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铎;何惠;沈云;刘光平;关朝亮
目的建立肠球菌体外药敏试验的流式细胞荧光法.方法以碘化丙啶(PI)作死体细胞染料,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株肠球菌标准株和30株肠球菌临床菌株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根据细菌培养物在不同浓度药物作用后所检测到的荧光强度来判断细菌的存活率,推断其MIC值,并与琼脂稀释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1株肠球菌的流式细胞荧光法药敏结果与琼脂稀释法结果一致.结论流式细胞荧光法对肠球菌耐药性的体外监测具有快速、准确、客观等特点,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莉萍;杨晓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B型钠尿肽(BNP)是20年前首先由猪脑中分离出来的,所以叫脑钠肽.主要由心室分泌,具有利尿、利钠,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近年来,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BNP检测对于心衰病人的诊断,治疗监测,危险分层及预后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其检测方法及临床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伴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中毒中性粒细胞是否被MAXM血细胞分析仪误认为嗜碱性粒细胞.方法MAXM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瑞氏染色镜检白细胞分类;过氧化物酶染色区分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区分类白血病反应.结果26例恶性肿瘤患者用MAXM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为:(28.6±5.7)×109/L;分类为:中性粒细胞49.9%±10.6%,淋巴细胞15.2%±4.3%,单核细胞2.2%±1.2%,嗜酸性粒细胞0.4%±0.3%,嗜碱性粒细胞32.3%±10.2%.镜检分类为:中性粒细胞85.6%±11.8%,淋巴细胞12.9%±5.1%,单核细胞1.5%±1.4%,嗜酸性粒细胞0%,嗜碱性粒细胞0%,其中中毒中性粒细胞为36.5%±7.6%.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率为:89.6%±12.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为83.1%±12.5%,积分395±63.结论MAXM血细胞分析仪把类白血病中毒中性粒细胞误认为嗜碱性粒细胞.
作者:刘万里;雷阿妮;谢衡玲;徐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以BLCA-4作为新的膀胱肿瘤标志物,检测其在膀胱癌及相关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反应检测膀胱癌患者、正常人群、膀胱癌高危人群尿中BLCA-4含量,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膀胱癌组患者尿中BLCA-4含量为46.5±86.6 A/μg.protein,均值为:46.5,阳性率为94.3%;对照组中正常人尿中BLCA-4含量为:2.9±6.5A/μg.protein,均值为:2.85,均低于实验的cut-off值;膀胱癌高危人群尿中BLCA-4含量平均值为8.5±19.1A/μg.protein,阳性率为15.4%,可见BLCA-4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BLCA-4作为一种新的膀胱肿瘤标志物,用于膀胱肿瘤的实验诊断具有良好前景.
作者:陈延娥;郭广洲;王固新;夏利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HBsAg和HbeAg两种抗原的检测,建立液态蛋白芯片检测法及临床应用;并比较两种方法在检测HBsAg和HBeAg两种抗原对结果有无差异.方法用AXSYM免疫自动分析仪MEIA法和液态蛋白芯片法两种方法同时检测200例该院体检及门急诊临床样本HBsAg和HBeAg两种抗原,用标准血清的检测结果绘制出标准曲线,比较样本结果.结果液态芯片法检测结果与AXSYM免疫自动分析仪MEIA法检测HBsAg、HBeAg,阳性和阴性符合率HBsAg分别为95.6%,96.2%;HBeAg分别为91.4%,92.3%.在统计学上对临床样本判断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液态芯片法较AXSYM免疫自动分析仪MEIA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标本用量少的优越性.并且通过联合检测,可同时检测多个项目,更加快捷、简便,病人的检测费用也可大幅度的降低.
作者:施洪耀;施锦杰;姚见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全长cDNA的获得是基因克隆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理解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仅有不完整的cDNA片段是不够的.该文就获取全长cDNA的方法及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杨锡明;高磊;栾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源性干扰物质对葡萄糖氧化酶(GOD)法测定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葡萄糖结果的干扰.方法根据<肾脏病学>的分期标准,将糖尿病慢性肾衰患者分成四期,分别用己糖激酶(HK)法和GOD法测定各期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葡萄糖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对照组和慢性肾衰各期中,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和肾功能衰竭期两种方法测定患者血清葡萄糖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GOD法低于HK法,校正方程分别为YHK=1.12XGOD-0.79,YHK=1.06XGOD-0.27.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尿毒症期和对照组两种测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GOD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应注意在糖尿病慢性肾衰竭不同分期中,内源性干扰物造成血糖测定结果降低.
作者:孙静;刘静;朱广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中部分抗凝和纤溶物质与其止凝血障碍的关系.方法在STAGO-STA全自动血凝仪上检测79例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的血浆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LG)和抗纤溶酶(AP)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肾病综合征患者PC、PLG活性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S和ATⅢ活性降低(P<0.01),有显著性差异;AP升高,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慢性肾炎患者PC升高(P<0.05),PLG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S和ATⅢ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P无变化.结论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亢进和纤溶亢进,测定抗凝和纤溶系统的一些项目可帮助了解疾病的进展及指导治疗.
作者:陈鹄;苏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下称CHR)与沙保罗培养基(下称SDA)对临床标本真菌培养的检出率.方法①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法分离培养;②沙保罗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果92份阳性标本中,有62份同时在SDA和CHR上生长,在SDA上生长而在CHR上不长的有16份;在CHR上生长而在SDA上不生长的有6份.结论念珠菌培养不能只接种在一种培养基上,同时接种两种培养基,可提高念珠菌的检出率.
作者:周燕;曹桂华;查筑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为生殖内分泌激素的重要项目之一,已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开展,其对于妊娠或急腹症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随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2],本文主要对其在正常诊断水平及其以下浓度的样本进行了定量与定性观察.
作者:易元杰;杨杰;邹秋平;符水晶;周松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双链DNA(dsDNA)检测在肾病综合征病因诊断上的意义.方法收集血清99例,包括正常人对照40例,肾病综合征59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和dsDNA.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ANA阳性率为30.5%(18/59),dsDNA阳性率为18.6%(11/59).结论ANA和dsDNA在肾病综合征病因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特别是对狼疮性肾炎活动性及治疗的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剑民;陈绩才;林秋强;陈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配制应用在特定蛋白分析仪上的IgG检测试剂.方法利用一定比例的抗原与对应的抗体反应产生浊度,用散射比浊方法来测量出人体血清IgG含量.结果测量标准血清20次以上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达到要求,与进口试剂比较CV值<3%.结论自制IgG检测试剂可以在特定蛋白分析仪上替代原装进口试剂.
作者:王亚东;刘治国;胡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而危急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其诊断治疗主要依赖于血液、骨髓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传统手工培养法由于血液中存在的病原菌的各种抑制因子(如吞噬细胞、抗体、抗生素等),致使血培养阳性率不高;阳性标本也因细菌生长缓慢,需时3~7 d,远远不能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甄拴平;王喆;马淑红;苟国强;马晓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是考核医院细菌检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提高细菌学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能性的重要手段.临床细菌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具有特殊位置,主要表现在它的风险性、高干扰性和高严谨性,因此,CLIA'88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归于高度复杂的试验范畴.
作者:李欣;李万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开机前①散热器滤网应每周冲洗一次,否则报警水浴箱温度过高.②水过滤网每周取出清洗,否则报警水压过低.③清洗装置上的NaOH结晶,用纱布擦去.可请维修人员调整水压,以减少结晶.④1 mol/L NaOH好购买,因其可防止结晶.如自配,用分析纯过滤,按2%加入HITERGNET可减少结晶.
作者:黄春泉;李继荣;李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可以达到安全输血、降低风险的目的.(现有的灭活方法均有一定的缺陷,理想的方法应对广谱的病原体有效,同时能够保持血浆蛋白的活性,好它能直接从初产品转化为终产品、方法简便、全封闭、无化学添加剂、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该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压力循环技术对血浆病毒进行灭活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压力装置对混有Lambda噬菌体的血浆样本进行加压处理,测量噬菌体浓度和血浆蛋白活性.结果通过温度比较,当接近0℃时灭活效果尤为明显;随着压力的增加及循环次数的增加,灭活效果相应提高;在相同的压力处理下血浆蛋白碱性磷酸酶(ALP)和总淀粉酶(T-AMY)的活性及IgG、IgM和X因子的活性影响不大.结论通过压力灭活噬菌体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泳;张瑶婵;李凤琴;曹晓莉;蒋冬玲;刘孟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免疫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成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改变,特别是免疫球蛋白IgG明显升高,国内曾多有报道[1,2].关于少年儿童,特别是血压偏高少年儿童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报道尚不多见.本文就健康查体中血压偏高的少年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进行检测,以求了解血压偏高少年儿童与成年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之间有无相关联系.
作者:梁一琳;赵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鉴定.方法新生儿产出后断脐带时留取脐血血样,先用传统的试管法对脐血标本作ABO血型鉴定,不能定出血型的标本用微柱凝胶技术鉴定,仍不能定出血型者再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析PCR-SSP)作进一步鉴定.结果传统的试管法仅能对83.98%(4561/5431)的脐血血样正确定出ABO血型,用微柱凝胶技术仍有1.77%(96/5431)的标本不能定出ABO血型,对以上疑难标本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容易地定出了ABO血型.结论微柱凝胶技术敏感,应取代试管法ABO血型定型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翁彬;王雷萍;赵祥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测定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价值.方法取阴道分泌物行pH、氨试验、涂片找线索细胞,BVBlue唾液酸酶测定试验.结果BV Blue唾液酸酶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2.6%,93.4%,96.2%,96.7%.BV Blue试验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上和传统的Amsel四步法试验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受阴道毛滴虫病、生殖器念珠菌病感染等的影响.结论采用BV Blue唾液酸酶测定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简便、快速、可靠,结果易判读,是一种临床上可行的好方法.
作者:李小平;吴旺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的病原标志和直接证据之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是临床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试验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操作中的各个环节对试验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
作者:张家均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