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噬菌体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朱学骏;叶军;陈亚宝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噬菌体
摘要:目的评价噬菌体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噬菌体技术、ESP培养及涂片法同时检测224份临床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结果①224份标本中噬菌体法、ESP法和涂片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是55.4%,51.7%和27.7%,噬菌体法与涂片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4.91,P<0.005).②噬菌体法与涂片法阳性符合率为93.5%(58/62),阴性符合率为59.3%(96/162),总体符合率为68.8%(154/224);噬菌体法与ESP法阳性符合率为82.8%(96/116),阴性符合率为74.1%(80/108),总体符合率为78.6%(176/224).③在162例涂片法阴性的标本中,噬菌体法检出的阳性率为40.7%(66/162),ESP法检出的阳性率为33.3%(53/16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93,P<0.05).结论噬菌体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高于涂片法,对痰涂片为阴性的标本,其检出率高于ESP法,且该方法简便、快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岛津CL-8000型全自动生化仪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体会

    日本岛津CL-8000型全自动生化仪(以下简称CL-8000)是一种中型全自动分析仪,我科1998年购置一台用以临床生化项目检测,至今仍在使用.该仪器精密耐用,操作灵活方便.我们配以使用上海长征诊断试剂,在卫生部和省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中获得较好成绩,日常工作的室内质控也较稳定.但凡仪器设备都会出现问题,我们在使用CL-8000的7年时间中也时遇一些故障,现就一些故障分析与处理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郁树康;许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血清中细胞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将脑卒中患者分为137例HBO治疗组、97例常规治疗组,并以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用美国R&D Sys-term公司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sICAM-1和sVCAM-1水平开始时比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1);第10 d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第20 d恢复正常,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压氧治疗组sICAM-1和sVCAM-1开始时比正常对照组也高(P<0.01);第10 d、第20 d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O治疗能通过调节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降低缺血灶炎症反应的程度,对减轻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的损伤,预防复发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仕忠;王秋莎;张平;张洪亚;梅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EB病毒感染及Th细胞激活的免疫学分析

    目的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EB病毒感染的相互关系,并探求其免疫相关机制及RA患者Th细胞激活状态特征.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76例RA患者,检测其血清EB抗体(IgG/VCA)同时检测血清中INF-γ、IL-4、IL-8、RF、ANA及外周全血中CD+3、CD+4及CD+8;以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结果76例RA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体(IgG/VCA)阳性率(33/76)显著高于对照组(4/40)(P<0.01),血清中INF-γ、IL-8、RF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ANA阳性率(21/76)亦高于正常对照(3/40);RA患者血清IgG/VCA阳性率显著高于RF异常增高率(20/76);RA患者外周血中CD+3计数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降低、CD+8增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而RA患者血清IL-4平均含量及外周血CD+4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B病毒感染与RA发病可能有关,血清IgG/VCA检测可作为RA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EB病毒可能参与患者体内免疫调节异常,引发自身免疫的病理变化;RA患者体内存在Th1细胞(主要分泌INF-γ)与Th2细胞(主要分泌IL-4)激活紊乱现象,并伴血清IL-8含量增高,可能与RA患者持续关节的炎性损伤有关.

    作者:张悦;王惠萱;杨光辉;陈忠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杜邦RXL电解质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我院于2000年购入美国DADE BEHRING DimensionRXL是一台带IMT/ISE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废液密封环保处理,低耗水,准确性,重复性良好,全英文菜单,故障自我诊断.但IMT/ISE系统报警率较高,不易维护,现就我们近5年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卫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胎盘早剥引发凝血功能异常致配血不合一例分析及处理

    1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结果1.1患者,女,23 y,住院号74107,现孕41 w于2004年10月21日11:50入院.体温36.6℃,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 mmHg.无黄染及出血点,心率82次/分,律齐,心音有力.

    作者:罗国胜;冯春颜;凌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BEP-Ⅲ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一例特殊故障的排除

    BEP-Ⅲ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以下简称BEP-Ⅲ)各种性能良好,并且在出现故障时,会自动报警并显示相应错误代码.我站检验科自2001年和2003年先后两次引进2台此仪器后,工作效率有了有效提高.随着无偿献血人数的逐年增加,2003年购入的仪器出现故障,结合BEP-Ⅲ说明书,经多方面的分析,终于将此故障排除,现将过程介绍于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柏亮;丁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结果建议用比率报告

    APTT是凝血功能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反映了患者内源性凝血因子功能的重要指标,由于APTT试剂不统一,各医院检测试剂来源不同,有的使用进口试剂,有的使用国产试剂,而且不同生产厂家APTT参考值范围也不同.许多医院仍然用秒数报告,这样,临床APTT测定结果可比性较差.

    作者:卢其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精液抗氧化物尿酸与生殖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人精液抗氧化物尿酸与生殖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参照WHO标准方法,进行精液常规分析,按精子密度(×109/L)、活动率(%)不同分为4个组(正常、<20、20~40、>40).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检测精液尿酸含量.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和瑞-姬染色法,分别检测和观察生殖细胞的凋亡.结果75例不育者精液尿酸含量和生殖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63.37±57.15μmol/L和(16.38±1.25)%,与正常生育组397.60±52.1μmol/L、(4.61±1.23)%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1).精子密度和活动率随精液尿酸含量减少而降低,生殖细胞凋亡率随之上升(P<0.01).不育组精液尿酸含量与生殖细胞的凋亡率呈显著性负相关(r=0.93,P<0.05).凋亡的生殖细胞体积缩小,核染色质致密,凝聚在核周围形成新月形,或核裂解形成凋亡小体.结论精液尿酸含量与生殖细胞的凋亡有着密切关系.精液低尿酸含量时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率高,精子密度和活率下降致男性不育.

    作者:杨麦贵;杨阳;黄萍;郑善銮;张竹映;郝晓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建立一种新的尿液肌红蛋白定量测定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可定量检测尿液肌红蛋白的方法.方法用测血清肌红蛋白试剂盒在化学发光分析仪上进行尿液肌红蛋白定量测定,并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用该方法测定尿液肌红蛋白的低回收率达到96.9%,平均回收率达到98.1%,批内重复性试验CV值小于2%,批间重复性试验CV值小于4%,线性范围达到2~4000μg/L,pH在4~10范围内,尿钠在50~400mmol/L范围内,尿血红蛋白在50 g/L范围内对结果无影响.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临床定量测定尿液肌红蛋白.

    作者:陈睿;刘和录;韩杰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

    SYSMEX UF-100是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流式尿有型成分分析仪.仪器运用流式细胞技术,通过对前向角散射光(FSC),荧光(FL)和电阻抗(IMP)的直接检测,可以自动计数尿液中的5种成分,能对正常和异常的尿液标本进行筛选,并提示样本所含的异常项目[1].具有手工无法比拟的重复精度和极低的互染率[2].由于其为全封闭的自动进样仪器,因而故障率低,而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主要是由于误操作和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够而造成的.根据对该仪器的一段时间的操作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林敏;吴教仁;李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柱凝胶技术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的抗体检出率,探讨微柱凝胶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6 056例术前备血患者血清进行抗体筛选和鉴定,同时与凝聚胺法比较.结果微柱凝胶法抗体筛选阳性20例,凝聚胺法抗体筛选阳性17例.结论微柱凝胶法优于凝聚胺法,可以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作者:浑守永;刘明霞;王玉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检测系统AST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AST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取RANDOX水平2和水平3,以及41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在五个不同的生化分析系统[日立7170A(1);岛津CL7200;强生Vitros250;罗氏Combus;日立7170A(2)及其配套的校准物、试剂、质控物等,分别命名为检测系统1~5.]上进行AST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AST测定结果在各检测系统的组间总体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各检测系统AST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参数α接近1;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以检测系统1作为目标检测系统,对其它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检测系统4临床可接受、检测系统2临床部分接受、检测系统3和5临床不接受.结论5个检测系统测定AST结果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除检测系统4外均无可比性.应采取整改措施,保证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冯妙芙;卢燕君;王美兰;黄宪章;柯培锋;庄俊华;张秀明;梁伟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清CA199检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CA199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指导意义,验证检测血清CA125对该病辅助诊断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微粒子发光方法检测1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99和CA125指标,并将110例患者依术中所见按AFS[1]分期分成Ⅰ、Ⅱ、Ⅲ、Ⅳ四组;按有无并发症和有无其他妇科疾病分别加以研究.结果AFS分期越高CA199水平越高.结论CA199可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严重程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有参考价值.

    作者:谢志贤;刘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巧用放免仪拟合ROC曲线

    临床常用ROC曲线选择佳临界值及进行方法学比较,通过对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通常用手工描绘的ROC曲线其准确度不高,本文选择四参数函数拟合ROC曲线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肖友益;杨厚清;王红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噬菌体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噬菌体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噬菌体技术、ESP培养及涂片法同时检测224份临床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结果①224份标本中噬菌体法、ESP法和涂片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是55.4%,51.7%和27.7%,噬菌体法与涂片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4.91,P<0.005).②噬菌体法与涂片法阳性符合率为93.5%(58/62),阴性符合率为59.3%(96/162),总体符合率为68.8%(154/224);噬菌体法与ESP法阳性符合率为82.8%(96/116),阴性符合率为74.1%(80/108),总体符合率为78.6%(176/224).③在162例涂片法阴性的标本中,噬菌体法检出的阳性率为40.7%(66/162),ESP法检出的阳性率为33.3%(53/16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93,P<0.05).结论噬菌体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高于涂片法,对痰涂片为阴性的标本,其检出率高于ESP法,且该方法简便、快速.

    作者:朱学骏;叶军;陈亚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例特殊故障分析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曾出现过2例较为特殊的故障,现简介如下.

    作者:叶萍;张彤;胡昭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荨麻疹患者与特异性IgE抗体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荨麻疹的致病因素,了解荨麻疹与过敏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法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288例荨麻疹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测定.结果288例荨麻疹患者中有212例·73.6%)至少有一项过敏原阳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4%(P<0.01).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同时阳性占28.1%,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占47.9%,吸入性过敏原中屋尘和尘(粉)螨阳性率高,食入性过敏原则以螃蟹、虾、龙虾敏感.少儿组对屋尘和尘(粉)螨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结论荨麻疹与接触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具有相关性.

    作者:黄进梅;郑和平;潘慧清;曾维英;吴兴中;李美玲;薛耀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FJ-2008PS γ计数器的常见故障排除

    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由于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成本低,所以在基层医院中被广泛应用.我院于1998年购置由西安国营二六二医用核仪器厂生产的FJ-2008PS型γ放射免疫计数器,经多年使用,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维修经验,现报道供同道参考借鉴.

    作者:安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检测血浆、胃液cAMP及cGMP对鉴别良恶性胃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胃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及cAMP/cGMP(CA/CG)比值的测定对鉴别良恶性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3例因胃肠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配合活检确诊,分为慢性胃炎组48例,溃疡病组24例,胃癌组31例.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浆、胃液cAMP、cGMP和CA/CG比值.结果31例胃癌患者血浆及胃液其cAMP,cGMP,CA/CG分别为19.12±2.55 pmol/ml,6.88±1.75 pmol/ml,3.76±2.12和2.66±0.56 pmol/L,1.13±0.52pmol/ml,3.01±1.91,其中cGMP,CA/CG指标胃癌组与慢性胃炎组及溃疡病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而cAMP与各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体液cGMP及CA/CG对辅助鉴别良恶性胃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蒋显勇;胡久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葡萄球菌溶酶对h-VRSA溶菌作用观察

    目的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中检测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heterogeneous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h-VRSA),并考察葡萄球菌溶酶对h-VRSA体外杀菌作用.方法采用E-test法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中筛选h-VRSA,采用棋盘稀释法考察葡萄球菌溶酶单独或联合万古霉素对h-VRSA体外杀菌作用.结果从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中检测出2株h-VRSA(6.7%),葡萄球菌溶酶联合万古霉素对h-VRSA溶菌作用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中有h-VRSA存在,其对万古霉素表现出的异质性耐药不容忽视;葡萄球菌溶酶和万古霉素之间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敬华;马筱玲;刘励军;姚辉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