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血低温保存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及分析

龚永启;毕红琳;刘更夫;左芳

关键词:静脉血, 低温保存, 血细胞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血样品低温(2~8 ℃)保存1 w对血细胞8个参数测定结果 的影响.方法 采集31例健康人静脉血在7d内每日测定一次血细胞的参数.结果 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在1 w内结果 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全血样品低温放置1 w仍然可为临床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血细胞参数.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MS-972型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处理

    我院于2001年、2006年先后引进一台深圳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IMS-972型电解质分析仪,该机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由于长期使用,积累了大量操作及故障处理的经验,现将该机的一些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分述于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田居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肠道小RNA病毒组所致脑膜炎的病原体特点及其诊断

    目的 探索肠道小RNA病毒组所致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原体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和非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为观测对象,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脑脊液标本肠道小RNA病毒组及柯萨奇病毒(COX).结果 病脑组肠道小RNA病毒组总检出率为34.5%,其中COX为29.1%;对照组未检出此类病毒.结论 RT-PCR是检测肠道小RNA病毒较实用的方法 ,肠道小RNA病毒组尤其是其中的COX是导致病脑的重要病原体,应列为病脑病原体常规检测.

    作者:杨亚平;关慧臻;薛承岩;张凤侠;李桂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某部核辐射作业人员生理指标分析及意义

    目的 了解某部核辐射人员所处的核辐射环境对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这些影响对健康的意义,为提高作战部队防护能力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以接触核辐射的工作人员为观察组,不接触核辐射的工作人员为对照组,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激素、血糖、血脂、外周血液细胞学指标、消化道肿瘤标志物、风湿病指标,以及尿铀水平和内照射剂量.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以上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目前防护条件下,核辐射对核辐射作业人员常用的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

    作者:董书魁;张浩;张智杰;解梅;史杰;付捷;于敏;王欣茹;龙宪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媒体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在诊断泌尿生殖系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在诊断泌尿生殖系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清华同方多媒体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检测3 544例门诊妇科和泌尿科患者阴道或尿道分泌物,并对部分标本与PCR法和培养法作对照分析.结果 一种病原体感染者占54.56%,两种至四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占41.49%.超高倍显微分析仪病原体检出率占96.05%.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对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与培养法和PCR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可同时动态观察多种病原体,对于多重混合感染患者可避免漏检.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直观,为泌尿生殖系感染的诊断、指导用药和疗效观察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李志清;魏瑞全;李彤;李旭光;高西娥;倪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自配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配套试剂应用观察

    目的 参照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的技术参数及相关的理论知识自行研制其配套试剂.方法 ①分别测定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的原装配套试剂和自配配套试剂的离子浓度、渗透浓度、电极电压、pH值,进行试剂的主要理化指标对比,观察是否有明显的差异;②分别用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的原装配套试剂和自配配套试剂测定高、中、低值全血质控物的RBC,HGB,MCV,WBC,PLT五项血细胞指标20次,结果 进行t检验,确定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①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的自配配套试剂与原装配套试剂的主要理化指标,通过对比显示无明显差异;②分别用两种试剂测定高、中、低值质控物20次,血细胞五项指标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配配套试剂与原装配套试剂主要理化特性无明显的差异;分别用两种试剂测定高、中、低值质控物20次,五项血细胞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自配试剂精密度、准确性良好,价廉,有应用价值.

    作者:高英鸿;严碧琼;冯汉斌;江小红;余丽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我院5年临床用血情况统计分析及体会

    目的 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进一步做好节约血资源、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方法 对5 y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结果 成分输血比例2005年达到99.8%,各种成分输血的比例分别为:血浆48%,红细胞制品36%,血小板8%,冷沉淀6%,白细胞0%.手术自体血回输比例2005年达到19.4%,手术用血平均比例为64%.结论 成分输血的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但要降低血浆应用的比例,提倡手术自体血回输,要积极开展血液成分病毒或病原体的灭活工作.

    作者:李振江;成军;孙长贵;张伟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处理及保养

    我科于2004年2月使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机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虽然该机的故障率低,但也发现一些常见问题,若处理不当会影响正常工作.现将我们遇到的常见故障、处理及仪器保养作一介绍,仅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粤;郝伟;廉科;王岚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质控样品测定值超标问题的查找及解决

    2005年我院购进一台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该仪器以其准确、灵敏、快速的特点,为临床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为抗凝、溶栓治疗的实验检测,以及一些特殊检查前的凝血功能检测带来很大帮助.不过,仪器使用不久即出现室内质控样品APTT值总超标的现象,为此我们多方面查找原因,如复溶质控样品,严格控制溶解试剂时间,改用蒸馏水为注射用水等,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且PT、FIB质控样品测定值也出现超标.后来,经多方咨询和反复实验,终于找准了原因:为了节省试剂把用剩的旧试剂倒回新试剂瓶中继续使用,而开瓶后的试剂在氧化等作用下出现了变质,且时间越长变质越严重,试剂受到的污染也越严重,到一定程度后质控检查就无法通过.对于较为敏感的APTT,试剂变质或污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尤为明显.

    作者:高相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革兰氏染色在阴道清洁度判断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比较湿片法和革兰氏染色法在判断阴道清洁度中的差异,寻找阴道清洁度判断的适当的方法.方法 收集妇科门诊病人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用湿片法和革兰氏染色法对同一标本进行白细胞、上皮细胞、阴道毛滴虫、真菌、线索细胞、阴道乳酸杆菌和杂菌等常规项目的 检查,记录结果 ,分别对各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阴道清洁度.结果 湿片法对白细胞、上皮细胞、滴虫的检出率高于革兰氏染色法(P<0.01);革兰氏染色法对真菌、阴道乳酸杆菌和杂菌的检出率高于湿片法(P<0.01).结论 湿片法和革兰氏染色法两者相结合能较准确地划分清洁度,明确阴道炎的性质.

    作者:朱浩稳;苏俏辉;彭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哮喘患儿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测定与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哮喘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每例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均取空腹静脉血并即时分离血清1 ml,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水平,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缓解组的患儿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缓解组血清中sIL-2R,IL-4,IL-13的测定结果 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2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此外,哮喘急性发作组与哮喘缓解组血清中IL-2,IL-4,IL-13的测定结果 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而sIL-2R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中sIL-2R,IL-2,IL-4,IL-13的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变化,说明它们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国祥;许文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免疫透射比浊法定标方式的探讨

    目的 研究不同的定标方式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补体结果 的影响.方法 使用OLYMPUS AU640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立德曼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采用不同的定标方法 对40例血清的IgG,IgA,IgM,C3和C4进行测定.结果 使用多标准POLYGONAL和SPLINE方法 拟合定标曲线后测定结果 表现良好的一致性,多点定标与单点定标测定结果 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免疫透射比浊测定,应当根据仪器情况,选择适当的非线性曲线拟合方式建立标准工作曲线.

    作者:朱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麻疹病毒多肽抗原免疫原性分析

    目的 分析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主要多肽抗原成分,筛选可用于麻疹病毒特异性抗体诊断的抗原成分.方法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immunoblots,IB)对比分析细胞抗原与麻疹病毒抗原,确定病毒多肽抗原的存在,利用不同时期免疫动物的多克隆抗体分析病毒多肽抗原免疫原性的强弱.结果 SDS-PAGE和多克隆抗体免疫印迹结果表明,麻疹病毒分子量为60 kD和55 kD抗原的免疫原性强,72 kD抗原性较弱,200kD抗原性弱.结论 针对麻疹病毒60 kD和55 kD抗原成分的抗体检测可以作为麻疹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张银辉;杨来智;张小艳;陆学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ysmex SE-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

    日本东亚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SE-9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在临床应用已久,每小时可检测120个标本,它具有自动、手工和预稀释三种检测模式,能满足临床不同标本检测要求.SE-9000采用了流式细胞技术和直流电阻法与射频法相结合的检测技术,具有多通道检测和试剂系统,可以专门检测幼稚细胞(IMI)、末梢血干细胞(HPC),可以设置不同年龄段参考范围,数据动态连续观察,还具有全自动网织红细胞检测系统.我院使用6年来,该仪器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但近半年来由于该仪器已老化,故障较多,笔者在这里讨论的是较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作者:郝婉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临床生化定量分析全面质量控制策略的应用

    目的 确定实验室每个分析项目的 质量要求和性能特征,制定系统化的质量控制总策略,对每个分析项目选择有效的质控方案.方法 依据NCCLS C24-A2和CLIA'88建立统计质量控制和非统计质量控制方案,步骤:①根据实验室的不精密度(S)和不准确度(bias),利用功效函数图和操作过程规范图设计室内质量控制方法 ,评估误差检出率(Ped)和假失控率(Prf);②根据误差检出率的大小将分析项目分为三个组:高误差检出率(Ped>90%)、中等误差检出率(Ped=50%~90%)和低误差检出率(Ped<50%);③对高误差检出率(Ped>90%)的分析项目重点应用统计质量控制,进行少的非统计质量控制的管理工作;中等误差检出率(Ped=50%~90%)的分析项目,统计质量控制和非统计质量控制的工作都要同等重视;低误差检出率(Ped<50%)的分析项目,统计质量控制不是质量控制的重点,须重点加强的是非统计质量控制.结论 性能良好的分析方法 要求较少的质控规则和非统计质量控制的管理工作,性能差的分析方法 要求较多的质控规则和更多的非统计质量管理工作.

    作者:黄亨建;李萍;宋昊岚;彭志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的方法 并观察模型稳定性.方法 按禁食与否、不同体重、不同给药剂量及不同给药途径对SD大鼠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其成模率,并在以佳方式制备糖尿病模型后,分别于3,7,14,21 d和28 d对成模动物的血糖、每日采食量、饮水量和排尿量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 选择体重范围为201~240 g SD大鼠,禁食后以50mg/kg STZ一次性腹腔注射为佳诱发糖尿病模型方式,其成模率可达到83.3%,成模大鼠于注射后72 h,血糖均稳定维持在18.7~21.1 mmol/L左右,同时成模后即出现多饮、多尿和多食表现,其症状体征与临床病人比较相似.结论 成功制备1型SD大鼠糖尿病模型,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作者:黄琛;顾志峰;曹晓蕾;印彤;余江毅;朱晓晖;王粹芳;崔世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UF-100尿液分析仪与传统方法检测浆膜积液的比较及意义

    目的 为探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浆膜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传统手工法和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同时检测患者浆膜积液.结果 两种方法中白细胞数(WBC)无显著性差异(P>0.05),漏出液与渗出液间白细胞数、间皮细胞、细菌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化脓性与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积液中WBC数、细菌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间皮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脑脊液、胸腹水标本简单、易行,检测结果

    作者:董莉;张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的分析灵敏度核实实验及评价

    目的 核实Bayer Centaur 24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甲胎蛋白(AFP)的分析灵敏度.方法 用甲胎蛋白配套稀释液作为空白样品,将合适浓度的新鲜血清重复测定5次,计算其均值.用稀释液作系列稀释,组成0,0.94,1.90,2.80,3.80,5.60 ng/ml的甲胎蛋白系列检测样品,重复测定10次,记录光强度值(RLUs).结果 按99.7%的可信限计算,AFP检测低限为0.94 ng/ml;按照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的规定,AFP检测低限1.15 ng/ml,生物检测限在1.90~2.80 ng/ml之间,功能灵敏度为1.9 ng/ml.结论 实验两种方法 计算的检测低限均小于厂家所给检测低限1.3 ng/ml.

    作者:孙蕾;郑松柏;徐建华;张秀明;林莲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D-实验检测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实验研究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不同耐药表型及其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表型.结果 所有204株葡萄球菌中,90株(44.12%)为结构型耐药(cMLS),即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57株(27.94%)为诱导型耐药(iMLS),即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阳性;32株(15.69%)为MS表型,即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阴性(MS);其中在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体外表型中,显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在MRSA,MSSA,MRCNS和MSCNS中的比例分别为65.22%,58.33%,67.65%和60%;在所有耐红霉素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31.25%,36.84%,31.94%和30%.结论 西安地区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临床细菌室应重视D-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耿燕;王香玲;赵丽华;刘军;张毅;高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介绍一种永久性标本染色制片法

    钩虫头部的结构,尤其是口囊结构、形态以及钩齿是鉴别本虫种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在医学院校中常需经常制作此标本,以供教学之用.我们用卡拉唑黑染料E(Chlorazol Black E)(此法过去文献未见报道)对虫体进行染色制片,经二十多年教学重复使用,至今标本没有褪色,口囊内的钩齿依然清晰,效果很好.现将染色方法介绍如下:1 染色液配制甲液:95%(v/v)酒精170 ml,甲醇160 ml,冰醋酸20 ml,石炭酸20 ml,1 g/L磷钼酸12 ml,蒸馏水618 ml,共1000 ml.

    作者:林丽卿;洪延波;李洁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Roche E170检测系统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析灵敏度的验证

    目的 对Roche E170检测系统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项目的 检测低限、功能灵敏度进行验证.方法 对空白样品进行连续20 d在天间重复性实验,验证TSH检测低限;制备系列低浓度的TSH样品,验证其功能灵敏度.结果 Roche E170检测系统测定TSH的低检测限为0.005 μIU/ml,与Roche厂家产品说明书声称的一致;其功能灵敏度该室验证值为0.011 μIU/ml,与Roche厂家产品说明书声称有差异(0.014 μIU/ml).结论 实验室必须验证和建立本实验室条件的分析灵敏度,为甲状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低值结果.

    作者:郑沁;黄亨建;张国福;张林;郭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