细菌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39例患者微生物生长曲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型.结果: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32.58%;在增菌后6~24 h时区内转种,分离培养阳性率高(95.1%);陡峭型曲线在所有曲线中所占比例大(78.67%)且细菌分离培养阳性率高(95.28%),而中间及平缓型生长曲线的存在是细菌分离培养失败的重要原因.结论:利用微生物生长曲线不仅可连续观察细菌生长分型,而且可明显提高细菌的培养阳性率.
作者:卓健生;卢云;杨朵;罗小兵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确定正常人群尿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参考值,并对尿液LDH活性的变化与泌尿系统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和尿路感染患者尿LDH活性增高有极显著意义(P<0.01),肾性高血压和糖尿病肾损伤患者尿LDH增高有显著意义(P<0.05),肾移植术患者尿LDH活性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尿LDH检测可作为泌尿系统病变的辅助诊断检查项目之一,对肾移植存活的观察有一定意义.
作者:朱学涛;杨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ACE为美国产的全自动、分立式分析系统,可进行常规的生物化学、电解质、血药浓度及相应免疫学检查.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精密度高、准确度较理想,能自动稀释和报警等特点.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故障以及处理方法,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菊英;雷静月;陈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本室对酶免法做RF测定进行了初探,并运用于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刘爱萍;谢琼;詹淑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MET-HC 1022全血细胞计数仪是我院引进的一台全血细胞分析仪,该仪器一般性能较好,但我们曾遇到过两种特殊故障,并找到了排除故障的办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天祥;张碧霞;武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应用病原培养和抗原检测技术对性病门诊求医的特殊人群-135例初诊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进行了病原分析.发现单一因子感染67例,双因子感染13例,多因子感染3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63%、9.63%和2.22%.结果表明;NGU感染类型以一种微生物感染为主,其中解脲支原体列首位(约32.59%),UU、MH和CT三种病原单纯感染占64例确诊NGU的77.11%.病原组成分析对研究NGU发病规律和提高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中丽;觉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本文就某些鞋厂工作人员苯中毒在外周血细胞上的改变作一探讨.
作者:李伯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WAKO钒酸氧化法与改良J-G法测定胆红素的方法学比较.方法:采用WAKO钒酸氧化法胆红素测定试剂盒同时测定血清中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改良J-G法测定胆红素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钒酸氧化法的重复性试验、线性试验、干扰试验、回收试验进行了评价.结果:钒酸氧化法(Y)与改良J-G法(X)有很好的相关性(总胆红素:Y=0.992 6X+2.234 4,r=0.999 1;直接胆红素:Y=0.996 8X+1.169 4,r=0.998 2);测定总胆红素的线性可达684 μmol/L,直接胆红素的线性可达342 μmol/L;测定总胆红素天内重复性变异平均为1.17%,天间重复性变异平均为1.88%,直接胆红素天内重复性变异平均为1.88%,天间重复性变异平均为2.76%;溶血、脂浊、维生素C对测定表现为较微的干扰.总胆红素的回收率平均为98.7%,直接胆红素的回收率平均为102.0%.结论:钒酸氧化法是一准确、灵敏的、适用于实际工作的测定胆红素的方法.
作者:吴敏良;张正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前,临床各实验室分离HDL-Ch的方法较多,其中利用血清脂蛋白能与多价阴离子相结合形成沉淀而达到分离低密度与极低密度脂蛋白,然后测其上清液的方法为临床各实验室普遍采用.
作者:陆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血脂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健康对照组35例的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组胰岛素为15.50±3.58 mU/L,对照组为10.83±3.02 mU/L(P<0.05),高血压组有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显著降低(P<0.01),血清甘油三酯明显增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同时存在糖代谢和脂蛋白代谢异常.
作者:雷晓美;林月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VITROS-2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系美国JOHNSON & JOHNSON公司产品,是采用干化学技术对人体血液、尿液、脑脊液等进行各种生化项目的检测,从分离血清到加样及与试剂反应全部采用一次性用品,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及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具有速度快、故障少、操作方便等优点.该仪器于1998年在我科投入使用以来,总的运行情况良好,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常碰到一些小故障,本文将就这些故障的表现及排除作些简要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杨兰翎;唐熟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β-内酰胺酶(简称β-Lase)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1],已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其检测方法通常有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法、碘法、产色头孢菌素法以及酸测定法等[2].前三者操作步骤较繁琐,第四者试剂不易购买,难于普及开展,唯有酸纸片法简便快速利于常规推广.我们选用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一代)、头孢噻肟(头孢三代)为底物,以临床分离菌株为试验对象,对酸纸片法测定β-Lase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一系列的试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史跃杰;杨玉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全世界已有120个国家18 000个实验室参加英国RANDOX公司的国际质量评定计划(RANDOX International Quality Assessment Scheme;RIQAS),它可以评定41个普通临床化学项目,18个治疗药物项目和17个特种蛋白项目.我科与九强公司合作参加了RANDOX公司1997~1998年第17周期的临床化学部分项目质控计划(编号:RQ9112,10个项目,每两周报告一次结果),下面介绍该质控计划的报告评分,实验室评估及参评体会.
作者:杨沛;梁启中;杨成玉;陈伟;邓光贵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