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柱江;刘赴平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7例确诊ACS患者在发病后的入院即刻,2,4,6,12h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中IMA、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 mass) 、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做正常对照组,将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IMA对ACS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ACS患者中IMA水平于胸痛发作后入院即刻略有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1),2 h已经明显升高,4 h仍持续增高,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6 h开始下降并逐渐回到基线水平,而MYO在发病后2 h开始升高,CK-MB mass,cTnI水平则在胸痛发作4~6 h开始升高.结论 IMA对ACS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是一种较理想的ACS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肖路延;王萌;唐志毅;郭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三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14例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阳性的标本再同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 TP-ELISA方法检测出的214例阳性标本,TPPA法检测出阳性195例,阳性符合率为91.1%;同时用TRUST方法检出87例阳性,阳性符合率为40.7%.TP-ELISA检测结果S/CO值<3的标本用TPPA检测阳性率较低(15/33,45.5%).2例TP-ELISA检测在灰区的标本,用TPPA检测为阳性.结论 TP-ELISA方法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对于TP-ELISA阳性的标本和在灰区的标本应做TPPA进行确认.而TRUST及其滴度试验其结果主要在判断患者病情和疗效方面有重要价值.对于大批量标本,联合应用三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更具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徐龙珍;毕永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与疾病活动性、肾脏损伤及血清抗ds-DNA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 选定SLE疾病组51例、疾病对照组30例(类风湿关节炎、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各15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①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23+亚群比例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而两者CD11c+亚群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LE肾病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23+亚群比例显著高于非肾病组患者(P<0.01),两者CD11c+亚群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DNA+组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ds-DNA-组(P<0.05).结论 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的变化可能是SLE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者:刘定华;李永哲;胡朝军;佟大伟;张蜀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实验评估异型输血产生的危害,为异型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模拟供者受者血液,受者进行ABH分泌型和非分泌型分类,混合后检测红细胞发生凝集的强度,测定血清中K+含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以评价溶血程度.结果 非分泌型受者红细胞凝集强度强于分泌型受者,K+浓度和血红蛋白含量随着输入的异型血液越多发生溶血的程度越高.结论 异型输血后会发生红细胞凝集溶血现象,ABH非分泌型受者红细胞凝集强度强于分泌型受者,激活补体发生溶血的程度无明显差异,分泌型受者血清中的血型物质不能减轻异型输血发生的溶血,输入的异型血液越多,溶血越严重,不主张临床异型输血.
作者:何子毅;邹文涛;刘景春;唐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FibroTest(FT)在肝纤维化疾病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留取2008年1月~5月上海长征医院27例慢性肝炎患者、27例肝炎肝硬化患者、2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和16例健康查体者血清,检测α2-巨球蛋白(α2M)、结合珠蛋白(HA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BIL)和载脂蛋白AⅠ(Apo AⅠ)五个指标,按公式FT=4.467×log α2M -1.357×log HAP+1.017×log GGT+0.0281×Age+1.737×log BIL-1.184×ApoA1+0.301×SeX(female=0,male=1) -5.540,计算FT数值.结果 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F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4),慢性肝炎组与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肝炎肝硬化组与P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但两组间GGT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性意义(P=0.003).结论 FT可以反映肝纤维化发展的程度,在鉴别诊断肝病、判断肝病患者的病程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晔;耿红莲;仲人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AP-IRC,EP6-A和改良的Doumas等三种线性评价方法的区别和适用性及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CAP-IRC,EP6-A,改良的Doumas等三种方法对33个临床化学检验项目进行线性评价,比较评价结果的异同.结果 在33个临床化学检验项目中,EP6-A方法有22个可直接判断为线性,7个为临床可接受线性,4个为非线性;CAP-IRC方法有14个为直接线性,18个为可接受线性,1个为非线性;改良的Doumas方法有18个为线性,15个为非线性.结论 EP6-A方法客观,更适用于临床,是目前较理想的线性评价方法.
作者:吴新忠;庄俊华;林莉;潘婉仪;黄宪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日立7170A生化分析仪和贝克曼DXC800生化分析仪上的定标方式与检验结果的关系,以实现两台仪器检验报告的一致性.方法 在日立7170A生化分析仪上分别采用Spline和Exponential的定标方式定标,在贝克曼DXC800生化分析仪上采用Math Model 1和Math Model 3的定标方式定标,分别测定各浓度水平的hsCRP标准品3次和50份血清标本.结果 测定hsCRP标准品时,除零点以外,Math Model 1定标方式的测定值与标准品浓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三种定标方式的测定值与标准品浓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定hsCRP血清标本时,采用Math Model 3定标方式与Exponential定标方式的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1,P<0.01),与Spline定标方式的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6,P=0.349).结论 测定hsCRP时日立7170A采用Spline定标方式与贝克曼DXC800采用Math Model 3定标方式时的结果具有可比性,且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作者:杨丽媛;顾晓琼;万根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HIV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病毒自发突变和药物压力选择的结果,但已成为维持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长期疗效的主要障碍.耐药病毒的出现促进了耐药检测方法的发展,而耐药检测的目的 在于帮助医师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中国HIV-1流行毒株的耐药产生现状不容乐观.
作者:钟敏;杨绍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改良Coombs试验及经典Coombs试验在测定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用改良Coombs试验和经典Coombs试验测定355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并计算阳性率、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改良和经典Coombs试验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阳性率分别为49.86%和48.73%,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在≤1∶32 ,1∶64 ,1∶128 ,≥1∶256时,以经典Coombs试验为标准,改良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4%和97.3%.其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率分别为1.7%,9.2%,33.9%,55.0%.结论 改良和经典Coombs试验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改良后的检测时间缩短一倍以上,操作更为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同时经研究发现HDN发病率与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成正相关.
作者:陆红;张永顶;陈延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制用于常规ABO血型反定型的简便试剂红细胞.方法 利用Coulter STKS,CD1700和Bayer2120三种血细胞分析仪的稀释液制备5 ml/dl的试剂红细胞,4±2℃冰箱保存,每三天对红细胞的抗原、红细胞数量和质量、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以及细菌生长情况等进行观察,观察用三种稀释液制备5 ml/dl的试剂红细胞的有效期限.结果 用coulter STKS稀释液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20 d,用CD1700稀释液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18 d,用Bayer2120稀释液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15 d.在<2 w有效期内,试剂红细胞在ABO反定型试验中敏感度高、抗原特异度强,细菌污染程度低,可保证常规ABO血型反定型的准确度.结论 用血细胞分析仪稀释液可制备简便的ABO反定型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2 w.
作者:周华友;陈少彬;于艳涛;杨贺才;王美兰;陈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和全血血小板数变化在监测老年冠心病的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23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AMI)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8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78例和对照组8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对冠心病患者的外周全血血小板总数变化及其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外周全血血小板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能是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龙显科;唐任光;黄照河;王春芳;韦叶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二维内标校准方法,解决SELDI-TOF-MS的准确度和重复性较差的技术瓶颈.方法 采用人工合成纯化的多肽分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MW:2 465.75Da)作为内标物质,加入待测样品中进行SELDI-TOF-MS检测,通过内标物质在质谱图中横坐标(质荷比)和纵坐标(丰度)响应值校准,消除因操作条件的波动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以提高结果的准确度和重复性.结果 加入终浓度为4.055 μmol/L的ACTH对血清蛋白质谱图无明显影响;加入内标物浓度和其质谱峰丰度呈直线关系(R=0.976 3); 分子量检测变异系数平均降低5.36倍(P<0.001);质谱峰丰度检测平均变异系数降低5.19倍(P<0.001).结论 二维内标法显著提高了SELDI-TOF-MS测定蛋白分子量和丰度的准确度和重复性,是该技术进行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的有效措施.
作者:丁银环;胡琼英;姜伟;郭建红;周明术;梁双花;严莉;王开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P0CT是目前检验医学中具有革命性的新领域,它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受到检验医学界的重视.P0CT的出现和应用为医院的快速检验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满足了医生和患者在时间上的需求.但作为新事物,P0CT在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文章重点介绍和分析了P0CT的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供检验同行参考.
作者:柯培锋;王淑媛;欧财文;徐建华;黄宪章;庄俊华;李强;王美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西北地区十家教学医院2006~2007年度临床分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状况.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并应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监测数据按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Mohnarin)中心设计方案的要求定期上报.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7年度西北地区10家教学医院共分离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3 148株,其中假单胞菌属细菌1 414株,占分离菌的44.92%(1 414/3 148),不动杆菌属细菌1 403株,占分离菌的44.57%(1 403/3 148),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50株,占分离菌的4.76%(150/3 148).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仍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监控病原菌,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吡肟对医院内感染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仍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应根据细菌的耐药表型检测和药敏结果慎重应用,同时对临床常用其它抗菌药物普遍敏感性降低.应加强对产酶菌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为临床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徐修礼;陈潇;孙怡群;郝晓柯;牟立东;赵志军;魏莲花;常威;孟灵;周海凤;黄文辉;韩艳;季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多重RT-PCR技术检测儿科呼吸道标本中常见病毒的方法.方法 参照病毒核酸序列设计多重RT-PCR引物,并检索NCBI数据库初步验证其特异性,以实验室阳性株验证引物特异性,优化多重RT-PCR反应条件.并对2008年61份儿童呼吸道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片段测序验证扩增片段特异性.结果 采用多重RT-PCR引物对流感病毒A型(IVA)、流感病毒B型(IVB)、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3型(PIV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鼻病毒(RHV)等6种病毒进行扩增,均无非特异性扩增条带,分别获得171,489,307,585,155,501 bp片段,与设计相符;对引物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引物之间不会因相互干扰而出现假阳性结果,61份儿童呼吸道标本多重RT-PCR扩增,阳性率为50.82%(31/61),核酸序列与经NCBI数据库Blast比对同源性高.结论 实验证明,所建立的多重RT-PCR技术检测儿童呼吸道标本中常见病毒的方法,敏感度、特异度和可重复性均较好,为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提供了一种方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曾凡胜;陆学东;王琼;罗小芳;黄烈;吴润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性激素对MRL/lpr狼疮模型鼠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狼疮模型鼠去势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雌二醇(E2)生理水平组、雌二醇(E2)妊娠水平组、睾酮(T)组.利用RT-PCR方法检测模型动物血液单个核细胞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Th2类细胞因子(IL-4,IL-6)的基因转录状态.结果 雌二醇生理水平组和妊娠水平组IL-2 mRNA的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雌二醇妊娠水平组IL-4和IL-6的mRNA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睾酮组IL-6 mRN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性激素可以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妊娠剂量的雌激素使狼疮模型鼠的细胞因子向Th2偏移,而雄激素则抑制Th2偏移.
作者:邵松;刘义庆;许丽;张炳昌;崔相法;陈国建;卢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即时/床旁检验(PO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因其环境和操作人员越来越复杂,除了分析前后的质量难于控制外,分析中的质量控制也面临极大的困难,甚至很多POCT分析仪未进行室内质控就用于测定临床标本.很多POCT检测项目是临床急诊或重症监护项目,其检测结果的快捷、准确直接影响病人的救治.因此,如何保证方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报告质量,进行分析中的智能化管理是佳的解决方案.IL公司的GEM Primer 3000血气分析仪融入了智能化的管理模式(Intelligent quality management,IQM),实现了分析过程的全自动监控、质量控制和常规故障排除.这种新的质量管理模式给临床提供了质量保证,进行着强制的质量控制,也给非专业的操作者减轻了负担,避免了POCT中许多常见的质量问题,适应了POCT发展的需要.
作者:贺勇;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mecA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qacA/B的存在状况.方法 临床分离的40株葡萄球菌,分别用头孢西丁(30 μg)筛查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ecA基因,同时采用PCR法检测其耐消毒剂基因qacA/B.结果 40株葡萄球菌中36株mecA基因阳性,占90.0%(36/40);11株检出qacA/B基因者均为mecA阳性葡萄球菌,其中10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株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qacA/B阳性率为27.5%(11/40).结论 含qacA/B基因的葡萄球菌全部为mecA基因阳性,提示对临床常用消毒剂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也对甲氧西林耐药.因此检测葡萄球菌耐消毒剂基因,对合理选用消毒剂,控制葡萄球菌感染传播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袁应华;李永明;张雯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众所周知,在血液细胞分析中,血小板(PLT)计数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其它参数多,质量控制较难,建立一套完善、规范的复查机制,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现就我室建立的血小板复查标准介绍如下.
作者:郭曼英;曾素根;朱新勤;庄利芳;孙玉明;韩秀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中国人群β-珠蛋白基因3'端增强子区序列进行分析,探讨β-珠蛋白基因增强子区的核苷酸多态性.方法 采集100名正常中国人外周血并抽提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β-珠蛋白基因3'端增强子区,经DNA测序确定增强子区序列的变异.结果 在中国人群中,β-珠蛋白基因3'端增强子区共存在五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它们分别是101G/C,182G/A,184C/A,221G/A,340A/T.其中101G/C,182G/A,184C/A和340A/T位点的单核苷酸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均大于1%.结论 在β-珠蛋白基因3'端增强子区的五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中,101G/C,182G/A,184C/A和340A/T为单核苷酸多态性,221G/A可能为突变.
作者:邹德学;陈卫东;陈伟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