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分析仪SE-9000检测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影响因素探讨

郑善銮;皇海;樊爱琳;杨麦贵;郝晓柯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 温度, 时间,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液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检测的影响.方法以SE-9000型血液分析仪检测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液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4℃条件下保存12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无明显变化;20℃条件下保存8 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无明显变化;而30℃条件下保存6 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无明显变化,8 h开始结果逐渐降低.结论血液样本在4~30℃条件下保存6 h对血液分析仪SE-9000检测外周造血干细胞均无影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胎盘早剥引发凝血功能异常致配血不合一例分析及处理

    1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结果1.1患者,女,23 y,住院号74107,现孕41 w于2004年10月21日11:50入院.体温36.6℃,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 mmHg.无黄染及出血点,心率82次/分,律齐,心音有力.

    作者:罗国胜;冯春颜;凌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Lis结合条形码技术在检验科自动化分析仪中的应用

    目的简化检验流程,提高检验质量,规范检验报告单,实现双向通讯.方法检验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连接.结果全自动分析仪中的条码识别器根据条形码所带信息自动向分析仪发出检验指令,后检测结果及病人信息回传到电脑中,形成完整的电子检验报告单.结论通过条形码与检验系统相结合实现了全自动分析仪既可读取检验数据又可程序自动控制分析仪的双向对接.减少了重复录入检测选项的耗时及差错的发生,进一步规范了检验报告,从而提高了检验质量和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秦丽;赵书平;孟光源;崔东艳;孙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MDQ型毛细管电泳仪分离血清脂蛋白方法学建立与评价

    目的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的方法.方法用75μm(i.d.)×60 cm(L)未涂层熔融硅毛细管,含0.001 g/dl Brij35 pH 10.0的硼砂溶液作电泳缓冲液,分离经NBD-酰基鞘氨醇预染的血清脂蛋白,激光诱导荧光(LIF)检测.结果10 min内可将脂蛋白分成3条区带.结论毛细管区带电泳为血清脂蛋白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该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

    作者:王跃国;王惠民;张芹;杨曙梅;黄一红;王忠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HTⅢ酶标仪常见故障的排除及维护

    笔者在工作中将HTⅢ酶标仪(奥地利Anthos生产)常见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维护环境要求无尘,温度要求15℃~40℃,湿度在15%~85%之间;其次,酶标仪必须放置在安全稳定的台面上,勿与带有震动性质的设备(例如离心机和震荡器)于同一工作台上,强电力设备不能与酶标仪共用同一电源系统.每日工作结束后必须用防尘罩将酶标仪盖上,以防止灰尘进入滤光片上.每月取出滤光片,清除滤光片上的灰尘.打开灯泡组部位上的盖,取出防尘网,清除防尘网上的灰尘.

    作者:赵君;刘玉振;方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目的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病例进行分析,避免因PTCP出现医疗差错.方法利用仪器法、手工法和血涂片瑞-姬氏染色法分析血小板计数及形态.结果EDTA盐抗凝血会诱发血小板凝集,导致仪器法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合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假性增高.结论EDTA盐抗凝剂引起的PTCP对于住院患者出现误诊误治的机率更大.

    作者:秦俊生;史冰洋;王晓艳;周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临床常规生化检验质量保证几点体会及建议

    我单位于2003年购置了一台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参加了2004年卫生部及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常规生化室间质量评比活动,成绩均为优.回顾全年生化质量控制工作,浅谈几点体会及建议.

    作者:王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AFT-500型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AFT-500型电解质分析仪是系深圳康力公司产品,采用具有先进测量技术的离子选择电极(ISE),由微处理机控制,层级菜单式软件结构,具有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适用测定血清、血浆、全血等生物体中的K+、Na+、Cl-、Ca2+、pH等项目.现就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故障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雷建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尿糖对尿干化学法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糖对白细胞干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尿糖阳性且镜检WBC阳性者186例,尿糖阴性镜检WBC阳性者184例,分析比较两组干化学检测结果.结果尿糖阳性的标本WBC干化学结果假阴性率随尿糖的增高而增高(30.4%~85.7%),尿糖阴性的标本WBC干化学结果假阴性率为28.3%,二者相比(除尿糖±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尿糖可引起WBC干化学检测结果假阴性,影响程度随尿糖增加而增加.

    作者:王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检测系统AST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AST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取RANDOX水平2和水平3,以及41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在五个不同的生化分析系统[日立7170A(1);岛津CL7200;强生Vitros250;罗氏Combus;日立7170A(2)及其配套的校准物、试剂、质控物等,分别命名为检测系统1~5.]上进行AST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AST测定结果在各检测系统的组间总体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各检测系统AST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参数α接近1;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以检测系统1作为目标检测系统,对其它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检测系统4临床可接受、检测系统2临床部分接受、检测系统3和5临床不接受.结论5个检测系统测定AST结果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除检测系统4外均无可比性.应采取整改措施,保证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冯妙芙;卢燕君;王美兰;黄宪章;柯培锋;庄俊华;张秀明;梁伟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妊娠晚期孕妇血凝状态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28~40 w)孕妇PT、APTT、FIB和TT等血凝指标的变化.方法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Dade Behring血凝试剂对照检测100例妊娠晚期女性与100例正常育龄未孕女性凝血PT、APTT、FIB和TT.结果两组人群血凝指标中APTT(P<0.05)有显著性差异,PT(P<0.001)、FIB(P<0.001)、TT(P<0.002)结果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妊娠晚期与正常育龄未孕女性血凝指标中除APTT有显著性差异外,PT、FIB、TT均有极显著性差异.提示应密切观察孕妇PT、APTT、FIB及TT等的变化,以便及时了解孕妇凝血功能.

    作者:李玲;任健康;白小谓;苍金荣;吕晓莉;范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检验科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先进的检验仪器不断进入临床检验科.检验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临床检验质量,其科学管理是检验科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就我科近年来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做法和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邱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德国凯思(Keysy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德国凯思(keysy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德国宝林曼公司生产的一款台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设备测试速度为120次/h,适合于标本量不大的医院使用.我科在两年的使用中,对仪器常见故障及排除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供同行进行借鉴.

    作者:谢庆平;徐秀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噬菌体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噬菌体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噬菌体技术、ESP培养及涂片法同时检测224份临床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结果①224份标本中噬菌体法、ESP法和涂片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是55.4%,51.7%和27.7%,噬菌体法与涂片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4.91,P<0.005).②噬菌体法与涂片法阳性符合率为93.5%(58/62),阴性符合率为59.3%(96/162),总体符合率为68.8%(154/224);噬菌体法与ESP法阳性符合率为82.8%(96/116),阴性符合率为74.1%(80/108),总体符合率为78.6%(176/224).③在162例涂片法阴性的标本中,噬菌体法检出的阳性率为40.7%(66/162),ESP法检出的阳性率为33.3%(53/16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93,P<0.05).结论噬菌体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高于涂片法,对痰涂片为阴性的标本,其检出率高于ESP法,且该方法简便、快速.

    作者:朱学骏;叶军;陈亚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岛津CL8000生化分析仪酸碱清洗剂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配制能替代原装清洗剂清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酸碱清洗剂.方法根据仪器说明书上提供的清洗本仪器所用的清洗剂的基本要求,选择合适的有机酸和强碱作为酸碱清洗剂的主要成分,并在有机酸和强碱溶液中加入具有渗透、乳化、分散和洗涤性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原装清洗剂比较,观察仪器水空白值,做部分检测项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结果自配清洗剂可有效地清洁反应杯、反应槽和管道系统,理化性质稳定,可保持长时间不混浊,不长菌.在340~750 nm波长下,批内水空白值的毫吸光度(mAbs)均值在一个标准差范围内,CV<2.0%.使用自配的酸碱清洗剂,检测质控血清中的项目ALB、GLU、CREA、BUN和ALT各20次,其均值都在一个标准差范围内,CV值分别是3.06%,3.12%,5.01%,3.24%和4.68%.结论自配的酸碱清洗剂达到了实验要求,可以替代原装酸碱清洗剂.

    作者:汪俊汉;张艳平;曾祥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通过建立合适的低渗休克反应(HSR)检测方法,监测单采血小板在保存期内的HSR变化,以监控和评估单采血小板在保存期内的功能和质量状况.方法利用血液凝集仪,分别检测血小板与等渗磷酸盐缓冲液混合后的透光率变化值和血小板与去离子水混合后的透光率变化值,从而计算出HSR值.检测20份新鲜采集的单采血小板及10份在保存期的第1,3,5和7 d的血小板HSR变化.结果新鲜采集的单采血小板HSR正常参考值范围为58%~93%(80.35%±10.39%,n=20);单采血小板在保存期的第1,3,5和7 d的HSR分别为:75.85%±11.10%,74.00%±9.04%,71.39%±6.16%和68.85%±7.89%;各天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利用血液凝集仪检测HSR是一种合适的方法,具有简便、准确和重复性好的特点;单采血小板保存至7 d仍具有较好的抗低渗休克的能力.

    作者:邬旭群;熊文;鲍自谦;李雪梅;陈云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异相电源对实验室仪器的影响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临床实验室在检测技术和方法上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实验室的检测仪器和设备越来越多,使仪器的外接设备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电源插座.

    作者:陈六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荨麻疹患者与特异性IgE抗体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荨麻疹的致病因素,了解荨麻疹与过敏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法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288例荨麻疹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测定.结果288例荨麻疹患者中有212例·73.6%)至少有一项过敏原阳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4%(P<0.01).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同时阳性占28.1%,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占47.9%,吸入性过敏原中屋尘和尘(粉)螨阳性率高,食入性过敏原则以螃蟹、虾、龙虾敏感.少儿组对屋尘和尘(粉)螨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结论荨麻疹与接触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具有相关性.

    作者:黄进梅;郑和平;潘慧清;曾维英;吴兴中;李美玲;薛耀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珠海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对不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收集妇科门诊678例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678例标本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266例占39.23%;人型支原体(MH)阳性6例占0.88%;解脲、人型混合感染阳性63例占9.2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支原体型别不同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均不相同.结论宫颈分泌物支原体阳性标本的药敏试验有助于指导妇科门诊合理用药,对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文青;林耀堂;吕世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临床血细胞分析的全面质量控制

    血细胞分析仪以其准确、快速、重复性好的特点,被普遍地应用于各医院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尤其近年来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不仅提高了自动化、标准化程度,更是大大提高了细胞分类的准确性.但是,先进的仪器应用,必须要有一套全面的质量管理措施,必须要有高素质、负责任的技术人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使用Coulter HMX及CD1700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经验,谈谈对做好血细胞分析的体会.

    作者:陈德东;陈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人员采集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众所周知,医院检验科化验的标本有很多是由护士采集、送检.临床出现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有不少是由标本采集所引起的.近几年来,在研究质量保证系统中,着重强调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护理工作与检验质量密切相关.现就护理人员采集血液标本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徐景妍;徐宏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