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淮北地区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表型检测的底物选择

李敏;程训民;陈峰;张琪;朱素珍;徐元宏;沈继录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表型, 耐药性, 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了解淮北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表型分布及检测的佳底物选择.方法用1999年NCCLS推荐的标准,采用纸片扩散法从147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筛选出可疑产ESBLs细菌,并用确证试验加以确认.结果116株大肠埃希菌和3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出69株产ESBLs细菌(46.9%),将初筛得到的可疑菌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确证试验,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测定,检出69株产ESBLs细菌,而用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检测ESBLs阳性菌为32株.结论淮北地区进行ESBLs细菌检测时,应选择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作为初筛试验的底物,选择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测定作为确证试验的底物.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结核病细菌学检查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加强实验室管理,强化结核病检验操作规程学习,提高质量控制意识,提高标本阳性检出率,加强检验前、后质量控制,实行抽检及复查制度.结果质控结果显示该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且效果显著.讨论要提高结核分枝杆菌检验质量,质控措施必不可少,且随新方法,新理论的发展还要不断加强和完善.

    作者:白广红;王智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白细胞滤除输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使用白细胞过滤前后血液质量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0份库存红细胞进行过滤前后血液学指标监测及3 672单位血液过滤后临床应用观察.结果白细胞滤除率为99.7%,红细胞回收率为92.1%,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18%.结论白细胞过滤输血能显著降低非溶血性发生率,达到提高输血质量的目的.

    作者:石玉梅;卢秀琴;黄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与沙保罗培养基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下称CHR)与沙保罗培养基(下称SDA)对临床标本真菌培养的检出率.方法①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法分离培养;②沙保罗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果92份阳性标本中,有62份同时在SDA和CHR上生长,在SDA上生长而在CHR上不长的有16份;在CHR上生长而在SDA上不生长的有6份.结论念珠菌培养不能只接种在一种培养基上,同时接种两种培养基,可提高念珠菌的检出率.

    作者:周燕;曹桂华;查筑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快速双相血液(体液)细菌培养基的开发与应用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而危急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其诊断治疗主要依赖于血液、骨髓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传统手工培养法由于血液中存在的病原菌的各种抑制因子(如吞噬细胞、抗体、抗生素等),致使血培养阳性率不高;阳性标本也因细菌生长缓慢,需时3~7 d,远远不能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甄拴平;王喆;马淑红;苟国强;马晓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临床生化检验应重视分析后质量保证

    多年来,实验室比较重视分析前、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淡化了分析后的质量保证.据国内有关学者报道,分析后出现的问题占75.9%[1],因此,分析后的质量保证应引起临床实验室的高度重视.临床生化分析后质量控制一般包括数据结果的处理、检验结果的审核、检验报告单的发送、检验结果的临床评估及信息反馈.

    作者:蒋文英;杨璐;贾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ILEX2000A型离子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检验医学也迅速发展,检测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加快,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把工作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效率提高.但在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工作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影响仪器设备的使用,有时达到影响工作的程度.也就是说再先进的设备也是由人来控制的,若操控不当,不认真,就会导致仪器不能正常工作,检验结果也不可靠,所以人员的素质就尤显重要.

    作者:雷广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问题及处理

    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准确、快速、重复性好,能自动报警等优点,现已普遍应用于检验科,我科于2003年引进一台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现将一年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红梅;王卫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维护技巧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日本日立株式会社生产的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具有自动化程度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1].该仪器维护保养非常简单容易,只要严格按照维护保养程序进行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包括3 mo和6 mo)以及年保养,仪器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工作的需求.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技巧,在这里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在运用中有所益处.

    作者:翁改志;路军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心房利钠肽水平的检测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中心房利钠肽(ANP)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检测41例CHF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的ANP水平,并对其与CHF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CHF组血浆中的A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2);CHF组的各级(NYHA分级)间比较,血浆中ANP的水平差异显著:Ⅱ级与Ⅲ级比较:P=0.02,Ⅲ级与Ⅳ级比较:P=0.01.结论血浆ANP水平与CHF及其NYHA分级密切相关,检测血浆ANP水平对CHF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孙世忠;杨事达;翁亚贤;王忠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唾液酸酶监测对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测定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价值.方法取阴道分泌物行pH、氨试验、涂片找线索细胞,BVBlue唾液酸酶测定试验.结果BV Blue唾液酸酶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2.6%,93.4%,96.2%,96.7%.BV Blue试验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上和传统的Amsel四步法试验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受阴道毛滴虫病、生殖器念珠菌病感染等的影响.结论采用BV Blue唾液酸酶测定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简便、快速、可靠,结果易判读,是一种临床上可行的好方法.

    作者:李小平;吴旺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供、患者HLA-A、B、DRB1高分辨分型的无关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32例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供、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基因高分辨相合及亚型相合,无关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效果的情况,为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选择适配供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SSP或SBT技术对供、患者HLA-A、B、DRB1的基因进行高分辨分型,定期随访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状况,统计分析移植后效果.结果32例患者与供者的HLA低分辨分型结果完全相合,HLA-A、B、DRB1基因高分辨分型全相合的患者与HLA-A、B、DRB1基因高分辨分型不相合的患者,造血干细胞植活和两年半内的移植存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LA低分辨分型结果完全相合是临床医生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要条件之一,供、患者HLA-A、B、DRB1高分辨分型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组织配型不可少的实验之一,但HLA-A、B、DRB1基因高分辨分型错配对无关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植活和两年半内的移植存活率影响较小,HLA基因高分辨分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供者.

    作者:高素青;邹红岩;喻琼;曾健强;程曦;吴国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BLCA-4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以BLCA-4作为新的膀胱肿瘤标志物,检测其在膀胱癌及相关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反应检测膀胱癌患者、正常人群、膀胱癌高危人群尿中BLCA-4含量,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膀胱癌组患者尿中BLCA-4含量为46.5±86.6 A/μg.protein,均值为:46.5,阳性率为94.3%;对照组中正常人尿中BLCA-4含量为:2.9±6.5A/μg.protein,均值为:2.85,均低于实验的cut-off值;膀胱癌高危人群尿中BLCA-4含量平均值为8.5±19.1A/μg.protein,阳性率为15.4%,可见BLCA-4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BLCA-4作为一种新的膀胱肿瘤标志物,用于膀胱肿瘤的实验诊断具有良好前景.

    作者:陈延娥;郭广洲;王固新;夏利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类白血病反应的中毒性中性粒细胞的MAXM血液分析仪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伴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中毒中性粒细胞是否被MAXM血细胞分析仪误认为嗜碱性粒细胞.方法MAXM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瑞氏染色镜检白细胞分类;过氧化物酶染色区分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区分类白血病反应.结果26例恶性肿瘤患者用MAXM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为:(28.6±5.7)×109/L;分类为:中性粒细胞49.9%±10.6%,淋巴细胞15.2%±4.3%,单核细胞2.2%±1.2%,嗜酸性粒细胞0.4%±0.3%,嗜碱性粒细胞32.3%±10.2%.镜检分类为:中性粒细胞85.6%±11.8%,淋巴细胞12.9%±5.1%,单核细胞1.5%±1.4%,嗜酸性粒细胞0%,嗜碱性粒细胞0%,其中中毒中性粒细胞为36.5%±7.6%.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率为:89.6%±12.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为83.1%±12.5%,积分395±63.结论MAXM血细胞分析仪把类白血病中毒中性粒细胞误认为嗜碱性粒细胞.

    作者:刘万里;雷阿妮;谢衡玲;徐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HC-9886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HC-9886电解质分析仪是深圳航创公司研制生产的电解质分析仪器,该仪器操作简便,能进行自动化分析,准确性达到省室间质评要求,通过2年多来的应用,我们总结了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现报告如下,供使用该仪器的同行参考.

    作者:沈天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PCR-RFLP法检测葡萄糖激酶基因启动子-30位点变异的实验条件研究

    目的确定用Alw21 I限制性内切酶切割PCR(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葡萄糖激酶基因启动子区-30位点的适实验条件.方法按一定梯度设定酶切所用扩增产物量、内切酶的浓度、酶切时间,用2 g/dl低熔点琼脂糖凝胶(含0.5μg/ml的溴乙锭)电泳,透射式紫外灯下观察酶切结果.结果20 μl的酶切体系中,适酶切产物为5μl,适内切酶量为5U,酶切时间应超过9 h.结论参数偏离适条件将会导致实验失败.

    作者:赵滢;詹淑芬;韩林;段勇;王玉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液态蛋白芯片法检测HBsAg和HBeAg的方法学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HBsAg和HbeAg两种抗原的检测,建立液态蛋白芯片检测法及临床应用;并比较两种方法在检测HBsAg和HBeAg两种抗原对结果有无差异.方法用AXSYM免疫自动分析仪MEIA法和液态蛋白芯片法两种方法同时检测200例该院体检及门急诊临床样本HBsAg和HBeAg两种抗原,用标准血清的检测结果绘制出标准曲线,比较样本结果.结果液态芯片法检测结果与AXSYM免疫自动分析仪MEIA法检测HBsAg、HBeAg,阳性和阴性符合率HBsAg分别为95.6%,96.2%;HBeAg分别为91.4%,92.3%.在统计学上对临床样本判断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液态芯片法较AXSYM免疫自动分析仪MEIA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标本用量少的优越性.并且通过联合检测,可同时检测多个项目,更加快捷、简便,病人的检测费用也可大幅度的降低.

    作者:施洪耀;施锦杰;姚见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AVL995血气分析仪常见故障处理

    AVL995血气分析仪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可同时检测pH、PCO2、PO2,根据测得的患者血液pH、PCO2、PO2值及大气压值,输入患者的体温、Hb、FIO2即可算得其余十一项参数.由于这类仪器本身的特性,使用保养不当,也会发生各种故障,现将常见故障现象和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阶胜;顾向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在血小板临床输注中的意义

    血小板在血液有形成分中体积小,但其表面却具有复杂的血型抗原系统,由于其表面的抗原众多且复杂,因此反复大量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的频率比红细胞产生同种抗体的频率高几十倍[1].笔者对72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了血小板交叉配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邢荷香;贺晨;张艳;刘晟;刘孟黎;王睿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速率法检测ALT一种引起结果失真情况的探讨

    目的揭示在日常全自动生化检测ALT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造成结果失真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法.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60双试剂酶偶联速率法检测ALT.结果经常有测定值过低,经稀释测定后,但实际值很高的情况出现,导致ALT的失真.结论要注意过低值的测定结果,要认真仔细,经常察看反应曲线,要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其它项目测定结果,慎重发出报告,避免此类情况出现.

    作者:张启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安徽淮北地区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表型检测的底物选择

    目的了解淮北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表型分布及检测的佳底物选择.方法用1999年NCCLS推荐的标准,采用纸片扩散法从147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筛选出可疑产ESBLs细菌,并用确证试验加以确认.结果116株大肠埃希菌和3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出69株产ESBLs细菌(46.9%),将初筛得到的可疑菌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确证试验,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测定,检出69株产ESBLs细菌,而用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检测ESBLs阳性菌为32株.结论淮北地区进行ESBLs细菌检测时,应选择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作为初筛试验的底物,选择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测定作为确证试验的底物.

    作者:李敏;程训民;陈峰;张琪;朱素珍;徐元宏;沈继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