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配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配套试剂应用观察

高英鸿;严碧琼;冯汉斌;江小红;余丽文

关键词: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 试剂, 原装, 自配
摘要:目的 参照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的技术参数及相关的理论知识自行研制其配套试剂.方法 ①分别测定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的原装配套试剂和自配配套试剂的离子浓度、渗透浓度、电极电压、pH值,进行试剂的主要理化指标对比,观察是否有明显的差异;②分别用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的原装配套试剂和自配配套试剂测定高、中、低值全血质控物的RBC,HGB,MCV,WBC,PLT五项血细胞指标20次,结果 进行t检验,确定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①MET HC1022血液分析仪的自配配套试剂与原装配套试剂的主要理化指标,通过对比显示无明显差异;②分别用两种试剂测定高、中、低值质控物20次,血细胞五项指标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配配套试剂与原装配套试剂主要理化特性无明显的差异;分别用两种试剂测定高、中、低值质控物20次,五项血细胞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自配试剂精密度、准确性良好,价廉,有应用价值.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自由基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与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肝炎病毒感染与自由基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显色、比色法检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炎患者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氧化物(LP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结果 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炎患者血中LPO,MDA,TN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SOD,GSH-PX,CAT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肝炎病毒感染的种类及肝炎发生的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炎患者的SOD,GSH-PX,CAT,LPO,MDA,TNF的含量检测,对了解肝脏损伤及肝炎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作者:崔相法;卢志明;王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免疫透射比浊法定标方式的探讨

    目的 研究不同的定标方式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补体结果 的影响.方法 使用OLYMPUS AU640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立德曼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采用不同的定标方法 对40例血清的IgG,IgA,IgM,C3和C4进行测定.结果 使用多标准POLYGONAL和SPLINE方法 拟合定标曲线后测定结果 表现良好的一致性,多点定标与单点定标测定结果 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免疫透射比浊测定,应当根据仪器情况,选择适当的非线性曲线拟合方式建立标准工作曲线.

    作者:朱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的方法 并观察模型稳定性.方法 按禁食与否、不同体重、不同给药剂量及不同给药途径对SD大鼠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其成模率,并在以佳方式制备糖尿病模型后,分别于3,7,14,21 d和28 d对成模动物的血糖、每日采食量、饮水量和排尿量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 选择体重范围为201~240 g SD大鼠,禁食后以50mg/kg STZ一次性腹腔注射为佳诱发糖尿病模型方式,其成模率可达到83.3%,成模大鼠于注射后72 h,血糖均稳定维持在18.7~21.1 mmol/L左右,同时成模后即出现多饮、多尿和多食表现,其症状体征与临床病人比较相似.结论 成功制备1型SD大鼠糖尿病模型,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作者:黄琛;顾志峰;曹晓蕾;印彤;余江毅;朱晓晖;王粹芳;崔世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男性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探讨

    目的 探讨男性恶性肿瘤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对70例男性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睾酮(T)和雌二醇(E2)进行含量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2是正常对照组的4倍;E2/T水平是正常对照组的12倍.结论 T,E2,E2/T可作为诊断恶性肺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过筛参考指标.

    作者:王宁慧;徐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用磁珠法和巢式PCR检测血清HIV1RNA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磁珠法提取核酸和巢式核酸扩增HIV1 RNA在HI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HIV1+2抗体阴性的梅毒感染者、有输血/手术史的住院患者和HIV1+2抗体阳性的AIDS患者、HIV携带者、健康体验者采用上述方法 检测血清HIV1 RNA.结果 24例HIV1+2抗体阴性者血清中未检出HIV1 RNA;4例AIDS和1例HIV携带者血清HIV1RNA呈阳性,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未检出HIV1 RNA.结论 磁珠法提取核酸结合巢式核酸扩增能检出AIDS和HIV携带者血清中的HIV1 RNA及排除假阳性.

    作者:吴月平;罗文明;陈育凤;倪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的结果比较

    目的 研究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的异同.方法 使用微粒子捕捉免疫化学发光法(MELA)检测50例对照组和25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B型脑钠肽水平.结果 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B型脑钠肽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病情加重B型脑钠肽水平升高.结论 血浆与血清标本均可检测B型脑钠肽,其结果 基本相同.

    作者:张保平;宿瑞俊;冯新平;郝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视血气分析前的质量保证

    血气分析对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尤其被广泛用于急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诊断、治疗、心肺复苏、外科手术和监护等方面.但血气分析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分析前的因素可直接影响到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因此做好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结果的前提.现就有关做好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作一探讨.

    作者:段宝生;曹贤;段宇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多态性与HBV感染转归的关系

    目的 探讨汉族人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 ,检测231例HBV感染者,165例HBV感染康复者和135例正常对照者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基因型.结果 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HBV感染组、HBV感染康复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血清HBV-DHA<1×103 copies/ml的HBV感染者组和HBV-DHA≥1×103 copies/ml组之间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HBV无症状携带组,两组之间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汉族人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人群对HBV易感性及感染后的病毒血症水平无显著相关性,但该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后的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张健;李卫宁;林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D-实验检测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实验研究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不同耐药表型及其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表型.结果 所有204株葡萄球菌中,90株(44.12%)为结构型耐药(cMLS),即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57株(27.94%)为诱导型耐药(iMLS),即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阳性;32株(15.69%)为MS表型,即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阴性(MS);其中在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体外表型中,显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在MRSA,MSSA,MRCNS和MSCNS中的比例分别为65.22%,58.33%,67.65%和60%;在所有耐红霉素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31.25%,36.84%,31.94%和30%.结论 西安地区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临床细菌室应重视D-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耿燕;王香玲;赵丽华;刘军;张毅;高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我院5年临床用血情况统计分析及体会

    目的 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进一步做好节约血资源、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方法 对5 y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结果 成分输血比例2005年达到99.8%,各种成分输血的比例分别为:血浆48%,红细胞制品36%,血小板8%,冷沉淀6%,白细胞0%.手术自体血回输比例2005年达到19.4%,手术用血平均比例为64%.结论 成分输血的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但要降低血浆应用的比例,提倡手术自体血回输,要积极开展血液成分病毒或病原体的灭活工作.

    作者:李振江;成军;孙长贵;张伟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干化学和湿化学检测电解质的初步比较

    目的 干化学FDC3500和湿化学AVL9180两种方法 检测电解质结果 的初步比较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收集50份新鲜血浆标本,分别在FDC3500和AVL9180上检测电解质(K+,Na+,Cl-).结果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结果一致;K+r>0.975呈高度正相关,Na+,Cl- r>0.870正相关性较好.结论 干化学FDC3500和湿化学AVL9180可同样准确、快速地为临床诊断提供电解质项目的参考依据.

    作者:聂庆东;张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产质粒介导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流行基因型及传播机制的研究

    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产质粒AmpC酶的流行基因型和传播机制,以及时发现并监控这些高危菌群.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耐药株采用酶提取物改良三维试验筛选高产AmpC酶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分析质粒介导AmpC酶的流行基因型,并通过质粒接合实验、肠杆菌科基因组内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探讨流行基因型的传播机制.结果 16株高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中,DHA组10株,EBC组6株,未发现MOX组、CIT组、ACC组和FOX组质粒AmpC基因.对部分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证实为DHA-1型和ACT-1样质粒AmpC基因.16株产AmpC酶菌株中10株质粒接合实验成功,DNA同源性分析显示16株质粒介导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分属于14种基因型.结论 在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DHA和EBC组质粒AmpC酶,其传播途径以水平传播为主导,产酶菌克隆垂直传播居次要地位,未发生同一克隆株的流行.

    作者:李从荣;黄俊;吕霞;彭少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经日立-罗氏检测系统量值传递后的新鲜混合血清作临时酶校准品的可行性

    目的 分析经日立-罗氏检测系统(A系统)量值传递后的新鲜混合血清作临时酶校准品的可行性.方法 先用日立-罗氏检测系统将c.f.a.s的酶的量值传递给新鲜混合血清作临时酶校准品,然后用A系统、Roehe Modular P分析仪与科华-东菱试剂(B系统)、Dade Dimension RxL分析仪与配套试剂(C系统)、Dade Dimension RxL分析仪与科华-东菱试剂(D系统)、Beckman CX9分析仪与配套试剂(E系统)、Hitachi 7170A分析仪与Randox试剂(F系统)、Olympus 640分析仪与北京中生试剂(G系统)测定50份新鲜血清和临时酶校准品的ALT,AST,CK,LDH,ALP,γ-GT活性,后用临时酶校准品标示值与测定值之比作为校正因子,校正50份新鲜血清的测定结果,并进行校正前后的结果 比较和临时酶校准品互通性分析.结果 校正前各检测系统测定结果 间有较大的差异(CV4.99%~13.98%),校正后差异变小(CV1.30%~10.34%),其中B,C,E,F系统中ALT,AST,CK,LDH,ALP,γ-GT和D,G系统中ALT,AST,CK与A系统结果偏差明显变小,并且仪器与试剂配套的C,E系统间为备检测系统间小;但D,G系统中LDH,ALP,γ-GT差异改变不明显.结论 采用新鲜混合血清作临时酶校准品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使用前必须进行酶校准品互通性检验,才能保证每项酶的测定结果 的准确和可靠.

    作者:顾国龙;谢智光;梁景云;唐芳玫;徐文丽;冯玉清;李颖;黄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UF-100尿液分析仪与传统方法检测浆膜积液的比较及意义

    目的 为探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浆膜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传统手工法和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同时检测患者浆膜积液.结果 两种方法中白细胞数(WBC)无显著性差异(P>0.05),漏出液与渗出液间白细胞数、间皮细胞、细菌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化脓性与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积液中WBC数、细菌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间皮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脑脊液、胸腹水标本简单、易行,检测结果

    作者:董莉;张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日立7170S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针光藕感应器故障一例

    我科于1999年引进一台日立公司生产的日立7170S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操作简便,采用触屏电脑操作控制,为分立式生化仪,小加样量可达到2μl,具有340~800 nm的12个波长(单波长或双波长),处理能力达800次测定/h,自引进该仪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快地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出现一些报警,参照说明书即可解决,但是前段时间却遇到一例未曾遇到的报警,现将解决过程总结如下:

    作者:刘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藤黄微球菌RPF基因蛋白的克隆、表达与鉴定

    目的 构建表达藤黄微球菌RPF基因蛋白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获得基因重组蛋白.方法 提取藤黄微球菌基因组DNA,以PCR扩增RPF基因,克隆入pGEX-4T-2表达载体,测序证实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在30℃用IPTG诱导3 h后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 证实获得了藤黄微球菌RPF基因,其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完全一致;SDS-PAGE分析表明,RPF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了重组蛋白,表达的蛋白量约占菌体蛋白的33.8%.结论 成功克隆了藤黄微球菌RPF基因,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功能奠定基础.

    作者:苏明权;岳乔红;杨柳;王薇;刘家云;郝晓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大肠埃希菌中的高效表达以及纯化

    目的 克隆、表达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方法 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T-PCR获得HMGB1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序鉴定;将HMGB1基因插入pET32-A表达载体中,30℃诱导表达4h,进行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在变性条件下经Ni2+-NTA亲和层析纯化后用Western-Blot证实.结果 DNA测序证明,获得了HMGB1基因,其序列与Gen Bank中报道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分析表明,HMGB1蛋白在原核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2%;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6 His-NTA纯化后获得目的 蛋白,Western-Blot结果 显示纯化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 成功表达和纯化了HMGB1基因.

    作者:姜南艳;张伟;任君萍;顾炳权;沈建军;张惠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革兰氏染色在阴道清洁度判断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比较湿片法和革兰氏染色法在判断阴道清洁度中的差异,寻找阴道清洁度判断的适当的方法.方法 收集妇科门诊病人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用湿片法和革兰氏染色法对同一标本进行白细胞、上皮细胞、阴道毛滴虫、真菌、线索细胞、阴道乳酸杆菌和杂菌等常规项目的 检查,记录结果 ,分别对各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阴道清洁度.结果 湿片法对白细胞、上皮细胞、滴虫的检出率高于革兰氏染色法(P<0.01);革兰氏染色法对真菌、阴道乳酸杆菌和杂菌的检出率高于湿片法(P<0.01).结论 湿片法和革兰氏染色法两者相结合能较准确地划分清洁度,明确阴道炎的性质.

    作者:朱浩稳;苏俏辉;彭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CA530血凝仪常见故障及处理

    CA530血凝仪是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因其具有设计先进、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等特点而在我国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我们自2000年引进后使用良好,但长期使用或操作不当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现将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范永熙;逄明英;吕志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一氧化氮水平观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 使用李恩明改良的Griess法测定59例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与4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结果 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组(P<0.01).结论 一氧化氮作为一种非典型的神经递质,可能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许家超;高镇松;吴顺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