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羊裔明;李胜富;孟文彤;丁新民;吴俣
目的研究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在Graves 病中的检出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初发尚未并发糖尿病的Graves 病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的GAD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游离T3(FT3)、游离T4(FT4)的变化,并研究了GAD抗体与FT3、FT4、TGA、TPOAb的关系.结果 GAD抗体与血清FT3、FT4水平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67(P>0.05)、0.029(P>0.05),与血清TGA、TPOAb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20(P>0.05)、0.394(P>0.05).Graves病治疗前后相比GAD抗体、TGA、TPOAb、GAD抗体阳性率治疗后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GAD抗体与Graves 病相关,而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无关.
作者:安振梅;赵红莉;李双庆;赵桂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四环素-哌嗪雌酚酮(XW630)对胚胎小鼠骺板Ⅰ型胶原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胚胎小鼠体外培养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手段,观察XW630对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当培养基中XW630浓度为10-7 mol/L和10-8 mol/L时,各区Ⅰ型胶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与同浓度的雌酚酮组相比,10-7 mol/L XW630组增殖区和肥大区阳性细胞面积增加.当浓度降至10-9 mol/L时,只有肥大区阳性细胞面积增加.随浓度升高,各区阳性细胞面积呈增加趋势.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XW630剂量依赖地上调小鼠骺板静止区、增殖区和肥大区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
作者:李灵芝;翁玲玲;张永亮;楼荣良;郑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1994年1月至2002年1月间收治的112例新生儿先心病.结果新生儿期严重的先心病以复杂畸形和青紫型较多见,常表现为气促、喂养困难、反复心衰、存活率不高.新生儿先心病的心脏杂音常有不典型、不稳定的特点.在严重、复杂畸形或心衰的患儿可以听不到心脏杂音,但不能因此而排除先心病的存在.新生儿先心病合并心衰时,仍以洋地黄类药物为首选抗心衰药物,一般情况下,有流出道梗阻的先心病患儿应忌用洋地黄.结论严重的复合畸形应早期采用介入治疗.
作者:唐瑟;王嵋景;骆珊;熊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自行研制的高分子合成树脂类Comfort义齿粘附剂(Comfort-DA)对口腔粘膜的刺激性.方法健康金黄地鼠10只随机等分为2组,麻醉后将Comfort-DA的浸提液和阳性对照材料分别固定于其中一组动物的左侧中央颊粘膜极低处,而将阴性对照材料置于2组动物右侧的中央颊粘膜极低处,分别于1、4、6、8 h后肉眼观察并做组织切片.结果试验动物均未出现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刺激反应.结论所研制的义齿粘附剂材料Comfort-DA不具有对口腔粘膜的不良刺激反应.
作者:王嫚;赵克;程祥荣;李志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30岁,5年前开始体重明显增加,增至118kg,并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紧,思睡,睡眠时打鼾明显。
作者:赵铁耘;蒲素;陈茂;李军;魏松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PDGF-α)受体水平阻断对肺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组织贴块法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分别施加小、中、大剂量的受体结构域切除的PDGF-α受体腺病毒重组体Ad5CMV-PaRtr(ACP),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细胞不同时相的增殖曲线;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观察不同干预条件下VSMC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中、大浓度ACP对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中、大剂量ACP干预后,VSMC生长明显受抑,波峰减弱或消失,第7~9天生长曲线才呈现上升趋势.在中浓度的ACP作用下,加入PDGF-BB不能促进VSMC的增殖.ACP干预前后,VSMC增殖周期中各期细胞构成发生显著的变化,以G0+G1期细胞增多、S+G2+M期细胞减少为特征.与对照组相比,各组的G0+G1期细胞均有显著升高(P<0.05).小剂量与中剂量、中剂量与大剂量间G0+G1期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CP作为细胞增殖抑制剂,能在中、大剂量下明显抑制肺VSMC的增殖,可使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且与ACP有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周同甫;刘瀚旻;张平;罗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构建TIF3转基因CHO和COS7细胞株并对其构建的细胞株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磷酸钙介导转染技术和G418细胞筛选法,以pcDNA3.1/V5-His-TOPO为表达载体,构建TIF3转基因CHO和COS7细胞株;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对转基因表达产物进行分析与鉴定。实验设计分无转染组、载体转染组和目的基因转染组。结果 在7株转染的CHO细胞株中,有3株具有高效稳定表达的TIF3编码蛋白质;在4株转染的COS7细胞株中有2株同样具有高效稳定的TIF3编码蛋白质表达。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3株TIF3转基因CHO细胞株和2株TIF3转基因COS7细胞株,它们对今后镉化物相关癌基因的发现及其他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雷毅雄;Pius Joseph;刘玉清;Tong-man Ong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DL)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oxLDL单独或与HDL共同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后,通过流式细胞仪、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并测定Caspase-3酶活性.结果 100 μg/ml和200 μg/ml浓度oxLDL作用内皮细胞后,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8.40±5.30%、34.72±4.64%,DNA 电泳呈典型的梯状图谱,Caspase-3酶活性达到166.01±16.44、263.74±46.62 pmd/(min*mg protein),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HDL(200 μg/ml)与oxLDL(100 μg/ml、200 μg/ml)共同作用后,凋亡率降至8.06±2.35% 及9.40 ±2.58%,未出现梯状图谱,Caspase-3酶活性减低(分别为67.73±14.83、111.26±27.13 min*mg protein),与对应的oxLDL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 HDL能减少oxLDL所致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与降低Caspase-3酶活性有关.
作者:张庆;曾智;任敏;陈玉成;黄明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原癌基因C-met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状况,探讨内膜癌中C-met的表达与ER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判断采用组织化学记分(H值),H值≥70为阳性表达.结果宫内膜癌中C-met表达随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强,ER的表达随着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减弱.C-met表达与ER呈负相关趋势(r=-0.5842,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C-met的表达与ER表达呈负相关,两者联合使用对宫内膜癌的激素治疗,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跃东;彭芝兰;潘小玲;王和;欧阳运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浆亚硝酸根(NO2-)及环磷酸鸟苷(cGMP)浓度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采用示波极谱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50例妊娠妇女(210例正常妊娠妇女和40例早产妇女)血浆NO2-和cGMP浓度. 结果正常妊娠妇女从28周至36+6周,血浆NO2-和cGMP浓度均逐渐增加.NO-2从1.9575±0.3509增加至2.2360±0.3486 μmol/L,cGMP从31.1625±3.9082增加至42.1850±11.3816 μmol/L.血浆NO2-浓度在34~34+6周达高值(2.2425±0.3407 μmol/L),血浆cGMP浓度在33~33+6周达高值(49.0010±8.6719 μmol/L).早产妇女血浆NO2-和cGMP浓度均低于相应孕周的正常妊娠妇女(P<0.01和P<0.05).结论血浆NO2-和cGMP浓度预测早产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作者:周容;熊庆;游泳;邱东生;张克荣;刘淑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和单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加单侧下颌支垂直劈开术)对下颌前突伴偏位的患者正颌外科手术后稳定性的影响,探讨髁突骨变化与稳定性的关系,以及下颌后退量与复发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23例正畸和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患者进入本研究.用术前(T1)、术后(T2)和戴固位器(T3)三阶段的头侧位片、后前位片来评价术后的组织变化及稳定性.结果术后的长期稳定性较好.但有术前髁突骨变化的病例,术后的水平向的复发倾向相对更明显,本研究未发现两种手术治疗后的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下颌后退量与复发间没有相关关系.结论下颌前突伴偏位患者正颌外科手术后长期稳定性较好.髁突骨变化可能是下颌前突伴偏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赖文莉;山田一寻;花田晃治;高木律男;小林正治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传统中药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在唾液获得性膜粘附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中药防龋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唾液包被羟磷灰石(S-HA)形成实验性获得性膜的体外模式,以变形链球菌作为试验菌株,用不同的药物提取物分别处理S-HA和菌细胞,观察细菌对S-HA的粘附情况.结果两组试验中大部分试验药物均能抑制菌细胞对S-HA的粘附,且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这些药物中,以五倍子的抑制作用表现更为显著,其在1、2、4 mg/ml时的抑制率可达100%.结论五倍子等传统中药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对唾液获得性膜的早期粘附.
作者:黄正蔚;周学东;李继遥;刘天佳;李红;朱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国产盐酸匹格列酮片单用及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用匹格列酮组(PIO-mono)和匹格列酮加磺脲类药物组(PIO-SU),进行为期12周的自身前后对照临床研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及血糖、糖化白红蛋白(HbA1c)、血清胰岛素及C肽、血脂、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PIO-mono组HbA1c、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分别下降了1.64%、 2.1 mmol/L、 5.2mmol/L(P<0.01), PIO-SU组分别下降了1.06%、 2.3 mmol/L、 5.4 mmol/L(P<0.01), 上述指标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血糖水平下降的同时,两组空腹及餐后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均有轻度下降,血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水平降低,HDL-C升高.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未观察到肝肾毒性反应. 结论国产匹格列酮片每日30 mg单用及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有效降低HbA1c和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并能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和改善脂代谢紊乱,耐受性良好.
作者:余叶蓉;李延兵;樊继援;王颜刚;喻红霖;王椿;廖志红;高桦;赵文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UAER)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不伴有糖尿病及原发性肾脏疾病的痛风患者63例,所有患者按是否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AU),将其分为MAU组(UAER:30~300 g/24 h)和对照组(UAER<30 g/24 h),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血尿酸、餐后2 h血糖、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 MAU组空腹、餐后2 h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分别为16.25±6.67 mU/L、67.54±11.29 mU/L和-1.91±0.53,其对照组分别为11.88±4.24 mU/L、44.36±10.71 mU/L及-1.75±0.4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痛风患者合并MAU时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作者:于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2腺病毒(advhIL-2)在小鼠肝癌H22中的转染效率、表达时程、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机理. 方法小鼠皮下接种肝癌H22,将肿瘤生长至体积为100~200mm3的荷瘤小鼠随机分组,经肿瘤局部注射给药.用X-gal染色法检测重组腺病毒载体advLacZ的转染效率;用RT-PCR检测人IL-2 基因的持续表达时间;以H22瘤体生长及荷瘤小鼠存活时间评价advhIL-2抗肿瘤作用;以51Cr 4小时释放法测定治疗小鼠脾细胞的LAK与CTL杀伤活性,免疫荧光法分析肿瘤组织内CD4+与CD8+T细胞浸润情况. 结果肿瘤局部单次注射1×109pfu重组腺病毒,可在肿瘤组织中进行有效的转染及表达,人IL-2 基因的表达时间长于12 d.Advh IL-2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与PBS组比较,2×109pfu advh IL-2可非常明显地抑制H22皮下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P<0.01), 同时明显增强脾细胞LAK与CTL杀伤活性(P<0.01),增加肿瘤组织内CD4+与CD8+T细胞的浸润. 结论 AdvhIL-2通过介导人IL-2基因在小鼠H22肿瘤组织中的持续表达,产生明显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其机理与激活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关.
作者:杜俊蓉;冉胤威;林治荣;郑常文;魏海燕;王修杰;周良;任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国人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别对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91例血脂、血糖正常且无糖尿病史者的apoE基因型、空腹血脂及载脂蛋白AⅠ、AⅡ、B100、CⅡ、CⅢ及E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载脂蛋白B100、CⅡ、CⅢ、E水平及TG/HDLC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apoE/apoCⅢ比值显著降低(P<0.05).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apoE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携带ε2等位基因组血清TG/HDLC比值较E3/3基因型显著降低;而携带ε4等位基因组血清apo AⅡ水平较E3/3基因型及携带ε2等位基因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TG/HDLC及apoAⅡ有一定关联.
作者:张雪梅;刘秉文;白怀;田浩明;吴兆丰;张蓉;方定志;张荣爵;徐燕华;姚佳;任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MK)对哮喘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MK和地塞米松(DXM)组.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并反复雾化吸入刺激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药物干预组管喂MK或腹腔注射DXM.采用双标记双染色的方法先标记CD4+/CD8+ T淋巴细胞,然后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淋巴细胞Fas的表达.结果哮喘大鼠外周血及肺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凋亡率低于正常组大鼠,MK、DXM处理后,CD4+/CD8+ T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与哮喘组及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体外培养时MK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促进OVA抗原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Fas表达水平及凋亡,其中以CD4+ T淋巴细胞凋亡率和Fas表达的增加更为明显,与CD8+ 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10-6 mol/L的MK可明显促进10-6 mol/L DXM对淋巴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论 MK可促进哮喘大鼠外周血及肺组织中CD4+ T淋巴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通过Fas途径介导.MK对DXM促淋巴细胞凋亡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冼乐武;梁宗安;刘春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泌TRAb的前体细胞在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中的存在及意义. 方法利用EB病毒体外激活外周血淋巴细胞,测定GD患者外周血中潜在的TRAb分泌细胞.结果 Graves病患者的分泌TRAb的转化B细胞阳性孔占免疫球蛋白阳性孔的百分率远高于正常对照.正常对照中也可以检出较低频率的TRAb前体细胞.EBV转化的TRAb前体细胞以分泌IgM型抗体为主.结论在Graves病患者体内,有较高频率的潜在分泌TRAb前体细胞存在.推测这可能是药物治疗的患者易复发的原因.
作者:贾卫国;安振梅;陈德才;魏松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rhGH)对肝硬变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患者手术前的治疗价值.方法肝硬变门脉高压拟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手术患者60例,Child分级B级,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rhGH组术前5 d每天皮下注射rhGH 4IU,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两组术前均行相同肠外营养支持.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 d、4 d、5 d血浆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及空腹血糖.结果 rhGH组治疗后3 d前白蛋白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4 d、5 d仍维持较高水平;治疗后5 d白蛋白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rhGH组患者一般情况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对照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无明显变化.两组空腹血糖、球蛋白无明显改变.结论 rhGH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纠正肝硬变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患者术前低蛋白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有良好疗效,由于rhGH起效慢,应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
作者:庄文;伍晓汀;吕汝琦;徐红;曹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国人胫骨前肌腱止点的形态,附着部位以及变异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46侧国人灌注后防腐足标本,作胫骨前肌腱止点解剖学观察,组织学观察,记录胫骨前肌腱以内侧楔骨或第一跖骨为主要止点各自的数据,测量胫骨前肌腱内外踝突连线平面以下长度.结果根据胫骨前肌腱止点的形态可分为三型:束状型28侧(60.87%);中间型14侧(30.43%);分叉型4侧(8.7%).胫骨前肌腱止点以内侧楔骨或第一跖骨为主分别为40侧(86.96%)和6侧(13.04%).成尸足及童尸足于内外踝突连线平面以下胫骨前肌腱的长度分别为72.33±5.29 mm和56.77±4.54 mm.结论若作胫骨前肌腱向外移植术时,注意将分叉型的变异止点完全切断.束状型和分叉型胫骨前肌腱不宜作半腱外移植术;中间型胫骨前肌腱适宜作半腱外移植术.
作者:王林强;彭明惺;刘蜀生;朱磊;靳升荣;刘利君;刘敏;张敬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