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D-二聚体质控物的研制及初步评价

谢波;彭明婷;周文宾;吴际;成斐

关键词:D-二聚体, 质控物, 均匀性, 稳定性
摘要:目的 利用患者混合血浆制备D-二聚体质控物,评价其均匀性和稳定性,并试应用于室内质控.方法 依据ISO Guide35及CNAS-GL03的要求,对3个批号自制质控物的均匀性、稳定性进行评价.将质控物试应用于室内质控,同时检测商品质控物作为比较.结果 均匀性评价结果显示样品间均匀性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评价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质控物D-二聚体浓度随时间(目前的检测时间为26周)延长无明显趋势变化(P>0.05),质控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不确定度范围分别为0.007~0.019 mg/L和0.012~0.038 mg/L.室内质控结果显示自制两批号质控物与商品质控物的CV分别为3.8%,4.4%和4.6%,3.7%.结论 自制质控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能够用于D-二聚体检测的室内质控.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方法对军团菌环境分离株的鉴定和分型

    目的 应用不同分型方法对环境分离的军团菌进行鉴定和分型,并进行结果比较.方法 采用脂肪酸分型法,16S rRNA和mip基因分型法,对澳门公共场所环境水体所分离的55株军团菌进行鉴定和分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脂肪酸分型将55株军团菌分为10个群共8个种,16S rRNA和mip分型结果相近,都将所有菌株分为6个群共6个种,树状图一致性较高.结论 三种方法均可在鉴定细菌的同时进行分型研究,大部分菌株结果相同,少数菌株存在差异,实际应用时好是多种方法同时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赵红波;熊丽娜;莫自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及其相关因子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及其相关因子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3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慢性期19例,进展期16例(包括加速期5例,急变期11例)]和17例非恶性血液病组为对照组的骨髓标本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其相关因子1(XAF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 XIAPmRNA表达水平在进展期组患者骨髓中高于慢性期组(t=4.438,P<0.01)和非恶性血液病组(t=10.93,P<0.01),而XAF1mRNA表达水平则低于慢性期(t=2.61,P<0.05)和非恶性血液病组(t=10.013,P<0.05);XIAPmRNA的表达水平在化疗后获得骨髓缓解的CML患者骨髓中显著低于化疗前(t=4.109,P<0.01),而XAF1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化疗前(t=5.995,P<0.01).结论 XIAP及XAF1的联合检测及动态观察可作为CML临床辅助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周君纯;郑丽;吴兆勇;刘家华;李建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消化系统肿瘤血循环微小核糖核酸研究进展

    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特异性的保守小分子核糖核酸,它们通过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调控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多种肿瘤患者的血循环呈现异常的miRNA表达谱,这些表达变化的miRNAs可作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该文就近年来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循环miRNA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管晓翠;张春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内源性一氧化碳与疾病的关系

    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可因吸入外界环境中的CO或内源性产生.内源性CO在体内的产生,碳氧血红蛋白(COHb)的形成,呼出CO水平受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影响.内源性CO可作为机体氧化和炎症状态的标志物.某些疾病时内源性CO生成量增加,于是干扰CO正常信号通路,增加机体毒性危害.

    作者:蒋云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CR法检测食源性金葡菌肠毒素C基因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C基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C,SEC)PCR方法.方法 根据SEC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建立扩增体系,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的靶基因片段.通过分析产SEC菌株和对照菌株PCR产物,评价方法的特异性;通过对产SEC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样本系列稀释后进行PCR检测,分析方法的敏感性;并运用该方法分析实验室既往检出的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EC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 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EC基因PCR快速检测方法,该法PCR扩增产物长度为490 bp,未见假阳性结果,特异度良好;灵敏度较高,反应体系中有32cfu的产SEC金黄色葡萄球菌即可检出;30株本地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EC基因携带率20%.结论 PCR法可以快速、敏感地检测SEC基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可以利用的有效工具.

    作者:周海涛;张勇;石晓路;李波;曾华书;陈润莉;侯红斌;赖植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成年男性健康体检人群血红蛋白与高血脂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成年男性健康体检人群血常规参数-血红蛋白(Hb)浓度与高血脂的关系.方法 随机调查了493例25岁以上成年男性健康体检人群Hb浓度和血清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情况.共分三组比较,285例40岁以上(含40岁),Hb≥150 g/L男性健康体检人群作为试验组;130例40岁以上(含40岁),Hb<150 g/L男性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1组;78例25~39岁,Hb≥150 g/L男性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2组.结果 试验组血清CHO,TG,LDL-C浓度(5.299,2.560,3.099)mmol/L显著升高,与对照1组(4.600,1.633,2.768)mmol/L和对照2组(4.644,1.782,2.715)mmol/L比较,经显著性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4.071~8.637,P值均<0.01).试验组血清CHO,TG异常检出率(0.596,0.747)与对照1组(0.285,0.338)和对照2组(0.321,0.436)比较均有明显升高,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18.76~63.31,P值均<0.01),试验组血清LDL-C异常检出率(0.456)与对照2组(0.438)和对照1组(0.48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0.291,P值>0.05).结论 40岁以上男性健康体检人群在做血常规分析时,如果发现Hb≥150 g/L,应及时进行血脂全套检查,了解自己的血脂状况,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防止高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阴斌霞;高文香;高宁;徐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Sysmex XE-2100检测恶性肿瘤并发贫血患者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及对白细胞结果的准确性评估

    目的 探讨Sysmex XE-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白细胞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血液、呼吸、消化、妇产、外科等系统恶性肿瘤并发贫血患者外周血共440例,采用Sysmex XE-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未开NRBC模式)进行血液细胞分类计数检测,其中全血细胞分析仪报警NRBC并经过人工涂片镜检分类证实125例,分别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方法(NRBC模式)及人工涂片镜检分类方法和仪器计数白细胞相结合计数白细胞.结果 不同系统恶性肿瘤并发贫血患者NRBC百分比不同,妇科肿瘤NRBC百分比为38.5%,泌尿系统肿瘤NRBC百分比为37.5%,血液系统肿瘤NRBC百分比为36.9%.全血细胞分析仪(NRBC模式)检测白细胞的中位数为3.56×109/L,与人工镜检分类计数检测白细胞3.56×109/L比较t=-1.852,P=0.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ysmex XE-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检测NRBC的功能,对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恶性肿瘤贫血患者白细胞的准确计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戟;罗丹;马红雨;赵瑞敏;刘晓莉;王照峰;李莹;朱美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四种型号便携式血糖仪的准确度验证

    目的 验证北京协和医院(PUMCH)在用及备用四种型号249台便携式血糖仪的精密度及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分别在罗氏卓越型、罗氏活力型、拜耳拜安康/1816、强生稳豪倍优四种型号血糖仪中随机抽取2台,连续测定高、中、低3个血糖水平的肝素锂抗凝全血各20次,计算批内不精密度;每种型号选择1台血糖仪分别使用两个批号试纸,交替检测同一份肝素锂抗凝全血共20次,计算批号间总不精密度.将249台血糖仪分14组,并选取32份不同浓度肝素锂抗凝全血分别在每组血糖仪上检测.同步分离血浆在Beckman AU5400上检测葡萄糖浓度,绘制散点图并拟合回归方程,判断医学决定水平处偏差或平均百分偏差是否符合该院判定标准.现场采集30名志愿者末梢血及静脉血对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方法检测的强生公司2台血糖仪追加新鲜血比对试验.结果四种型号8台血糖仪高、中水平批内变异分别在1.29%~6.18%和1.18%~3.10%之间,低水平(血糖浓度小于5.5 mmol/L)批内标准差在0.05~0.15 mmol/L之间;批号间变异在0.24%~3.28%之间,批号间平均偏差分别在0.03~0.39 mmol/L之间.血糖仪与Beckman AU5400比对结果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52 6X+0.094 6,Y=1.052 8X+0.077,Y=0.945 9X+0.056 4,Y=0.973X-0.071 8,r分别为0.994 0,0.993 8,0.990 8和0.979 1,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结果偏差均小于0.63 mmol/L或15%;平均百分偏差分别为-4.1%~2.3%,-1.4%~6.0%,-3.5%~-2.3%,-5.6%~-0.8%.强生公司2台血糖仪追加新鲜末梢全血比对试验结果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766X+1.166 9,Y=0.838 3X+0.796 4,r分别为0.875 0,0.885 0,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结果偏差均小于0.63 mmol/L或15%;平均百分偏差分别为-2.49%,-1.22%.结论 罗氏卓越型有1台血糖仪比对结果不能通过,其余全部通过.我院及时停用不合格血糖仪,并且根据各品牌血糖仪检测方法不同,对相应科室的使用进行了分类化管理.

    作者:解宏杰;邱玲;国秀芝;侯立安;李鹏昌;王凯;程歆琦;刘荔;李春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VCS技术检测单核细胞计数性能评价

    目的 探讨VCS技术检测单核细胞计数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1 000例患者静脉血标本(年龄18~80岁,男、女各500例),用以VCS技术为方法学原理的仪器检测单核细胞,手工涂片进行显微镜计数单核细胞并观察细胞形态,并将仪器检测结果与手工显微镜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仪器法为10.1%±4.0%,手工法为7.2%±4.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83,P<0.05).对仪器检测单核细胞比例增高(9%~30%)的346份标本,运用手工法进行异常血细胞检测,其结果为:原始细胞82例、异常淋巴细胞60例、核左移 (胞浆颗粒减少)80例.结论 VCS技术检测单核细胞结果不准确,对VCS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高的标本,要认真涂片复检,以防异常血细胞漏检.

    作者:王永锋;李建华;刘玉军;杨超;郭青青;康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obised尿沉渣分析仪与Urisys2400尿液分析仪人工显微镜复查筛选规则的建立

    目的 通过Cobised尿沉渣分析仪与Urisys2400尿液分析仪联合自动化检测(以下简称自动化系统)与人工显微镜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建立合理的尿液人工镜检筛选规则.方法 ①两位检验师显微镜检查技术评价:通过两者对240份随机门诊患者尿液标本双盲法检测的结果,评价一致性.②尿常规检测:使用简单随机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1年5~12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住院3 702例患者(因本实验是仪器性能试验,要尽量涵盖临床各种患者尿液标本,所以不分年龄段,不分病种)尿液标本,每份标本充分混匀后分为2组各10 ml.一组进行自动化系统检测;另一组滴入KOVA尿液专用计数板,由两位检验师进行标准显微镜检查,以两者均值作为结果.后,随机选取200例患者尿液标本验证规则.③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得出McNemar检验的P值和Kappa检验的κ值,评价两个检验师人工镜检一致率.采用SPSS 13.0软件做ROC曲线统计Cobised尿沉渣分析仪、Urisys2400尿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的Cutoff值.结果 ①两位检验师的镜检一致性检验McNemar检验的P值为0.36,Kappa检验的κ值为0.74,表明两位检验师的镜检结果一致性较强;②建立筛选规则的性能:灵敏度99.76%,特异度93.26%,漏诊率0.23%和误诊率6.74%.结论 实验制定的镜检筛选规则,能够有效地筛选出真正需要人工镜检确认的异常样本或尿液中存在对尿干化学或流式细胞术有干扰因素的样本,使尿常规检测流程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和准确化,大大提高检验科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

    作者:任军伟;陈建魁;丛玉隆;白洁;付淑红;王伊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白色念珠菌H3K4甲基转移酶N端肽段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建立

    目的 建立检测人血清中抗白色念珠菌H3K4甲基转移酶N末端肽段(N-terminal region of histone 3 lysine 4 methyltransferase,Set1-208p)IgG 类抗体的ELISA方法,评估其在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IC)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IC患者(105例)、定植患者(37例)、细菌感染患者(25例)、其他真菌感染患者(1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200例)血清,用Set1-208p作为包被抗原,血清1∶500稀释,以羊抗人IgG-HRP为二抗,测定人血清中相应的抗Set1-208p抗体水平,确定cut-off值并考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以重组Set1-208p抗原建立的ELISA 法精密度良好,批内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为5.5%,批间CV为10.4%.重组抗原对血清中相应抗体的阻断率为91.8%,根据ROC曲线,选择吸光度(absorbance,A)值0.40作为cut off值,对IC的诊断敏感度为79.2%,特异度为90%,且与细菌感染及其他真菌感染病人(如曲霉)无非特异交叉反应.此外,IC患者中抗Set1-208p抗体阳性率(76.1%,80/105)显著高于念珠菌定植者抗Set1-208p抗体阳性率(32.4%,12/37)(χ2=22.9,P<0.01).结论 建立了检测抗白念珠菌抗Set1-208p抗体的ELISA法,在IC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孔倩倩;马春芳;蔡迁;廖红;韩丹丹;史利宁;李芳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金标法与间接血凝法检测献血者弓形虫IgG抗体符合性评价

    目的 评价金标法与间接血凝法检测弓形虫IgG抗体的一致性.方法 2012年10月采自河北省血液中心流动采血车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共440份,其中男性206份,女性234份,年龄18~55岁.采用金标法与间接血凝法平行检测献血者血液样本弓形虫IgG抗体,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金标法与间接血凝法检测献血者血液样本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6%(28/440)和5.45%(24/440),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10,P>0.05),总符合率为97.7%(430/440).用Kappa指数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金标法与间接血凝法检测弓形虫IgG抗体符合率高,且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可用于献血者现场筛查.

    作者:辛连芳;宋任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TGF,胱抑素C和尿β2-M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胱抑素C(Cys-C)和尿β2-M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老河口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A,B,C三组:A组为正常蛋白尿组32例(UAER<20 μg/min),B组为微量蛋白尿组31例(20 μg/min≤UAER≤200 μg/min),C组为大量蛋白尿组31例(UAER>200 μg/min);同时选择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群体30例作为对照,测定各组的CTGF,Cys-C和β2-MG,应用Pearson's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分析对各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CTGF,Cys-C和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的CTGF,Cys-C和β2-MG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81,0.34,0.41,P<0.05);CTGF,Cys-C和β2-MG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 糖尿病患者CTGF,Cys-C和β2-MG水平的升高与其早期肾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应用可以提高DN早期肾损伤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冯文忠;安云;张仁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BCRP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4月~2011年6月新鲜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标本47例(实验组)、14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BCRP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BCRP mRNA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为0.19±0.17,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为0.59±0.26,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要低于肺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4,P<0.001),BCRP mRNA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02),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及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1.53,P> 0.05).结论 BCRP mRNA的高表达可能是NSCLC发生原发性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检测BCRP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协助临床选择化疗方案有一定意义.

    作者:吴玉竹;骆海军;王鹏;刘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相关耐药基因的初步分析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产碳青霉烯酶相关耐药基因类型.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1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痰液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71株,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及肉汤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运用改良Hodge实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分析其耐药基因.结果 71株鲍曼不动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率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65.8%).有70株检出碳青霉烯酶,69株检出携带OXA-23基因,未能检测出OXA-24,KPC,SHV和IMP基因,PCR产物纯化后测序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AY795964.1)blaOXA-23基因序列100%同源.结论 blaOXA-23基因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基因,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高.

    作者:尹秀杉;姜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细胞分析生物学变异的研究

    目的 研究血细胞分析项目(血细胞计数及分类等18项参数)的个体内和个体间生物学变异,为制定质量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募集两组健康成年志愿者,一组(20人)参加短期实验,在当天3个不同时间点及每天固定时间(共5天)分别抽取每位志愿者空腹静脉血2 ml;另一组(41人)参加长期实验,每间隔一个月(共6次)自每位志愿者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标准化的分析前处理流程,使用规范校准的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计算天内、天间和长期的个体内和个体间生物学变异.结果 红细胞分析参数RBC,Hb,HCT,MCV,MCH,MCHC等的个体内变异为0.2%~2.8%,个体间变异为0.1%~8.9%,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个体内变异为4.0%~20.7%,个体间变异为7.3%~55.1%,血小板计数的个体内变异为3.2%~6.4%,个体间变异为20.5%~22.9%.结论 研究得出的血细胞分析项目的 生物学变异数据与国外数据较为接近,但多数检测项目的 数据小于国外数据.在保证分析前和分析中检测质量的前提下,得到的研究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制定血细胞分析项目质量指标的依据之一.

    作者:吴际;彭明婷;申子瑜;周文宾;谢波;成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与ApoE及MTHF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ApoE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孕中期血清标志物β-hCG,AFP和uE3水平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87名唐氏综合征初筛高危孕中期孕妇设为高危组,100名初筛低危孕中期孕妇设为低危组,80名正常非孕女性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均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 ml.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β-hCG和uE3水平;multi-MARS快速分型法检测各组ApoE基因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对不同组血清标志物水平及MTHFR和ApoE基因型、等位基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低危组和高危组β-hCG水平依次升高,高危组AFP和uE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均低于低危组(t=-6.74~8.71,P值均<0.01).②经logistic分析,ApoE ε3与uE3降低,AFP降低,β-hCG升高,及MTHFR677的C等位基因与AFP降低的交互作用是唐氏综合征高危的危险因素(OR=5.132~44.347,P值均<0.05).结论 MTHFR677与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会与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血清AFP,β-hCG和uE3含量异常变化存在关联.

    作者:刘薇;尹志农;程珍;王俊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BG)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联合检测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确诊为IFI的患者54例,疑诊10例和非真菌感染患者14例,同时收集健康成人血浆和血清各39份作为正常对照.分别采用比色法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BG值和血清GM,以G>100 ng/L为G试验阳性,以I值<1.0为GM试验阳性,计算G试验和GM试验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G试验的灵敏度98.1%,特异度42.8%,阳性预测值86.9%,阴性预测值85.7%;GM试验灵敏度77.8%,特异度92.9%,阳性预测值97.7%,阴性预测值52.0%;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8.1%,特异度98.9%,阳性预测值98.1%,阴性预测值98.9%.G试验和GM试验均与临床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43,P<0.001;χ2=23.859,P<0.001).G试验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GM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1,P=0.02),但GM试验特异度高于G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3,P=0.013),而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可同时提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能明显减少试验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发生,更有效地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快速、准确诊断.

    作者:何成禄;何增品;徐从琼;李娅;李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抗核抗体滴度与IgG,C3,C4水平及抗ENA抗体结果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滴度与IgG,C3和C4的关系,以及不同滴度ANA与抗可提取的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抗体阳性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0年5月~2012年6月间的1 813例患者自身免疫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ANA和抗ENA抗体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而IgG,C3和C4则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按ANA检测结果将患者进行分组,ANA滴度1∶100为第1组,ANA滴度1∶160为第2组,ANA滴度1∶320为第3组,ANA滴度1∶640为第4组,ANA滴度1∶1 280为第5组,ANA滴度1∶3 200为第6组,ANA>滴度1∶3 200为第7组,另在ANA滴度<1∶100中随机抽取120例为第8组(阴性组).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IgG,C3和C4的水平差异及各组抗ENA抗体的阳性率.结果 随着ANA滴度的上升,IgG明显升高(F=31.19,P<0.01),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7~6.66,P<0.05).当ANA滴度≥1∶320时,C3,C4水平明显降低(F=42.15,9.57,P<0.05),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8~12.21,3.58~9.69,P<0.05).随着ANA滴度的增高,抗ENA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χ2=86.67,P<0.05),且各种抗ENA抗体的出现类型也有所不同,在1∶100≤ANA滴度≤1∶3 200组中抗SS-A抗体阳性率高,而在ANA滴度>1∶3 200组中抗U1RNP抗体阳性率高.结论 血清IgG,C3和C4的水平与ANA滴度有一定的联系,而且ANA滴度与抗ENA抗体的出现类型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该重视ANA滴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舒颖;张平安;魏新素;叶芳丽;周心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酯溶性辅酶Q致突变性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辅酶Q致突变的可能性,探讨其是否具有遗传毒性.方法 NIH种小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10.0 g/kg BW,5.00 g/kg BW和2.50 g/kg BW辅酶Q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通过微核试验观察小鼠经不同剂量的辅酶Q处理后,其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率的变化,探讨辅酶Q是否具有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的作用;雄性NIH种小鼠25只,按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10.0 g/kg BW,5.00 g/kg BW和2.50 g/kg BW辅酶Q组,通过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观察小鼠经不同剂量的辅酶Q处理后,其精子畸形率的变化,探讨辅酶Q是否具有诱导小鼠精子畸形形成的作用;采用Ames试验,观察经5 000,1 000,200,40和8 g/皿的辅酶Q处理的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和TA102四株试验菌株回复突变情况,分析辅酶Q是否具有诱导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四株试验菌株产生回复突变的作用.结果 2.5~10.0 g/kg BW辅酶Q处理的各剂量组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率未出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2.5~10.0 g/kg BW 辅酶Q处理的各剂量组小鼠的精子畸形率未出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8~5 000 g/皿辅酶Q处理的各剂量组的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四株试验菌株回复突变率均未出现明显升高,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该研究条件下未发现辅酶Q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致突变作用,也未发现其具有遗传毒性.

    作者:李志;杨颖;张静;陈秀绢;黄俊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