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CR-RFLP法检测葡萄糖激酶基因启动子-30位点变异的实验条件研究

赵滢;詹淑芬;韩林;段勇;王玉明

关键词:葡萄糖激酶基因, PCR-RFLP, 实验条件
摘要:目的确定用Alw21 I限制性内切酶切割PCR(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葡萄糖激酶基因启动子区-30位点的适实验条件.方法按一定梯度设定酶切所用扩增产物量、内切酶的浓度、酶切时间,用2 g/dl低熔点琼脂糖凝胶(含0.5μg/ml的溴乙锭)电泳,透射式紫外灯下观察酶切结果.结果20 μl的酶切体系中,适酶切产物为5μl,适内切酶量为5U,酶切时间应超过9 h.结论参数偏离适条件将会导致实验失败.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BLCA-4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以BLCA-4作为新的膀胱肿瘤标志物,检测其在膀胱癌及相关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反应检测膀胱癌患者、正常人群、膀胱癌高危人群尿中BLCA-4含量,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膀胱癌组患者尿中BLCA-4含量为46.5±86.6 A/μg.protein,均值为:46.5,阳性率为94.3%;对照组中正常人尿中BLCA-4含量为:2.9±6.5A/μg.protein,均值为:2.85,均低于实验的cut-off值;膀胱癌高危人群尿中BLCA-4含量平均值为8.5±19.1A/μg.protein,阳性率为15.4%,可见BLCA-4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BLCA-4作为一种新的膀胱肿瘤标志物,用于膀胱肿瘤的实验诊断具有良好前景.

    作者:陈延娥;郭广洲;王固新;夏利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定量与定性关系探讨

    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为生殖内分泌激素的重要项目之一,已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开展,其对于妊娠或急腹症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随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2],本文主要对其在正常诊断水平及其以下浓度的样本进行了定量与定性观察.

    作者:易元杰;杨杰;邹秋平;符水晶;周松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中部分抗凝和纤溶指标变化的探讨

    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中部分抗凝和纤溶物质与其止凝血障碍的关系.方法在STAGO-STA全自动血凝仪上检测79例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的血浆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LG)和抗纤溶酶(AP)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肾病综合征患者PC、PLG活性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S和ATⅢ活性降低(P<0.01),有显著性差异;AP升高,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慢性肾炎患者PC升高(P<0.05),PLG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S和ATⅢ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P无变化.结论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亢进和纤溶亢进,测定抗凝和纤溶系统的一些项目可帮助了解疾病的进展及指导治疗.

    作者:陈鹄;苏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HC-9886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HC-9886电解质分析仪是深圳航创公司研制生产的电解质分析仪器,该仪器操作简便,能进行自动化分析,准确性达到省室间质评要求,通过2年多来的应用,我们总结了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现报告如下,供使用该仪器的同行参考.

    作者:沈天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两种方法测定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葡萄糖的实验探讨

    目的探讨内源性干扰物质对葡萄糖氧化酶(GOD)法测定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葡萄糖结果的干扰.方法根据<肾脏病学>的分期标准,将糖尿病慢性肾衰患者分成四期,分别用己糖激酶(HK)法和GOD法测定各期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葡萄糖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对照组和慢性肾衰各期中,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和肾功能衰竭期两种方法测定患者血清葡萄糖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GOD法低于HK法,校正方程分别为YHK=1.12XGOD-0.79,YHK=1.06XGOD-0.27.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尿毒症期和对照组两种测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GOD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应注意在糖尿病慢性肾衰竭不同分期中,内源性干扰物造成血糖测定结果降低.

    作者:孙静;刘静;朱广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假阳性原因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的病原标志和直接证据之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是临床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试验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操作中的各个环节对试验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

    作者:张家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液态蛋白芯片法检测HBsAg和HBeAg的方法学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HBsAg和HbeAg两种抗原的检测,建立液态蛋白芯片检测法及临床应用;并比较两种方法在检测HBsAg和HBeAg两种抗原对结果有无差异.方法用AXSYM免疫自动分析仪MEIA法和液态蛋白芯片法两种方法同时检测200例该院体检及门急诊临床样本HBsAg和HBeAg两种抗原,用标准血清的检测结果绘制出标准曲线,比较样本结果.结果液态芯片法检测结果与AXSYM免疫自动分析仪MEIA法检测HBsAg、HBeAg,阳性和阴性符合率HBsAg分别为95.6%,96.2%;HBeAg分别为91.4%,92.3%.在统计学上对临床样本判断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液态芯片法较AXSYM免疫自动分析仪MEIA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标本用量少的优越性.并且通过联合检测,可同时检测多个项目,更加快捷、简便,病人的检测费用也可大幅度的降低.

    作者:施洪耀;施锦杰;姚见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四种因工作失误引起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自20世纪90年代Abbott公司推出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以来,国内已广泛用于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院理想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器.但因工作失误引起的仪器故障在所难免,现就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因工作失误造成的四种故障及排除方法作一介绍.

    作者:徐忠玉;郭健莲;朱小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在唾液脂质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唾液脂质进行分离,并比较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唾液脂质检测中脂质色谱行为的差异.方法收集100ml全唾液,提取脂质,采用正相色谱分离唾液中性脂及磷脂,分别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分离出四种中性脂组分,分别为胆固醇、油酸、1,3-二棕榈酸甘油酯、三脂酰甘油酯、两种磷脂组分,分别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比较,基线稳定,分辨率高.结论对于痕量的唾液脂质,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效果优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作者:赵东方;赵涯东;郑晓晖;卢宏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清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清中pH、Ca2+测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清pH、Ca2+测定的影响.方法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10例体检正常男女青年血清标本,放置5,40,60,80,100min不同时间,观察血清pH、Ca2+的变化.结果以5 min血浆测定结果为对照组,60min以前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血清放至80 min后pH值升高和Ca2+值降低差别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标本密闭放置40 min,血清pH、Ca2+与5 min血浆值基本相符;放置60 min,pH和Ca2+变化都在临床诊断允许误差范围内;而放置80 min后血清pH、Ca2+的变化都有高度显著性,超出临床诊断允许误差范围.

    作者:屈引婷;王全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对我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型的探讨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两型(M3a与M3b)之间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77例APL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象及骨髓形态学、凝血及纤溶方面的改变,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型)病例在性别、年龄、有无出血症状、DIC发生率、临床完全缓解率,外周血RBC、Hb、Plt计数与骨髓白血病细胞百分比、t(15;17)易位现象及治疗前后不同时期D-二聚体、PT、APTT、TT及纤维蛋白原测定值差异不存在显著性意义;在外周血WBC总数、Auer小体、柴捆细胞比较中存在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另外,治疗前M3a、M3b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PT、APTT、TT及纤维蛋白原测定值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粗颗粒型(M3a)及细颗粒型(M3b)对于临床表现(如出血、DIC发生率等)、治疗及预后没有指导意义,仅存在形态学上的差异.

    作者:刘基铎;何惠;沈云;刘光平;关朝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白细胞滤除输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使用白细胞过滤前后血液质量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0份库存红细胞进行过滤前后血液学指标监测及3 672单位血液过滤后临床应用观察.结果白细胞滤除率为99.7%,红细胞回收率为92.1%,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18%.结论白细胞过滤输血能显著降低非溶血性发生率,达到提高输血质量的目的.

    作者:石玉梅;卢秀琴;黄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速率法检测ALT一种引起结果失真情况的探讨

    目的揭示在日常全自动生化检测ALT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造成结果失真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法.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60双试剂酶偶联速率法检测ALT.结果经常有测定值过低,经稀释测定后,但实际值很高的情况出现,导致ALT的失真.结论要注意过低值的测定结果,要认真仔细,经常察看反应曲线,要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其它项目测定结果,慎重发出报告,避免此类情况出现.

    作者:张启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鉴定.方法新生儿产出后断脐带时留取脐血血样,先用传统的试管法对脐血标本作ABO血型鉴定,不能定出血型的标本用微柱凝胶技术鉴定,仍不能定出血型者再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析PCR-SSP)作进一步鉴定.结果传统的试管法仅能对83.98%(4561/5431)的脐血血样正确定出ABO血型,用微柱凝胶技术仍有1.77%(96/5431)的标本不能定出ABO血型,对以上疑难标本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容易地定出了ABO血型.结论微柱凝胶技术敏感,应取代试管法ABO血型定型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翁彬;王雷萍;赵祥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获取基因全长cDNA的方法及其进展

    全长cDNA的获得是基因克隆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理解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仅有不完整的cDNA片段是不够的.该文就获取全长cDNA的方法及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杨锡明;高磊;栾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利用改良淋巴细胞微核技术对宫颈癌手术后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微核与宫颈癌手术治疗后效果的关系,为宫颈癌手术后能否治愈提供前瞻性、关键性的技术指标.方法利用改良的淋巴细胞微核的微核阳性率,平均微核细胞率2项指标,对在该院四年来妇科进行宫颈癌手术的病人206例进行淋巴细胞微核分析.结果淋巴细胞微核2项指标随着病情的治愈情况相互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淋巴细胞微核2项指标可以作为宫颈癌手术后疗效观察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林荣海;张华芬;于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安徽淮北地区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表型检测的底物选择

    目的了解淮北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表型分布及检测的佳底物选择.方法用1999年NCCLS推荐的标准,采用纸片扩散法从147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筛选出可疑产ESBLs细菌,并用确证试验加以确认.结果116株大肠埃希菌和3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出69株产ESBLs细菌(46.9%),将初筛得到的可疑菌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确证试验,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测定,检出69株产ESBLs细菌,而用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检测ESBLs阳性菌为32株.结论淮北地区进行ESBLs细菌检测时,应选择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作为初筛试验的底物,选择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测定作为确证试验的底物.

    作者:李敏;程训民;陈峰;张琪;朱素珍;徐元宏;沈继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肠球菌体外药敏试验的流式细胞术研究

    目的建立肠球菌体外药敏试验的流式细胞荧光法.方法以碘化丙啶(PI)作死体细胞染料,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株肠球菌标准株和30株肠球菌临床菌株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根据细菌培养物在不同浓度药物作用后所检测到的荧光强度来判断细菌的存活率,推断其MIC值,并与琼脂稀释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1株肠球菌的流式细胞荧光法药敏结果与琼脂稀释法结果一致.结论流式细胞荧光法对肠球菌耐药性的体外监测具有快速、准确、客观等特点,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莉萍;杨晓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ALISEI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常见故障的排除

    2003年3月我院购买了意大利生产的ALISEI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该仪器具有节省人力,重复性好等优点,现将我室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能给于该仪器的使用者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印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故障处理

    1开机前①散热器滤网应每周冲洗一次,否则报警水浴箱温度过高.②水过滤网每周取出清洗,否则报警水压过低.③清洗装置上的NaOH结晶,用纱布擦去.可请维修人员调整水压,以减少结晶.④1 mol/L NaOH好购买,因其可防止结晶.如自配,用分析纯过滤,按2%加入HITERGNET可减少结晶.

    作者:黄春泉;李继荣;李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