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友益;杨厚清;王红杰
德国凯思(keysy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德国宝林曼公司生产的一款台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设备测试速度为120次/h,适合于标本量不大的医院使用.我科在两年的使用中,对仪器常见故障及排除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供同行进行借鉴.
作者:谢庆平;徐秀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临床常用ROC曲线选择佳临界值及进行方法学比较,通过对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通常用手工描绘的ROC曲线其准确度不高,本文选择四参数函数拟合ROC曲线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肖友益;杨厚清;王红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配制能替代原装清洗剂清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酸碱清洗剂.方法根据仪器说明书上提供的清洗本仪器所用的清洗剂的基本要求,选择合适的有机酸和强碱作为酸碱清洗剂的主要成分,并在有机酸和强碱溶液中加入具有渗透、乳化、分散和洗涤性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原装清洗剂比较,观察仪器水空白值,做部分检测项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结果自配清洗剂可有效地清洁反应杯、反应槽和管道系统,理化性质稳定,可保持长时间不混浊,不长菌.在340~750 nm波长下,批内水空白值的毫吸光度(mAbs)均值在一个标准差范围内,CV<2.0%.使用自配的酸碱清洗剂,检测质控血清中的项目ALB、GLU、CREA、BUN和ALT各20次,其均值都在一个标准差范围内,CV值分别是3.06%,3.12%,5.01%,3.24%和4.68%.结论自配的酸碱清洗剂达到了实验要求,可以替代原装酸碱清洗剂.
作者:汪俊汉;张艳平;曾祥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先进的检验仪器不断进入临床检验科.检验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临床检验质量,其科学管理是检验科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就我科近年来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做法和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邱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简化检验流程,提高检验质量,规范检验报告单,实现双向通讯.方法检验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连接.结果全自动分析仪中的条码识别器根据条形码所带信息自动向分析仪发出检验指令,后检测结果及病人信息回传到电脑中,形成完整的电子检验报告单.结论通过条形码与检验系统相结合实现了全自动分析仪既可读取检验数据又可程序自动控制分析仪的双向对接.减少了重复录入检测选项的耗时及差错的发生,进一步规范了检验报告,从而提高了检验质量和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秦丽;赵书平;孟光源;崔东艳;孙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中出现前C区G1896位的突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收集17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G1896A的突变.结果在49例HBeAg(+)组中G1896A突变为7例(14.3%),在121例HBeAg(一)组中G1896A突变为56例(46.3%).急性肝炎变异率为0(0/12),慢性乙型肝炎变异率为27.5%(30/109),乙肝肝硬化变异率为62.2%(23/37),乙肝肝癌变异率为91.7%(11/12).结论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发生与G1896A的突变密切相关.
作者:陈敏;王永忠;杭双荣;朱静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蛋白芯片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有许多诊断芯片在临床上应用或即将应用的报道.目前这一技术已经用于肿瘤、自身抗体、ToRCH综合征、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核病等疾病的诊断中.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它将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就蛋白芯片的原理、分类、制备过程、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及前景与展望作一介绍.
作者:肖美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检验医学一般函盖临床生化、微生物、免疫、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以及细胞学等各个专业.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一样,其报告均为临床提供诊断性意见.细胞学涉及血液病学、细胞遗传学、体表体腔的脱落细胞学与体表、肢体、脏器等某些器官处病变部位的针吸细胞学,以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等处的内窥镜刷片、印片细胞学.由于细胞学诊断,涉及的医学面广,要求细胞学检验医师的医学知识面较全面,否则,就难以作出正确的报告结论.我们在数十年的细胞学检验工作中,体会到有以下几种情况易造成报告结论错误.
作者:叶德立;王江平;李焱萍;邹俊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尿液分析仪灵敏度设置标准化的研究(以宝灵曼尿机为例).方法包括尿机调校,灵敏度设置,进口尿液质控液评价及与传统方法对比.结果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两年尿液质评,统计结果得分均为100%(优秀)及与传统方法对照监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作者:张平;李彩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荨麻疹的致病因素,了解荨麻疹与过敏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法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288例荨麻疹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测定.结果288例荨麻疹患者中有212例·73.6%)至少有一项过敏原阳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4%(P<0.01).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同时阳性占28.1%,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占47.9%,吸入性过敏原中屋尘和尘(粉)螨阳性率高,食入性过敏原则以螃蟹、虾、龙虾敏感.少儿组对屋尘和尘(粉)螨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结论荨麻疹与接触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具有相关性.
作者:黄进梅;郑和平;潘慧清;曾维英;吴兴中;李美玲;薛耀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于2000年购入美国DADE BEHRING DimensionRXL是一台带IMT/ISE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废液密封环保处理,低耗水,准确性,重复性良好,全英文菜单,故障自我诊断.但IMT/ISE系统报警率较高,不易维护,现就我们近5年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卫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由于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成本低,所以在基层医院中被广泛应用.我院于1998年购置由西安国营二六二医用核仪器厂生产的FJ-2008PS型γ放射免疫计数器,经多年使用,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维修经验,现报道供同道参考借鉴.
作者:安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EB病毒感染的相互关系,并探求其免疫相关机制及RA患者Th细胞激活状态特征.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76例RA患者,检测其血清EB抗体(IgG/VCA)同时检测血清中INF-γ、IL-4、IL-8、RF、ANA及外周全血中CD+3、CD+4及CD+8;以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结果76例RA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体(IgG/VCA)阳性率(33/76)显著高于对照组(4/40)(P<0.01),血清中INF-γ、IL-8、RF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ANA阳性率(21/76)亦高于正常对照(3/40);RA患者血清IgG/VCA阳性率显著高于RF异常增高率(20/76);RA患者外周血中CD+3计数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降低、CD+8增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而RA患者血清IL-4平均含量及外周血CD+4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B病毒感染与RA发病可能有关,血清IgG/VCA检测可作为RA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EB病毒可能参与患者体内免疫调节异常,引发自身免疫的病理变化;RA患者体内存在Th1细胞(主要分泌INF-γ)与Th2细胞(主要分泌IL-4)激活紊乱现象,并伴血清IL-8含量增高,可能与RA患者持续关节的炎性损伤有关.
作者:张悦;王惠萱;杨光辉;陈忠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精液抗氧化物尿酸与生殖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参照WHO标准方法,进行精液常规分析,按精子密度(×109/L)、活动率(%)不同分为4个组(正常、<20、20~40、>40).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检测精液尿酸含量.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和瑞-姬染色法,分别检测和观察生殖细胞的凋亡.结果75例不育者精液尿酸含量和生殖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63.37±57.15μmol/L和(16.38±1.25)%,与正常生育组397.60±52.1μmol/L、(4.61±1.23)%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1).精子密度和活动率随精液尿酸含量减少而降低,生殖细胞凋亡率随之上升(P<0.01).不育组精液尿酸含量与生殖细胞的凋亡率呈显著性负相关(r=0.93,P<0.05).凋亡的生殖细胞体积缩小,核染色质致密,凝聚在核周围形成新月形,或核裂解形成凋亡小体.结论精液尿酸含量与生殖细胞的凋亡有着密切关系.精液低尿酸含量时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率高,精子密度和活率下降致男性不育.
作者:杨麦贵;杨阳;黄萍;郑善銮;张竹映;郝晓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BV蓝快速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平行进行Amsel法[1](颜色和性状观察、胺试验、pH值和镜检线索细胞)、两种BV蓝快速法检测.以Amsel法合并革兰染色法为扩大了的金标准,评价BV蓝快速检测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BV蓝快速检测法A与Amsel法结合涂片革兰染色法在临床细菌性阴道炎检测中无显著差异(A试剂χ2=0.167,P>0.05),BV蓝快速检测法B与Amsel法结合涂片革兰染色法在临床细菌性阴道炎检测中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14.75,P≤0.01).结论BV蓝快速检测法是一种新型、简便、快速、经济的方法,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BV,但是市场上的试剂质量良莠不齐,要认真比对,筛选出好的试剂才能做到真正意义的快速临床辅助诊断,减少漏诊误诊率.
作者:吴润香;朱新建;何英;许文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血细胞分析仪以其准确、快速、重复性好的特点,被普遍地应用于各医院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尤其近年来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不仅提高了自动化、标准化程度,更是大大提高了细胞分类的准确性.但是,先进的仪器应用,必须要有一套全面的质量管理措施,必须要有高素质、负责任的技术人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使用Coulter HMX及CD1700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经验,谈谈对做好血细胞分析的体会.
作者:陈德东;陈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临床实验室在检测技术和方法上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实验室的检测仪器和设备越来越多,使仪器的外接设备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电源插座.
作者:陈六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液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检测的影响.方法以SE-9000型血液分析仪检测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液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4℃条件下保存12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无明显变化;20℃条件下保存8 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无明显变化;而30℃条件下保存6 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无明显变化,8 h开始结果逐渐降低.结论血液样本在4~30℃条件下保存6 h对血液分析仪SE-9000检测外周造血干细胞均无影响.
作者:郑善銮;皇海;樊爱琳;杨麦贵;郝晓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28~40 w)孕妇PT、APTT、FIB和TT等血凝指标的变化.方法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Dade Behring血凝试剂对照检测100例妊娠晚期女性与100例正常育龄未孕女性凝血PT、APTT、FIB和TT.结果两组人群血凝指标中APTT(P<0.05)有显著性差异,PT(P<0.001)、FIB(P<0.001)、TT(P<0.002)结果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妊娠晚期与正常育龄未孕女性血凝指标中除APTT有显著性差异外,PT、FIB、TT均有极显著性差异.提示应密切观察孕妇PT、APTT、FIB及TT等的变化,以便及时了解孕妇凝血功能.
作者:李玲;任健康;白小谓;苍金荣;吕晓莉;范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结果1.1患者,女,23 y,住院号74107,现孕41 w于2004年10月21日11:50入院.体温36.6℃,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 mmHg.无黄染及出血点,心率82次/分,律齐,心音有力.
作者:罗国胜;冯春颜;凌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