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邓珏琳;白怀;刘宇;朱红;刘秉文
目的研究H2O2影响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机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H2O2(250 μmol/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面粘附分子ICAM-1、VCAM-1、E-selectin表达影响的时程变化,和不同浓度H2O2(50、150、250、350、450 μmol/L )作用下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VCAM-1、E-selectin表达的变化.结果①用浓度为250 μmol/L的H2O2处理内皮细胞,三种粘附分子表达的时间过程不完全相同,ICAM-1表达持续上调,VCAM-1表达在3小时达到峰值,而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E -selectin表达在3小时才开始显著上调,5小时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②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内皮细胞3小时后,介导三种粘附分子表达达到峰值的浓度不完全相同.ICAM-1和VCAM-1表达在浓度为250 μmol/L时达到峰值,而E-selectin表达的峰值在浓度为350 μmol/L时,当浓度继续增高时,其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H2O2能引起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上调,在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H2O2可能通过激活粘附分子的表达而加重炎症过程.
作者:陈槐卿;陈友琴;张文胜;刘肖珩;雷松;毛咏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γ-刀照射不同时间的正常肝组织病理改变.方法将正常新西兰大白兔分为6个实验组,分别为γ-射线照射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18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组,照射剂量为单次200Gy.用常规HE染色方法观察经γ-射线照射后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照射后4~12小时,照射野内肝组织出现小灶性轻度肝细胞浊肿和轻度脂肪变性;照射后18~48小时,照射野内出现肝组织坏死.结论在本实验照射剂量下,γ-射线照射肝组织后18小时引起肝细胞死亡,其死亡方式主要是细胞坏死,而不是凋亡,造成细胞死亡机理可能和电离辐射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程薇波;李红兵;程滔;王文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误诊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误诊原因. 方法对误诊的15 例脉络膜黑色素瘤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15例病例分别为脉络膜出血、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痣、脉络膜转移癌和脉络膜结核.结论患者眼底表现不典型、屈光间质混浊、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医师对病史了解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周晓红;唐晨;罗清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Sysmex RAM-1(下称RAM-1)及流式细胞术(FCM)定量分析网织红细胞(RET)的性能.方法以 RAM-1及FCM定量分析RET,并将其113例测定结果与手工法的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 RAM-1测定RET正常(65.5×109/L)、轻度增高(104.7×109/L)和明显增高(324.8×109/L)标本批内重复性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5.89%、5.92%和3.51%,批间重复性CV为5.22%,总重复性CV<5%;RET在5×109/L~480×109/L范围内线性良好(r RAM-1=0.9998, r FCM=0.9974,P<0.001).RAM-1 分析RET在标本采集后48小时内结果稳定; RAM-1、FCM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和1.245%; RAM-1、FCM与手工法测定RET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760、0.9632(P<0.001).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显示, RAM-1与FCM的灵敏度分别为0.95和0.83, 特异性分别为0.81和0.78;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RAM-1为0.999和0.972,而FCM为0.990、0.900.结论 RAM-1测定RET具有简便、准确、精密度高、线性好、可提供多参数并优于FCM等特点.
作者:彭黎明;杨慧;江虹;粟军;彭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心衰心脏的能量保存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逆行灌流大鼠离体完整心脏的方法以维那帕米建立心衰模型,比较心衰和用黄连素以后再心衰心肌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黄连素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心衰发生时心肌的高能磷酸化合物贮存量增加.结论黄连素对心衰具有能量保存作用.
作者:周祖玉;孙爱民;徐建国;蓝庭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检测灼口综合征(BMS)患者血清IL-2、IL-6的水平,探讨BMS患者血清IL-2、IL-6与其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BMS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血清IL-2、IL-6的水平.结果 BMS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且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r=-0.337,P<0.05),但两组之间的IL-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MS伴随某些细胞因子如IL-6的含量减少,可能导致其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的下降.这可能与BMS患者的慢性疼痛有关,而且有可能为BMS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夏娟;林梅;李秉琦;何园;赵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AT1R)基因变异是否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有关联.方法采用AT1R基因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对成都地区81例中国人汉族妊高征及205例正常孕妇对照进行了检测.结果妊高征及正常孕妇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AT1R573 C为0.300、0.285;AT1R1166 C为0.014、0.043.两组之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与白种人相比,AT1R573 C及AT1R1166 C等位基因频率白种人均高于中国人(P<0.001);日本人在这两个位点中仅AT1R1166C的频率高于中国人(0.101与 0.043,P<0.001).此外,还发现妊高征患者AT1R1166位点A/C基因型携带者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A/A基因型者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未发现AT1R基因的变异与中国人(成都地区)妊高征发病有关联.
作者:白怀;刘瑞;刘兴会;刘宇;李敏淑;刘秉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连接蛋白、尿纤维连接蛋白和尿转铁蛋白在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变化和发生机制.方法检测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伴有DN者38例,伴有DR者14例)和15例健康对照者的 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AER)、纤维连接蛋白(UFn)、尿转铁蛋白(UTrf)、β2-微球蛋白(Uβ2-MG)、α1-微球蛋白(Uα1-MG)和血浆纤维连接蛋白(PFn)水平变化.结果 2型糖尿病组PFn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伴有DN和DR的糖尿病患者与未发现DN和DR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其PFn水平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DN的2型糖尿病患者UFn和UTrf水平较未发现DN的糖尿病患者显著升高(P<0.01);伴有DR的2型糖尿病患者UFn水平升高不明显(P>0.05),但UTrf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PFn与UFn、UTrf、AER、Uβ2-MG和Uα1-MG无明显相关关系;而UFn和UTrf与AER、Uα1-MG、Uβ2-MG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UFn,UTrf的升高能早期反映DN的出现,而UTrf升高可能反映DR的发生.
作者:秦日文;田浩明;梁荩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肤烫愈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将30只 Wistar大鼠制成20%深Ⅱ度烧伤模型后,实验组(n=15)外用肤烫愈,对照组(n=15)使用艾利克,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其毒副作用.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3.07±1.83天,对照组为25.40±1.80天,两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5).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表达呈黄色,较对照组着色深,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为37.98%,而对照组为30.27%,其实验组表达强于对照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呈棕黄色,较对照组着色深,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为63.50%,而对照组为53.95%,实验组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05);两组大鼠用药期间肝肾功正常,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肤烫愈可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无明显肝肾毒性.
作者:岑瑛;毕建虹;严小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尖锐湿疣(CA)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44例病理形态学诊断为尖锐湿疣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用HPV多克隆抗体和HPV-11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用分别针对HPV6和HPV11-DNA的寡核苷酸探针行原位杂交.结果①免疫组化染色:37/44例(84.1%)HPV多克隆抗体染色阳性;6/44例(13.7%)HPV-11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②原位杂交:有38/44例(86.4%)表达HPV-DNA,其中既表达HPV6 -DNA又表达HPV11-DNA者26例(59.1%);③联合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有43/44例(97.7%)呈阳性反应.结论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是病理诊断尖锐湿疣的重要辅助手段,二者的联合使用明显提高了HPV的检出率.在临床应用中结合形态学改变,可提高尖锐湿疣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波;张磊;刘卫平;邓伊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病历摘要患者25岁,1产0+1.阴道不规则出血2月余,到我院就诊.因停经50天,诊断为早孕在门诊行人工流产术.
作者:彭秀琼;王靖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离新生猪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为研究围生期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特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机械分散结合Ⅴ型胶原酶(0.5g/L)消化的方法纯化肾小管片段,选择含10%的FCS低糖 DMEM培养基,置于5%CO2,37℃孵箱培养.0.25%胰蛋白酶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纯化和传代培养.应用细胞形态学(光镜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PanCK和CK18单抗)和酶组织化学(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方法进行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鉴定;用流式细胞术做细胞纯度鉴定.结果出生12~24小时的新生猪肾小球直径为50~70μm,出生 5~6天的肾小球直径为70~98μm .新生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对葡萄糖的需求量不高.培养成功并传 6~8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纯度达95%~98%.综合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和酶组织化学结果,支持细胞来源于肾单位的近曲小管.结论采用机械分散-酶消化纯化肾小管,0.25%胰蛋白酶纯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及低糖 DMEM培养新生猪肾近曲小管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沈青;姚裕家;熊英;王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及溴隐亭能否抑制急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的发病,以及对血清TNF、IL-6活性及PRL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EAE模型豚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治疗组肌注己酮可可碱(30mg/kg*d)或口服溴隐亭(5 mg/kg*d),对照组肌注等容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或口服等容量5%葡萄糖液.观察动物EAE的发病数、临床评分、病灶计数以及检测各组动物血清TNF、IL-6活性及血清PRL水平.结果己酮可可碱及溴隐亭治疗组豚鼠发病数较对照组减少,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血清TNF、IL-6活性及PR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己酮可可碱可能通过抑制TNF释放及其活性的表达,而溴隐亭可能通过抑制PRL释放,从而抑制EAE的发病,可尝试将该药物用于临床MS的急性发作或复发的治疗.
作者:周红雨;董为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纯化鸡胚脊髓背角内的神经营养物质.方法采用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层析法分离鸡胚脊髓背角内的神经营养物质,以鸡胚背根神经节细胞培养结合MTT法检测各洗脱峰液的神经营养活性.所得活性组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进一步分离,同前用MTT 法检测各洗脱峰液的神经营养活性.结果经层析获得三个洗脱峰,其中第2洗脱峰液促进培养神经细胞生长的活性强(P<0.01),提示2峰洗脱液含有神经营养物质.HPLC后获得 7个洗脱峰.经MTT法测定各峰洗脱液对鸡胚DRG神经细胞的生长活性发现F 峰有明显的神经营养活性(P<0.05).结论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了有较强活性的神经营养物质.
作者:张浚;邹晓莉;贾军;钟天安;冯忠堂;王廷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60例急性鼻炎中层得随机分为通窍鼻炎胶囊治疗组和鼻舒品服液治疗组,每组80例.剂量为各年龄组常规用量,一日3次.疗程7-10天.结果 通窍鼻炎胶囊和鼻渊舒口服液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及86.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轻微.通窍鼻炎胶囊还显示出一定的抗过敏作用.结论 通窍鼻炎胶囊具有不低于鼻渊舒口服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周开源;梁传余;刘四喜;柳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小鼠肝细胞膜载脂蛋白(apo)CⅢ受体与apoCⅠ、CⅡ、CⅢ及E的结合特性.方法用受体的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RBA)观察血浆脂蛋白(VLDL、LDL及HDL)以及纯化的apoCⅠ、CⅡ、CⅢ及E与小鼠肝细胞膜apoCⅢ受体结合的活性.结果 apoCⅢ受体与125I-apoCⅢ的结合能被非标记 apoCⅠ、CⅡ、CⅢ、E及VLDL抑制,其中apoCⅠ、CⅡ、CⅢ及VLDL抑制曲线相似,以apoCⅢ的抑制作用强,apoCⅠ次之,apoCⅡ弱,apoE与apoCⅢ受体亦有一定结合;而含apoB100的LDL以及含apoAⅠ及apoAⅡ的HDL和人血清白蛋白则对结合无影响.结论小鼠肝细胞膜上存在apoCⅢ受体,除能特异结合apoCⅢ及VLDL外,亦能在一定程度上与 apoCⅠ、CⅡ及E结合.
作者:付春华;刘秉文;张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钙离子及钙通道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探讨马桑内酯(coriaria lactone, CL)调节神经细胞内钙稳态的机理.方法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细胞培养技术,观察致痫剂CL对Wistar乳鼠海马单个锥体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浓度的影晌.结果经致痫剂CL作用后,锥体神经细胞内Ca2+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其升高不呈剂量依赖性(P>0.05);经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处理后,CL虽然仍能引起神经元胞内Ca2+浓度升高(P<0.01),但与单纯使用CL组相比仍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 L-型钙通道开放在痫性放电的发生、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促进钙通道开放可能是马桑内酯致痫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邹晓毅;曾红;郑洪波;张杰;李胜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成人成骨细胞瘦素受体(Ob-R)的表达及其结合特性.方法体外传代培养成人成骨细胞并经细胞学特性鉴定;以Ch-T法标记和长柱PAGE分离纯化制备125I-leptin,建立成骨细胞瘦素受体放射分析法,并用Scatchard法计算瘦素受体的结合参数.结果成骨细胞经体外传代培养后,其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并可形成矿化小结;其与125I-leptin的结合具可饱和性,且可被过量未标记瘦素竞争取代(P<0.01);Scatchard分析结果示其结合具单位点特性,平衡解离常数为0.11±0.06 nmol/L,大结合容量为 1.7±0.3 nmol/105细胞.结论成人成骨细胞上存在可与瘦素特异性结合的Ob-R蛋白;成骨细胞可能是瘦素作用的靶细胞,瘦素可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而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产生调控作用.
作者:李双庆;赵红莉;李晓佳;魏松全;安振梅;熊中云;谢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在下颌牵张成骨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12只成年山羊行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在牵张结束后的第1、2和4周分别处死4只动物,取牵张区新骨组织用免疫组化检测bFGF和IGF-Ⅰ的表达.另选2只同龄山羊作为正常对照.结果下颌骨牵张后bFGF与IGF-Ⅰ均呈高水平表达,bFGF定位于间充质或成纤维样细胞、成骨细胞以及新骨基质,而IGF-Ⅰ则主要定位于成骨细胞.结论 bFGF与IGF-Ⅰ可能在下颌骨牵张后的新骨生成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邹淑娟;胡静;高占巍;李继华;王大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冬寒菜粉对γ射线诱发小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小鼠进行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1次/天,1Gy/次,共10次.照射前、后均喂饲含冬寒菜粉(1.5%、3.0%、6.0%)饲料,末次辐照后1周检测小鼠血浆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冬寒菜粉各组动物的血浆和肝中MDA含量均明显低于辐射对照组(P<0.05),血浆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冬寒菜粉对γ射线诱发小鼠脂质过氧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肖元梅;曾令福;陶建秀;马芳;王舟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