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羊裔明;李胜富;孟文彤;丁新民;吴俣
目的研究不同传统中药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在唾液获得性膜粘附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中药防龋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唾液包被羟磷灰石(S-HA)形成实验性获得性膜的体外模式,以变形链球菌作为试验菌株,用不同的药物提取物分别处理S-HA和菌细胞,观察细菌对S-HA的粘附情况.结果两组试验中大部分试验药物均能抑制菌细胞对S-HA的粘附,且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这些药物中,以五倍子的抑制作用表现更为显著,其在1、2、4 mg/ml时的抑制率可达100%.结论五倍子等传统中药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对唾液获得性膜的早期粘附.
作者:黄正蔚;周学东;李继遥;刘天佳;李红;朱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ax在正常骺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结果 Bax的免疫反应阳性物在正常骺板软骨的各个区中有不均衡的表达,在骺板软骨膜下的软骨细胞中没有Bax表达;在骺板的静止区Bax的免疫反应阳性物在软骨的细胞质中表达;在骺板的增殖区位于细胞质中的Bax免疫阳性反应增强;在骺板的肥大区Bax的免疫反应强度达到大值,免疫反应阳性物位于软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结论 Bax可能通过数量的积累促使骺板软骨细胞凋亡.
作者:张晓;李瑞祥;羊惠君;高礼;杨淑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胆红素水平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及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法测定41例冠心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并计算间接胆红素(IB),冠脉病变程度由冠脉造影确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正常人低,其胆红素与血脂间呈负相关关系,尚未见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有相关关系.结论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对冠心病产生影响.
作者:陈晓平;崔凯军;张菊英;田奇;张立;祝烨;黄德嘉;杨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评价血小板活化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B超检测颈动脉,按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正常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共4组,各组同时测定CD62p、CD63,并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与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 CD62p:不稳定性斑块组较其余三组均增高,P<0.05~0.01,稳定性斑块组较正常组增高(P<0.01).CD63:不稳定性斑块组较正常组、内中膜增厚组增高(P<0.05),稳定性斑块组较正常组增高(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CD62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小板活化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梁旭;孙枫;罗林杰;李富荣;戴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刺对备用背根节(DRG)Trk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猫分为三组,即假手术组、单侧部分背根切除术组、单侧部分背根切除术并针刺组.通过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各组L6DRG中TrkC免疫反应(TrkC-IR)神经元数量.结果在假手术组TrkC-IR主要定位于L6 DRG的大神经元及少数中小神经元胞浆内;部分背根切断后,TrkC-IR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而中小神经元数量则明显增多(P<0.05);针刺后,TrkC-IR大神经元数量较手术组又明显增多,且反应强度明显增加(P<0.05),而对中小神经元TrkC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刺促进TrkC在大神经元的表达上调, 提示TrkC可能与脊髓可塑性有关.
作者:王廷华;柯青;吴林艳;张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免疫增强/免疫抑制动物模型,以研究免疫应答不同时期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精氨酸加压素神经元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多点、多部位、多方式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建立免疫增强动物模型;低剂量、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并在不同时间点同时取动物的血清进行研究.结果①初次抗原刺激后第6 d血清IgG 及IL-2的含量开始升高,再次刺激后第6 d(实验的第16 d)血清IgG 及IL-2的含量达峰值;②第1、2次腹腔注射CY后血清IgG 及IL-2的含量开始降低,4次注射CY后血清IgG 及IL-2的含量降至低.结论牛血清白蛋白和CY是建立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较好试剂,牛血清白蛋白可同时直接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CY直接抑制细胞免疫功能,间接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朱家媛;欧可群;王蕾;陈文玉;马玉琼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原癌基因C-met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状况,探讨内膜癌中C-met的表达与ER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判断采用组织化学记分(H值),H值≥70为阳性表达.结果宫内膜癌中C-met表达随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强,ER的表达随着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减弱.C-met表达与ER呈负相关趋势(r=-0.5842,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C-met的表达与ER表达呈负相关,两者联合使用对宫内膜癌的激素治疗,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跃东;彭芝兰;潘小玲;王和;欧阳运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rhGH)对肝硬变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患者手术前的治疗价值.方法肝硬变门脉高压拟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手术患者60例,Child分级B级,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rhGH组术前5 d每天皮下注射rhGH 4IU,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两组术前均行相同肠外营养支持.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 d、4 d、5 d血浆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及空腹血糖.结果 rhGH组治疗后3 d前白蛋白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4 d、5 d仍维持较高水平;治疗后5 d白蛋白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rhGH组患者一般情况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对照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无明显变化.两组空腹血糖、球蛋白无明显改变.结论 rhGH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纠正肝硬变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患者术前低蛋白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有良好疗效,由于rhGH起效慢,应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
作者:庄文;伍晓汀;吕汝琦;徐红;曹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30岁,5年前开始体重明显增加,增至118kg,并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紧,思睡,睡眠时打鼾明显。
作者:赵铁耘;蒲素;陈茂;李军;魏松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过程中缺血再灌注中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机制.方法按照组织配型结果将动物分成自体肾移植组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并动态采集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前腔静脉血,分别测定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自体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术后第二天血清SOD、MDA均开始增高,达峰值后渐下降,1个月后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但同种异体肾移植组血清SOD增高的幅度小于自体组,而血清MDA增高的幅度大于自体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同种异体肾移植组SOD、MDA达峰值的时间迟于自体组.结论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可通过增加过氧化脂质损伤移植肾功能.②IRI可以单独引起移植肾损伤或与免疫因素协同作用加重移植肾的损伤.
作者:李萍;张璘;彭志英;赵清江;李幼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构建AchR特异性TsF cDNA文库并对该文库进行筛选.方法从建立的分泌AchR-TsF的特异性Ts细胞系中直接提取了TsF PolyA+mRNA,反转录合成全长cDNA,以脱磷酸化的λgt11EcoRI臂为载体,体外包装成噬菌体颗粒并转染E.coli Y1090hsdR,得到cDNA文库,并用TCR-α单克隆抗体膜上免疫印迹法对该文库进行筛选.结果重组噬菌体的滴度约为1.4×107 pfu/ml,阳性重组率为86.9%,重组噬菌体DNA的酶切电泳分析证实插入片段大小在0.8~4.0 kb之间.初步筛到27个阳性重组噬菌体,其插入片段大小约为1 kb左右.结论该文库的建立有望获得持续高效表达AchR特异性TsF的重组噬菌体.
作者:李婉宜;李虹;李明远;龚其美;肖丽英;蒋中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在Graves 病中的检出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初发尚未并发糖尿病的Graves 病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的GAD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游离T3(FT3)、游离T4(FT4)的变化,并研究了GAD抗体与FT3、FT4、TGA、TPOAb的关系.结果 GAD抗体与血清FT3、FT4水平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67(P>0.05)、0.029(P>0.05),与血清TGA、TPOAb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20(P>0.05)、0.394(P>0.05).Graves病治疗前后相比GAD抗体、TGA、TPOAb、GAD抗体阳性率治疗后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GAD抗体与Graves 病相关,而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无关.
作者:安振梅;赵红莉;李双庆;赵桂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国人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别对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91例血脂、血糖正常且无糖尿病史者的apoE基因型、空腹血脂及载脂蛋白AⅠ、AⅡ、B100、CⅡ、CⅢ及E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载脂蛋白B100、CⅡ、CⅢ、E水平及TG/HDLC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apoE/apoCⅢ比值显著降低(P<0.05).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apoE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携带ε2等位基因组血清TG/HDLC比值较E3/3基因型显著降低;而携带ε4等位基因组血清apo AⅡ水平较E3/3基因型及携带ε2等位基因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TG/HDLC及apoAⅡ有一定关联.
作者:张雪梅;刘秉文;白怀;田浩明;吴兆丰;张蓉;方定志;张荣爵;徐燕华;姚佳;任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CASA)评价精子的运动能力,并探讨各参数与试管婴儿术成功率的关系,从男性方面确立临床上用于试管婴儿术预后的定量参数.方法根据卵的受精情况分为受精率≥50%组、受精率<50%组和受精率为0三组;根据胚胎移植后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以代表试管婴儿术成功率的高低.对与精子运动有关的参数进行定量测定,用t检验法确定与试管婴儿术的成功率高低有关的参数.结果本试验共进行了69个周期,实际完成了64个,妊娠20例(包括生化妊娠和临床妊娠).体外受精率≥50%组的精子活力、VAP、 VSL和VCL值四项精子运动参数以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与体外受精率<50%组和体外受精率为0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妊娠组与非妊娠组上述各项参数的比较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洗涤后的精子运动参数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较洗涤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试管婴儿术的成功率与精子的运动能力有关,定量参数VAP、VSL、VCL值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可用于试管婴儿术的临床预后判断,精子的洗涤处理会改善精子的运动参数,从而提高试管婴儿术的成功率.
作者:李丽莎;宁郁玲;尹海林;孙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人→猪异种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模型来模拟猪→人异种移植时人免疫系统对猪的攻击.方法以中国内江猪为实验动物, 经环磷酰胺静注行免疫抑制后,腹膜腔内植入人脾块悬液,术前、术后定期采集猪外周血行血常规检查监测猪被免疫抑制程度.行流式细胞术检查监测人细胞在猪外周血中嵌合情况,行细胞介导的淋巴细胞毒试验动态监测人抗猪和猪抗人的细胞毒活性.结果各试验猪存活良好,给药后4 d各猪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可降至正常值的15%左右,移植后第2天和第2周左右,人细胞在猪体内可形成两个较明显的嵌合高峰,尽管人抗猪淋巴细胞毒性于术后2周时有明显升高,但在术后1个月内猪抗人淋巴细胞毒性始终明显高于人抗猪淋巴细胞毒性. 结论人→猪脾块移植后,受猪体内的供受细胞呈现一个两元(猪细胞、人细胞)三态(微嵌合、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动态平衡过程.
作者:张海涛;李幼平;王坤杰;李胜富;程惊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腔牙龈部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各类肿瘤的构成比.方法对1958~1998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收治住院的580例有病理诊断结果的牙龈部恶性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性402例,女性178例(男女比例为2.2∶1); 41~70岁之间者占77.76%.其原发灶位于下颌387例,位于上颌193例,下、上颌比例为2.0∶1.本组580例中鳞状细胞癌435例(75.00%),其它依次为恶性黑色素瘤37例(6.38%),肉瘤29例(5.00%),腺癌14例(2.41%).临床分期为早期56例(9.66%),晚期524例(90.34%),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61.72%,远位转移6例(1.03%).结论牙龈部恶性肿瘤以中老年、男性、下颌的鳞状细胞癌占绝大多数.
作者:高庆红;龚浩;温玉明;王昌美;华成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转移及其与5-氟胞嘧啶(5-FC)联合应用对卵巢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方法用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CD基因转染大鼠卵巢癌细胞株NUTU-19细胞,加入含5-FC的培养液培养.MTT法检测培养孔吸光度值,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 5-FC对转染了CD基因的NUTU-1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并随着腺病毒滴度和5-FC浓度的增加,该作用不断增强.此外,5-FC可通过旁观者效应杀伤CD基因转染细胞周围未转入该基因的NUTU-19细胞.结论 CD基因转移联合5-FC作用对NUTU-19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作者:李清丽;彭芝兰;王和;姚远;张家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可吸收性聚乳酸内固定系统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队列研究,将24例下颌骨骨折分为条件接近的两组,分别行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和微型金属接骨板内固定. 结果可吸收内固定术后骨折段的稳定性好,骨折的愈合正常,咬合关系恢复良好,与微型金属接骨板的疗效相似,且近期内无明显的异物反应,无任何疼痛、不适.结论在下颌骨单纯性线性骨折治疗中,可吸收性高分子聚合物微型接骨板和螺钉是一种比金属接骨板更理想的骨折内固定系统.
作者:郑谦;魏世成;田卫东;周立伟;刘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不同亚型的影响.方法镀铜镉还原法测定培养液中NO2-/NO3-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内皮细胞型NOS(eNOS)和诱导型NOS(iN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g2+各剂量组NO2-/NO3-含量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2O2+Mg2+各剂量组NO2-/NO3-含量高于H2O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2O2组iNOS和NF-κB P65平均灰度下降,eNOS平均灰度升高,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g2+各剂量组eNOS平均灰度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H2O2组相比,H2O2+Mg2+各剂量组iNOS和NF-κB P65平均灰度显著升高(P<0.01),eNOS平均灰度下降(P<0.05);H2O2+Mg2+各剂量组eNOS和iNOS平均灰度低于相应的Mg2+剂量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镁的抗氧化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调控细胞转录因子和一氧化氮合酶不同亚型.
作者:吕晓华;王瑞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连环蛋白P120(P120ctn)的表达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揭示连环蛋白与肝癌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免疫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分别对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P120ctn进行检测.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上述细胞和组织中均可检测到P120ctn同工蛋白1A和3A mRNA表达;免疫荧光标记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在正常肝细胞和正常肝组织中,P120ctn分布在细胞与细胞连接处和细胞膜上,而肝癌细胞和肝癌组织中P120ctn的分布发生了转位,胞膜表达减弱或消失,胞浆表达增强,出现核内转位.结论 P120ctn表达异常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提示肝癌发生时肝细胞的信号转导功能和粘附功能发生异常.
作者:农朝赞;郭凌霄;黄华艺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