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玉;张阳根;李燕斌;朱小东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法(IB)检测可提取核抗原(ENA)多肽抗体的性能.方法以检测抗ENA抗体中的抗U1RNP抗体为研究对象,用免疫印迹法(IB)和免疫双扩散法(ID)分别进行检测,以高特异的ID法检测结果为对照,统计IB法的符合率.结果用IB法检测抗U1RNP抗体有7种不同的蛋白质排列组合,其中以73,32,17.5 kDa三条蛋白带同时出现与ID法的符合率高(84.1%),而32 kDa的符合率低(30.7%),这两组的差异显著(P<0.01).结论单独采用IB法检测抗ENA抗体尚欠可靠,须结合其它方法,取长补短,提高ENA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
作者:朱钰钰;甘小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curve)分析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统计决策理论,目前在临床诊断性检验中用于判断临界点的正确选择和检验项目性能评价[1].在坐标纸上绘制曲线比较麻烦,利用Microsoft Excel绘制ROC曲线,则很方便.
作者:杨浏;黎增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阿拉伯糖甘露糖脂抗体(LAM-IgG)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以氨试剂法、散射比浊法和金标渗滤法同时检测了48例结核性胸水、27例癌性胸水和31例非结核炎性胸水的ADA、CRP和LAM-IgG.结果结核性胸水ADA、CRP活性明显高于癌性胸水(P<0.01),其它炎性胸腔积液CRP含量明显高于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P<0.01);以ADA>30 u/L,CRP>8 mg/L,及LAM-IgG阳性等单个指标来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其敏感性达到95.7%,特异性为98.1%;以ADA<30 u/L,CRP<8 mg/L,及LAM-IgG阴性等单个指标来诊断恶性胸腔积液,其敏感性达到98.7%,特异性为97.1%.结论 ADA、CRP、LAM-IgG联合检测可为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陈蕾;闻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曾报道了骨髓有核细胞直接定量计数与传统方法的实验比较及操作程序[1~3],其中仅对方法学作了简单评价,但方法学设计原理未作分析,现就此问题探讨如下,为了便于叙述,将直接计数方法一并简述如下.
作者:李早荣;周巧慧;成军;孙长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由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和法国PASTURE研究院合作设计生产的,此仪器方法学先进,有配套的试剂,测试速度快,精密度高,结果准确,软件操作方便,深受广大用户欢迎.我科从2003年5月引进该仪器,通过一年多的应用遇到了一些错误信息,本室对错误信息,通过摸索都能自行解决,现把这些经验介绍给同行以供参考.
作者:张风侠;马海玲;高淑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CYFRA21-1检测对来源于上皮细胞的实体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365例实体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316例实体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血清CYERA21-1值,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上皮肿瘤组进行比较.结果实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P<0.05).实体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血清CYFRA21-1水平及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血清CYFRA21-1检测对来源于上皮细胞的实体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监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惠柳;黄玲莎;黄文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动酶标洗板机的应用使EIA实验洗板操作更加规范化.其洗板过程省时省力,自动洗板增加了实验室间的可比性.我科使用DENLEY WELL WASH4洗板机已多年,现将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非元件性故障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魏权利;王小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讨论不同的灰区设置对迈康准TM衣原体免疫试剂盒检测敏感度的影响.方法用罗氏PCR及Trinity公司的DFA做参照比较不同灰区设置情况下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使用迈康准TM衣原体免疫试剂检测时,设置25%的灰区可以明显提高实验的敏感度(85.09%to 94.15%),而特异性降低不明显(99.63%to 97.84%),而工作量和成本增加不明显.结果衣原体感染筛查时,设置灰区可提高检测敏感性,对于及时发现传染源,有效地控制衣原体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明确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水平的变化与肝癌存在、进展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确定PD-ECGF作为肝癌分期、转移及鉴别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和实用意义,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肝细胞癌患者选择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50例,慢性肝炎(CH)68例,肝硬化(HC)43例,肝细胞癌(HCC)62例(手术8例),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PD-ECGF的浓度,并对8例手术标本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癌细胞PD-ECGF的表达.结果 HCC(Ⅰ、Ⅱ期)组血浆PD-ECGF水平(298.60±33.90 g/m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H组(233.14±34.92pg/ml)、HC组(238.66±23.67pg/ml)与正常对照组(223.14±24.52gp/ml)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CC(Ⅰ、Ⅱ期)与HCC(Ⅲ期)组(624.52±113.14gp/ml)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8例手术标本肝癌细胞PD-ECGF表达强阳性(3+)或阳性(2+),癌旁增生的肝细胞PD-ECGF弱阳性(+),正常肝细胞PD-ECGF弱阳性或阴性(+/-).结论血浆PD-ECGF水平可作为肝癌分期、转移、鉴别诊断及判断肝癌进展情况的一种标志物,对HCC的疗效观察并指导临床对肝细胞癌患者选择佳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作者:李光兴;李文东;杨云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据调查,已婚妇女半数以上均不同程度患有此病[1].为了探讨病原微生物在宫颈糜烂的感染情况,我们对252例宫颈糜烂患者的宫颈拭子和阴道拭子进行性病病原学检测,并设立135例正常的妇女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日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MAXM血细胞分析仪是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生产的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它采用的是经典的VCS技术,一般得到的检测结果是准确可靠的,但是如果连续出现几张报告单上仅MHC和MCHC偏低,或只有MCHC单项偏低,在排除样本原因的情况下应注意到这是分血片(BSV)发生小故障造成的.由于在日常操作中此类小故障仪器不报警,做system test也不能检查出来,由此造成的检测误差容易被忽略,以下简要介绍此类小故障的产生及处理的办法,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中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浓度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9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NIDDM)血中Cystatin C的浓度,并与其尿中微量白蛋白(ALBU)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NIDDM患者血中Cystatin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血糖控制良好组Cystatin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良好组Cystatin C显著低于血糖控制不良组(P<0.05).NIDDM患者中,ALBU阳性率为26.66%,血中Cystatin C增高阳性率为48.8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Cystatin C对于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上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瑾;奚经巧;陶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电泳法用于脂蛋白分析可追溯到1965年,Lee和Fredrickson用纸上电泳第一次成功分离了血浆脂蛋白[1],为高脂血症分型提供了依据,也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常用的分析方法可将脂蛋白分为几大类: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作者:王忠慧;王惠民;王跃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形态分型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新鲜尿离心后留沉渣滴在载玻片上,用普通显微镜镜检,分别对178例肾病患者和163例非肾病患者的尿液进行红细胞形成学观察.结果在178例肾病患者血尿中红细胞形态多以Ⅰ、Ⅱ、Ⅲ型红细胞为主,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6.7%,在163例非肾病患者血尿中,以均一形红细胞(0型红细胞)为主,与肾活检诊断符合率达92.6%.结论根据血尿中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程度和形态特征及红细胞形态分型,来判断肾性和非肾性血尿,对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明权;丁振若;郑善銮;岳乔红;杨柳;樊爱琳;郝晓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且易于形态学检查的滴虫活体染色方法,提高滴虫的检出率和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滴虫感染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取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尿液、前列腺液、粪便标本,经适当处理后制成样本混悬液,按样本与染色液5 : 1的比例加入瑞氏染液,在滴虫存活状态下染色约2 min,离心,取沉淀物涂片,自然干燥后油镜镜检.结果 经活体染色后,滴虫形态完整,结构清晰,容易辨认.结论该法与传统的生理盐水湿片法相比较,具有不受温度及滴虫离体时间较长后引起活动力减弱的影响,不易漏诊;与干片染色法相比,虫体着色性强,结构完整,易于鉴定.且由于离心后标本相对浓缩,可提高滴虫的检出率.此方法试剂易得,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作者:王华;苍金荣;苏宝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铁蛋白(AF),在临床上多作为诊治贫血以及辅助观察肿瘤病人的一项指标.笔者在测定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中将血清铁蛋白也加入其指标系列并观察比较,发现肝硬化病人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对临床观察肝硬化的病变、治疗以及预后都有一定意义.本文就血清铁蛋白测定在肝硬化中的意义进行探讨,结果如下:
作者:李兴国;李晓艳;张西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血清二氧化碳测试在临床检验中经常会遇到问题,加大了检验人员的工作量,因此需要对引起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适当调整工作系统,直到问题解决.下面就临床检验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个例子介绍一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于雷;聂庆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乳腺球蛋白由于其乳腺组织特异性作为一个有希望的乳腺肿瘤标志物已讨论了近十年.该文综述了其分子结构,在肿瘤组织及其它组织中的表达、经淋巴结转移及检测方法.说明乳腺球蛋白的检测可能成为乳腺癌诊断及提示预后的重要工具.
作者:孟宪华;赵连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位点检测技术开展亲权鉴定的可行性.方法自2002年3月~2004年5月间,采用PCR复合扩增技术、毛细管电泳及五色荧光自动化检测技术对143例亲权鉴定案例389份血液样本,进行了15个STR基因位点和1个Amelogenin性别基因位点检测分析.认定亲权关系的均以亲子关系指数(RCP)≥99.99%为准,排除亲权关系的则以≥3个以上基因位点不符为依据.结果在143例亲权鉴定案例中,认定有亲权关系的119例,占83.22%,排除有亲权关系的24例,占16.78%,结论 STR基因检测位点多,多态性高,DNA片段短、造成错配和优先扩增的可能性小,提高了PCR扩增的成功率和灵敏度,而且标本用量少(一般仅为0.1 ng模板DNA),因此,目前STR基因位点检测技术可以作为亲权鉴定的主要技术手段.
作者:杨玉发;刘永梅;张国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检测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测定2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尿中(TGFβ1)的含量,并与1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与血浆白蛋白浓度和24 h尿蛋白总量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24 h尿蛋白总量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P<0.01),而血清清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实验组(P<0.01).尿中TGFβ1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血TGFβ1的含量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TGFβ1含量与24 h尿蛋白含量(TP)呈明显正相关关系,TGFβ1=189.54+5.89×TP,(r=0.62,P<0.01),而尿中TGFβ1含量与血清清蛋白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04,P>0.05).血TGFβ1和24 h尿蛋白总量及血清清蛋白之间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r=0.13,r=0.19,P>0.05).结论检测尿中TGFβ1的含量有助于评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曾瑜;陈明;王开正;张帆;邓正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