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清海;翟俊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先进的检验仪器不断进入临床检验科.检验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临床检验质量,其科学管理是检验科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就我科近年来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做法和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邱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SYSMEX UF-100是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流式尿有型成分分析仪.仪器运用流式细胞技术,通过对前向角散射光(FSC),荧光(FL)和电阻抗(IMP)的直接检测,可以自动计数尿液中的5种成分,能对正常和异常的尿液标本进行筛选,并提示样本所含的异常项目[1].具有手工无法比拟的重复精度和极低的互染率[2].由于其为全封闭的自动进样仪器,因而故障率低,而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主要是由于误操作和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够而造成的.根据对该仪器的一段时间的操作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林敏;吴教仁;李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Ⅷ、Ⅸ活性在库存全血存放过程中的变化,为指导临床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YS-MEX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对20份4℃保存的全血在0,12,24,48,72 h,4,5,7,10,14,21,28,33 d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Ⅷ、Ⅸ活性.结果FⅧ:C在0 h为131.74%±34.57%,4℃存放12 h衰减20%,24 h衰减48%,48 h后衰减70%左右;FⅨ:C在0 h为105.68%±16.42%,4℃存放12 h无变化,24 h后其活性维持在80%~70%.结论FⅧ:C体外生物半衰期为24 h,FⅨ:C 24 h后基本维持80%~70%左右.
作者:杨江存;叶世辉;李芒会;任健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简化检验流程,提高检验质量,规范检验报告单,实现双向通讯.方法检验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连接.结果全自动分析仪中的条码识别器根据条形码所带信息自动向分析仪发出检验指令,后检测结果及病人信息回传到电脑中,形成完整的电子检验报告单.结论通过条形码与检验系统相结合实现了全自动分析仪既可读取检验数据又可程序自动控制分析仪的双向对接.减少了重复录入检测选项的耗时及差错的发生,进一步规范了检验报告,从而提高了检验质量和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秦丽;赵书平;孟光源;崔东艳;孙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假性减低的原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对456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低的标本结合直方图和临床分析其成因,并对可逆性聚集引起假性减低的标本利用全血法、手工法、预稀释并预温法进行检测,结果进行成组对比试验.结果假性减低的标本由采血误差和方法学误差引起,可逆性聚集引起假性减低的标本利用预稀释并预温法与手工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由采血误差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低应重新采集;预稀释并预温法能有效排除血小板可逆性聚集引起的假性减低;大血小板标本应手工法检测.
作者:陈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对不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收集妇科门诊678例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678例标本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266例占39.23%;人型支原体(MH)阳性6例占0.88%;解脲、人型混合感染阳性63例占9.2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支原体型别不同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均不相同.结论宫颈分泌物支原体阳性标本的药敏试验有助于指导妇科门诊合理用药,对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文青;林耀堂;吕世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浆、胃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及cAMP/cGMP(CA/CG)比值的测定对鉴别良恶性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3例因胃肠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配合活检确诊,分为慢性胃炎组48例,溃疡病组24例,胃癌组31例.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浆、胃液cAMP、cGMP和CA/CG比值.结果31例胃癌患者血浆及胃液其cAMP,cGMP,CA/CG分别为19.12±2.55 pmol/ml,6.88±1.75 pmol/ml,3.76±2.12和2.66±0.56 pmol/L,1.13±0.52pmol/ml,3.01±1.91,其中cGMP,CA/CG指标胃癌组与慢性胃炎组及溃疡病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而cAMP与各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体液cGMP及CA/CG对辅助鉴别良恶性胃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蒋显勇;胡久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荨麻疹的致病因素,了解荨麻疹与过敏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法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288例荨麻疹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测定.结果288例荨麻疹患者中有212例·73.6%)至少有一项过敏原阳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4%(P<0.01).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同时阳性占28.1%,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占47.9%,吸入性过敏原中屋尘和尘(粉)螨阳性率高,食入性过敏原则以螃蟹、虾、龙虾敏感.少儿组对屋尘和尘(粉)螨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结论荨麻疹与接触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具有相关性.
作者:黄进梅;郑和平;潘慧清;曾维英;吴兴中;李美玲;薛耀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检验医学一般函盖临床生化、微生物、免疫、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以及细胞学等各个专业.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一样,其报告均为临床提供诊断性意见.细胞学涉及血液病学、细胞遗传学、体表体腔的脱落细胞学与体表、肢体、脏器等某些器官处病变部位的针吸细胞学,以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等处的内窥镜刷片、印片细胞学.由于细胞学诊断,涉及的医学面广,要求细胞学检验医师的医学知识面较全面,否则,就难以作出正确的报告结论.我们在数十年的细胞学检验工作中,体会到有以下几种情况易造成报告结论错误.
作者:叶德立;王江平;李焱萍;邹俊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的方法.方法用75μm(i.d.)×60 cm(L)未涂层熔融硅毛细管,含0.001 g/dl Brij35 pH 10.0的硼砂溶液作电泳缓冲液,分离经NBD-酰基鞘氨醇预染的血清脂蛋白,激光诱导荧光(LIF)检测.结果10 min内可将脂蛋白分成3条区带.结论毛细管区带电泳为血清脂蛋白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该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
作者:王跃国;王惠民;张芹;杨曙梅;黄一红;王忠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的抗体检出率,探讨微柱凝胶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6 056例术前备血患者血清进行抗体筛选和鉴定,同时与凝聚胺法比较.结果微柱凝胶法抗体筛选阳性20例,凝聚胺法抗体筛选阳性17例.结论微柱凝胶法优于凝聚胺法,可以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作者:浑守永;刘明霞;王玉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AFT-500型电解质分析仪是系深圳康力公司产品,采用具有先进测量技术的离子选择电极(ISE),由微处理机控制,层级菜单式软件结构,具有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适用测定血清、血浆、全血等生物体中的K+、Na+、Cl-、Ca2+、pH等项目.现就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故障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雷建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28~40 w)孕妇PT、APTT、FIB和TT等血凝指标的变化.方法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Dade Behring血凝试剂对照检测100例妊娠晚期女性与100例正常育龄未孕女性凝血PT、APTT、FIB和TT.结果两组人群血凝指标中APTT(P<0.05)有显著性差异,PT(P<0.001)、FIB(P<0.001)、TT(P<0.002)结果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妊娠晚期与正常育龄未孕女性血凝指标中除APTT有显著性差异外,PT、FIB、TT均有极显著性差异.提示应密切观察孕妇PT、APTT、FIB及TT等的变化,以便及时了解孕妇凝血功能.
作者:李玲;任健康;白小谓;苍金荣;吕晓莉;范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尿液分析仪灵敏度设置标准化的研究(以宝灵曼尿机为例).方法包括尿机调校,灵敏度设置,进口尿液质控液评价及与传统方法对比.结果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两年尿液质评,统计结果得分均为100%(优秀)及与传统方法对照监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作者:张平;李彩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日本岛津CL-8000型全自动生化仪(以下简称CL-8000)是一种中型全自动分析仪,我科1998年购置一台用以临床生化项目检测,至今仍在使用.该仪器精密耐用,操作灵活方便.我们配以使用上海长征诊断试剂,在卫生部和省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中获得较好成绩,日常工作的室内质控也较稳定.但凡仪器设备都会出现问题,我们在使用CL-8000的7年时间中也时遇一些故障,现就一些故障分析与处理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郁树康;许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液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检测的影响.方法以SE-9000型血液分析仪检测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液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4℃条件下保存12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无明显变化;20℃条件下保存8 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无明显变化;而30℃条件下保存6 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无明显变化,8 h开始结果逐渐降低.结论血液样本在4~30℃条件下保存6 h对血液分析仪SE-9000检测外周造血干细胞均无影响.
作者:郑善銮;皇海;樊爱琳;杨麦贵;郝晓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肿瘤,由于浆细胞恶变,大量增生,并合成、分泌大量结构均一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或轻链,从而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反复感染、高血钙和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作者:陈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临床实验室在检测技术和方法上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实验室的检测仪器和设备越来越多,使仪器的外接设备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电源插座.
作者:陈六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是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的抗凝血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上检测时,发生假性血小板计数减少的现象.我科近期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1例PTCP的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富强;高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APTT是凝血功能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反映了患者内源性凝血因子功能的重要指标,由于APTT试剂不统一,各医院检测试剂来源不同,有的使用进口试剂,有的使用国产试剂,而且不同生产厂家APTT参考值范围也不同.许多医院仍然用秒数报告,这样,临床APTT测定结果可比性较差.
作者:卢其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