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常肝组织和肝细胞系、肝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连环蛋白P120的表达

农朝赞;郭凌霄;黄华艺

关键词:肝癌, 连环蛋白P120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连环蛋白P120(P120ctn)的表达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揭示连环蛋白与肝癌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免疫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分别对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P120ctn进行检测.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上述细胞和组织中均可检测到P120ctn同工蛋白1A和3A mRNA表达;免疫荧光标记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在正常肝细胞和正常肝组织中,P120ctn分布在细胞与细胞连接处和细胞膜上,而肝癌细胞和肝癌组织中P120ctn的分布发生了转位,胞膜表达减弱或消失,胞浆表达增强,出现核内转位.结论 P120ctn表达异常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提示肝癌发生时肝细胞的信号转导功能和粘附功能发生异常.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肾移植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脂质过氧化机制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过程中缺血再灌注中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机制.方法按照组织配型结果将动物分成自体肾移植组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并动态采集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前腔静脉血,分别测定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自体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术后第二天血清SOD、MDA均开始增高,达峰值后渐下降,1个月后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但同种异体肾移植组血清SOD增高的幅度小于自体组,而血清MDA增高的幅度大于自体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同种异体肾移植组SOD、MDA达峰值的时间迟于自体组.结论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可通过增加过氧化脂质损伤移植肾功能.②IRI可以单独引起移植肾损伤或与免疫因素协同作用加重移植肾的损伤.

    作者:李萍;张璘;彭志英;赵清江;李幼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Bax蛋白在骺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ax在正常骺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结果 Bax的免疫反应阳性物在正常骺板软骨的各个区中有不均衡的表达,在骺板软骨膜下的软骨细胞中没有Bax表达;在骺板的静止区Bax的免疫反应阳性物在软骨的细胞质中表达;在骺板的增殖区位于细胞质中的Bax免疫阳性反应增强;在骺板的肥大区Bax的免疫反应强度达到大值,免疫反应阳性物位于软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结论 Bax可能通过数量的积累促使骺板软骨细胞凋亡.

    作者:张晓;李瑞祥;羊惠君;高礼;杨淑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12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1994年1月至2002年1月间收治的112例新生儿先心病.结果新生儿期严重的先心病以复杂畸形和青紫型较多见,常表现为气促、喂养困难、反复心衰、存活率不高.新生儿先心病的心脏杂音常有不典型、不稳定的特点.在严重、复杂畸形或心衰的患儿可以听不到心脏杂音,但不能因此而排除先心病的存在.新生儿先心病合并心衰时,仍以洋地黄类药物为首选抗心衰药物,一般情况下,有流出道梗阻的先心病患儿应忌用洋地黄.结论严重的复合畸形应早期采用介入治疗.

    作者:唐瑟;王嵋景;骆珊;熊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AchR特异性TsF cDNA文库的构建及筛选

    目的构建AchR特异性TsF cDNA文库并对该文库进行筛选.方法从建立的分泌AchR-TsF的特异性Ts细胞系中直接提取了TsF PolyA+mRNA,反转录合成全长cDNA,以脱磷酸化的λgt11EcoRI臂为载体,体外包装成噬菌体颗粒并转染E.coli Y1090hsdR,得到cDNA文库,并用TCR-α单克隆抗体膜上免疫印迹法对该文库进行筛选.结果重组噬菌体的滴度约为1.4×107 pfu/ml,阳性重组率为86.9%,重组噬菌体DNA的酶切电泳分析证实插入片段大小在0.8~4.0 kb之间.初步筛到27个阳性重组噬菌体,其插入片段大小约为1 kb左右.结论该文库的建立有望获得持续高效表达AchR特异性TsF的重组噬菌体.

    作者:李婉宜;李虹;李明远;龚其美;肖丽英;蒋中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药影响变形链球菌对唾液获得性膜粘附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传统中药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在唾液获得性膜粘附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中药防龋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唾液包被羟磷灰石(S-HA)形成实验性获得性膜的体外模式,以变形链球菌作为试验菌株,用不同的药物提取物分别处理S-HA和菌细胞,观察细菌对S-HA的粘附情况.结果两组试验中大部分试验药物均能抑制菌细胞对S-HA的粘附,且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这些药物中,以五倍子的抑制作用表现更为显著,其在1、2、4 mg/ml时的抑制率可达100%.结论五倍子等传统中药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对唾液获得性膜的早期粘附.

    作者:黄正蔚;周学东;李继遥;刘天佳;李红;朱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原癌基因C-met和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原癌基因C-met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状况,探讨内膜癌中C-met的表达与ER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判断采用组织化学记分(H值),H值≥70为阳性表达.结果宫内膜癌中C-met表达随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强,ER的表达随着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减弱.C-met表达与ER呈负相关趋势(r=-0.5842,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C-met的表达与ER表达呈负相关,两者联合使用对宫内膜癌的激素治疗,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跃东;彭芝兰;潘小玲;王和;欧阳运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TIF3转基因CHO和COS7细胞株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构建TIF3转基因CHO和COS7细胞株并对其构建的细胞株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磷酸钙介导转染技术和G418细胞筛选法,以pcDNA3.1/V5-His-TOPO为表达载体,构建TIF3转基因CHO和COS7细胞株;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对转基因表达产物进行分析与鉴定。实验设计分无转染组、载体转染组和目的基因转染组。结果 在7株转染的CHO细胞株中,有3株具有高效稳定表达的TIF3编码蛋白质;在4株转染的COS7细胞株中有2株同样具有高效稳定的TIF3编码蛋白质表达。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3株TIF3转基因CHO细胞株和2株TIF3转基因COS7细胞株,它们对今后镉化物相关癌基因的发现及其他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雷毅雄;Pius Joseph;刘玉清;Tong-man Ong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计算机辅助分析精子运动能力在试管婴儿术中的应用

    目的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CASA)评价精子的运动能力,并探讨各参数与试管婴儿术成功率的关系,从男性方面确立临床上用于试管婴儿术预后的定量参数.方法根据卵的受精情况分为受精率≥50%组、受精率<50%组和受精率为0三组;根据胚胎移植后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以代表试管婴儿术成功率的高低.对与精子运动有关的参数进行定量测定,用t检验法确定与试管婴儿术的成功率高低有关的参数.结果本试验共进行了69个周期,实际完成了64个,妊娠20例(包括生化妊娠和临床妊娠).体外受精率≥50%组的精子活力、VAP、 VSL和VCL值四项精子运动参数以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与体外受精率<50%组和体外受精率为0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妊娠组与非妊娠组上述各项参数的比较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洗涤后的精子运动参数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较洗涤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试管婴儿术的成功率与精子的运动能力有关,定量参数VAP、VSL、VCL值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可用于试管婴儿术的临床预后判断,精子的洗涤处理会改善精子的运动参数,从而提高试管婴儿术的成功率.

    作者:李丽莎;宁郁玲;尹海林;孙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下颌前突伴偏位患者正颌外科手术后的长期稳定性探讨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和单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加单侧下颌支垂直劈开术)对下颌前突伴偏位的患者正颌外科手术后稳定性的影响,探讨髁突骨变化与稳定性的关系,以及下颌后退量与复发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23例正畸和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患者进入本研究.用术前(T1)、术后(T2)和戴固位器(T3)三阶段的头侧位片、后前位片来评价术后的组织变化及稳定性.结果术后的长期稳定性较好.但有术前髁突骨变化的病例,术后的水平向的复发倾向相对更明显,本研究未发现两种手术治疗后的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下颌后退量与复发间没有相关关系.结论下颌前突伴偏位患者正颌外科手术后长期稳定性较好.髁突骨变化可能是下颌前突伴偏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赖文莉;山田一寻;花田晃治;高木律男;小林正治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ML自体树突状细胞对CML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自体树突状细胞(DC)对费城(Ph)染色体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法从4例CML慢性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培养出DC及T细胞,而后将DC加IL-2或IL-2激活的T细胞,分别与自体PBMNC及K562细胞共同孵育6 h,行常规染色体测定,分析自体及K562 Ph+染色体细胞残存率. 结果从4例CML患者PBMNC中培养出约3×105~2×106 PBMNC 的自体DC;DC加IL-2激活的T细胞比单用IL-2激活的T细胞对自体Ph+染色体细胞的杀伤作用强(P<0.001);DC激活的自体T细胞对自体Ph+染色体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对K562 Ph+染色体细胞的杀伤作用(P<0.001). 结论 DC激活的T细胞能有效抑制Ph+染色体细胞;CML患者DC激活的自体T细胞对自体Ph+染色体细胞特异性的杀伤作用可能受到主要组织相容性(MHC)的限制.

    作者:李云;羊裔明;李胜富;孟文彤;丁新民;吴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与血脂及主要载脂蛋白含量的相关性初探

    目的初步分析健康成人血清对氧磷酶-1(PON1)活性与血脂及主要载脂蛋白含量的相关性.方法用比色法测定PON1活性;用酶法测定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用沉淀法分离高密度脂蛋白并用酶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用免疫单扩散法测定载脂蛋白(apo)AⅠ、B100、CⅡ、CⅢ和E含量.结果 47例健康成人血清PON1活性与TG、TC、HDL-C及LDL-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1、0.177、0.228及0.071(P均>0.05);与apo AⅠ、B100、CⅡ、CⅢ及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3、-0.212、-0.065、-0.112及-0.122(P均>0.05).结论正常成人血清PON1活性与血脂及主要载脂蛋白含量无关联.

    作者:方定志;张朝良;刘秉文;沈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成都汉族ACTBP2位点多态性研究及三个位点的复合扩增

    目的获得中国成都地区汉族人群中短串联重复序列ACTBP2(SE33) 位点的多态性分布,建立DHFRP2、FIBRA和ACTBP2三个STR位点的复合扩增方法.方法用Amp-FL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对147个成都汉族无血缘关系个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ACTBP2位点的等位基因为20个;基因型86种;观察杂合度(h)0.9728;个体鉴别机率(DP)0.9861;多态性信息量(PIC)0.9310;非父排除率(EP)0.8203.基因型分布皆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家系调查结果证明均符合孟德尔遗传法则. 结论 ACTBP2位点多态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人类遗传分析及法科学中的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三个STR位点的复合扩增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徐振波;陈林;吴梅筠;孙光云;李晓斌;赖跃;胡海洋;王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实验性胰腺炎小鼠小肠隐凹素-4 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

    目的检测实验性胰腺炎时小鼠小肠隐凹素-4 mRNA表达的变化,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胰腺炎时肠粘膜屏障受损的机制.方法 36只ICR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实验组(A~E组)腹腔注射雨蛙素,50 μg/(kg*h),共7次,于首次注射后第9、18、24、48和72 h处死;对照组(F组)注射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第18 h处死.取血送淀粉酶检查,胰腺送病理检查.用UVI软件分析PCR产物凝胶图像以检测各组隐凹素-4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大剂量雨蛙素腹腔注射导致了ICR小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病理损害以首次注射后第18 h明显.第9 h隐凹素-4 mRNA表达轻微下调,18 h下调明显(P<0.05),24 h后逐渐升高,72 h接近正常水平.结论隐凹素-4的获得性缺陷可能是胰腺炎时发生肠道细菌移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全生;张肇达;陈晓理;王伯瑶;周总光;严律南;蒋俊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AVP mRNA表达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免疫增强/免疫抑制动物模型,以研究免疫应答不同时期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精氨酸加压素神经元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多点、多部位、多方式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建立免疫增强动物模型;低剂量、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并在不同时间点同时取动物的血清进行研究.结果①初次抗原刺激后第6 d血清IgG 及IL-2的含量开始升高,再次刺激后第6 d(实验的第16 d)血清IgG 及IL-2的含量达峰值;②第1、2次腹腔注射CY后血清IgG 及IL-2的含量开始降低,4次注射CY后血清IgG 及IL-2的含量降至低.结论牛血清白蛋白和CY是建立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较好试剂,牛血清白蛋白可同时直接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CY直接抑制细胞免疫功能,间接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朱家媛;欧可群;王蕾;陈文玉;马玉琼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NGF、BDNF和NT-3在背根节卫星细胞的表达

    目的观察神经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其mRNA在成年猫背根节(L6)卫星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成年雄猫5只,随机取一侧的L6背根节(DRG)制作20 μm厚冰冻切片,行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观察NGF、BDNF和NT-3及其mRNA在DRG卫星细胞的分布以及亚细胞定位.结果在正常DRG,可见NGF、BDNF和NT-3及其mRNA阳性卫星细胞.各因子mRNA的阳性反应物定位于胞质.BDNF-IR定位于胞质,而NGF-IR和NT-3-IR则定位于胞核.结论背根节部分卫星细胞内有NGF、BDNF和NT-3及其mRNA的分布,BDNF和NGF、NT-3亚细胞定位的不同提示成年猫背根节卫星细胞内不同生长因子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不同.

    作者:刘芬;王廷华;李明;吴林艳;冯忠堂;王特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冠心病患者胆红素代谢与冠脉病变及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胆红素水平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及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法测定41例冠心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并计算间接胆红素(IB),冠脉病变程度由冠脉造影确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正常人低,其胆红素与血脂间呈负相关关系,尚未见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有相关关系.结论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对冠心病产生影响.

    作者:陈晓平;崔凯军;张菊英;田奇;张立;祝烨;黄德嘉;杨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α1胸腺肽治疗15例慢性重型肝炎报告

    慢性重型肝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治疗困难,病死率高.α1胸腺肽为化学合成的28个氨基酸多肽,已用于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近年来开始逐步探讨α1胸腺肽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我科应用美国赛生公司提供的α1胸腺肽(商品名:日达仙)治疗了慢性重型肝炎1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春;徐孔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P2z/P2x7受体检测的研究

    目的检测白血病细胞的P2z/P2x7受体.方法将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CEM)、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M2型白血病细胞株(HL-60)、M3型白血病细胞株(NB4)、巨核细胞病细胞株(Dami/Dam)和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共六株白血病细胞株制成2×107/ml的细胞悬液,分别加入P2z/P2x7受体的激动剂ATP和/或特异性抑制剂KN-62,测定加入前后细胞内荧光强度变化,同时以P2z/P2x7受体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ABC法鉴定P2z/P2x7受体.结果① 0.4 mmol/L的ATP对于THP-1、NB4和HL-60细胞株钙离子通透性有较强的激活作用,其激活率分别为54.91%、39.45%和30.46%;ATP对CEM、Dam和Raji细胞株的激活作用很弱,激活率分别为10.435%、13.215%和2.67%; KN-62对THP-1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88.74%),而对NB4和HL-60的抑制作用很弱(抑制率仅为15.81%和12.50%),对Raji细胞株没有抑制作用;②免疫组化ABC法显示各对照细胞株均成阴性,而白血病细胞株均成阳性.结论 THP-1细胞含P2z/P2x7受体,NB4和HL-60含P2受体其它亚型的细胞株,CEM、Raji和Dam细胞株不含P2z/P2x7受体;免疫组化ABC法使用的多克隆抗体与其它蛋白有交叉反应,其结果不具P2z/P2x7受体特异性.

    作者:彭黎明;杨寒朔;张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对哮喘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MK)对哮喘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MK和地塞米松(DXM)组.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并反复雾化吸入刺激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药物干预组管喂MK或腹腔注射DXM.采用双标记双染色的方法先标记CD4+/CD8+ T淋巴细胞,然后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淋巴细胞Fas的表达.结果哮喘大鼠外周血及肺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凋亡率低于正常组大鼠,MK、DXM处理后,CD4+/CD8+ T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与哮喘组及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体外培养时MK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促进OVA抗原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Fas表达水平及凋亡,其中以CD4+ T淋巴细胞凋亡率和Fas表达的增加更为明显,与CD8+ 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10-6 mol/L的MK可明显促进10-6 mol/L DXM对淋巴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论 MK可促进哮喘大鼠外周血及肺组织中CD4+ T淋巴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通过Fas途径介导.MK对DXM促淋巴细胞凋亡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冼乐武;梁宗安;刘春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生长激素在肝硬变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手术前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rhGH)对肝硬变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患者手术前的治疗价值.方法肝硬变门脉高压拟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手术患者60例,Child分级B级,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rhGH组术前5 d每天皮下注射rhGH 4IU,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两组术前均行相同肠外营养支持.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 d、4 d、5 d血浆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及空腹血糖.结果 rhGH组治疗后3 d前白蛋白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4 d、5 d仍维持较高水平;治疗后5 d白蛋白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rhGH组患者一般情况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对照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无明显变化.两组空腹血糖、球蛋白无明显改变.结论 rhGH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纠正肝硬变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患者术前低蛋白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有良好疗效,由于rhGH起效慢,应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

    作者:庄文;伍晓汀;吕汝琦;徐红;曹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