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隆海;夏芳;陈启松
深圳迈瑞公司生产的BC-55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它配备半导体激光散射和改良的流式分析装置,采用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对白细胞进行精确的五分类分析,具有检测结果准确、检测参数多、检测速度快、彩色触摸屏、中文操作、预稀释模式五分类等众多优点.经过两年多的使用发现了几种常见及不常见的故障,现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不常见故障及仪器保养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借鉴参考.
作者:张宝华;杨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α(interleukin-α,IL-1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β,IL-1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于生后3 d及7 d检测病例组32例HIE患儿与对照组24例正常新生儿血清中IL-1α以及IL-1β水平.结果 生后3 d HIE患儿和正常新生儿血清中IL-1α水平分别为8.76±4.07 pg/ml,3.95±1.09 pg/ml;生后7 d分别为5.00±2.12 pg/ml,3.52±1.74 pg/ml,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3 d HIE患儿和正常新生儿血清中IL-1β水平分别为64.00±13.80 pg/ml,33.89±18.32 pg/ml;生后7 d分别为54.30±13.10 pg/ml,36.91±18.02 pg/ml,两者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3 d和7 d,HIE患儿血清中IL-1α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3 d和7 d,HIE患儿病情愈严重血清中IL-1β水平升高愈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HIE患儿血清中IL-1α和IL-1β水平变化与HIE和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并且在新生儿HIE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铭华;阚秀梅;魏校敏;刘旭欣;李月英;关秀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是检验医学的新领域,采供血机构越来越多的使用了POCT技术用于献血者和相关人员的快速检潮.目前采供血机构对POCT的应用和管理并没有相关标准和要求,其质量管理也处于初级阶段.采用体系化管理模式将POCT管理纳入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范畴是POCT发展的佳途径,也是保障献血者和血液安全的前提条件.
作者:李天君;赵锋;刘晓丽;张晓飞;邵建明;杨亦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用血单个核细胞TNFSF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定量逆转录PCR检测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SF9的表迭水平,血清中sTNFSF9的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Mayo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挂胆汁挂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NFSF9的表达在蛋白水平(1 107.00±436.1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2.70±62.81);TNFSF9 mRNA水平(4.96±0.39)也较健康对照组(1.04±0.22)高,且均与Mayo评分呈负相关(rs=-0.327,P=0.041;rs=-0.400,P=0.013).结论 TNFSF9可能参与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是潜在的治疗靶点之一.
作者:王淇泓;周晔;胡志德;王爱华;竺蓓;邓安梅;仲人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甲壳素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 以空白导管(对照组)和包被甲壳素的导管(实验组)为裁体,构建7 d的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模型,然后对每组细菌计数、测定结晶紫染色后的吸光度值、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菌计数值(×107 cfu/ml)是2.29和2.15;吸先度值是0.137和0.138.扫描电镜下,对照组的细菌分布较均匀、密集;实验组的细菌分布不均匀、密集.结论 甲壳素对形成7 d的大肠埃希茼生物被膜不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胡全树;王彦荣;张丽娟;赵建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乏养菌属和颗粒球菌属细菌为兼性厌氧、触酶阴性的革兰阳性球菌,可引起腹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机会感染.因其培养和鉴定困难,国外的报道较多,而国内的报道少见,该文就乏养菌属和颗粒球菌属的分类、表型特征、细菌鉴定、与人类感染关系及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陈杏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将有限的检验信息提炼为高效的诊治信息,从技术层面探索检验医学的临床实残新途径.方法 以CA72-4,CAl9-9和CEA三项血清标志物检验诊断大肠癌为例,依托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数据信息平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为数据挖掘工具和SPSS统计软件构建ROC数据集,以验后概率解释每一份胃肠肿瘤标志物检验报告.结果 纳入研究的1 206份胃肠道肿瘤标志物检验标本中大肠癌占12.365%;构建了CA19-9.CA72-4和CEA检验筛查和诊断大肠癌的ROC数据象;大肠癌组三项血清标志物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其他疾病组(P<0.01);CA19-9,CA72-4,CEA和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预测值筛查大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24,0.692,0.721和0.785.而诊断大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07,0.762,0.687和0.795.赋予验后概率的检验报告客现地提供了检测结果 的参考价值.结论 ANN模型在多项检验项目分析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率,构建ROC数据集并赋予验后概率的检验报告是检验医学临床实践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作者:郑旅芳;王专;胡琼英;丁银环;王开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大肠埃希菌株qnrB基因的存在情况及其与细菌耐药的关系.方法 收集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300株大肠埃希茼,PCR法对300株茼进行qnrB基因检测,K-B法进行药敏试验检测,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被认为有差异.接合试验验证qnrB的转移性.结果 300株大肠埃希菌有16株检出qnrB基因,检出丰为5.33%,阳性菌对两种喹诺嗣药物均耐药且有14株同时为ESBLs阳性.结论 大肠埃希茼中存在qnrB基因的流行,携带qnrB基因的16株细菌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均耐药,且多数与ESBLs基因共存.
作者:陈文科;周强;张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粪便常规检查对于肠道疾病和寄生虫病有很大的诊断意义,目前仍是我国绝大多数医院住院患者初诊必须检查的三大常规项目之一.粪便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粪便的外观检查和显微镜检查,外观检查主要包括粪便的颜色、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主要包括粪便的红白细胞及寄生虫检查.
作者:包广杰;兰忠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抗凝血标本全血放置以及离心后保存温度和时间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 的影响.方法 取 PT和APTT正常值标本180例(PT在10.5~14.0 s之间,APTT在22.0~36.0 s之间),异常值(高值)标本120例(PT>14.0s,APTT>36.0s),用SysmexCA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仅及其配套试剂,分别检测抗凝血标本全血室温(26℃)放置及离心后在室温及冰箱(4℃)保存条件下0,2,4,6,8,12,24 h时PT,APlvr的结果 ,并将所得到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 进行处理.结果 全血室温放置时,正常值标本PT在4 h内,APTT在2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值标本PT,APTT在2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后血浆在室温下,正常值标本PT在6 h内,APTT在4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值标本PT,APTT在4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后血浆在冰葙保存条件下,正常值及异常值标本PT,APTT在6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标本采集后,如果不能即刻测定,好离心后置于冰箱保存,并保证在6h内完成测定;如果不离心室温放置,应在2 h内完成测定.
作者:李济凯;吴建平;徐根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SELEX技术筛选出来的核酸适配体与脂多糖的高亲和力来对脂多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方法 以脂多糖的两条核酸适配体与脂多糖的结合构建三明治结构,再利用磁性纳米的磁性分离技术,设计并制作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生物传感器,用其检测腊多糖.结果 荧光数值随着脂多糖剂量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线性关系,潮定线性范围为0.0312~4EU/ml,线性方程为△F=8.470 8C+6.679 6(C单位为EU/ml),相关系数为0.996 0,检出限为0.024EU/ml,且测得的荧光信号稳定,24 h后测定并无衰减.结论 在选用磁珠作为基因载体的基础上,运用核酸适配体与目标蛋白的强亲和力的三明治结构来检测内毒素的方法 具有很高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
作者:欧艺;姚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当前儿科发病率和住院率高的一种疾病,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重要的致病原.近来新发现的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NL63.HKU1和SARS-相关冠状病毒、人博卡病毒、人多瘤病毒WUPyV,KIPyV都与小儿呼吸道感染有关.该文就这些新发现的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诊断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刘爱玲;陆学东;陈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而造成血尿酸升高所引起的一组病证,是骨与关节的常见病.
作者:刘伯让;扬喆;薛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SF-Cystatin C)在判断脑实质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脑膜炎(n=34)、脑炎(n=29)、脑膜脑炎(n=16)、颅内肿瘤(n=8)、癫痫(n=6)及正常对照组(n=21)脑眷液并分析其Cysmtin C水平,并评价CSF-Cystatin C在判断脑实质损伤中的价值.结果 ①脑炎、脑膜脑炎、颅内肿瘤及癫痫CSF-Cystatin 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较脑膜炙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脑膜炎与正常对照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实质受累组CSF-CystatinC水平较脑实质未受累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③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5,AUC's SE为0.0,4,Cut-off值为4.50 mg/L时其灵敏度(sensitivity)为0.78,特异度(specificity)为0.84.结论 CSF-Cystatin C可以作为脑实质受累检出的生化指标.脑脊液CystatinC低于4.50mg/L时,其对脑实质受累的检出有较好的临床一致性.
作者:王家驷;舒仁明;王廷杰;周培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肿瘤坏死因子(TNF-α)、透明质酸(HA)、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Ⅱ型前胶原(PCⅡ)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高血压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理及病程进展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诊断为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患者146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正常人作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时TGF-β1,VEGF抗体,TNF-α进行检测,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对HA,FN,LN,CⅣ,PCⅡ进行检测.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肾间质纤雏化患者的TGF-β1,VEGF,VEGF抗体,TNF-α,FN,LN,CⅣ,PCⅡ表达显著上调(P<0.01),校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且与病情的进展呈正相关;而HA表达明显下调,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且与病情的进程呈负相关.结论 生长因子(PEDF)是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对保持正常组织透明无血管的状态有重要作用,TGF-β1是促进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调节肌成纤雏细胞分化和胶原合成,在肾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VEGF是血管和淋巴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正常争异常血管新生的重要的调节因子,在生理和病理性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三者同时表达异常,可能提示肾间质纤维化患者免疫病理机理中的细胞活化模式,对肾间质纤维化惠者的免疫机制和指导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孙凯;陈永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粪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探讨Ⅱ型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关系.方法 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检测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60株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随机筛选出11株对环丙沙星不同程度耐药菌,PCR扩增gyrA,gyrB,parC,parE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产物测序后分析.结果 6种药物的相对抗粪肠球菌活性(MIC50,MIC90)从强到弱为:妥舒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以妥舒沙星抗菌活性强,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抗菌活性差;序列比较发现,有9株耐药株Ⅱ型拓扑异构酶基因发生突变,突变发生在gyrA基因(6株)和parC基因(9株),其中编码gyrA的Ser83→Ile,Arg和编码parC的Ser80→Ile,Arg的密码子表现出高频突变,gyrB和parE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未发现gyrA突变单独存在,同时具gyrA和parC突变的MIC值是仅具parC突变菌株MIC值的4倍以上.结论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新品种妥舒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的抗粪肠球菌活性较老一代药物更强;粪肠球菌对老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gyrA基因83,87位突变及parC基因80,84位突变都可引起粪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但以parC基因80住突变为主;低耐药株往往是parC基因单位点突变,高耐药株同时合并有gyrA基因双位点突变.
作者:唐曼娟;杨祚升;蔡恒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对3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尿蛋白分析.结果 尿蛋白经SDS-AGE电泳后,根据尿蛋白电泳图谱,可区分为生理性、肾小管性、肾小球性、混合性蛋白尿.对照组电泳后有3例出现单纯淡染的清蛋白条带.患者组中2例未检出,生理性蛋白尿2例,肾小管性蛋白尿20例,肾小球性蛋白尿5例,混合性蛋白尿4例.结论 SDS-AGE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操作筒便,无须浓缩尿渡,省时,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予以分离,结果 清晰,便于保存,能正确的反映尿液内各蛋白组分的含量度变化,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银辉;萧晓友;张允奇;曾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和基本棱心启动子(BCP)突变与HBV-DNA裁量之间的关系,明确检测突变的意义.方法 PCR扩增HBV-DNA前C区序列,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测序HBV感染者血清中HBV前C区A1896突变及BCP T1762/A1764双突变例教.结果 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发生ntl896位核苷酸G-A点突变18例;发生nt1762住A-T 16例;发生nt1764 位G>A 18例;发生nt1762位A-T与1764位G-A双突变16例;1762位A-T1764住G-A双变异和1896住G-A变异的联合变异频率明显高于单个变异.用SPSS16.0软件分析突变与HBV-DNA载量的关系.前C区A1896变异,BCP T1762/A1764变异均与HBV-DNA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DNA裁量仅能反映实时病毒裁量,HBV前C区A1896变异和BCP T1762/A1764双变异在各种病毒载量感染者中存在,仅依靠血清学指标及HBV-DNA裁量来判断传染性是不够的.检测HBV-DNA前C区A1896变异和BCP T1762/A1764双变异,可辅助判断传染性及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
作者:刘成忠;王琴;肖传宇;王建伟;谢强;侯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气压管道物流传输系统对生化项目检测结果 的影响.方法 对普通住院病人、ICU病人进行采样,一针两管,通过气压管道物流传输系统及人工转运两种方式转送标本,随后进行生化指标的测定,并对测定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普通住院病人两种转运方式对生化项目的 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重症病人部分项目(AST,TBi,TP,ALB,K+,PH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压管道物流传输系统对普通住院病人生化项目基本没有影响,对lCU人群应慎重.
作者:王建新;王跃国;沈荣春;顾佳佳;王惠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肝素钠和EDTA-K2抗凝血标本环孢素A(CSA)谷浓度测定结果 的比较,了解两种抗凝标本检测结果 的差异,以便更加合理的选择CSA浓度检测血液标本抗凝剂.方法 分别同时采集6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肝素钠抗凝血和EDTA-K:抗凝血各一份,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各样本进行检测,井对其结果 作对比分析.结果 肝素钠抗凝血与EDTA-K:抗凝血各60份标本CSA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7,P<0.01),将检测结果 分为三个不同的浓度段作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当CSA浓度在45~150 ng/ml和151~250 ng/ml时差异有统计擘意义(t=7.179,t=4.812,P<0.01);而当浓度在251~435 ng/m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5,P>0.05).结论 肝素钠抗凝血与EDTA-K:抗凝血检测结果 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CSA浓度<250 ng/ml时,EDTA-K2抗凝血检测结果 明显低于肝素钠抗凝血,但当CSA浓度在251~435 ng/ml时,二者检测结果 基本一致.
作者:杨万明;石艳;孙圣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