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娣娣;韩秀蕊;魏绪仓;邢佩倪;李梅生
目的 参照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的技术参数及相关的理论知识自行研制其配套试剂.方法 ①分别测定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的原装配套试剂和自配配套试剂的离子浓度、渗透浓度、电极电压、pH值,进行试剂的主要理化指标对比,观察是否有明显的差异;②分别用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的原装配套试剂和自配配套试剂测定高、中、低值全血质控物的RBC,HGB,MCV,WBC,PLT五项血细胞指标20次,结果 进行t检验,确定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①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的自配配套试剂与原装配套试剂的主要理化指标,通过对比显示无明显差异;②分别用两种试剂测定高、中、低值质控物20次,血细胞五项指标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配配套试剂与原装配套试剂主要理化特性无明显的差异;分别用两种试剂测定高、中、低值质控物20次,五项血细胞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自配试剂精密度、准确性良好,价廉,有应用价值.
作者:高英鸿;严碧琼;冯汉斌;江小红;余丽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科在对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几年的使用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探讨,积累了一些故障排除及应用方面的经验,在此介绍如下.
作者:阴志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在诊断泌尿生殖系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清华同方多媒体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检测3 544例门诊妇科和泌尿科患者阴道或尿道分泌物,并对部分标本与PCR法和培养法作对照分析.结果 一种病原体感染者占54.56%,两种至四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占41.49%.超高倍显微分析仪病原体检出率占96.05%.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对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与培养法和PCR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可同时动态观察多种病原体,对于多重混合感染患者可避免漏检.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直观,为泌尿生殖系感染的诊断、指导用药和疗效观察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李志清;魏瑞全;李彤;李旭光;高西娥;倪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样品低温(2~8 ℃)保存1 w对血细胞8个参数测定结果 的影响.方法 采集31例健康人静脉血在7d内每日测定一次血细胞的参数.结果 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在1 w内结果 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全血样品低温放置1 w仍然可为临床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血细胞参数.
作者:龚永启;毕红琳;刘更夫;左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PCR技术即聚合酶联链式反应,它是直接测定生物体的特定的遗传物质DNA、RN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该技术自美国mulis教授于1985年发明,并因此获1995年诺贝尔奖以来,其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优点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的观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正因为其某一些优点,反而隐含了它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避免的缺点.
作者:赵涌胜;熊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院于2001年、2006年先后引进一台深圳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IMS-972型电解质分析仪,该机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由于长期使用,积累了大量操作及故障处理的经验,现将该机的一些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分述于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田居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血气分析对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尤其被广泛用于急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诊断、治疗、心肺复苏、外科手术和监护等方面.但血气分析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分析前的因素可直接影响到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因此做好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结果的前提.现就有关做好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作一探讨.
作者:段宝生;曹贤;段宇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哮喘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每例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均取空腹静脉血并即时分离血清1 ml,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水平,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缓解组的患儿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缓解组血清中sIL-2R,IL-4,IL-13的测定结果 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2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此外,哮喘急性发作组与哮喘缓解组血清中IL-2,IL-4,IL-13的测定结果 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而sIL-2R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变化,说明它们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国祥;许文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的异同.方法 使用微粒子捕捉免疫化学发光法(MELA)检测50例对照组和25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B型脑钠肽水平.结果 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病情加重B型脑钠肽水平升高.结论 血浆与血清标本均可检测B型脑钠肽,其结果 基本相同.
作者:张保平;宿瑞俊;冯新平;郝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为探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浆膜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传统手工法和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同时检测患者浆膜积液.结果 两种方法中白细胞数(WBC)无显著性差异(P>0.05),漏出液与渗出液间白细胞数、间皮细胞、细菌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化脓性与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积液中WBC数、细菌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间皮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脑脊液、胸腹水标本简单、易行,检测结果
作者:董莉;张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是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一种全自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该仪器采用电脑触摸屏直接操作,检测标本方便、准确、快捷、自动化程度较高.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有关这类仪器的常见故障及分析报道的较多.我科2000年元月购进并开始使用,仪器编号A2518,于2006年2月出现说明书之外的故障,现将故障表现及解决处理过程及体会教训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培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清中HBV-DNA含量及其与HBVM之间的关系.方法 62例乙肝患者为检测对象,20例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分别用FQ-PCR定量测定,内对照法定量测定血清HBV-DNA,免疫荧光定量测定HBVM.结果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检出阳性率为72.6%(45/62),与血清的符合率为87.1%,但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检出率高于血清,且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 三个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反映肝细胞病毒复制情况,对进一步指导抗病毒治疗有一定意义.
作者:毛丽萍;王惠民;王陆军;吴月平;凌勇武;鞠少卿;王跃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预稀释血样本不同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掌握佳测定时间,得到准确可靠的测定值.方法 血液标本预稀释后放置0,5,10,20,30,60和180min后测定其各参数值,并用统计学处理.结果 发现RBC,HGB,HCT,MCH,MCHC五项参数的测定结果 基本不发生改变;在30 min时,LYM%明显升高(P<0.05),GRN%明显降低(P<0.05),PLT降低在60 min,WBC,MPV在0 min时明显升高(P<0.01).结论 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时,已稀释血标本测定应在5~20 min以内完成.
作者:黄欢;王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核实Bayer Centaur 24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甲胎蛋白(AFP)的分析灵敏度.方法 用甲胎蛋白配套稀释液作为空白样品,将合适浓度的新鲜血清重复测定5次,计算其均值.用稀释液作系列稀释,组成0,0.94,1.90,2.80,3.80,5.60 ng/ml的甲胎蛋白系列检测样品,重复测定10次,记录光强度值(RLUs).结果 按99.7%的可信限计算,AFP检测低限为0.94 ng/ml;按照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的规定,AFP检测低限1.15 ng/ml,生物检测限在1.90~2.80 ng/ml之间,功能灵敏度为1.9 ng/ml.结论 实验两种方法 计算的检测低限均小于厂家所给检测低限1.3 ng/ml.
作者:孙蕾;郑松柏;徐建华;张秀明;林莲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不同耐药表型及其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表型.结果 所有204株葡萄球菌中,90株(44.12%)为结构型耐药(cMLS),即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57株(27.94%)为诱导型耐药(iMLS),即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阳性;32株(15.69%)为MS表型,即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阴性(MS);其中在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体外表型中,显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在MRSA,MSSA,MRCNS和MSCNS中的比例分别为65.22%,58.33%,67.65%和60%;在所有耐红霉素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31.25%,36.84%,31.94%和30%.结论 西安地区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临床细菌室应重视D-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耿燕;王香玲;赵丽华;刘军;张毅;高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检验医学的重要任务是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实验诊断依据;为临床发展较多的测定项目;与临床沟通并开展咨询服务.检验医学实验室的产品是要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为了保证结果的科学准确,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管理,即从临床医师申请检验开始至完成检测以及登记、审核、发出报告等全过程中一系列保证检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质量管理三个方面.
作者:张勇棋;王伦;德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克隆、表达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方法 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T-PCR获得HMGB1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序鉴定;将HMGB1基因插入pET32-A表达载体中,30℃诱导表达4h,进行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在变性条件下经Ni2+-NTA亲和层析纯化后用Western-Blot证实.结果 DNA测序证明,获得了HMGB1基因,其序列与Gen Bank中报道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分析表明,HMGB1蛋白在原核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2%;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6 His-NTA纯化后获得目的 蛋白,Western-Blot结果 显示纯化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 成功表达和纯化了HMGB1基因.
作者:姜南艳;张伟;任君萍;顾炳权;沈建军;张惠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实验室内部生化项目的 可比性.方法 用cfas校准的日常检测系统对新鲜混合人血清定值,将该血清作为急诊系统的校准品对病人标本测定.结果 校准后的两个系统间尿素检测结果 的允许误差EA=0.31 mmol/L,小于美国CLIA88尿素系统误差标准允许限值SE=0.50 mmol/L.结论 用赋值的新鲜混合人血清校准的急诊生化系统与日常生化系统两者间的生化结果 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鑫;王德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梅毒螺旋体(TP)是引起性传播疾病梅毒的病原体.梅毒的诊断依据病史、症状、体征、暗视野显微镜检查TP和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包括非特异性类脂质抗原试验即以心磷脂等为抗原,检查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如RPR,TRUST等,常用作筛查试验;另一种为TP抗原试验,即以纯化TP抗原检测特异性抗TP抗体,常用的有ELISA,TPHA(间接血凝试验)等,用作梅毒感染的证实试验.我们于2005年4月~2006年4月一年间收集鄂尔多斯地区56例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用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TPHA血清学试验进行检查,部分早期患者同时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病灶分泌物中有无螺旋体.
作者:鲁惠;侯英;王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促胃液素(GS)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探讨检验血清PG Ⅰ,PG Ⅱ,GS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MA)检测36例胃癌患者、23例胃良性病、11例萎缩性胃炎和34例正常人血清蛋白酶原、促胃液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PG Ⅰ,PG Ⅱ的水平显著低于胃良性病和正常人组(P<0.05),而血清GS水平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和正常人组(P<0.05),其中不同分化程度间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血清PG Ⅰ,PG Ⅱ,GS水平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5),复发组的水平显著高于术后未复发组(P<0.05).结论 检测血清PG Ⅰ,PG Ⅱ,GS对胃癌的诊断及区别胃良性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家云;陈名声;苏明权;于文彬;郝晓柯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