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精原细胞介导法制备乙肝病毒X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

胡火珍;李丹;李小玉;姚玉成;胡以平

关键词:乙肝病毒X基因, 转基因小鼠, 精原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精原细胞介导法制备乙肝病毒X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乙肝病毒X基因表达载体pcDNA3-X;应用微量注射针将脂质体包裹的pcDNA3-X表达载体直接注入C57BL/6N雄性小鼠睾丸的曲细精管内,于第一次注射后6周,与雌鼠交配,用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仔鼠基因组中的外源DNA和肝组织中表达的pX蛋白.结果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并且X基因在Hela细胞中表达;共产仔鼠16只,其中1只为阳性仔鼠,阳性率为6.25%.结论初步证明用精原干细胞介导法制备X基因转基因小鼠是可行的.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α1胸腺肽治疗15例慢性重型肝炎报告

    慢性重型肝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治疗困难,病死率高.α1胸腺肽为化学合成的28个氨基酸多肽,已用于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近年来开始逐步探讨α1胸腺肽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我科应用美国赛生公司提供的α1胸腺肽(商品名:日达仙)治疗了慢性重型肝炎1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春;徐孔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HSV-tk/GCV系统对人宫颈癌细胞株ME180旁观者效应的研究

    目的研究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HSV-tk/GCV系统对宫颈癌ME180细胞株的旁观者效应.方法应用脂质体及ploybrene转染技术,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HSV-tk,导入PA317包装细胞,以其分泌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宫颈癌ME180细胞(ME),建立ME/TK转化细胞株.观察GCV对ME、ME/TK细胞的存活率及旁观者效应.结果从病毒滴度、电镜及PCR检查,证实tk基因随病毒的感染已成功地导入PA317及ME180细胞.ME/TK细胞对GCV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亲代ME细胞.ME/TK及ME+ME/TK混合细胞还随GCV浓度的增加受到明显的抑制.ME+ME/TK混合细胞的存活率,随ME/TK细胞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说明TK/GCV系统不但能杀伤tk+细胞,也能杀伤未导入tk的细胞,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 HSV-tk/GCV系统对宫颈癌ME180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及旁观者效应.

    作者:黄光琦;宋毅;肖林;陆燕蓉;张洁;陈蔚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通过对输卵管性不孕妇女的月经、生育、生殖道感染状况、既往手术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输卵管性不孕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对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257例不孕妇女和同期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41例孕妇的各项对生育力有不良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产后感染(包括流产后感染)、盆腔炎、异位妊娠是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危险因素(OR分别为7.87、6.52、5.95),结核病史、阑尾手术、宫内节育器避孕和人工流产也是不孕症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3.54、1.64、2.02、0.92),月经紊乱对不孕的发生有不利影响.结论盆腔感染、异位妊娠、结核病史、阑尾手术、宫内节育器避孕和人工流产是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注意预防和治疗盆腔感染,减少盆腔手术的干扰和创面损伤,避免非意愿妊娠,采用口服避孕药等具有保护作用的避孕方法.

    作者:黄薇;罗志香;陈文静;吴艳乔;钟英静;黄秀玲;韩字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可吸收接骨板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可吸收性聚乳酸内固定系统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队列研究,将24例下颌骨骨折分为条件接近的两组,分别行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和微型金属接骨板内固定. 结果可吸收内固定术后骨折段的稳定性好,骨折的愈合正常,咬合关系恢复良好,与微型金属接骨板的疗效相似,且近期内无明显的异物反应,无任何疼痛、不适.结论在下颌骨单纯性线性骨折治疗中,可吸收性高分子聚合物微型接骨板和螺钉是一种比金属接骨板更理想的骨折内固定系统.

    作者:郑谦;魏世成;田卫东;周立伟;刘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AchR特异性TsF cDNA文库的构建及筛选

    目的构建AchR特异性TsF cDNA文库并对该文库进行筛选.方法从建立的分泌AchR-TsF的特异性Ts细胞系中直接提取了TsF PolyA+mRNA,反转录合成全长cDNA,以脱磷酸化的λgt11EcoRI臂为载体,体外包装成噬菌体颗粒并转染E.coli Y1090hsdR,得到cDNA文库,并用TCR-α单克隆抗体膜上免疫印迹法对该文库进行筛选.结果重组噬菌体的滴度约为1.4×107 pfu/ml,阳性重组率为86.9%,重组噬菌体DNA的酶切电泳分析证实插入片段大小在0.8~4.0 kb之间.初步筛到27个阳性重组噬菌体,其插入片段大小约为1 kb左右.结论该文库的建立有望获得持续高效表达AchR特异性TsF的重组噬菌体.

    作者:李婉宜;李虹;李明远;龚其美;肖丽英;蒋中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计算机辅助分析精子运动能力在试管婴儿术中的应用

    目的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CASA)评价精子的运动能力,并探讨各参数与试管婴儿术成功率的关系,从男性方面确立临床上用于试管婴儿术预后的定量参数.方法根据卵的受精情况分为受精率≥50%组、受精率<50%组和受精率为0三组;根据胚胎移植后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以代表试管婴儿术成功率的高低.对与精子运动有关的参数进行定量测定,用t检验法确定与试管婴儿术的成功率高低有关的参数.结果本试验共进行了69个周期,实际完成了64个,妊娠20例(包括生化妊娠和临床妊娠).体外受精率≥50%组的精子活力、VAP、 VSL和VCL值四项精子运动参数以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与体外受精率<50%组和体外受精率为0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妊娠组与非妊娠组上述各项参数的比较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洗涤后的精子运动参数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较洗涤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试管婴儿术的成功率与精子的运动能力有关,定量参数VAP、VSL、VCL值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可用于试管婴儿术的临床预后判断,精子的洗涤处理会改善精子的运动参数,从而提高试管婴儿术的成功率.

    作者:李丽莎;宁郁玲;尹海林;孙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NGF、BDNF和NT-3在背根节卫星细胞的表达

    目的观察神经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其mRNA在成年猫背根节(L6)卫星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成年雄猫5只,随机取一侧的L6背根节(DRG)制作20 μm厚冰冻切片,行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观察NGF、BDNF和NT-3及其mRNA在DRG卫星细胞的分布以及亚细胞定位.结果在正常DRG,可见NGF、BDNF和NT-3及其mRNA阳性卫星细胞.各因子mRNA的阳性反应物定位于胞质.BDNF-IR定位于胞质,而NGF-IR和NT-3-IR则定位于胞核.结论背根节部分卫星细胞内有NGF、BDNF和NT-3及其mRNA的分布,BDNF和NGF、NT-3亚细胞定位的不同提示成年猫背根节卫星细胞内不同生长因子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不同.

    作者:刘芬;王廷华;李明;吴林艳;冯忠堂;王特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肠上皮细胞的粘弹性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肠上皮细胞力学模型,以进一步了解肠上皮细胞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微管吸吮技术研究肠上皮细胞的粘弹特性.结果测得正常IEC-6细胞弹性系数K1为436.21±89.64 dyn/cm2,弹性系数K2为298.37±75.16 dyn/cm2,粘性系数μ为15.94±4.93 dyn/(s*cm2).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肠上皮细胞的弹性成分影响细胞变形,主要反映肠上皮细胞的初始变形程度;肠上皮细胞的粘性成分影响细胞变形速度,反映了肠上皮细胞变形对时间的依赖性.

    作者:陈军;肖光夏;吴泽志;秦健;李章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成都汉族ACTBP2位点多态性研究及三个位点的复合扩增

    目的获得中国成都地区汉族人群中短串联重复序列ACTBP2(SE33) 位点的多态性分布,建立DHFRP2、FIBRA和ACTBP2三个STR位点的复合扩增方法.方法用Amp-FL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对147个成都汉族无血缘关系个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ACTBP2位点的等位基因为20个;基因型86种;观察杂合度(h)0.9728;个体鉴别机率(DP)0.9861;多态性信息量(PIC)0.9310;非父排除率(EP)0.8203.基因型分布皆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家系调查结果证明均符合孟德尔遗传法则. 结论 ACTBP2位点多态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人类遗传分析及法科学中的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三个STR位点的复合扩增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徐振波;陈林;吴梅筠;孙光云;李晓斌;赖跃;胡海洋;王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腺病毒介导人IL-2基因治疗的抗肿瘤作用及机理分析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2腺病毒(advhIL-2)在小鼠肝癌H22中的转染效率、表达时程、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机理. 方法小鼠皮下接种肝癌H22,将肿瘤生长至体积为100~200mm3的荷瘤小鼠随机分组,经肿瘤局部注射给药.用X-gal染色法检测重组腺病毒载体advLacZ的转染效率;用RT-PCR检测人IL-2 基因的持续表达时间;以H22瘤体生长及荷瘤小鼠存活时间评价advhIL-2抗肿瘤作用;以51Cr 4小时释放法测定治疗小鼠脾细胞的LAK与CTL杀伤活性,免疫荧光法分析肿瘤组织内CD4+与CD8+T细胞浸润情况. 结果肿瘤局部单次注射1×109pfu重组腺病毒,可在肿瘤组织中进行有效的转染及表达,人IL-2 基因的表达时间长于12 d.Advh IL-2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与PBS组比较,2×109pfu advh IL-2可非常明显地抑制H22皮下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P<0.01), 同时明显增强脾细胞LAK与CTL杀伤活性(P<0.01),增加肿瘤组织内CD4+与CD8+T细胞的浸润. 结论 AdvhIL-2通过介导人IL-2基因在小鼠H22肿瘤组织中的持续表达,产生明显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其机理与激活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关.

    作者:杜俊蓉;冉胤威;林治荣;郑常文;魏海燕;王修杰;周良;任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omfort-DA义齿粘附剂的口腔粘膜刺激试验

    目的了解自行研制的高分子合成树脂类Comfort义齿粘附剂(Comfort-DA)对口腔粘膜的刺激性.方法健康金黄地鼠10只随机等分为2组,麻醉后将Comfort-DA的浸提液和阳性对照材料分别固定于其中一组动物的左侧中央颊粘膜极低处,而将阴性对照材料置于2组动物右侧的中央颊粘膜极低处,分别于1、4、6、8 h后肉眼观察并做组织切片.结果试验动物均未出现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刺激反应.结论所研制的义齿粘附剂材料Comfort-DA不具有对口腔粘膜的不良刺激反应.

    作者:王嫚;赵克;程祥荣;李志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肥胖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报告

    患者,男,30岁,5年前开始体重明显增加,增至118kg,并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紧,思睡,睡眠时打鼾明显。

    作者:赵铁耘;蒲素;陈茂;李军;魏松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Ⅳ型胶原、脯氨酸肽酶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中Ⅳ型胶原(ⅣC)和脯氨酸肽酶(PLD)水平的研究,探讨不同类型肾病综合征在肾小球基底膜上胶原蛋白代谢上的差异.方法 77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分为初治组及不同病程组,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ⅣC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PLD水平.结果初治肾病综合征患儿与对照组儿童血清ⅣC、PLD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病程在两年以上的肾炎型肾病 (NNS) 和紫癜性肾病 (PNS) 患儿较病程在两年以内者血清ⅣC水平明显升高,PLD水平明显降低;在激素治疗前后,各型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ⅣC水平均有所下降,PLD水平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NNS和PNS患儿血清ⅣC的分解和合成代谢有明显异常.激素的使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断ⅣC在肾小球外基质的异常沉积.

    作者:陈大鹏;王峥;姚裕家;陈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Bax蛋白在骺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ax在正常骺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结果 Bax的免疫反应阳性物在正常骺板软骨的各个区中有不均衡的表达,在骺板软骨膜下的软骨细胞中没有Bax表达;在骺板的静止区Bax的免疫反应阳性物在软骨的细胞质中表达;在骺板的增殖区位于细胞质中的Bax免疫阳性反应增强;在骺板的肥大区Bax的免疫反应强度达到大值,免疫反应阳性物位于软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结论 Bax可能通过数量的积累促使骺板软骨细胞凋亡.

    作者:张晓;李瑞祥;羊惠君;高礼;杨淑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胃癌双对比造影表现与血5′-核苷酸酶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胃癌影像学表现与5′- 核苷酸酶(5′-NT)活性的变化关系.方法经病理证实的41例胃癌,均行X线双对比造影摄片,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其治疗前血清5′-NT活性.以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结果胃癌组5′-NT活性(1.14±0.16 u/ml)较正常健康人明显减低(2.60±0.10 u/ml)(P<0.05).解剖部位上,从贲门、胃体到胃窦部胃癌,其5′-NT活性分别为0.98、1.20、1.28 u/ml,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溃疡型胃癌5′-NT活性(0.96 u/ml)低于肿块型(1.12 u/ml)和浸润型(1.40 u/ml).Ⅳ期胃癌5′-NT(1.53 u/ml)高于Ⅰ期(0.83 u/ml)、Ⅱ期(0.98 u/ml)和Ⅲ期(1.03 u/ml) (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5′-NT活性明显较正常人降低,其酶活性的变化与胃癌的形态、生长部位及进展程度有一定的相关.

    作者:余建群;廖方义;陈曼玲;杨开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凝血因子Ⅸ复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及性质研究

    目的用国产凝胶制备高质量的凝血因子Ⅸ复合物.方法以新鲜冰冻血浆为原料,经过国产DEAE-琼脂糖快流速阴离子交换层析及Ca3(PO4)2吸附法制备凝血因子Ⅸ复合物.对制备获得的凝血因子Ⅸ复合物进行凝血活性测定,高分子量杂蛋白定量检测以及SDS-PAGE、免疫电泳(IE)、交叉免疫电泳(CIE)等性质分析,并且与用进口DEAE-Sepharose CL-6B 制备获得的凝血因子Ⅸ复合物相比较.结果两步的活性回收率分别为93.67±2.56%(n=6)和88.71±2.39%(n=6).凝血因子Ⅸ(FⅨ):C比活为7.36±0.96 U/mg (n=6).性质分析结果显示,本工艺制备的凝血因子Ⅸ复合物不仅充分保留了有效成分,而且制品的纯度和血栓安全性有明显提高.结论国产凝胶完全能取代进口凝胶用于制备高质量、低成本的凝血因子Ⅸ复合物.

    作者:曾蓉;余蓉;李晓红;邬杨斌;祁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肾移植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脂质过氧化机制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过程中缺血再灌注中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机制.方法按照组织配型结果将动物分成自体肾移植组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并动态采集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前腔静脉血,分别测定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自体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术后第二天血清SOD、MDA均开始增高,达峰值后渐下降,1个月后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但同种异体肾移植组血清SOD增高的幅度小于自体组,而血清MDA增高的幅度大于自体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同种异体肾移植组SOD、MDA达峰值的时间迟于自体组.结论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可通过增加过氧化脂质损伤移植肾功能.②IRI可以单独引起移植肾损伤或与免疫因素协同作用加重移植肾的损伤.

    作者:李萍;张璘;彭志英;赵清江;李幼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猪海马皮层及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猪海马皮层与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二者的相关关系.方法将50只出生3 d的小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实验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置于8%氧气和92%氮气中2 h,制成HIBD模型,然后移置于自然环境中.根据其在自然环境中放置的时间,实验组又分为HIBD后0、24、48和 72 h 4个亚组,每组10只.测定每只猪左侧海马皮层及血清中NSE含量.结果①HIBD后0和24 h组海马皮层的NS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48和72 h组又较24 h组明显上升 (P<0.05),但72 h组仍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② HIBD后0和24 h组血清中NSE含量较对照组上升(P<0.05),48和72 h组较24 h组下降(P<0.05),72 h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③对照组、0 h组、24 h组脑组织中NSE与血清中NSE含量均呈负相关(r均<-0.78),但48 h组与72 h组比较则无相关性(r均>-0.28).结论新生猪HIBD后24 h内,其血清中NSE的升高与脑组织中NSE的下降呈负相关.

    作者:付雪梅;李炜如;姚裕家;石晶;向龙;杨惠明;唐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TNF-α和可溶性TNF受体的动态变化

    目的了解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患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Ⅰ和sTNFR-Ⅱ)在抗结核治疗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夹心ELISA法检测24例结脑患者治疗前和其中12例在治疗后第10、20、30 d的脑脊液TNF-α、sTNFR-Ⅰ和sTNFR-Ⅱ含量.结果结脑患者脑脊液中TNF-α、sTNFR-Ⅰ和sTNFR-Ⅱ显著高于对照组,抗结核治疗一个月后仍维持较高水平,但是与治疗前相比sTNFR-Ⅰ和sTNFR-Ⅱ水平呈明显下降,而TNF-α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 TNF-α、sTNFR-Ⅰ和sTNFR-Ⅱ与结核感染有关;sTNFR-Ⅰ和sTNFR-Ⅱ对抗结核治疗的反应较敏感,其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结脑病情及治疗效果的一种指标.

    作者:程道胜;卢贤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密度脂蛋白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DL)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oxLDL单独或与HDL共同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后,通过流式细胞仪、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并测定Caspase-3酶活性.结果 100 μg/ml和200 μg/ml浓度oxLDL作用内皮细胞后,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8.40±5.30%、34.72±4.64%,DNA 电泳呈典型的梯状图谱,Caspase-3酶活性达到166.01±16.44、263.74±46.62 pmd/(min*mg protein),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HDL(200 μg/ml)与oxLDL(100 μg/ml、200 μg/ml)共同作用后,凋亡率降至8.06±2.35% 及9.40 ±2.58%,未出现梯状图谱,Caspase-3酶活性减低(分别为67.73±14.83、111.26±27.13 min*mg protein),与对应的oxLDL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 HDL能减少oxLDL所致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与降低Caspase-3酶活性有关.

    作者:张庆;曾智;任敏;陈玉成;黄明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